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被引量:42
1
作者 罗达 史作民 +4 位作者 王卫霞 刘世荣 卢立华 明安刚 于浩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6051-6059,共9页
研究比较了南亚热带6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龄人工纯林及马尾松与格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依次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137.75 t/hm2)>格木纯林(134.0... 研究比较了南亚热带6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龄人工纯林及马尾松与格木混交林生态系统碳氮储量及其分配特征。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依次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137.75 t/hm2)>格木纯林(134.07 t/hm2)>马尾松纯林(131.10 t/hm2),总氮储量则为格木纯林(10.19 t/hm2)>马尾松-格木混交林(8.68 t/hm2)>马尾松纯林(7.01 t/hm2)。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氮库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绝大部分储存于0—100 cm土壤层,平均占生态系统总储量的81.49%和96.91%,其次为乔木层(分别占17.52%和2.69%),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所占比例最小。林地土壤碳主要集中于表土层,其中0—30 cm土层平均碳储量为52.52 t/hm2,占土壤总碳储量(0—100 cm)的47.99%,土壤氮的分布则无明显规律。相比于纯林,与固氮树种混交的营林方式表现出更大的碳储存能力。3种幼龄人工林生态系统较低的地上与地下部分碳氮分配比,表明其仍具有较强的碳氮固持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储量 幼龄林 固氮树种 人工林经营 南亚热带
下载PDF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根系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5
2
作者 曾凡鹏 迟光宇 +1 位作者 陈欣 史奕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19-1825,共7页
C、N、P元素的循环过程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0 a)、中龄林(25 a)、成熟林(50 a)土壤、根系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N、... C、N、P元素的循环过程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0 a)、中龄林(25 a)、成熟林(50 a)土壤、根系的C、N、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C、N、P含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降低;C∶N和C∶P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N∶P随林龄变化不显著;落叶松根系N、P含量及C∶N和C∶P受林龄影响显著,N、P的含量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C∶N和C∶P随林龄增加而增加,C含量和N∶P随林龄变化不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加,该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地地力呈逐渐衰退的趋势。建议通过间伐调整林分结构,并适度施肥来改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量元素 时空分异 幼龄林 中龄林 成熟林
原文传递
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与综合效益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明廷柏 李爱华 +1 位作者 袁知雄 向珊珊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油茶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对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对油茶苗定植成活率,幼苗地径、树高、分枝和冠幅的生长量,以及各年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花生为最佳套种模式,其次是油茶-花... 为进一步提高油茶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对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对油茶苗定植成活率,幼苗地径、树高、分枝和冠幅的生长量,以及各年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花生为最佳套种模式,其次是油茶-花生、西瓜、花生轮作套种模式,再次是油茶-黄豆和油茶-紫薯套种模式,这几种套种模式可以因地制宜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套种模式 生长量 综合效益
下载PDF
湖南杉木人工林近自然经营问题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许忠坤 邓鹰鸿 彭晖 《湖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德国人工林在19世纪,与湖南杉木人工林有相似之处,采用单一树种营造大面积人工林,造成地力消耗很大,无法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杉木经营历史,分析了现有栽培制度下的炼山、幼林抚育、轮伐期短、林分结构单一等现状所导致的杉木... 德国人工林在19世纪,与湖南杉木人工林有相似之处,采用单一树种营造大面积人工林,造成地力消耗很大,无法实现林木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杉木经营历史,分析了现有栽培制度下的炼山、幼林抚育、轮伐期短、林分结构单一等现状所导致的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林地地力衰退。本研究引进德国森林近自然经营理念及原则改造杉木人工林,分别对杉木幼林、中林、成林进行第1代目标树经营,为第2代目标树形成创造有利条件,使林地地力得到恢复,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同时获得较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近自然经营 目标树 幼林 中林 成林
下载PDF
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施友文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46,85,共5页
马尾松幼林整地和施肥试验表明:在三明Ⅱ类地立地条件下,施肥与不施肥的4年生林分在生长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幼林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在中上坡块状整地的林分比不整地的林分树高大26%,胸径大15%,蓄积量大15%,在中... 马尾松幼林整地和施肥试验表明:在三明Ⅱ类地立地条件下,施肥与不施肥的4年生林分在生长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幼林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在中上坡块状整地的林分比不整地的林分树高大26%,胸径大15%,蓄积量大15%,在中下坡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大14%、24%和45%,但全面整地和块状整地间的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中下坡和有整地的林分生物量明显大于中上坡和不整地的林分。树干生物量符合方程:W(干)=0.062(D2H)1.049;块状整地的投资效益最好,中上坡的投资效益依次为:块状整地>全面整地>不整地,中下坡依次为块状整地>不整地>全面整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幼林 整地 施肥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熊利 孙颖 +3 位作者 谷战英 雷小林 任骏 李建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间种
下载PDF
桤柏混交幼林间种草木樨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毛凯 蒲朝龙 +1 位作者 任伯文 刘玉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9-50,共2页
对草木樨间种于桤柏混交幼林的草本植物生长情况、产草量、根系分布及幼林发育状况、土壤流失量等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新垦植荒坡营造桤柏混交幼林中间种草木樨可改善立地条件,减少水土流失。促使幼林提早完成郁闭成林... 对草木樨间种于桤柏混交幼林的草本植物生长情况、产草量、根系分布及幼林发育状况、土壤流失量等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新垦植荒坡营造桤柏混交幼林中间种草木樨可改善立地条件,减少水土流失。促使幼林提早完成郁闭成林,同时也可提供大量优质牧草,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木樨 间作 桤柏 混交林 生态经济效益
全文增补中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幼林生长表现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3 位作者 姜景民 王胜山 姜荣波 徐金良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6-960,共5页
对来自3个省的52个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s家系在浙江开化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生长性状... 对来自3个省的52个毛红椿Toona ciliata var.pubescens家系在浙江开化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4个生长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高和胸径2个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遗传力,而分枝数和分枝高度等2个生长性状遗传力相对较低。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性状,选择出65号、31号、10号、9号、80号、27号、18号和19号等8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毛红椿 家系 幼林 变异 家系选择
下载PDF
油茶幼林茶角胸叶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其环境解释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密 周刚 +3 位作者 何振 谭济才 刘跃进 伍义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3-180,共8页
探讨生物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对种群分布的影响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Engelbrecht et al.,2007;张春雨等,2008;祁建等,2007;唐志尧等,2004)。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构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昆虫... 探讨生物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变化对种群分布的影响等问题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Engelbrecht et al.,2007;张春雨等,2008;祁建等,2007;唐志尧等,2004)。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构是种群的主要特征之一,研究昆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对了解昆虫种群的扩散行为、暴发原因、消长规律及可持续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徐汝梅等,2005)。某种昆虫在不同时间、不同栽培模式等层面下的空间分布型相关报道较多(峗薇等,2013;宋树人等,2008;郑伯平等,2010;陈乾锦等,2002),然而大部分研究仅限于了解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和对聚集度的检测,结论仅止于昆虫的均匀、聚集、随机分布是由昆虫习性与环境共同引起或者由环境条件引起,但具体是哪一种习性或者哪种环境因子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后续相关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茶角胸叶甲 空间分布型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乐昌含笑不同种源幼林生长性状变异和种源选择 被引量:12
10
作者 邵文豪 姜景民 +1 位作者 栾启福 刘昭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1-706,共6页
对11个乐昌含笑种源在浙江省余杭区长乐林场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3年生试验林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乐昌含笑在浙江省造林幼林保存率相差较大,树高、地径性状在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均具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幼林表现呈较为明显... 对11个乐昌含笑种源在浙江省余杭区长乐林场进行造林试验,通过对3年生试验林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乐昌含笑在浙江省造林幼林保存率相差较大,树高、地径性状在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均具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且幼林表现呈较为明显的地理分化趋势,西部、南岭西南部种源保存率不高,生长相对缓慢,但其中亦有生长较好家系,而南岭以北的中东部诸种源造林保存率较高,生长亦较好,应是适宜的种源材料。立地条件对乐昌含笑造林保存率影响较大,但幼林生长量在立地间差异不显著,可能是随着幼林生长,林分趋于郁闭,水肥条件改善,使得立地对生长的影响趋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含笑 幼林 生长性状 种源选择
下载PDF
泡桐幼龄林配方施肥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漫 吴立潮 +2 位作者 吴建平 吴天乐 赵建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59,共5页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析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泡桐林的目标产量,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白花泡桐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田间肥效校验试验研究。肥效校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即Ⅰ(N1P1K1)、Ⅱ(N2...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析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泡桐林的目标产量,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白花泡桐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田间肥效校验试验研究。肥效校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即Ⅰ(N1P1K1)、Ⅱ(N2P2K2)、Ⅲ(N3P3K3)、Ⅳ(N4P4K4)、Ⅴ(N5P5K5)、Ⅵ(CK),3次重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泡桐幼龄林的胸径和树高增长均有显著性影响,区组间无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检验后得出,施肥第一年后,处理Ⅲ对白花泡桐幼龄林的胸径增长效果最显著,但对树高增长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施肥第二年后,处理Ⅳ对胸径增长效果最显著。而从树高的增长来看,处理Ⅱ的增长效果最佳。综合考虑,泡桐幼林生长最佳的N、P、K施肥量及最佳配比为Ⅲ(N3P3K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立地养分效应模型 目标产量 白花泡桐 幼龄林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玉娟 龚春 +4 位作者 幸伟年 何小三 黄建建 敖婉初 周文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3-68,共6页
油茶专用肥是针对油茶的生长发育规律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生物有机肥。通过一系列施肥试验,探讨其与茶农普遍施用的复合肥及有机颗粒肥的肥效区别。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只有油茶专... 油茶专用肥是针对油茶的生长发育规律而专门设计的一种生物有机肥。通过一系列施肥试验,探讨其与茶农普遍施用的复合肥及有机颗粒肥的肥效区别。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只有油茶专用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除复合肥A1处理外,其它各施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的含量;油茶专用肥能同时显著提高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其作用效果要优于复合肥和有机颗粒肥。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油茶专用肥C1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即其对油茶幼林土壤状况的改良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施肥 土壤状况
下载PDF
基于理论生长方程的云南松火烧迹地幼龄林林分直径结构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俊峰 欧光龙 +2 位作者 陈金龙 陈洁 焦志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52,共4页
以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自然更新的云南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设置固定样地24块,每块固定样地面积100 m2,记录样地基本地形因子,测定每株树木的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以1 cm为径阶距,采用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林分直径结构。结果... 以昆明西山林场火烧迹地自然更新的云南松幼龄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设置固定样地24块,每块固定样地面积100 m2,记录样地基本地形因子,测定每株树木的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以1 cm为径阶距,采用6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林分直径结构。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能较好地模拟林分直径结构,模型的拟合效果依次为Gompertz、Richards、Weibull、Logistic、Korf及Mitscherlich,除Mitscherlich模型外,其它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火烧迹地 幼龄林 直径结构 理论生长方程 昆明西山林场
下载PDF
落叶松与黄波罗混交林幼龄林分生长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永哲 罗广军 王世平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1年第1期64-67,共4页
对23年生落叶松黄波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黄波罗纯林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表明:与落叶松纯林相比,落叶松黄波罗混交林显著促进了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P<0.05);与黄波罗纯林相比,混交林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影响不明显(P>0.0... 对23年生落叶松黄波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黄波罗纯林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表明:与落叶松纯林相比,落叶松黄波罗混交林显著促进了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P<0.05);与黄波罗纯林相比,混交林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影响不明显(P>0.05).混交林林分蓄积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P<0.05),而与黄波罗纯林差异不明显(P>0.05).混交林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林分的生长,但与黄波罗纯林相比,则未发现明显差异.混交林内,落叶松和黄波罗相比,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量,前期黄波罗比落叶松生长快,后期落叶松比黄波罗生长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黄波罗 混交林 幼龄林 生长量
下载PDF
油桐幼林不同套种模式效益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徐永杰 汪阳东 +3 位作者 周席华 章承林 高大雄 周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为了充分利用油桐幼林空间,扩大种植效益,对油桐-花生、油桐-芝麻和纯林3种套种模式林分套种前后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林分生长量和套种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油桐幼林地套种花生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度和含水量... 为了充分利用油桐幼林空间,扩大种植效益,对油桐-花生、油桐-芝麻和纯林3种套种模式林分套种前后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林分生长量和套种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油桐幼林地套种花生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度和含水量和土壤碱解N、速效K、有机质、全K含量,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林分空间,填补了油桐林结果前的经济效益空白,是3种套种模式中最佳套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幼林 套种 效益
下载PDF
不同密度樟树幼林生物量和碳密度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邱凤英 杨海宽 +3 位作者 刘新亮 章挺 符潮 周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8-945,共8页
对不同造林密度(625株/hm^2、1 111株/hm^2、1 667株/hm^2、2 500株/hm^2)下樟树7年生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探讨樟树人工林营建适宜造林密度和幼林间伐强度。结果表明:4种不同密度下樟树幼林生物量及主干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 对不同造林密度(625株/hm^2、1 111株/hm^2、1 667株/hm^2、2 500株/hm^2)下樟树7年生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碳密度进行研究,探讨樟树人工林营建适宜造林密度和幼林间伐强度。结果表明:4种不同密度下樟树幼林生物量及主干生物量随造林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均在1111株/hm^2密度下最大,分别为24.91t/hm^2和9.24t/hm^2。四种不同密度下樟树幼林各器官生物量分布格局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干生物量占比在35.43%~45.83%。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乔木层碳密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造林密度为1111株/hm^2的林分乔木层碳密度最大。不同密度樟树幼林0~100cm层土壤碳密度在65.28~93.94 t/hm^2,林分总碳密度在70.05~101.61t/hm^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分碳密度呈下降趋势,密度为625株/hm^2的林分和1 111株/hm^2的林分碳密度差异较小,但远高于密度为1 667株/hm^2的林分和2 500株/hm^2的林分。综合从生物量积累和碳汇功能来考虑,樟树人工林培育适宜造林密度为1 111株/hm^2,也可在适当密植的林分基础上7年林龄前间伐为1 111株/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造林密度 幼林 生物量 碳密度
下载PDF
油松幼龄林竞争指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澄 黄汉民 张新友 《陕西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2-36,共5页
通过对油松幼林10种竞争指标的定性分析,将其划分为:林木个体与群体平均比率、树冠形状、营养空间利用状况三个类;讨论了各指标在营林生产中的实用意义。运用主分量分析,验证了分类的正确性,研究指出,相对胸径、投影比率、生长... 通过对油松幼林10种竞争指标的定性分析,将其划分为:林木个体与群体平均比率、树冠形状、营养空间利用状况三个类;讨论了各指标在营林生产中的实用意义。运用主分量分析,验证了分类的正确性,研究指出,相对胸径、投影比率、生长空间指数,是在林木竞争中起较大作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幼龄林 竞争指标 主分量分析 飞播林
下载PDF
福建柏地理种源湖南试点幼林期结果初报 被引量:9
18
作者 侯伯鑫 林峰 +2 位作者 余格非 张新华 陶申绵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研究表明,福建柏17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幼林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山区、半山区、丘陵区均有极显著差异,其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值分别达0.556 1-0.903 4、0.630 3-0.914 0、0.670 1-0.914 3,反映该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 研究表明,福建柏17个地理种源和48个家系幼林期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在山区、半山区、丘陵区均有极显著差异,其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值分别达0.556 1-0.903 4、0.630 3-0.914 0、0.670 1-0.914 3,反映该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种源×地点交互作用显著,其3个主要性状生长量山区>半山区>丘陵区。根据材积遗传增益大于种源平均值15%以上的选择标准,初步选择出适宜不同生态环境造林地的10个优良种源和14个家系,其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16.09%-88.70%、15.19%-184.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种源 幼林期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毛红椿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生长性状的早期测定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军 陈益泰 +1 位作者 姜景民 姜荣波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4期36-38,共3页
对来自3个省的58个毛红椿家系在安徽南陵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2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2个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高和胸径2个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 对来自3个省的58个毛红椿家系在安徽南陵进行了造林试验。3年生幼林的生长结果表明,毛红椿的树高、胸径2个性状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胸径2个性状在不同重复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毛红椿幼林期树高和胸径2个性状变异系数分别为21.1%和28.8%,其变异比较丰富,树高、胸径2个性状具有中等以上的广义遗传力。以树高和胸径为选择对象,选择出10号、15号、19号、27号和39号等5个在幼林期表现较为优异的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红椿 幼林 变异 家系选择
下载PDF
杉木幼龄期良种与密度控制的生长动态效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晓燕 段爱国 +2 位作者 张建国 赵世荣 冯随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787,共10页
【目的】探讨杉木良种和初植密度2个控制因子对杉木幼龄期林分生长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旨在为杉木良种与初植密度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切实通过良种良法的有效结合提升杉木人工林产量与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福建... 【目的】探讨杉木良种和初植密度2个控制因子对杉木幼龄期林分生长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旨在为杉木良种与初植密度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切实通过良种良法的有效结合提升杉木人工林产量与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营造杉木良种和初植密度互作试验林,根据8年的逐年定位观测资料,分析杉木良种和密度控制的林分生长动态效应。【结果】林分生长前期密度效应差异不显著,后期随林龄增长各密度间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生长差异逐渐增大,一般到7~8 a时,各密度间生长差异达显著性水平;整个调查期间,各密度间蓄积量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6 a时,冠幅生长的良种效应差异达显著性水平,8 a时,胸径生长的良种效应差异达显著性水平;整个调查期间,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生长的良种效应未达显著性水平。初植密度与良种水平交互作用对幼龄期林分生长未达显著性水平。【结论】良种和初植密度对杉木幼龄期林分生长的影响具有叠加效应,且随林龄增长,这种叠加效应愈明显,8 a时,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在3世代良种和初植密度为1667株/hm^2这一组合下最大,为0.0372 m^3,比其他组合至少高27.96%;而蓄积量在3世代良种和初植密度为6667株/hm^2这一组合下最大,为75.3865 m^3/hm^2,比其他组合至少高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龄林 良种 初植密度 互作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