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柯 王磊 +1 位作者 郭芳芳 谭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创面处理是深Ⅱ度烧伤治疗的首要问题,自体皮片移植是临床常见的修复手段,然而自体皮源的缺乏却是治疗中难以规避的难题。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快速血管化,低免疫原性及较好的稳定性等... 创面处理是深Ⅱ度烧伤治疗的首要问题,自体皮片移植是临床常见的修复手段,然而自体皮源的缺乏却是治疗中难以规避的难题。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具有快速血管化,低免疫原性及较好的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发展历史、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及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烧伤 创面 生物学特性 组织工程技术
下载PDF
国内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术后Frey's综合征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静 张进锋 邓蔡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腮腺术后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Frey's综合征发生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腮腺术后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Frey's综合征发生的效果。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腮腺术后预防Frey's综合征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估,最后采用RevMan5.1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研究,共1 742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腮腺术后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能降低发生Frey's综合征的风险,从患者主观方面和碘淀粉试验客观评价其均有统计学意义[RR=0.12,95%CI(0.08,0.18);RR=0.15,95%CI(0.12,0.19),P<0.000 01]。结论腮腺手术后,植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以有效降低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安全性好,但仍需要多样本、高质量、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Frey’s综合征 味觉出汗综合征 腮腺手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修复颊黏膜缺损的应用及其愈合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康静 李昭 +2 位作者 张艳霞 马超 王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1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愈合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颊黏膜缺损患者90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舌瓣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在颊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愈合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8月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收治的颊黏膜缺损患者90例,根据修复方案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舌瓣修复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体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治疗,两组均进行3个月修复,修复完毕后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修复前和修复后1、2、3个月缺损创面直径;记录并统计两组修复后3个月组织瓣坏死、开口受限、舌运动障碍及水肿发生率,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对愈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修复前缺损创面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修复后1、2、3个月缺损创面均小于修复前(P<0.05);观察组修复后1、2、3个月缺损创面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修复后3个月组织瓣坏死、开口受限、舌运动障碍及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用于颊黏膜缺损修复中效果理想,能缩短缺损创面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颊脂垫组织瓣移植 颊黏膜缺损修复 愈合效果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洪峰 任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73-576,共4页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geneic acellular dermalmatrix,Xeno-ADM)是异种皮经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而成的新型真皮移植替代材料。研究表明其具有低抗原性、快速上皮化且可塑性强等特点,在临床创伤修复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异种脱...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geneic acellular dermalmatrix,Xeno-ADM)是异种皮经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而成的新型真皮移植替代材料。研究表明其具有低抗原性、快速上皮化且可塑性强等特点,在临床创伤修复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性及其在临床应用进展上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缺损修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联合皮肤微粒应用于供皮区创面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聃 王晓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19-620,630,共3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联合皮肤微粒应用于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供皮区创面采用皮肤微粒结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方法;对照组创面采用单层油纱覆盖方法。观...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联合皮肤微粒应用于供皮区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供皮区创面采用皮肤微粒结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方法;对照组创面采用单层油纱覆盖方法。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形成水疱情况以及瘙痒情况。结果治疗组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出现水疱、感觉瘙痒以及疼痛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联合皮肤微粒应用于供皮区创面是一种有效的促进供皮区创面愈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 皮肤微粒 供皮区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向红 冯鑫利 +3 位作者 田从哲 杜锦朵 刘佳 陈小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7-591,共5页
目的比较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手术时长及上皮化时间。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第1组患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 目的比较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手术时长及上皮化时间。方法所有患者均在显微镜下清除胆脂瘤,同时行外耳道成形术和或鼓室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第1组患者(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37例,Ⅰ型20例,Ⅱ型17例;第2组患者(予以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35例,Ⅰ型18例,Ⅱ型17例。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长有显著差异:第1组患者手术时长短于第2组患者手术时长(P<0.01);2组患者术后外耳道均完全上皮化、无狭窄,且上皮化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8);2组患者术后听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大腿内侧自体游离薄层皮片修复外耳道胆脂瘤术后外耳道皮肤缺损的上皮化时间无差异,但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且术后保留患者自身皮肤完整,消除皮肤瘢痕形成风险,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胆脂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上皮化时间 手术时长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结膜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长华 张向荣 +2 位作者 周琼 裴重刚 周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观察异种(鼠)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结膜生长支架移植材料修复兔结膜缺损的效果,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应用于结膜缺损修复和结膜囊狭窄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异种(鼠)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结膜生长支架移植材料修复兔结膜缺损的效果,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应用于结膜缺损修复和结膜囊狭窄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6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移植异种(鼠)脱细胞真皮基质植片和同种异体巩膜植片。于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采集实验兔耳动脉血,离心后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含量,同时取移植区组织行氉HE染色,光镜下观察植片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植片均存活,实验组和对照组结膜缺损修复时间分别为(16.33±0.77)d、(15.78±0.88)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织学检查显示两组术后早期植片中细胞浸润,术后2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中新生血管长入,术后12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被重建,异体巩膜被吸收。术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清IL-2、IL-10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组外周血清IL-2、IL-10浓度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结膜缺损修复和结膜囊狭窄成形术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缺损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异种移植
下载PDF
富含血小板血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张健 刘小龙 +2 位作者 查天建 姚俊杰 王傑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收治的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患者69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收治的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患者69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患者分为PRP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组(P+X组)、单纯PRP覆盖组(P组)、单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组(X组),每组23例。对比3组患者肉芽完整覆盖创面所需时间、首次换药疼痛程度(VAS评分)、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P+X组肉芽完整覆盖创面所需时间[(13.70±2.39)d]短于P组[(18.17±4.12)d]和X组[(17.89±3.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3、4.014,P<0.05);P组与X组肉芽完整覆盖创面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8,P>0.05)。P+X组首次换药VAS评分为(2.68±1.26),低于P组(5.72±1.86)和X组(3.04±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6、2.366,P<0.05);X组与P组首次换药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20,P<0.05)。P+X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4.35%)低于P组(13.04%)和X组(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结论PRP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糖尿病足缺血性创面修复中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换药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糖尿病足 缺血性创面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测定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的细胞因子水平
9
作者 侯丽 王国伟 +2 位作者 乔春霞 孙令骁 黄经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采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测定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免疫评价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方法: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为试验样品,按照高、中、低剂量组植入至Balb/C小鼠皮下28 d。28 d后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测定IL-1α... 目的:采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测定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免疫评价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方法: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为试验样品,按照高、中、低剂量组植入至Balb/C小鼠皮下28 d。28 d后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测定IL-1α、IL-1β、IL-6、IL-10、IL-17A、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β干扰素(IFN-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阳性对照组中IL-1α、IL-1β、IL-6、IL-17A、TNF-α、IFN-γ、MCP-1、GM-CSF含量显著性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IL-10、IL-23、IFN-β含量未见明显差异;被测样品植入试验组中,除MCP-1和TNF-α高剂量组显著性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P<0.01和P<0.05),其他组的IL-1α、IL-1β、IL-6、IL-10、IL-17A、IL-23、TNF-α、IFN-γ、IFN-β、MCP-1、GM-CSF含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测定细胞因子水平,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口腔修复膜对机体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口腔修复膜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微球检测技术 免疫评价
原文传递
磷酸锌改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理化性能
10
作者 刘颖华 陈卓辉 +1 位作者 李婧 陈卓凡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与不同浓度磷酸锌化学交联后的理化性能改变。方法:选择商用Xeno-ADM为材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浸泡磷酸锌矿化液,选择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对照组浸泡双蒸水和不做处理。两组样本均进行相...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与不同浓度磷酸锌化学交联后的理化性能改变。方法:选择商用Xeno-ADM为材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浸泡磷酸锌矿化液,选择不同浓度和时间梯度;对照组浸泡双蒸水和不做处理。两组样本均进行相同的表面性能检测,评估改性的效果和探讨样本制备方法是否合理可靠。结果:通过ICP检测确定磷酸锌交联反应的最佳浓度是1.8g/100ml。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到磷酸锌晶体覆盖Xeno-ADM全层。膜的表面亲水性能在交联后明显提高,拉伸实验显示力学性能有所改善。结论:磷酸锌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交联可形成稳定的化学结合,这种改性方法能提高膜的表面理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磷酸锌 表面改性
下载PDF
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国栋 慕生枝 +5 位作者 韩锋 范荣辉 郭亚东 李建武 郑博文 孙要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731-734,共4页
目的观察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面积Ⅲ度烧伤肉芽创面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小面积Ⅲ度烧伤肉芽创面患者16例,创面面积2.3 cm×2.4 cm^5.2 cm×15.5 cm。每例患者... 目的观察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在小面积Ⅲ度烧伤肉芽创面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住院治疗的小面积Ⅲ度烧伤肉芽创面患者16例,创面面积2.3 cm×2.4 cm^5.2 cm×15.5 cm。每例患者创面按1∶1分为甲、乙两个治疗区,甲区采用单纯中厚皮移植,乙区给予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真皮基质敷料覆盖,获得两组配对样本:A组(16例甲区治疗组)和B组(16例乙区治疗组)。术后给予打包包扎或适度加压包扎。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上皮化情况、愈合后瘢痕增生情况及瘙痒程度。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创面愈合早期均未见明显水疱甚至破溃糜烂等情况,但A组供皮区愈合后早期6例出现水疱,2例出现破溃糜烂,B组供皮区未出现上述情况;A组及B组创面愈合后3~6个月瘢痕增生不明显,轻度瘙痒,两组愈合创面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供皮区愈合后瘢痕增生明显,中度瘙痒;B组供皮区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不明显,无瘙痒,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柱状微粒皮移植联合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小面积Ⅲ度烧伤创面方法安全有效,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瘢痕增生不明显,该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度烧伤创面 柱状微粒皮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原文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治疗烧伤患者创面效果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游艾佳 李文婕 +1 位作者 周俊丽 李春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3,共9页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敷料治疗烧伤患者创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方法。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烧伤创面、烧伤”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敷料治疗烧伤患者创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荟萃分析方法。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烧伤创面、烧伤”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xenogeneic acellular dermal matrix、dressing、burn wound、burn”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起至2021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异种ADM敷料治疗烧伤患者创面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瘢痕增生比例、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并发症发生比例、植皮比例、细菌检出比例。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596例烧伤患者,包括接受异种ADM敷料治疗的试验组835例患者和接受其他方式治疗的对照组761例患者。纳入的16项研究偏倚风险不明确。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VSS评分明显降低(标准化均数差分别为-2.50、-3.10,95%置信区间分别为-3.02~-1.98、-4.87~-1.34,P值均<0.05),瘢痕增生比例、并发症发生比例、植皮比例、细菌检出比例均明显降低(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58、0.23、0.32、0.27,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3~0.80、0.14~0.37、0.15~0.67、0.11~0.69,P<0.05)。亚组分析显示,对照组干预措施可能是创面愈合时间的异质性来源。瘢痕增生比例不存在发表偏倚(P≥0.05),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并发症发生比例均存在发表偏倚(P<0.05)。结论异种ADM敷料可缩短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降低VSS评分、瘢痕增生比例、并发症发生比例、植皮比例、细菌检出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生物敷料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的治疗与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丹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1年第5期196-197,206,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修补术治疗,同时做好手术期护理,总结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顺利...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患者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予以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修补术治疗,同时做好手术期护理,总结效果。结果 2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创口Ⅰ期愈合,护理满意率100.00%。结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手术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干预,并发症少,愈合率和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拔除并发口腔鼻底贯通损伤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修补术 护理
原文传递
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对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的影响
14
作者 冯裕董 苏淑云 +1 位作者 佘嘉祺 肖志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72-74,9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对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烫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常规换药,研... 目的探讨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对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烫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常规换药,研究组采用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比较两组患儿的惊厥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惊厥总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研究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创面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改良换药前预处理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可降低小儿烫伤换药后惊厥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换药前预处理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覆盖 烫伤 小儿 惊厥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荣强 崔正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32-135,共4页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新型生物材料,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去除动物(目前主要为猪)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以及真皮层内的细胞成分,保留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基底膜而制成。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快速血管化,低抗原性且性质较稳定等特...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新型生物材料,是通过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去除动物(目前主要为猪)皮肤组织的表皮细胞以及真皮层内的细胞成分,保留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蛋白和基底膜而制成。相关研究表明其具有快速血管化,低抗原性且性质较稳定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制备方法 相容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应用口腔修复膜修复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海如 华春清 +2 位作者 吴蕾 张涛 唐梦霓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2期1896-1897,F0003,共3页
目的评价口腔修复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5月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的临床疗效进... 目的评价口腔修复膜(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5月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进行口腔黏膜组织术后缺损修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追踪随访并进行其功能评价。结果 33例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33例患者黏膜组织缺损修复均获得成功,术后12~14 d未见修复膜脱落,愈合良好。结论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能够起到早期覆盖创面,促进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的作用。其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 口腔黏膜组织 术后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休克期磨痂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姚兴伟 孙伟晶 +4 位作者 韩德志 刘艳红 薛晓蕾 葛亮 陈向军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比较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休克期磨痂及削痂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期寻找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大面积深... 目的比较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休克期磨痂及削痂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期寻找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烧伤整形科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治疗的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小儿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4岁,平均(3.5±0.5)岁,烧伤总面积15%~31%TBSA,平均(20.2±1.9)%TBSA。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儿分为削痂组及磨痂组,每组30例,且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P>0.05)。入院后患儿均经充分补液复苏,于伤后24h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削痂或磨痂手术。观察两组患儿休克期补液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残余创面发生率及后期再植皮手术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等指标。结果磨痂组第一个24h内补液量(1865.2±220.2)mL少于削痂组(2150.9±234.5)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痂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0%)、消化功能紊乱发生率(13.33%)均低于削痂组(9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痂组残余创面发生率(13.33%)、再植皮手术发生率(6.67%)均低于削痂组(36.67%,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16.97±2.45)d短于削痂组(24.22±1.12)d,磨痂组创面愈合质量(温哥华评分为5.56±1.32)低于削痂组(9.61±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休克期磨痂具有对患儿生命体征影响小,操作简便、副损伤轻、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瘢痕轻等优点,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早期处理小儿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烧伤 磨痂 伤口愈合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原文传递
含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余於荣 闵定宏 +3 位作者 刘上基 王敏 郭光华 李国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了解含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的多项生物学性状,观察其移植效果。方法制备单纯xeno-ADM,再用2 g/L硝酸银浸泡,制成含银xeno-ADM。检测两种xeno-ADM对笔者单位烧伤患者创面常见菌的抑菌效果,并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含银xeno... 目的了解含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的多项生物学性状,观察其移植效果。方法制备单纯xeno-ADM,再用2 g/L硝酸银浸泡,制成含银xeno-ADM。检测两种xeno-ADM对笔者单位烧伤患者创面常见菌的抑菌效果,并进行组织学观察;测量含银xeno-ADM的Ag+含量。在27只家兔背部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为A、B、C组,每组9只。A组移植自体刃厚皮,B组移植单纯xeno-ADM+自体刃厚皮,C组移植含银xeno-ADM+自体刃厚皮。术后2、4、6周取移植部位皮肤标本作形态学观察,并计算创面收缩率;术后2周计算移植皮片(未)成活率,并检测各组家兔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1)含银xeno-ADM对创面常见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纯xeno-ADM (P<0.05)。两种xeno-ADM中的表皮已完全除去,胶原纤维粗细均匀、排列规则、无明显变性,真皮中无细胞及细胞碎片。含银xeno-ADM的Ag+含量为(2.7±0.7)mg/g。(2)术后6周,A组家兔移植皮片呈暗红色,挛缩明显,易破溃,胶原纤维排列紊乱;B、C组移植皮片颜色接近周围正常皮肤,光滑无瘢痕,质地良好,胶原纤维排列有序,表皮-真皮连接结构和基底细胞桥粒、半桥粒结构以及基底膜重建明显。术后2、4、6周,A组家兔创面收缩率均明显高于B、C组(P<0.05);B、C两组创面收缩率相似(P>0.05)。术后2周,C组皮片完全成活率为91.7%,显著高于A组(77.8%)及B组(80.6%);3组家兔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相似(P>0.05)。结论含银xeno-ADM脱除了基质中有免疫原性的细胞成分,保留了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完整的胶原纤维支架,且具有较好的局部抗菌效果,不失为一种良好的真皮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银 移植物排斥 抑菌作用 创面愈合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原文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艳霞 闫利英 +7 位作者 张少强 邵渊 姚小宝 李宏慧 赵瑞敏 赵谦 张鹏飞 杨琦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膜(或联合转移肌瓣)修复82例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对82例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应用异种ADM修复膜(或联合转移肌瓣)进行修复,其中65例直接以修复膜覆盖黏膜缺... 目的:观察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修复膜(或联合转移肌瓣)修复82例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对82例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应用异种ADM修复膜(或联合转移肌瓣)进行修复,其中65例直接以修复膜覆盖黏膜缺损的创面,另17例将修复膜被覆于转移的肌肉组织瓣表面。53例于术后2~4周加行放疗。分别于术后1、3、6、12、18、24、30、36、48及60个月进行随访,电子喉镜下观察手术部位的修复情况以及患者的呼吸、吞咽、发声等功能。结果:77例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另5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经引流、局部换药后Ⅱ期愈合;均顺利拔除气管套管及胃管,无局部瘢痕狭窄等发生。随访满1、3及5年者分别有78、49和14例,其中加行术后放疗者分别有53、32和12例。局部病变静止者均未发现排斥、过敏等反应。结论:应用异种ADM修复膜(或联合转移肌瓣)修复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具有相对简便易行、手术安全边缘足够、器官功能保存较好、喉狭窄发生率较低等优点,近远期修复效果均十分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修复膜 头颈肿瘤 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损伤控制外科策略在救治严重电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志谦 雷磊 +4 位作者 李金虎 高优 孙肇晟 许建允 陈旭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策略在严重电烧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电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分为两组。DCS组对电弧烧伤的深Ⅱ度创面一期磨削痂、移植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Ⅲ~Ⅳ度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策略在严重电烧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电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分为两组。DCS组对电弧烧伤的深Ⅱ度创面一期磨削痂、移植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Ⅲ~Ⅳ度电接触烧伤创切痂后留置VSD敷料,二期再行植皮或皮瓣修复。一期手术组则急诊行清创、切削痂、植皮或皮瓣封闭创面。比较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DCS组手术时间、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一期手术组明显降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无差异。结论:应用DCS策略可降低严重电烧伤患者并发症、优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烧伤 损伤控制 外科手术 VSD敷料 脱细胞异种真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