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被引量:63
1
作者 刘广才 李隆 +3 位作者 黄高宝 孙建好 郭天文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87-1795,共9页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及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玉米覆膜与不覆膜两种情况下大麦/玉米间作优势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均为1.06,无明显间作优势;玉米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籽粒和生物产量的LER分别为1.32和1.30,具有显著的间作优势。玉米不覆膜时,大麦/玉米间作系统养分吸收优势不显著;玉米覆膜时,间作系统具有显著的养分吸收优势。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大麦/玉米间作中籽粒和生物产量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当玉米不覆膜时为间作劣势而无贡献;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0%和20%。当玉米覆膜时,地上部和地下部交互作用对间作氮素养分吸收的贡献具有同等重要性(各占50%);对磷吸收的贡献分别占60%与40%,钾则分别为45%与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玉米间作 间作优势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相对贡献 玉米覆膜 间作系统 相对贡献 地下部 地上部 优势 大麦 生物产量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玉米-豆科作物带状间套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33
2
作者 杨欢 周颖 +6 位作者 陈平 杜青 郑本川 蒲甜 温晶 杨文钰 雍太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6-1487,共12页
为明确玉米大豆套作、玉米花生间作养分吸收利用对产量优势贡献的差异。本研究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通过比较间套作与相应单作成熟期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综合分析了玉米大豆套作、玉米花生间作中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变化。... 为明确玉米大豆套作、玉米花生间作养分吸收利用对产量优势贡献的差异。本研究开展了2年大田试验,通过比较间套作与相应单作成熟期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综合分析了玉米大豆套作、玉米花生间作中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套作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为1.16~1.72,具有套作产量优势,玉米花生间作LER为0.89~1.13,无明显间作产量优势。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植株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比相应单作提高32.60%~54.22%、27.35%~34.64%和17.74%~24.42%,氮素利用效率低于相应单作21.99%~42.07%。氮、磷、钾吸收效率对LER的贡献分别为0.34~0.62、0.31~0.46和0.22~0.32,利用效率的贡献分别为–0.11~–0.35、–0.03~–0.31和–0.11~0.22。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高出相应单作–7.86%~31.58%、23.09%~46.52%和1.60%~55.48%,氮素利用效率高出相应单作7.55~26.60。氮、磷、钾吸收效率对LER的贡献分别为0~0.22、0.05~0.27和–0.11~0.32,利用效率的贡献分别为–0.25~0.19、–0.32~0.11和–0.47~0.32。因此,玉米大豆套作优势在营养方面的基础主要来自于相对于单作养分吸收总量的增加,而玉米花生间作无明显间作优势主要因为养分吸收对产量优势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套作 玉米花生间作 养分吸收量 养分利用效率 产量优势
下载PDF
作物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和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自奎 吴普特 +2 位作者 赵西宁 李正中 付小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7-1066,共10页
合理的间套作种植模式具有高产高效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能的高效利用是间套作群体产量占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综述了计算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及分配的半经验模型及理论模型,分析了间套作群体产... 合理的间套作种植模式具有高产高效及环境友好的特点,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能的高效利用是间套作群体产量占优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综述了计算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及分配的半经验模型及理论模型,分析了间套作群体产量优势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间作套种可形成有利于作物吸收光能的冠层结构,或者可促进作物的光合速率,或者可改变作物的收获指数。对于共生期较长的间套作群体而言,优势作物对光能的高效截获和劣势作物对光能的高效利用是群体产量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共生期较短的间套作群体而言,两种作物光能吸收量的增加是该群体高产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光合有效辐射 光能截获量 光能利用效率 收获指数 产量优势
原文传递
西北地区不同间套作模式养分吸收利用及其对产量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唐明明 董楠 +5 位作者 包兴国 卢秉林 张炜平 张美俊 章芳芳 李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56,共9页
养分吸收和利用对间套作产量优势有重要影响,而西北地区近年来发展的间套作模式中养分吸收和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西北地区新型间套作模式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大豆/油菜和马铃薯/油菜的间作... 养分吸收和利用对间套作产量优势有重要影响,而西北地区近年来发展的间套作模式中养分吸收和利用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西北地区新型间套作模式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大豆/油菜和马铃薯/油菜的间作优势以及成熟期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对间作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油菜和大豆/马铃薯4种间作模式具有间作产量优势,经济效益高于相应单作。马铃薯/油菜间作无产量优势。玉米/马铃薯、玉米/油菜、大豆/马铃薯和大豆/油菜间作体系中作物氮、磷和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高于相应单作10%-41%、8%-21%和11%-34%;马铃薯/油菜间作体系作物氮、磷和钾吸收量分别低于单作35%、42%和63%。玉米/油菜和大豆/油菜间作作物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高出相应单作10%-21%、5%-7%和15%-17%;玉米/马铃薯间作氮和钾利用效率间作比单作低3%和4%,而磷利用效率高于单作21%;大豆/马铃薯间作作物氮、磷和钾的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低15%、3%和14%;马铃薯/油菜间作氮磷利用效率间作低于单作18%和4%,钾利用效率间作高于单作20%。本研究证明并非所有间作模式都具有间作产量优势,并且间作优势主要源于养分吸收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吸收 养分利用 产量优势 间套作 生态位分离
原文传递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累积动态及其种间氮素竞争关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振洋 吴鑫雨 +8 位作者 汤利 郑毅 李海叶 潘浩男 朱东宇 王静静 黄少欣 覃潇敏 肖靖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4-1294,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蚕豆间作地上部的氮含量和吸收量,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的氮吸收累积特征,解析间作小麦和蚕豆种间氮素竞争关系。【方法】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种植模式(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及小... 【目的】通过研究小麦//蚕豆间作地上部的氮含量和吸收量,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的氮吸收累积特征,解析间作小麦和蚕豆种间氮素竞争关系。【方法】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种植模式(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及小麦//蚕豆间作)及4个氮水平(N0,N1,N2,N3),其中小麦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90、180、270 kg/hm2,蚕豆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45、90、135 kg/hm2。测定了单间作小麦和蚕豆的产量、地上部氮累积含量,利用Logistic模型模拟小麦蚕豆的氮吸收关键参数及氮吸收动态,分析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氮素竞争关系。【结果】小麦//蚕豆间作整体平均提高小麦产量33.4%(除N3外)、降低蚕豆产量20.7%,N0和N1水平下,间作具有显著产量优势。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间作条件下小麦的氮吸收高峰比蚕豆晚1219天。4个氮水平下,间作主要提高了小麦最大氮累积量(A)、最大氮吸收速率(Rmax)和初始氮吸收速率(r),却降低了蚕豆的A、达到最大氮吸收速率所需的时间(Tmax)和Rmax。在营养生长阶段,小麦的氮素竞争力低于蚕豆,施氮可提高小麦的氮素吸收量。从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共同作用角度分析,N0、N1和N2水平下,间作分别提高小麦的Rmax 34.1%、44.6%和21.0%。因此,当小麦达到氮吸收高峰后,间作分别提高小麦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15.1%48.4%和9.2%28.9%,却降低蚕豆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7.3%28.4%和7.9%14.0%。此时,间作小麦氮素竞争力大于蚕豆,在N1水平下小麦的氮素竞争力最强。【结论】小麦//蚕豆间作提高了小麦的初始及最大氮素吸收速率(r和Rmax),提高了小麦生殖生长阶段的氮素吸收和累积,是间作小麦产量优势的基础。优化氮肥投入量,可调控小麦和蚕豆的种间竞争及互补关系,是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形成、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产量优势 LOGISTIC模型 氮吸收关键参数 氮素竞争力
下载PDF
不同间套作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鑫 王剑 +7 位作者 李亚兵 韩迎春 王占彪 冯璐 王国平 熊世武 李存东 李小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41-2052,共12页
发展棉花间套作体系是缓解我国黄河流域棉花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的主要策略,但目前对棉花间套作体系下棉花的增产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棉花与小麦、大蒜和花生间套作,并对其根系分别采取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 发展棉花间套作体系是缓解我国黄河流域棉花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的主要策略,但目前对棉花间套作体系下棉花的增产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棉花与小麦、大蒜和花生间套作,并对其根系分别采取塑料膜分隔、尼龙网分隔和不分隔处理,从而研究在隔根处理下不同作物与棉花间作对棉花产量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研究表明:(1)隔根处理下的不同作物与棉花间作的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说明试验中棉花间套作体系均体现出间作优势,且在小麦/棉花套作和大蒜/棉花套作的体系中,小麦和大蒜对于棉花的资源竞争力大于0,小麦和大蒜在共生期内是优势种;花生相对于棉花的资源竞争力小于0,在花生/棉花间作体系中,棉花是优势种。(2)在棉花盛蕾期,单作棉处理的棉花的叶、茎器官的干物质累积量多于其他3个处理,而在花铃期后,间套作体系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多于单作棉处理,间套作体系中的棉花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单作棉处理。(3)盛蕾期和初花期,单作棉的茎、叶器官的分配率高于小麦套作棉花、大蒜套作棉花和花生间作棉花处理,在盛花期和盛絮期,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模式下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率的差异与茎、叶器官相反。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间套作模式下的棉花间作优势的产生机理探究提供理论支持,为间套作体系生产力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地下部分隔 产量优势 生物量分配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试验区小麦蚕豆间作的产量优势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姜卉 赵平 +2 位作者 汤利 郑毅 肖靖秀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6-652,共7页
小麦蚕豆间作是云南省主要间作种植模式之一,具有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提高养分、水分和光能利用效率等优势。本文基于2001—2010年本间套作课题小组40余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对小麦蚕豆间作体系在云南陆良、玉溪、石林和昆明4个试验区... 小麦蚕豆间作是云南省主要间作种植模式之一,具有提高产量,减少病虫害,提高养分、水分和光能利用效率等优势。本文基于2001—2010年本间套作课题小组40余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对小麦蚕豆间作体系在云南陆良、玉溪、石林和昆明4个试验区的产量优势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小麦蚕豆间作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间作小麦比单作小麦平均增产13.24%,间作蚕豆比单作蚕豆平均增产14.80%,土地当量比(LER)平均值为1.14。但不同试验区的间作产量效应差异较大,其中玉溪、陆良和昆明试验区间作产量优势较大,LER分别为1.21,1.14和1.14。玉溪试验区间作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蚕豆,而其他试验区间作产量优势主要来自于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蚕豆间作 产量优势 土地当量比 产量竞争能力
下载PDF
砂地小麦套作花生的产量优势及其与养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秋杰 寇长林 +2 位作者 王永歧 王兴仁 张福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0-75,共6页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砂区小麦套作花生、小麦和花生接续种植两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及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套作花生相对于二作物接续种植有明显的产量优势。4年平均增产分别为27.7%和14.3%,在不施化肥时,这种效应更为明显,但其与... 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砂区小麦套作花生、小麦和花生接续种植两种种植方式的产量及施肥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套作花生相对于二作物接续种植有明显的产量优势。4年平均增产分别为27.7%和14.3%,在不施化肥时,这种效应更为明显,但其与施用化肥的增产效应相比甚小。两种方式下,单施或配合施用氮磷化肥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通过改良稳定性分析,以氮磷配合处理产量稳定性最高。合理配合施用氮、磷化肥(N12P12)使小麦套作花生方式下磷对氮的吸收及其利用效率和氮对磷的吸收及利用效率提高,是小麦套作花生较二作物接续种植持续增产的主要原因。但应注意的是随着小麦套作花生复种年限的增加,花生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轮作周期以4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养分利用效率 产量优势 小麦 花生
下载PDF
施氮对单作和套作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亚妮 王科 +2 位作者 王佳锐 陈远学 杨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45-852,共8页
小麦/玉米套作是四川主要的旱作模式,研究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套作玉米对小麦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示套作小麦的增产优势、养分高效利用及了解玉米小麦间相互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0 kg(N)·hm-2、6... 小麦/玉米套作是四川主要的旱作模式,研究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套作玉米对小麦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提示套作小麦的增产优势、养分高效利用及了解玉米小麦间相互作用机理。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水平下[0 kg(N)·hm-2、60 kg(N)·hm-2、120 kg(N)·hm-2和180 kg(N)·hm-2,分别记为N1、N2、N3和N4]小麦单作、小麦/空带和小麦/玉米套作3种模式中小麦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特征和玉米对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氮处理下,与单作小麦相比,小麦玉米套作的小麦始终表现出明显的产量优势,其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比单作小麦平均增加15.7%和17.8%;套作小麦边行优势明显,其边行的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比单作行分别增加23.8%、27.3%、48.9%和19.1%,说明套作小麦比单作小麦对氮利用效率更高。不施氮(N1)和低氮(N2)处理小麦/玉米套作模式中小麦的生物量、产量比小麦/空带模式平均低6.5%和5.7%,但在中氮水平(N3)时小麦/玉米套作模式中小麦产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上部吸氮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比小麦/空带模式高14.1%、5.0%、6.8%和4.5%。说明在小麦/玉米套作模式中套入玉米在施氮不足时小麦生长受到抑制,而在施氮充足时小麦生长得到促进。因此,套作小麦有边行优势和产量优势,小麦行间套作玉米时需要配施一定量的氮肥以消除小麦、玉米间的氮素竞争从而促进小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套作 氮素管理 产量优势 边行优势 吸氮量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线辣椒玉米套作的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强 谢宝英 +1 位作者 卢涛 程智慧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47-1256,共10页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情况下,线辣椒/玉米套作体系的产量优势,套作与单作在成熟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的差异,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论...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和地下部种间根系分隔技术,研究了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种情况下,线辣椒/玉米套作体系的产量优势,套作与单作在成熟期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和利用效率的差异,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论施氮肥与否,线辣椒/玉米套作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呈现产量优势,但生物产量套作优势比经济产量更明显。套作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分别比单作高出16.4%~22.1%、26.1%~30.5%和27.0%~51.5%,而套作的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降低4.0%~14.1%、4.4%~9.4%和4.3%~15.9%。套作优势在养分资源方面主要是因为吸收量的增加,而非利用率的提高;套作线辣椒的养分收获指数高于单作。不施氮肥时,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对套作体系经济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93.2%和6.8%,生物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8.8%和11.2%;施氮肥时,对经济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5.2%和14.8%,生物产量优势的相对贡献分别为84.6%和1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玉米 套作 套作优势 养分利用效率 地上部因素 地下部因素
原文传递
5个水稻新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云风 余秋英 +6 位作者 傅军如 朱昌兰 贺晓鹏 陈小荣 欧阳林娟 彭小松 贺浩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0-1146,共7页
为测定5个新育成水稻不育系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新不育系及其对照金23A与12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对其杂种F1代的9个与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比对照金23A强的有井冈4A、井冈5A、井冈2A,而井冈3A... 为测定5个新育成水稻不育系的育种应用潜力,将5个新不育系及其对照金23A与12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对其杂种F1代的9个与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比对照金23A强的有井冈4A、井冈5A、井冈2A,而井冈3A、井冈1A不如对照,其中井冈4A和井冈5A效应明显。所测组合中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是井冈4A/昌恢808,综合性状最优良的组合是井冈2A/T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不育系 配合力 产量优势
下载PDF
间套混种控病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艳 董坤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6-242,共7页
间套混种是一种能够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式,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也是利用种间互作控制病害发生的传统农作措施。间套混种在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 间套混种是一种能够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的种植方式,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产量的特点,也是利用种间互作控制病害发生的传统农作措施。间套混种在解决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间套混作在一起的作物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这种相互作用关系涉及地上部(冠层)的相互作用和地下部(根际)的相互作用,作物对水分、养分和光热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复合群体产量优势和病害持续控制都是与种间相互作用相联系的。本文综述了间套混种系统中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在作物病害控制和产量优势中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并展望了当前研究重点及今后需要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混种 病害控制 产量优势 地上及地下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推广与生产优势区域变化实证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再清 张献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17,共6页
结合我国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情况,运用概率优势原理,测算了我国13个主要产棉省(区)及全国平均的棉花生产成本、净收益、总产量的一级概率优势FSD值,发现甘肃、江西棉花生产优势最为显著,新疆、安徽棉花产量和净收益都具有优势,山东、... 结合我国推广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情况,运用概率优势原理,测算了我国13个主要产棉省(区)及全国平均的棉花生产成本、净收益、总产量的一级概率优势FSD值,发现甘肃、江西棉花生产优势最为显著,新疆、安徽棉花产量和净收益都具有优势,山东、江苏两省棉花生产成本及净收益优势显著,验证了转基因棉花种植区与棉花生产优势地区相一致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一级概率优势(FSD) 成本优势 净收益优势 产量优势
下载PDF
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及其形态生理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晓芸 孟天瑶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6,共7页
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 以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2640、甬优1640为材料,常规粳稻镇稻11、武运粳30和杂交籼稻丰两优香1号、新两优6380为对照,比较各类型品种在干物质积累、穗部特征、叶片形态及茎秆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两年平均产量为11.3 t/hm^2(11.1、11.4 t/hm^2),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6.6%和13.0%;产量构成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显著高于对照,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低于对照;甬优籼粳杂交稻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依次为13.4 t/hm2、21.6 t/hm^2、6.9 t/hm^2,均显著高于对照;穗部特征上,甬优籼粳杂交稻的单穗质量和着粒密度高于对照,穗长略低于杂交籼稻,近80%的籽粒集中于中上部,而常规粳稻75%的籽粒集中于中下部,杂交籼稻籽粒分布相对匀称;甬优籼粳杂交稻上3叶的叶宽和卷曲率高于对照,叶长和叶基角处于对照之间(以杂交籼稻最大),披垂度最低,上部1、3叶差异显著;株高、穗高、秆长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以杂交籼稻>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成熟期单茎茎干质量、单茎鞘干质量及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质量以甬优籼粳杂交稻最高。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特征为足穗基础上,主攻大穗,并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形态生理特征表现为籽粒集中于中上部,上3叶大小适宜,叶片内卷且直立,株高及穗下节间占秆长的比例适中,成熟期茎秆充实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中熟 产量优势 干物质积累 穗部特征 叶片形态 茎秆特性
下载PDF
间作群体中玉米对马铃薯生长及竞争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锋 安曈昕 +4 位作者 吴开贤 杨友琼 蒋春和 范志伟 吴伯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玉米‖马铃薯作为一种传统的间作方式,能提高产量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初花期和收获期马铃薯株型指标、干物质及产量,评价马铃薯在收获期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产量形... 玉米‖马铃薯作为一种传统的间作方式,能提高产量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初花期和收获期马铃薯株型指标、干物质及产量,评价马铃薯在收获期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在初花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叶面积、比叶重、植株干物重及块茎干物重均大于4∶4间作模式边二行和单作,株高和叶重比规律不明显。在收获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株高、叶面积和块茎干物重大于4∶4间作处理边二行和单作,比叶重反而小于单作处理。间作模式马铃薯茎叶干物质向块茎的转移率和对经济产量的贡献率高于单作模式。初花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大于玉米,且边一行竞争力大于边二行,收获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弱小于玉米。与单作相比,间作模式边一行马铃薯表现出产量优势,4∶4间作模式边二行马铃薯在2012年表现出产量优势,而在2013年表现出产量劣势。综合以上结果,生育前期间作模式边行马铃薯在叶面积、茎叶干物质和块茎干物质积累了较大的间作优势,随着生育期推移间作优势逐渐降低,收获时仍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玉米 间作 竞争力评价 产量优势
下载PDF
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继献 胡权 戴祥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明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机理,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2019年度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植株、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性状进... 【目的】探明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机理,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2019年度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植株、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结果】杂交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54.98 kg/667m^(2),平均产量169.31 kg/667m^(2);常规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04.28 kg/667m^(2),平均产量159.83 kg/667m^(2);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平均产量提高5.93%。影响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单株有效角、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常规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角粒数和千粒重。【结论】杂交油菜在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单株有效角、千粒重、单株产量较常规油菜显著增加,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常规油菜 产量优势 植株性状 品质性状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角度的农作物间套作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少斌 梁开明 +1 位作者 郭靖 罗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05-1010,共6页
集约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产量与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种以高投入、单品种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使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能利用的生态位幅度缩小,区域生态承载能力显著下降。相对单作,间套作模式在实现高产的同时,还能提高农... 集约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在保障粮食产量与安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这种以高投入、单品种为特征的生产方式使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能利用的生态位幅度缩小,区域生态承载能力显著下降。相对单作,间套作模式在实现高产的同时,还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时间、空间和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系统的物资投入,减少环境的污染。间套作体系中,不同物种在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空间分布和养分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降低生态位的重叠度并减少竞争,系统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光、水、养分等环境因子来获得产量优势。作物间生态位的互补性是间作套种的理论基础,但是目前在农业间套作研究中,有关生态位对农作物间套作的增产机制方面的探讨仍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国内外间作套作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作物间套作中作物生态位研究的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基于生态位角度从营养、空间、时间3个方面,分析间套作增产机制。最后提出未来间套作农田生态系统在生态位、种间关系以及资源利用率方面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以期为实现精耕细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间套作 增产 资源利用
下载PDF
中国杂交水稻在喀麦隆引进种植的表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军 陈顺全 +2 位作者 张文庆 徐炼德 张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80,共3页
2016年在中国援喀麦隆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了中国杂交水稻试种试验,结果表明,D优202、Y两优1号、珞优10号在喀麦隆表现产量优势明显,适应性好,可在喀麦隆扩大种植。
关键词 喀麦隆 中国杂交水稻 种植表现
原文传递
河套灌区向日葵间作白花草木樨产量优势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玉山 吴渠来 李汉青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3-73,共11页
对向日葵与白花草木樨的三种间作方式进行了农田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以探讨间作方式的产量优势及可行性.结果表明,向日葵间作白花草木樨群体层次中,光和叶面积的分布皆呈补偿性,消光系数低于单作.系统中小气候得到改善,土壤氮素呈良性循环... 对向日葵与白花草木樨的三种间作方式进行了农田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以探讨间作方式的产量优势及可行性.结果表明,向日葵间作白花草木樨群体层次中,光和叶面积的分布皆呈补偿性,消光系数低于单作.系统中小气候得到改善,土壤氮素呈良性循环,土壤盐分下降,总产值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向日葵 白花草木樨 产量
全文增补中
杂交中粳徐68优201的高产生理特性及杂种优势表现
20
作者 郭荣良 王健康 +5 位作者 徐家安 丁成伟 吴玉玲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7,共5页
以杂交中粳9优418为主要对照,研究了徐68优201的高产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徐68优201颖花库容较高,株叶形态优良,群体质量好,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且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高,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每穗颖花数的增加... 以杂交中粳9优418为主要对照,研究了徐68优201的高产生理特性和形态特征及其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徐68优201颖花库容较高,株叶形态优良,群体质量好,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且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高,产量优势主要来源于每穗颖花数的增加。对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分析表明,徐68优201在产量及产量性状上的杂种优势值低于对照9优418,这与其双亲的产量水平高于后者亲本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粳 徐68优201 产量优势 颖花库容 干物质积累 杂种优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