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诸火郁阻,肤灼窍热,皆属于脾:仝小林教授从脾论治郁火 被引量:22
1
作者 郑玉娇 逄冰 +1 位作者 杨帆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郁火证是因阳气被遏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该证的病位在脾,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阳气壅滞于脾土无力升发,郁久而发热。郁火主要乘袭人体之眼、耳、口、鼻、咽喉等官窍及肌表皮肤,出现肤灼窍热之症。郁火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西医... 郁火证是因阳气被遏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该证的病位在脾,主要病机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阳气壅滞于脾土无力升发,郁久而发热。郁火主要乘袭人体之眼、耳、口、鼻、咽喉等官窍及肌表皮肤,出现肤灼窍热之症。郁火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西医治疗为对症治疗,相对局限,而中医药治疗具有辨证治疗、异病同治的优势。仝小林教授秉承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认为郁火证与中焦有密切的联系,主张从脾论治该病,以升阳散火、甘温除热及益气升阳、清热化湿为治疗法则,宣发阳气而散郁火,以保证中焦气机升降正常为要,为临床治疗郁火证提供了具体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火 阴火 阳郁 仝小林 升阳散火 甘温除热 益气升阳 清热化湿
下载PDF
从“阳郁”的角度浅谈《伤寒论》三阳病发热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明 陈家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367-4369,共3页
发热为现代中医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中医对发热的治疗往往效如桴鼓。《伤寒论》是一部专门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为治疗伤寒外感病而确立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治疗方法。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也是最接近中医学本质... 发热为现代中医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中医对发热的治疗往往效如桴鼓。《伤寒论》是一部专门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为治疗伤寒外感病而确立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治疗方法。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也是最接近中医学本质的一种辨证方法,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系统性的特点。发热治疗从六经入手往往能对其病性、病势、病位有独特的理解并有助于临床诊疗。文章试从"阳气郁滞"的角度阐述《伤寒论》三阳病发热的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阳郁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方证对应
原文传递
浅析卫气与痤疮 被引量:7
3
作者 陈若雨 窦鹏 《河南中医》 2015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前主流观点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三个证型,在各种证型中分析多从"热""火"而论,关于痤疮与卫气的关系少有阐述。作者认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 目前主流观点将痤疮分为肺经风热证、肠胃湿热证、痰湿瘀滞证三个证型,在各种证型中分析多从"热""火"而论,关于痤疮与卫气的关系少有阐述。作者认为"阳郁"是贯穿痤疮发病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主线,"郁"是痤疮之关键,"卫气闭郁、郁而化热、火毒凝滞、痰瘀互结"是痤疮的根本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卫气 阳郁
下载PDF
基于五期演变规律探讨“气阳郁闭”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与临床辨治 被引量:5
4
作者 谭滢 朱广辉 +2 位作者 李杰 朱潇雨 曹璐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60-964,共5页
基于五期演变规律,从气阳两虚、郁闭失宣促肿瘤始成,药毒损阳、郁滞瘀毒促进肿瘤进展,气败邪闭、郁携阳毒致肿瘤转移3个方面论述肿瘤的发生发展,创新性提出“气阳郁闭”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基础。结合临床实践,针对肿瘤发展不同阶段分... 基于五期演变规律,从气阳两虚、郁闭失宣促肿瘤始成,药毒损阳、郁滞瘀毒促进肿瘤进展,气败邪闭、郁携阳毒致肿瘤转移3个方面论述肿瘤的发生发展,创新性提出“气阳郁闭”是肿瘤发生发展的核心基础。结合临床实践,针对肿瘤发展不同阶段分期论治,提出益气温阳、扶正调衡,调气通阳、解郁散结,祛瘀解毒、扶阳开闭等对应治则,为中医药调畅气阳治疗肿瘤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阳亏虚 气郁 阳郁 肿瘤
原文传递
王付经方蜀漆散运用探秘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胖 王付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8-640,共3页
蜀漆散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痰饮牡疟证的重要用方,由蜀漆、云母、龙骨各等分组成,药简力宏。王付教授研究经方多年,在临床上独辟蹊径,灵活运用本方及它方合方,临床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常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文章将王付教授临床运... 蜀漆散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治疗痰饮牡疟证的重要用方,由蜀漆、云母、龙骨各等分组成,药简力宏。王付教授研究经方多年,在临床上独辟蹊径,灵活运用本方及它方合方,临床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常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文章将王付教授临床运用经方蜀漆散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同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漆散 经方 痰饮 阳郁 牡疟 王付
原文传递
安军明教授基于“阳郁血瘀”理论论治痤疮临床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彦娇 李广一 +1 位作者 安琪 安军明 《皮肤科学通报》 2019年第2期235-237,共3页
本文介绍安军明主任医师基于"阳郁血瘀"理论治疗痤疮的经验。安军明主任医师认为,"阳郁血瘀"是痤疮的基本病机,痤疮起于阳气郁遏,若阳气不得输布,津液不化、血行不畅,则痰浊、瘀血相继而生,其发作与脏腑功能失调密... 本文介绍安军明主任医师基于"阳郁血瘀"理论治疗痤疮的经验。安军明主任医师认为,"阳郁血瘀"是痤疮的基本病机,痤疮起于阳气郁遏,若阳气不得输布,津液不化、血行不畅,则痰浊、瘀血相继而生,其发作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临床辨治痤疮,应当注重通阳解郁、调枢机、清腑热、滋阴养血、化瘀散结,兼顾脏腑功能。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安军明主任医师治疗痤疮注重背部腧穴的应用,同时配合阳明、少阳等经脉腧穴,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阳郁 血瘀 针灸
下载PDF
略论阳郁在胸痹心痛病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古一 贾琳琳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9期34-37,共4页
阳郁是人体阳气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常见状态,阳气的升降出入大多受寒湿痰瘀等影响,在胸痹心痛的发病机制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是辨治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一个重点。作为病机,阳郁是导致阳虚诸多疾病的机制,作为证型,阳郁的出现与胆... 阳郁是人体阳气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一个常见状态,阳气的升降出入大多受寒湿痰瘀等影响,在胸痹心痛的发病机制中占据着主导作用,是辨治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一个重点。作为病机,阳郁是导致阳虚诸多疾病的机制,作为证型,阳郁的出现与胆府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胆为中正之官,亦为中清之腑,所以当胆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出现阳郁化火。阳郁化火(相火上炎)是除血瘀、气滞、痰饮、阳虚之外导致心脏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胆囊疾病与心脏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并将这种疾病定义为胆心病。不管是从病机的角度还是证型的角度,阳郁在胸痹心痛病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防治胸痹心痛病症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郁 胸痹心痛 心脏疾病 心胆病
下载PDF
基于“阳郁”理论论治中青年女性良性积证
8
作者 张文可 程旭锋 +2 位作者 李志鲲 赵慧朵 王禧禧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Products》 2023年第1期9-14,I0003,共7页
良性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三者病因病机类似,均属中医学“积证”范畴,可以三病一方,异病同治。阳郁为中青年女性良性积证的根本病机,中青年女性良性积证应以通阳为根本治则,宣阳、温阳、化痰、散瘀是具体治疗方法,可通达阳气... 良性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三者病因病机类似,均属中医学“积证”范畴,可以三病一方,异病同治。阳郁为中青年女性良性积证的根本病机,中青年女性良性积证应以通阳为根本治则,宣阳、温阳、化痰、散瘀是具体治疗方法,可通达阳气、化瘀散结。同时注重配伍养心安神之品,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积证 阳郁 良性乳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 子宫肌瘤 积证 通阳
下载PDF
基于国医大师刘志明“阳郁血瘀”病机观探析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理机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常兴 郭艳琼 +2 位作者 姚舜宇 刘志明 刘如秀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54-57,53,共5页
以国医大师刘志明教授从"阳郁血瘀"角度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学术思想为切入点,基于"阳郁血瘀"理论阐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所主导的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理机制中的... 以国医大师刘志明教授从"阳郁血瘀"角度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学术思想为切入点,基于"阳郁血瘀"理论阐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所主导的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能量代谢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理机制中的参与过程,以及通阳活血方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阳郁血瘀 通阳活血方 线粒体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国医大师 刘志明
下载PDF
通阳解毒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4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丁旭 刘瓦利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121-2124,共4页
目的评价通阳解毒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节囊肿型痤疮中医辨证为阳郁寒凝证型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口服通阳解毒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大黄虫丸,每次3g,每日2次。... 目的评价通阳解毒汤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节囊肿型痤疮中医辨证为阳郁寒凝证型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口服通阳解毒汤,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大黄虫丸,每次3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时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65.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积分从治疗后2周起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8周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治疗后4周起治疗组总积分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从治疗后2周起比较总积分下降率、中医证候评分下降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在皮损评分下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解毒汤治疗阳郁寒凝型结节囊肿型痤疮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囊肿型 痤疮 阳郁寒凝证 温通 通阳解毒汤
原文传递
基于“寒闭阳郁”探讨麻黄升麻汤论治高血压病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玉国 崔渺 张文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5-477,485,共4页
“寒闭阳郁”指寒邪闭塞于外、阳气郁滞于内的病理状态,因寒闭而阳气被郁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异常,气血失和,日久郁而化热出现寒热错杂、耗气伤阴。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临证发现寒邪是其重要诱因,寒闭阳郁的病理状态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密... “寒闭阳郁”指寒邪闭塞于外、阳气郁滞于内的病理状态,因寒闭而阳气被郁导致气机升降出入异常,气血失和,日久郁而化热出现寒热错杂、耗气伤阴。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临证发现寒邪是其重要诱因,寒闭阳郁的病理状态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密切。寒闭阳郁可直接导致气机逆乱、血脉失和从而引发高血压病,此证型往往寒闭、阳郁和郁热症状并见。因此从寒邪的致病因素和寒闭阳郁的病机特点论治,散寒通阳以恢复人体气机升降并配合清郁热、养气阴之法以调和血脉,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并为今后该病的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寒闭阳郁 升降失常
下载PDF
刘爱民辨治湿疹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静文 刘爱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663-666,共4页
刘爱民教授认为湿疹的基本病机责之于湿,其病情反复不愈的原因在于湿热难除。从首辨湿从何来、辨阳虚阳郁、辨六经三个角度来论述湿疹的发病机制,注重辨皮损和整体辨证,提出了湿疹的发病多和内湿外湿有关,内湿与阳虚、阳郁,气化功能失... 刘爱民教授认为湿疹的基本病机责之于湿,其病情反复不愈的原因在于湿热难除。从首辨湿从何来、辨阳虚阳郁、辨六经三个角度来论述湿疹的发病机制,注重辨皮损和整体辨证,提出了湿疹的发病多和内湿外湿有关,内湿与阳虚、阳郁,气化功能失常有关,外湿则责之于卫气不固,感受外邪;治疗上分阳虚湿热、阳郁湿热两大证候,分别采用益气温阳除湿法、通阳除湿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爱民 湿疹 辨证思路 阳虚湿热 阳郁湿热 六经辨证
下载PDF
第十种体质——阳郁质的判定方法及依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献兵 姚晓玲 +5 位作者 周甜甜 侯英荣 王振强 赵辉 刘英莉 刘明月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325-1327,共3页
阳郁体质是由于长期玄府闭塞或五志过极等因素致使阳气不得行散郁闭于内,郁而化火而形成的。患者以身材较瘦者居多,性格易烦躁、咽喉易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阳郁体质的判定主要从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 阳郁体质是由于长期玄府闭塞或五志过极等因素致使阳气不得行散郁闭于内,郁而化火而形成的。患者以身材较瘦者居多,性格易烦躁、咽喉易红肿疼痛为主要表现。阳郁体质的判定主要从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适应能力以及判定量表等几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郁体质 阳气 判定方法 判定依据 中医体质
下载PDF
《伤寒论》中大便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纯旋 林海雄 王晓彤 《河南中医》 2017年第2期193-195,共3页
若大便泻下大量清稀大便,兼见发热恶寒、心下痞硬不舒为脾虚湿阻之证,方用桂枝人参汤;若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为表证未解邪气下迫大肠,宜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泻下清水样便,伴有未消化食物,兼见恶寒肢冷,脉微欲绝,真阳虚衰,宜四逆汤... 若大便泻下大量清稀大便,兼见发热恶寒、心下痞硬不舒为脾虚湿阻之证,方用桂枝人参汤;若大便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为表证未解邪气下迫大肠,宜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泻下清水样便,伴有未消化食物,兼见恶寒肢冷,脉微欲绝,真阳虚衰,宜四逆汤;若大便瘀黑,伴少腹急结硬痛,躁动不安,其人如狂为邪热与血互相搏结,宜桃核承气汤;若大便急迫而排出不畅,努责难出,且肛门重坠感,常伴腹痛,大便脓血,此为阳气郁遏,兼中寒气滞所致,宜四逆散。因此,从大便性状、便次、排便感异常等方面可以提示虚寒下利,实热下利,表热里寒下利,蓄血下利,阳郁下利等证型的特点,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临床上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大便异常 虚寒下利 实热下利 表热里寒下利 蓄血下利 阳郁下利 张仲景
下载PDF
基于“阳郁血瘀”理论探讨益气通脉煎剂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祥 袁利梅 +1 位作者 牛媛媛 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阳郁血瘀”理论探讨益气通脉煎剂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诊的104例老年病窦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试验组(52例,常规西药+益气通脉煎剂)与对照组(52例,常规... 目的探讨基于“阳郁血瘀”理论探讨益气通脉煎剂治疗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诊的104例老年病窦患者,分层随机法分为试验组(52例,常规西药+益气通脉煎剂)与对照组(52例,常规西药)2组。评测两组治疗4周后的乏力、形寒肢冷、头晕、心悸不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的窦房传导时间(SAC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分析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⑴试验组治疗后的乏力、形寒肢冷、头晕、心悸不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试验组治疗后的SACT、CSNRT、SNRT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试验组治疗后的hs-CRP、NT-prBNP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试验组胃部不适、口干、心率加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阳郁血瘀”理论采用益气通脉煎剂对老年病窦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其临床各项症状及窦房结功能,减轻其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老年 益气通脉煎剂 阳郁血瘀 安全性
下载PDF
“阳微结证”刍议
16
作者 崔厚松 《河南中医》 2018年第4期499-501,共3页
小柴胡汤善理肝胃,平肝胆郁火,通利三焦,郁火平则热平。上焦得通,津液得下,热不上冲,津液不升,头部汗出即解;胃津足则胃气和,则呕逆,心下满,大便坚可随之而解;食欲因胃肠功能恢复而正常;胃肠水分不缺,吸收作用正常,血中水分充足,血液循... 小柴胡汤善理肝胃,平肝胆郁火,通利三焦,郁火平则热平。上焦得通,津液得下,热不上冲,津液不升,头部汗出即解;胃津足则胃气和,则呕逆,心下满,大便坚可随之而解;食欲因胃肠功能恢复而正常;胃肠水分不缺,吸收作用正常,血中水分充足,血液循环状况恢复正常,则四肢血液顺畅,手足冷及脉沉细或微弱的症状解除。阳微结证在一般情况下是小柴胡汤证,对于这个特殊复杂的证候群,在治疗原则上,应该完全遵守柴胡证的禁治法,汗法、吐法、下法均非其法,此证更非三阴证,温之亦不可,只有柴胡类方和之,方为正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微结证” 小柴胡汤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下载PDF
马晓北从“三阳热郁”诊治不明原因发热
17
作者 钱琳琳 姚渊 +1 位作者 孙帅玲 马晓北(指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2年第3期45-47,51,共4页
不明原因发热因其不能明确病因而缺乏有效治疗。本文以马晓北从“三阳热郁”诊治不明原因发热病案一则为例,提出应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审证求因,明确病机,以疏通气机为要,治以“透、清、和”三法,化裁使用升降散、柴胡桂枝汤、四妙勇... 不明原因发热因其不能明确病因而缺乏有效治疗。本文以马晓北从“三阳热郁”诊治不明原因发热病案一则为例,提出应六经辨证结合八纲辨证,审证求因,明确病机,以疏通气机为要,治以“透、清、和”三法,化裁使用升降散、柴胡桂枝汤、四妙勇安汤,取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三阳热郁 气机升降
下载PDF
温经汤加减治疗阳郁寒凝型痤疮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建德 宋吉美 崔云竹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0期58-60,共3页
中医药治疗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逐渐增加,运用温法治疗痤疮日益成熟。阳郁寒凝型痤疮重在寒凝,即下焦虚寒,气血凝滞,其本为阳虚。阳虚则失温养气化之功,易致气滞痰生、寒凝血瘀,日久则痰瘀互结,内外合邪,郁而化热... 中医药治疗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阳郁寒凝型痤疮患者逐渐增加,运用温法治疗痤疮日益成熟。阳郁寒凝型痤疮重在寒凝,即下焦虚寒,气血凝滞,其本为阳虚。阳虚则失温养气化之功,易致气滞痰生、寒凝血瘀,日久则痰瘀互结,内外合邪,郁而化热,阳热怫郁于颜面皮肉之间,发为痤疮,呈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候。治疗上宜温阳散寒,兼以解郁散结、活血化痰之法,方选温经汤加减,标本兼顾,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温经汤 阳虚 寒凝 阳郁
下载PDF
温法治疗痤疮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俊 王盛隆 陈洁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4期349-351,共3页
中医药治疗痤疮有较好的疗效,而温法已逐渐成为痤疮的常用治法之一。温法主要适合于阳虚、阳郁型痤疮,其中属表邪郁滞者可治以辛温发散,属阳虚寒凝、痰瘀互结者可治以温化痰瘀,属下焦阳虚、虚火上浮者可治以引火归原,属脾虚清阳不升、... 中医药治疗痤疮有较好的疗效,而温法已逐渐成为痤疮的常用治法之一。温法主要适合于阳虚、阳郁型痤疮,其中属表邪郁滞者可治以辛温发散,属阳虚寒凝、痰瘀互结者可治以温化痰瘀,属下焦阳虚、虚火上浮者可治以引火归原,属脾虚清阳不升、郁而化火者可治以升阳散火。此外,在使用大队寒凉药治疗阳证实证痤疮时也可少佐辛温之品以助温通,并防止凉遏。温法治疗痤疮的理念丰富了痤疮的中医辨治理论,临证时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法 痤疮 阳虚 阳郁
下载PDF
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期辨证分析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霓芝 王立新 廖平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为寻求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肾病的较佳模式,观察了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西医分期和中医辨证情况。结果:248例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87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者62例,占71.26%;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有133例,... 为寻求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肾病的较佳模式,观察了2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西医分期和中医辨证情况。结果:248例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有87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者62例,占71.26%;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有133例,中医辨证为阴阳两虚证者103例,占77.44%;终末期糖尿病有28例,中医辨证为阳衰湿浊瘀阻证者24例,占85.71%。提示:在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中,早期、临床期和终末期三期病人的中医辨证均有明显侧重。认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西医分期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模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病机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