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 被引量:240
1
作者 杨功焕 周脉耕 +1 位作者 黄正京 王黎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 了解1991~2000年中国人群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地区特点和疾病负担。方法使用全国疾病监测资料,经漏报调查结果进行调整,描述伤害的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并计算伤害导致的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以及伤害死... 目的 了解1991~2000年中国人群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地区特点和疾病负担。方法使用全国疾病监测资料,经漏报调查结果进行调整,描述伤害的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并计算伤害导致的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以及伤害死亡、寿命损失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占总死亡的比例。结果 1991~2000年伤害死亡基本维持在恒定水平,经漏报率调整后10年平均伤害死亡率为66.56/10万,男性为81.41/10万,女性为51.17/10万。城市和农村人群的10年平均伤害死亡率分别为38.68/10万和74.63/10万。西部农村伤害的死亡率为81.02/10万,东、中、西部农村地区伤害死亡率之比为1:1.14:1.21。伤害是儿童和青年的主要死因,交通事故、自杀、淹溺、意外中毒、意外坠落是伤害的主要死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事故死亡率上升明显,至2000年已成为第一位死因。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减寿年数是2132年/10万,导致的工作减寿年数为1587年/10万,分别占总死亡减寿年数的24.56%和26.51%。结论 伤害带来的疾病负担是严重的,由于“早死”,使伤害死亡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损失,特别是交通伤害死亡率的上升应该引起更多重视,不同地区应针对本地区的重要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群 1991-2000年 伤害死亡 流行趋势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71
2
作者 王建生 姜垣 金水高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7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了解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疾病负担状况。方法通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对高血压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了高血压导致的... 目的了解2002年我国高血压的疾病负担状况。方法通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对高血压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了高血压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我国2002年至少有1.74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大约22万人死于高血压。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高血压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男性为0.363岁,女性为0.359岁,全国合计为0.36岁。高血压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约为254万寿命年;平均每个高血压病人死亡,将会导致11.4年的″早死″。每年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用为318.9亿元。结论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高血压导致的疾病负担都是非常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疾病负担 死亡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 早死指数
下载PDF
石家庄市居民伤害现况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阎纯锴 董会敏 +7 位作者 许英路 张世勇 王颖 朱伟力 姚书江 杨增生 曹进怀 梁秀联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居民伤害现状 ,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城市 2个居委会和农村 6个自然村居民 2 15 44人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伤害标准化发生率为 4 2 1% ,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高于女...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居民伤害现状 ,为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城市 2个居委会和农村 6个自然村居民 2 15 44人的伤害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伤害标准化发生率为 4 2 1% ,农村高于城市 ,男性高于女性。位居伤害前 3位的依次是 :交通伤、跌伤、中毒。城市以交通伤居首位 ,农村以中毒居首位。 14岁以下和 6 0岁以上年龄组以跌伤为主 ,15~34岁组煤气中毒、交通伤较多 ,35~ 5 9岁组交通伤占首位。伤害标准化死亡率 48 78/ 10万 ,农村高于城市。自杀死亡率最高 ,为 2 3 2 1/ 10万 ,交通伤次之。平均每例伤害死亡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2 2年 ,潜在工作损失年数 17年 ,潜在价值损失年数 9年。伤害致残率 1 1%。平均每例伤害直接经济损失6 79 98元。结论 伤害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发生率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原文传递
2006—2010年中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崔琮琪 谷鑫 +2 位作者 王海东 周脉耕 谭吉宾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12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死亡资料及人口资料均来自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1个监测点,...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我国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死亡资料及人口资料均来自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覆盖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1个监测点,覆盖全国人口的比例约为6%,2006—2010年总监测人口为365 204 390人年。根据死因监测数据集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YPLL)。结果 2006—2010年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4.0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2.61/10万,全死因构成比为21.95%,YPLL为449.85人年/10万,SYPLL为386.37人年/10万。城市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1.82/10万,农村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0.61/10万,男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6.71/10万,女性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10.78/10万。2006—2010年脑血管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均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28.48/10万,中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37.27/10万,西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00.95/10万。东、中、西部脑血管病死亡研究比较,东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低水平、低速增长阶段,中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高水平、低速增长阶段,西部地区脑血管病死亡处于低水平、高速增长阶段。结论 2006—2010年我国脑血管病对居民健康的危害呈上升趋势,男性脑血管病危害大于女性,农村大于城市,中部地区最为严重,西部地区脑血管病对健康的危害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重庆市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 被引量:49
5
作者 戴敏 毛德强 +1 位作者 冯连贵 熊鸿燕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损失年数、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为76.5岁,在西部地区属于高寿命值地区,但低于其他直辖市及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处于死因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人群的死因顺位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病死率存在差异;去除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4.22、2.50、2.01、1.26、0.27岁,各类疾病对不同人群的寿命影响程度不同;对居民早死威胁最大的是恶性肿瘤,以肺癌为首,其次是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为主的损伤中毒类;自杀行为导致的早死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针对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下载PDF
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44
6
作者 王建生 张庆军 金水高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状况。方法通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这... 目的了解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状况。方法通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这两种疾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我国目前至少有1.74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大约22万人死于高血压;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高血压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在男性中为0.362岁,女性为0.359岁,全国合计为0.36岁;高血压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约为254万寿命年;平均每一个高血压病人死亡,将会导致11.4年的“早死”;每年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用为318.9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5.6%。目前,我国共有2300万人正经受着糖尿病的困扰;每年有大约9万人死于糖尿病;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糖尿病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在城市中为0.21岁,农村为0.08岁,全国合计为0.15岁;糖尿病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约为130万寿命年;平均每一个糖尿病人死亡,将会导致14.4年的“早死”;糖尿病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107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1.88%。结论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的疾病负担都是非常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疾病负担 死亡率 去死因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 早死指数
下载PDF
武汉市200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 被引量:29
7
作者 严亚琼 杨念念 +3 位作者 孙惠玲 李芳 李卫平 龚洁 《中国肿瘤》 CAS 2011年第7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武汉市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减寿率等指标对武汉市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武汉市恶性肿... [目的]探讨武汉市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减寿率等指标对武汉市2009年死因监测资料恶性肿瘤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武汉市恶性肿瘤的粗死亡率为153.61/10万,标化率为80.93/10万。肺癌、肝癌、胃癌、大肠癌和食管癌是恶性肿瘤死因的前5位,0~14岁人群死亡率最高的癌种为白血病,15~44岁人群为肝癌,45~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为肺癌。恶性肿瘤死亡的YPLL为96105年,在全死因YPLL构成中高于伤害、心脑血管疾病居第1位(31.47%),减寿率为13.42‰,标化减寿率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白血病和脑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恶性肿瘤的标化减寿率比较,农村(9.60‰)高于城市(8.15‰),男性(10.58‰)高于女性(6.65‰)。[结论]恶性肿瘤是导致"早死"和寿命损失的重要疾病负担,武汉市居民寿命损失的模式有明显的城乡和性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开展科学防治,是降低人群健康和寿命损失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 减寿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1995~2001年浙江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30
8
作者 胡如英 俞敏 +1 位作者 韩晓军 龚巍巍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浙江省疾病监测系统1995~2 0 0 1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 - 9的E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 目的 了解浙江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浙江省疾病监测系统1995~2 0 0 1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 - 9的E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果1995~2 0 0 1年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30 .30 /10万,占儿童死亡的2 7.2 5 % ,为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其中伤害占婴儿的死亡的9.11% ,为婴儿的第3位死因。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35 .4 0 /10万)高于城市(7.6 3/10万) ,男性儿童(36 .0 1/10万)高于女性儿童(2 4 .14 /10万) ,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χ2 =316 .70 ,P <0 .0 5 )。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第一位死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 7 4 8% ,淹溺、机动车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死因,占该年龄段儿童伤害死亡的5 9 6 1%。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16 3.72‰。结论 伤害已成为浙江省0~14岁儿童首位死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儿童 死亡原因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7~1999年居民期望寿命调查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凡卡 陈春燕 刘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 0世纪末的居民期望寿命和与寿命有关的指标。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获得期望寿命、死亡率、死因顺位、去死因寿命、潜在减寿年数 (YPLL)及人口长寿水平等指标 ,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简要分析。结果 ... 目的 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 0世纪末的居民期望寿命和与寿命有关的指标。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获得期望寿命、死亡率、死因顺位、去死因寿命、潜在减寿年数 (YPLL)及人口长寿水平等指标 ,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简要分析。结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兵团 ) 1997~ 1999年期望寿命为 75 .6 1岁 ,男性为 72 .73岁 ,女性为 80 .0 2岁 ;农牧团场的期望寿命为 73.97岁 ,相对较低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期望寿命较高 ;北疆地区期望寿命高于南疆和东疆。年平均粗死亡率为 5 .17‰ (标化死亡率为 4 .5 3‰ )。主要死因顺位为 :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以及围产期情况。 7种死因中 ,去除呼吸系统疾病和围产期情况寿命增幅较明显。主要死因的潜在减寿率和标化潜在减寿 (SYPLL)率顺位的第 1位均为意外死亡。经济水平较高地区长寿水平也较高。结论 兵团人均期望寿命水平较高 ,但不同地区相差较大 ,为全面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既要加强自然环境的治理和扶贫力度 ,也要重视呼吸系病 (尤其是婴儿 )、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和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 ,进一步改善社会保障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997-1999年 死因顺位 期望寿命 去死因寿命 潜在减寿年数 长寿水平
原文传递
四川省居民2004—2013年恶性肿瘤死因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钱佳慧 邓颖 +2 位作者 曾晶 季奎 高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4-767,共4页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4—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2004年1月—2013年12月全人群死因监测点死亡登记报告资料,应用死亡登记信息系统统计与分析工具、Joinpoint 4.2.0.... 目的了解四川省2004—2013年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其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四川省2004年1月—2013年12月全人群死因监测点死亡登记报告资料,应用死亡登记信息系统统计与分析工具、Joinpoint 4.2.0.2软件、SPSS 18.0软件分析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结果四川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从2004年的129.66/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91.09/10万,呈上升趋势(APC=4.57%,t=11.84,P<0.01),标化死亡率从2004年的122.58/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30.48/10万,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性别比为1.95~2.17:1,标化死亡率性别比为1.85~2.05∶1;2004—2013年居于四川省前10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白血病、乳腺癌、鼻咽癌、膀胱癌、宫颈癌,除胃癌外的其他9种恶心肿瘤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5);四川省2004、2009、2013年恶性肿瘤所致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分别为157 532.0、204 171.0、196 413.0人年,潜在寿命损失率(YPLLR)分别为14.04%、16.93%、15.83%。结论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食管癌是造成该地区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
原文传递
武汉市2009年居民伤害死亡状况及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孙惠玲 杨念念 +3 位作者 严亚琼 李芳 李卫平 龚洁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2009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潜在工作损失年等指标对武汉市2009年居民病伤死亡监测资料伤害... 目的分析武汉市2009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年、潜在工作损失年等指标对武汉市2009年居民病伤死亡监测资料伤害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武汉市伤害的粗死亡率为45.50/10万,标化率为33.01/10万,男性(54.77/10万)明显高于女性(35.77/10万),农村(49.66/10万)明显高于城市(42.63/10万),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依次是交通事故、溺水、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和他杀,0-岁人群伤害的主要死因是溺水,15-岁人群则是交通伤害,65岁及以上人群则以跌落为主,其次为交通事故和自杀。因伤害导致的YPLL,SYPLL和WYPLL分别为73 470年、84 734年和50 073年,分别占全死因的24.01%、30.36%和31.62%,远远高于伤害占全死因的比例7.46%。结论伤害是导致"早死"和寿命损失的重要疾病负担,由于伤害死亡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损失应引起相关卫生部门更多的重视,根据伤害的死亡谱和危险人群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所致的死亡与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死亡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
原文传递
南京市1997—2005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斐 梁亚琼 +1 位作者 沈洪兵 徐耀初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4,共2页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我们对南京市10城区近十年的COPD死亡情况、寿命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所用资料源于1997-2005年南京市10个城区的居民病伤死因年度监测资料,人口数据来自南京市统计...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我们对南京市10城区近十年的COPD死亡情况、寿命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所用资料源于1997-2005年南京市10个城区的居民病伤死因年度监测资料,人口数据来自南京市统计局,死因分类依据为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标准。参照本地期间的平均期望寿命水平,早死指在70岁以前死亡,早死年龄域定义为0~69岁。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标准构成对南京市历年的死亡率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潜在寿命损失年
原文传递
我国9个市(县)艾滋病相关死亡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省 汪宁 +7 位作者 王璐 秦倩倩 王丽艳 李东民 王岚 汪雁鹤 丁国伟 丁正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84-887,共4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相关死亡历年变化情况及其对当地造成的寿命损失。方法根据全国第3次死因凋查方案和艾滋病死因回顾性分析的调查方案,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在云南省个旧市、云南省瑞丽市、云南省陇川县、广东省阳东县、广西壮族自治区... 目的了解艾滋病相关死亡历年变化情况及其对当地造成的寿命损失。方法根据全国第3次死因凋查方案和艾滋病死因回顾性分析的调查方案,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在云南省个旧市、云南省瑞丽市、云南省陇川县、广东省阳东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河南省尉氏县、河南省柘城县、湖北省浠水县和河北省固安县6省9市(县)进行死亡名单摸底、人口资料收集、入户调查和死因推断,回顾性分析艾滋病死亡构成及其寿命损失。结果在6省9市(县)共调查死亡人数118719例,粗死亡率为5.83%o,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2002例,占1.67%。艾滋病平均死亡年龄为38.03岁,明显早于非艾滋病死亡的平均年龄(63.10岁),其平均减寿年数为33.80年,人均工作寿命损失为20.50年,其造成的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在所有死因中排第2位。结论艾滋病在全死因构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部分高发地区,其死因构成超过10%以上,并已造成较为严重的潜在寿命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死亡原因 潜在寿命损失 潜在工作寿命损失
原文传递
麻城市1969~1998年儿童伤害死亡趋势和死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筱娴 吴开林 +2 位作者 司达敏 李激 贾桂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 描述湖北省麻城市 196 9~ 1998年 0~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的时间趋势变化 ,确定儿童伤害的死因分布特点。方法 数据来源于麻城市 196 9~ 1998年死亡报告系统 ,儿童伤害死亡累计有 145 10例 ,伤害死亡率... 目的 描述湖北省麻城市 196 9~ 1998年 0~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的时间趋势变化 ,确定儿童伤害的死因分布特点。方法 数据来源于麻城市 196 9~ 1998年死亡报告系统 ,儿童伤害死亡累计有 145 10例 ,伤害死亡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的时间变化趋势分别用对数线形回归模型和简单线形回归模型进行拟合 ;比较 1984~ 1998年各种伤害死亡原因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儿童间的差异。结果  30年来麻城市婴儿伤害死亡率及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呈同向下降趋势 ,1~ 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但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比例反而上升。 1984~ 1998年 0~ 14岁儿童平均伤害死亡率为 81 36 /10万 ,潜在寿命损失率为 5 7 92‰ ,男童伤害死亡率高于女童。婴儿伤害死亡率为 5 6 0 15 /10万 ,机械窒息是主要伤害死因 ;1~ 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 95 48/10万 ;伤害死亡的儿童中 0~ 4岁儿童占 73 2 % ,溺死是 1~ 14岁各年龄段儿童主要伤害死因。结论  5岁以下儿童是伤害死亡的重点人群 ,应采取干预对策控制农村儿童伤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伤害 死亡率 死因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原文传递
温州市居民2010年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邵永强 钱合笑 +1 位作者 李江峰 樊丽辉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温州市死亡监测报告数据,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然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温州市恶性... [目的]分析温州市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温州市死亡监测报告数据,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进行死因分类,然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温州市恶性肿瘤死亡报告11 874人,死亡率为154.83/10万,占全死因的27.69%,平均减寿率为12.51‰,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均居第一位。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为肝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合计占恶性肿瘤死亡数的73.98%。[结论]恶性肿瘤是温州市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对居民造成的威胁程度最大,是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2013—2020年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倪建晓 吴文秀 +3 位作者 苏依所 郑剑勇 黄秀敏 吴旭光 《预防医学》 2022年第4期413-418,共6页
目的了解2013—2020年温州市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0年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 目的了解2013—2020年温州市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和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3—2020年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资料,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YPLL)、潜在减寿率(YPLLR)、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YPLL)、标化潜在减寿率(SYP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恶性肿瘤死亡趋势及寿命损失情况。结果2013—2020年瓯海区报告恶性肿瘤死亡5435例,粗死亡率为154.10/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9.41/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196.26/10万,高于女性的111.09/10万(χ^(2)=415.623,P<0.001)。全人群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男性粗死亡率和男性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P<0.05),APC值分别为-3.25%、-2.18%和-4.78%。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9260.583,P<0.001)。恶性肿瘤死亡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66.68%。寿命损失顺位前五位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和脑肿瘤,YPLL分别为11191.50人年、8231.00人年、6000.00人年、3892.00人年和2693.50人年。白血病居AYLL首位,为25.17年/人。结论2013—2020年瓯海区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均呈下降趋势,男性和老年人为高危人群。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白血病、脑肿瘤和女性乳腺癌为瓯海区恶性肿瘤防治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伤害死亡对期望寿命影响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玉龙 金亚清 +3 位作者 张一英 袁红 庄琴 姜庆五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 以1985&mdash;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死亡资料为基础,分析伤害死亡长期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死因登记系统收集历年伤害死亡资料,描述27年来伤害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分析死亡率变化的时间趋势并估算年度... 目的 以1985&mdash;2011年上海市嘉定区死亡资料为基础,分析伤害死亡长期变化趋势、分布特点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死因登记系统收集历年伤害死亡资料,描述27年来伤害死亡水平和主要死因,分析死亡率变化的时间趋势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计算伤害导致的去死因期望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年。结果 1985&mdash;2011年嘉定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56.28/10万,占全死因的7.81%,居全死因顺位第4位;伤害是1~39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因,前5位伤害死因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溺以及机械性窒息;交通事故死亡率从1993年开始上升,2005年开始呈下降趋势;意外跌落死亡率从1994年开始呈上升趋势,APC上升为6.35%;因伤害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年数男性平均为1.28岁,女性为1.13岁,因伤害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平均为1 208.16人年/10万,占总死亡YPLL的20.13%,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嘉定区伤害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伤害仍是低年龄人群的主要死因,应重点关注意外跌落、交通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趋势 期望寿命 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
原文传递
郑州市2002年城区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韩同武 李肖红 阎秀芳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05-107,111,共4页
目的 为了解我市城区居民死因构成 ,发现当前危害严重的疾病 ,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因分类按国际分类标准ICD - 9进行 ,死因归类按国家卫生部 1 7大类 (CCD - 87)归类 ,以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作为... 目的 为了解我市城区居民死因构成 ,发现当前危害严重的疾病 ,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因分类按国际分类标准ICD - 9进行 ,死因归类按国家卫生部 1 7大类 (CCD - 87)归类 ,以死亡率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作为统计指标。结果 本文对 2 0 0 2年郑州市城区人口死因进行分析 ,城区居民年均死亡率为 30 9.5 4 / 1 0万。前 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病 ,肿瘤、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 ,传染病死因排第十位。主要死因的YPLL顺位是 :肿瘤、循环系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养代射免疫疾病。提出当前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着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疾病双重负担 ,针对不同类别的疾病应运用计划免疫、疾病监测、健康教育、社区干预、疾病筛查等不同的手段 ,以控制疾病的发生 ,降低死亡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
下载PDF
2008年浙江省金华市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申屠平平 郭莉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了解金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金华市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 目的了解金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金华市居民死亡及人口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标准进行死亡率的标化,进一步计算各种死亡疾病的减寿率。结果 2008年金华市人群粗死亡率为647.26/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3.05/10万,男女性死亡比为1.34∶1。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167.31/10万)、脑血管疾病(124.98/10万)、呼吸系统疾病(105.01/10万)、伤害(80.27/10万)、心脏病(68.19/10万)。减寿分析表明,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及脑血管疾病是影响金华市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三大主要疾病。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危害监测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减少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潜在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2004年浙江省车祸死亡及交通行为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如英 俞敏 +1 位作者 龚巍巍 王浩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车祸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人群交通行为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4年资料,采用ICD-10的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 目的分析浙江省车祸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和人群交通行为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公共卫生监测系统2004年资料,采用ICD-10的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果车祸死亡率为19.49/10万,居伤害死因的首位,农村车祸死亡率高于城市0.56倍,男性高于女性1.80倍,55.98%死亡病例集中在青壮年,学生人群的车祸死亡占其总死亡的比重较高。9种车祸死亡类型中,位居首位的是人-车碰撞造成行人死亡。减寿最为严重的车祸死亡者,城市为行人,农村为骑(乘)摩托车人员。调查前30d,分别有11.30%、11.26%、12.78%的人有酒后驾车史、疲劳驾车(3h以上)史和无证驾驶史,有36.22%的人驾(乘)摩托车未佩带头盔,有26.33%的行人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经历。结论应加强对全民,特别是青壮年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人群的交通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祸 死亡率 交通行为 减寿年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