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侗族新创文字的历史沿革 |
海路
李芳兰
|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2
|
2023年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年度观察 |
刘卫东
张永禄
|
《写作》
|
2024 |
0 |
|
3
|
新时代主题写作的“人民性”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张元
陈凌妤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苏轼南贬儋州经行路线考论 |
王友胜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5
|
《人民文学》(1949~1966)人物图像的广义修辞学分析 |
董瑞兰
毛浩然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6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唐诗的作用及其小说史意义 |
杨志君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7
|
论郭沫若建国后“官员型学者”的身份特质 |
逯艳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6 |
1
|
|
8
|
论朱熹灾害诗中的荒政思想 |
陈必应
郝永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9
|
论“新时期”初期作家启蒙认同困境 |
王金胜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7 |
1
|
|
10
|
散文中的城市书写与叙事视角下的空间塑造——以济南芙蓉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
吕晓潇
牟中琼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11
|
由底层写作透视边缘人的生存困境 |
朱学平
|
《枣庄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2
|
萧红小说苦难书写的嬗变 |
程姗
石健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3
|
对马克思写作的一种体验——“我如何写作?” |
严骏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2 |
0 |
|
14
|
卡夫卡及其作品中的“犹太味道” |
姜广源
|
《新余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5
|
论小说《白鹿原》对人民的书写 |
李慧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6
|
情系高原 根深叶茂——藏族诗人作家学者蒋永志创作初探 |
倪锡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7
|
“人”与“民”原始含义在《论语》中的保留与发展 |
刘征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0 |
|
18
|
青少年钟爱火星文现象透视 |
宋玲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0 |
|
19
|
现代美国文学中的芝城书写 |
王琳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0 |
|
20
|
清初通江李蕃、李钟峨方志思想考述 |
赵光明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