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鹤”意象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玉仁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52,共3页
黄鹤,并不是黄色的鹤。在上古,"鹤"与"鹄"音近,"黄鹤"是由"黄鹄"通变而来。而对这种通变予以广泛认同的社会原因,则是道教所描绘的仙乡乐土。"黄鹤"的"黄"意味着其卓而不... 黄鹤,并不是黄色的鹤。在上古,"鹤"与"鹄"音近,"黄鹤"是由"黄鹄"通变而来。而对这种通变予以广泛认同的社会原因,则是道教所描绘的仙乡乐土。"黄鹤"的"黄"意味着其卓而不群的仙风道骨,黄鹤,是道家的一种仙鸟,在它的身上,寄托着广大人民和统治阶级"延年益寿,羽化登仙"的共同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 黄鹄 黄帝 仙境 道教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适宜生境变化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舒莹 胡远满 +3 位作者 郭笃发 单凯 朱书玉 王立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41,F003,共10页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 以黄河三角洲生境分布图为基础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得出三个时期丹顶鹤 (Grusjaponensis)生境分布图。选取一系列的景观指数 ,通过APACK软件进行计算 ,结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概念对黄河三角洲地区 1 986~ 2 0 0 1年丹顶鹤生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适宜丹顶鹤栖息的生境面积不断减小 ,该地区的生境破碎化程度也不断升高 ;相应的适应丹顶鹤栖息的各生境类型的面积除了轻干扰深积水鱼类苇田 (人类活动造成 )的面积增加外 ,其余大多呈减少趋势 ,总的来说丹顶鹤栖息生境质量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丹顶鹤 越冬地生境 迁徙途经地生境 变化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丹顶鹤秋冬季生境选择机制 被引量:26
3
作者 舒莹 胡远满 +2 位作者 冷文芳 朱书玉 单凯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54-958,共5页
影响水禽生境选择要素可分为水、食物、隐蔽物和干扰4类,对其划分等级标准,确定采样点的生境类型。在研究区内分秋冬两季调查丹顶鹤(迁徙期和越冬期)生境选择机制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按区域的特点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分别选择样点;经过实... 影响水禽生境选择要素可分为水、食物、隐蔽物和干扰4类,对其划分等级标准,确定采样点的生境类型。在研究区内分秋冬两季调查丹顶鹤(迁徙期和越冬期)生境选择机制的差异;在不同时期按区域的特点和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分别选择样点;经过实地野外调查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和频数对丹顶鹤生境选择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迁徙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干扰,最适生境为远离人类干扰、有浅水域分布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越冬期影响丹顶鹤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是食物,最喜欢选择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有水域分布的、动物性食物占主导地位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地区栖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丹顶鹤 生境 选择机制
下载PDF
城市地标的视线管控思路与方法——以武汉市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涂胜杰 刘奇志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70,共8页
黄鹤楼是武汉市最著名的城市地标之一。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对城市地标视线保护的方法,结合历次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控制要点,详细阐述了武汉市在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演进过程,进而通过比较,提出了城市地标视线管控所应... 黄鹤楼是武汉市最著名的城市地标之一。文章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对城市地标视线保护的方法,结合历次黄鹤楼视线保护规划的控制要点,详细阐述了武汉市在黄鹤楼视线保护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演进过程,进而通过比较,提出了城市地标视线管控所应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标 视线管控 方法 武汉市 黄鹤楼
下载PDF
旅游产品竞争力分析——以黄鹤楼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涂建华 李娟文 朱俊林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4年第4期317-318,共2页
旅游发展的核心在于旅游竞争力的强弱。为了提升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利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武汉黄鹤楼为例,通过分析比较黄鹤楼与国内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状况,揭示黄鹤楼市场竞争的优势与不足,为提高武汉市旅游发展竞争力提供一个研究案例。
关键词 旅游产品 竞争力 黄鹤楼 旅游业 武汉市 旅游市场
下载PDF
文化IP视角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以武汉黄鹤楼景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杜湖湘 田斯雨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文化IP是所在地发展旅游产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资源。从黄鹤楼文化IP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鲜明地域特性和深厚人文情怀角度入手,探讨优化黄鹤楼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新路径。本次研究表明,要挖掘黄鹤楼文化IP... 文化IP是所在地发展旅游产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资源。从黄鹤楼文化IP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鲜明地域特性和深厚人文情怀角度入手,探讨优化黄鹤楼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新路径。本次研究表明,要挖掘黄鹤楼文化IP的内涵,突出地域文化元素,讲好黄鹤楼故事,才能将黄鹤楼的“文化”持续转化为市场买单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IP 旅游文创产品 设计 黄鹤楼
下载PDF
黄鹤楼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基于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昕 张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24-128,共5页
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包含物质实体真实性和无形元素真实性两层含义。黄鹤楼在物质实体层面的真实性是缺失的,但其文化内涵中的无形元素是真实的。本文基于对黄鹤楼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分析,探讨了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即无形文化元素有... 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包含物质实体真实性和无形元素真实性两层含义。黄鹤楼在物质实体层面的真实性是缺失的,但其文化内涵中的无形元素是真实的。本文基于对黄鹤楼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分析,探讨了其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即无形文化元素有形化的困境、审美环境的割裂、历史与现实的差异,进而提出黄鹤楼文化旅游开发应有景点展示、审美空间、文化活动三个层次,各个层次分别包含从基础到深层的开发内容。经营者应逐渐提升开发层次,针对不同的开发内容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此实现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文化遗产 真实性 旅游开发
下载PDF
清代黄鹤楼建筑考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黄鹤楼建筑始建于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现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了,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文章就清代黄鹤楼建筑形制及被毁情况作一考证。
关键词 清代 黄鹤楼 研究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分析南北派大清香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良 李俊薇 +4 位作者 李斯琳 刘小龙 董孝元 史玉敏 许鹏 《酿酒》 CAS 2023年第6期45-49,共5页
研究以黄鹤楼大清香和汾酒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 MS)技术对六种南北派大清香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研究以黄鹤楼大清香和汾酒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 MS)技术对六种南北派大清香白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在6种样品中共筛选出302种香气贡献度较高的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酯类化合物,共检测到88种,其次是醇类化合物检测到52种,机酸类化合物18种,醛酮类化合物47种,烃类化合物32种,呋喃类化合物8种,萜烯类化合物9种,芳香族化合物40种,吡嗪类化合物3种,其他类化合物5种。由于呋喃类和萜烯类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香气,对清香型白酒的香气产生重要影响,因而,本文在鉴定出的挥发性香气组分中着重对比分析了呋喃类和萜烯类。通过GC×GC-TOFMS技术在六种清香型白酒中确定出40种主要区分南北派大清香白酒香气的差异性挥发物质,其中酯类化合物4种,醇类化合物14种,醛酮类化合物15种,芳香族化合物4种,稀萜类化合物1种,其他类化合物2种。该研究为清香型白酒的挥发性香气组分分析与感官特征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白酒 汾酒 风味物质成分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挥发性组分
下载PDF
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黄鹤楼》《凤凰台》接受史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13-524,共12页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 崔颢的《黄鹤楼》是精美绝伦而又通俗易诵的唐诗经典之一。《黄鹤楼》传诵之初,李白登斯楼尝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一首《黄鹤楼》竟让绝代诗仙称首,实在是一个奇迹。于是唐代以来的接受者围绕《黄鹤楼》及其影响,展开了热烈争论。一部《黄鹤楼》的接受史也因此可以一分为三:一是由《黄鹤楼》的影响史引发的"影响的焦虑";二是"崔颢体"的提出及美学阐释;三是崔李"优劣论"中表现的"批评的焦虑"。从"影响的焦虑"到"批评的焦虑",是《黄鹤楼》和《凤凰台》接受史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经典接受史中较普遍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凤凰台》 接受史比较 “影响的焦虑” “批评的焦虑”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鹤类南迁迁徙规律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单凯 张承惠 张汉勇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36-38,共3页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鹤类重要的迁徙中转站,在鹤类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9种鹤类资源中,保护区有7种。2006年鹤类南迁期,作者于10月初至12月初,采用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观察,并对鹤类南迁的迁徙规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迁徙规律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陌生化手法在英译中的再现——以《菩萨蛮·黄鹤楼》为例
12
作者 刘玉婷 李崇月 《译苑新谭》 2024年第1期173-179,共7页
毛泽东诗词是艺术性和政治性有机结合的文学作品,广泛使用了陌生化手法,深受读者喜爱。陌生化手法的再现,是有效翻译毛泽东诗词的关键之一。本文从陌生化视角出发,以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的聂华苓、保罗·安格尔译本和... 毛泽东诗词是艺术性和政治性有机结合的文学作品,广泛使用了陌生化手法,深受读者喜爱。陌生化手法的再现,是有效翻译毛泽东诗词的关键之一。本文从陌生化视角出发,以毛泽东诗词《菩萨蛮·黄鹤楼》的聂华苓、保罗·安格尔译本和许渊冲译本为例,从音韵、语言、形式以及修辞四个方面,探讨毛诗词中的陌生化手法及其在两个译本中的再现。研究发现,相较于采取自由诗体的聂华苓夫妇译本,许渊冲译本较好地保留及再现了原诗的陌生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菩萨蛮·黄鹤楼 英译 陌生化
原文传递
疑在不疑处,崔颢《黄鹤楼》研读三题
13
作者 孙秀华 郭宏玮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9-17,共9页
在不疑处生疑,对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崔颢《黄鹤楼》诗进行文本细读,可厘清其艺术手法借鉴模仿的源流,可探究诗作蕴涵的忠君立场与政治思想,可深挖诗篇所隐用的祢衡典故,进而理解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的表达。研究发现,崔... 在不疑处生疑,对被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的崔颢《黄鹤楼》诗进行文本细读,可厘清其艺术手法借鉴模仿的源流,可探究诗作蕴涵的忠君立场与政治思想,可深挖诗篇所隐用的祢衡典故,进而理解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的表达。研究发现,崔颢《黄鹤楼》诗思想感情含蓄、内敛、深沉,并非只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思乡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崔颢《黄鹤楼》诗 沈佺期《龙池篇》 传播与接受 文本细读
下载PDF
黄鹤楼扬名过程探析
14
作者 任凯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书写的不同侧重,黄鹤楼的扬名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期、盛期、晚期三大阶段。南朝宋齐至唐代为初期,宋齐间黄鹤楼仅见于志怪小说,梁陈后黄鹤楼始著于官方正史,超越了地方仙话,但这一阶段黄鹤楼的主体价值仍体现在... 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文学书写的不同侧重,黄鹤楼的扬名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期、盛期、晚期三大阶段。南朝宋齐至唐代为初期,宋齐间黄鹤楼仅见于志怪小说,梁陈后黄鹤楼始著于官方正史,超越了地方仙话,但这一阶段黄鹤楼的主体价值仍体现在军事功能;唐宋两代为黄鹤楼的扬名盛期,其文学功能逐步得到开掘,这一阶段开启了黄鹤楼诗文书写与故事传说的盛况;元明清时期为扬名晚期,除了诗文书写不断积累,深化了黄鹤楼的文学底蕴外,频繁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政治活动不仅开拓了黄鹤楼的扬名新径,也促使其文化功能全面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文学书写 志怪小说 故事传说
下载PDF
旅游景点介绍英译中的“目的准则”——兼评黄鹤楼简介的英译 被引量:5
15
作者 操时尧 《孝感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6-88,共3页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必须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行为。旅游文本翻译应冲破传统理论"等值"概念的束缚,从文本的"目的性"入手,追求功能上的"等效",...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而且是一种必须考虑读者和客户要求的目的性交际行为。旅游文本翻译应冲破传统理论"等值"概念的束缚,从文本的"目的性"入手,追求功能上的"等效",而非字面上的"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翻译 功能等效 目的论 黄鹤楼
下载PDF
军事哨楼 游宴场所城市地标--黄鹤楼历史文化意蕴探寻 被引量:6
16
作者 梅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139,共13页
位于武汉武昌蛇山西端黄鹄矶头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从位于城西南角瞭望守戍的军事哨楼,到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观景建筑而成雄奇壮美的游览楼阁,其旅游功能不断强化,围绕其历史与传说,其周边衍生出许多相关景点,将斯... 位于武汉武昌蛇山西端黄鹄矶头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从位于城西南角瞭望守戍的军事哨楼,到与城垣分离、成为独立的观景建筑而成雄奇壮美的游览楼阁,其旅游功能不断强化,围绕其历史与传说,其周边衍生出许多相关景点,将斯楼所涵摄的空间不断延伸扩充,又将文本传统外在化与形象化。自宋代始,黄鹤楼不仅承担旅游胜地的功能,也是官方的接待处和临时的官署,明清时期更是地方文化复兴重要的一部分,还展示了国家危难时期仁人志士的热血与豪情、抗争与信念。在绵延上千年的时间里,黄鹤楼屡毁屡建,一直在长江边发挥着重要的"点景"和"观景"作用,自唐代起(除南宋为南楼代替过一段时间外)就是江城的一个标志,以其高大的形体气势勾勒出城市的轮廓线。黄鹤楼之所以能成为江城的标志,除了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身固有的气质——瑰丽堂皇和形制工艺、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的支持外,更与植根于道家道教的传说、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文化活动存在更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黄鹤楼 城市地标 仙人传说 文人墨客文化活动
下载PDF
新古典主义对黄鹤楼卷烟包装设计的影响与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红艳 沈芳 《设计》 2015年第23期20-21,共2页
黄鹤楼卷烟包装成功引入新古典主义风格后,其品牌价值和品牌地位在高端卷烟市场得到明确和牢固的地位。本文从新古典主义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新古典主义对黄鹤楼卷烟包装设计的影响与意义。新古典主义的黄鹤楼卷烟包装设计不仅提升黄鹤... 黄鹤楼卷烟包装成功引入新古典主义风格后,其品牌价值和品牌地位在高端卷烟市场得到明确和牢固的地位。本文从新古典主义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新古典主义对黄鹤楼卷烟包装设计的影响与意义。新古典主义的黄鹤楼卷烟包装设计不仅提升黄鹤楼的品牌文化,也体现黄鹤楼卷烟包装的文化内涵,更是契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黄鹤楼卷烟包装 影响
下载PDF
从《夜上黄鹤楼》看黄鹤楼的文化IP塑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蕾 黄美忠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化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而文化创意产业跟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以《夜上黄鹤楼》光影秀旅游产品为切入点,分析了黄鹤楼文化IP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并结合黄鹤楼旅游产品的现状,提出黄鹤楼文化IP塑造的对策和建议。文化IP是黄... 文化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而文化创意产业跟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以《夜上黄鹤楼》光影秀旅游产品为切入点,分析了黄鹤楼文化IP的内涵、特点及价值,并结合黄鹤楼旅游产品的现状,提出黄鹤楼文化IP塑造的对策和建议。文化IP是黄鹤楼景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如何让黄鹤楼文化IP走得更远,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鹤楼 文化IP 旅游产品
下载PDF
城市战略眺望景观保护研究——以黄鹤楼眺望景观保护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岳峰 张庆军 《华中建筑》 2018年第11期1-4,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战略眺望景观深受发展与保护的困扰,其周边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城市眺望景观风貌造成严峻挑战。该文通过对黄鹤楼周边区域景观价值判读和敏感性认知度量,结合公众参与调查,对经典眺望景观和重要景观视廊进行视线视域模拟...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战略眺望景观深受发展与保护的困扰,其周边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城市眺望景观风貌造成严峻挑战。该文通过对黄鹤楼周边区域景观价值判读和敏感性认知度量,结合公众参与调查,对经典眺望景观和重要景观视廊进行视线视域模拟分析,提出了黄鹤楼眺望景观空间保护的综合管控手段。同时,构建数字三维平台和高度预警系统,实现了规划管理由传统的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的变革,努力探求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战略眺望景观的有效保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眺望景观 保护规划 黄鹤楼 综合管控 景观保护
下载PDF
武昌古城之环境营构发展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7期94-96,共3页
武昌古城对于山水环境的利用,经历了一个以山水为屏障到以山水为景观,进而以山水为城市骨架、以山水为城市文化的发展过程。从夏口到武昌,在千年的变迁中,长江与黄鹄山,以及建于黄鹄山上的楼阁始终是构成城市的主要元素与城市文化的表征。
关键词 山水 环境 景观 武昌 黄鹤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