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乡愁的时空意象及其对城镇人文复兴的启示
被引量:48
- 1
-
-
作者
陆邵明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系
-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城镇进程中记忆场所的保护与活化创新研究"(14ZDB1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8292/41471120)的部分成果之一
-
文摘
"记得住乡愁"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对于"乡愁"缺乏学理性的基础研究。事实上,一百年来相关文献勾勒了中国人的乡愁的本质特征,呈现了唤起乡愁的主客观要素,描绘了中国人近现代乡愁的时空意象。通过文本综述、调研与辨析,发现:中国人的乡愁不同于西方人的怀旧与恋地情结,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人文情怀,隐含了主体性、空间性与时间性三个特征。研究试图揭示乡愁的人文内涵,即对主体的情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关注,倡导全方位多维度构建跨时空的文化共同体,探索城镇人文复兴的时空路径与策略,进而实现中国城镇的人文复兴。
-
关键词
乡愁
记忆
时空性
主体性
城镇人文复兴
文化共同体
-
Keywords
xiangchou
memory
space and time
urban humanistic renaissance
cultural community
-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基于主客视角的苏南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时间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晓艳
黄震方
胡小海
-
机构
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中国生态旅游》
2021年第3期349-362,共1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69,42071175)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0SJA118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GLD003)
-
文摘
"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居民和游客视角,以苏南传统村落为案例地,探讨乡愁的时间特征。结果表明:(1)乡愁主体方面:相对暂居村落的外来人口,三代以上的世代居民对家乡乡愁情感更加强烈;出生在1950—1959和1960—1978年间的这两代游客较多成长在乡村,乡愁文化感知相对更高;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生活时间越长的游客在传统村落旅游时,其乡愁情感和乡愁记忆比起未离开家乡或离开家乡较短的人更加强烈。(2)乡愁触点方面:触发居民和游客乡愁的季节集中在秋天和冬天,天气集中在下雨和落雪时,时辰集中在深夜和傍晚时,节庆集中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和家乡特有节日,假日主要集中在周末、寒假和"十一"国庆假期。(3)乡愁记忆方面:主客乡愁记忆都主要集中在童年,其次是青少年,最后是成年和老年;游客产生乡愁的频率比居民频率相对高。(4)乡愁载体回忆顺序:主客乡愁载体都会提到"家"和"乡"相关场所和空间,其回忆的顺序是家人、家、家乡和国家。文章最后总结了乡愁旅游开发的启示。
-
关键词
乡愁
乡愁主体
乡愁触点
乡愁记忆
时间特征
主客视角
传统村落旅游地
苏南
-
Keywords
xiangchou
subject of xiangchou
triggers of xiangchou
xiangchou memory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perspectives of residents and tourists
traditional village tourism destinations
southern Jiangsu
-
分类号
G249.27
[文化科学]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