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 |
刘广才
李隆
黄高宝
孙建好
郭天文
张福锁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3
|
|
2
|
玉米-豆科作物带状间套作对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的影响 |
杨欢
周颖
陈平
杜青
郑本川
蒲甜
温晶
杨文钰
雍太文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3
|
|
3
|
作物间套作群体光能截获和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
王自奎
吴普特
赵西宁
李正中
付小军
|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2
|
|
4
|
西北地区不同间套作模式养分吸收利用及其对产量优势的影响 |
唐明明
董楠
包兴国
卢秉林
张炜平
张美俊
章芳芳
李隆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5
|
小麦蚕豆间作体系氮素吸收累积动态及其种间氮素竞争关系 |
刘振洋
吴鑫雨
汤利
郑毅
李海叶
潘浩男
朱东宇
王静静
黄少欣
覃潇敏
肖靖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7
|
|
6
|
不同间套作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 |
李鑫
王剑
李亚兵
韩迎春
王占彪
冯璐
王国平
熊世武
李存东
李小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4
|
|
7
|
云南省不同试验区小麦蚕豆间作的产量优势分析与评价 |
姜卉
赵平
汤利
郑毅
肖靖秀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8
|
砂地小麦套作花生的产量优势及其与养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 |
王秋杰
寇长林
王永歧
王兴仁
张福锁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9
|
施氮对单作和套作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
赵亚妮
王科
王佳锐
陈远学
杨昱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0
|
线辣椒玉米套作的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优势分析 |
徐强
谢宝英
卢涛
程智慧
|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1
|
5个水稻新不育系配合力分析 |
陈云风
余秋英
傅军如
朱昌兰
贺晓鹏
陈小荣
欧阳林娟
彭小松
贺浩华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2
|
间套混种控病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
董艳
董坤
|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3
|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推广与生产优势区域变化实证分析 |
朱再清
张献龙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6
|
|
14
|
中熟类型甬优籼粳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形成及其形态生理特征 |
李晓芸
孟天瑶
戴其根
|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5
|
间作群体中玉米对马铃薯生长及竞争力的影响 |
周锋
安曈昕
吴开贤
杨友琼
蒋春和
范志伟
吴伯志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6
|
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分析 |
赵继献
胡权
戴祥来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2023 |
1
|
|
17
|
基于生态位角度的农作物间套作增产机制研究进展 |
张少斌
梁开明
郭靖
罗颢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8
|
中国杂交水稻在喀麦隆引进种植的表现 |
张军
陈顺全
张文庆
徐炼德
张文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9
|
河套灌区向日葵间作白花草木樨产量优势研究 |
田玉山
吴渠来
李汉青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20
|
杂交中粳徐68优201的高产生理特性及杂种优势表现 |
郭荣良
王健康
徐家安
丁成伟
吴玉玲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