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评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家宏 唐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9,共9页
济贫在英国有着久远的传统,从17世纪开始,济贫院在英国逐步发展起来,1834年后,“院内救济”成为新济贫法体系的核心。济贫院遵循“劣等处置”和“济贫院检验”两个原则,济贫法委员会希望通过济贫院的威慑作用,促使贫民自力更生,减少济... 济贫在英国有着久远的传统,从17世纪开始,济贫院在英国逐步发展起来,1834年后,“院内救济”成为新济贫法体系的核心。济贫院遵循“劣等处置”和“济贫院检验”两个原则,济贫法委员会希望通过济贫院的威慑作用,促使贫民自力更生,减少济贫开支。济贫院在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术界对济贫院的评价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拟对这一制度进行评析,希望引起学术界对这一制度的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贫院 新济贫法 社会保障
下载PDF
英国新济贫法制度评价中应注意的历史事实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建定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3-8,共6页
新济贫法制度对近代英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评价问题也是备受争议的问题,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新济贫法制度,必须客观认识新济贫法制度残酷性的历史事实,客观认识新济贫法制度逐步改善的历史事实,也必须客观认识院内救济与院外救济共存... 新济贫法制度对近代英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评价问题也是备受争议的问题,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新济贫法制度,必须客观认识新济贫法制度残酷性的历史事实,客观认识新济贫法制度逐步改善的历史事实,也必须客观认识院内救济与院外救济共存的历史事实。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认识和把握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历史全貌,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济贫法制度在英国社会政策发展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济贫法制度 济贫院 院内救济 院外救济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的济贫院书写
3
作者 吾文泉 《外国语言文学》 2024年第2期45-55,134,共12页
1834年新《济贫法》要求每个教区建立一个联合济贫院,禁止院外救济,采取“济贫院检验”和“劣等处置”等威慑性原则,实施惩罚性“监狱”管理模式,目的是以贫治贫,淘汰老弱。狄更斯、勃朗特、特罗洛普、盖斯凯尔夫人、爱略特和哈代等一... 1834年新《济贫法》要求每个教区建立一个联合济贫院,禁止院外救济,采取“济贫院检验”和“劣等处置”等威慑性原则,实施惩罚性“监狱”管理模式,目的是以贫治贫,淘汰老弱。狄更斯、勃朗特、特罗洛普、盖斯凯尔夫人、爱略特和哈代等一大批维多利亚时代作家们本着批判现实和改革社会的目的,控诉济贫院对贫民实施的监狱式管控的残忍,直陈英国济贫制度的虚伪,同时揭橥对自助与互助想象的幻灭、对社会贫困与人间苦难的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济贫法》 维多利亚小说 济贫院 济贫叙事
原文传递
贫苦阶级的“公共娱乐场所”?:《雾都孤儿》与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改革 被引量:3
4
作者 佘军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9年第2期64-74,共11页
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展现了奥立弗·退斯特在济贫院内外的成长经历,记录了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改革后的虐待儿童、济贫院贪腐、贫民区颓败、教唆儿童犯罪、道德认识走偏等社会问题。狄更斯用现实主义笔触描摹了与19世纪英国... 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展现了奥立弗·退斯特在济贫院内外的成长经历,记录了19世纪英国济贫院制度改革后的虐待儿童、济贫院贪腐、贫民区颓败、教唆儿童犯罪、道德认识走偏等社会问题。狄更斯用现实主义笔触描摹了与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极不相称的"另一种国度"。少年奥立弗的"幸运"源于狄更斯创作时秉持的道德批判和慈善救助思想。作为一部文学经典,《雾都孤儿》具有公认的文学价值,但其社会学和历史学价值同样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都孤儿》 济贫院 社会问题 道德批判 慈善思想
下载PDF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习艺所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范明明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71-73,共3页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政府积极举办各项新政,创办习艺所为其中一项。习艺所的创办,对维护安徽社会的稳定、促进安徽实业的发展以及保存民间手工技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开办经费的困难,习艺所的积极作用有限。
关键词 清末新政 安徽 习艺所
下载PDF
清末直隶习艺所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博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习艺所是近代监管罪犯、游民,教其技艺,令其自谋生计的教养机构,清末习艺所的创设受到西方和本土双重因素影响。直隶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从天津、保定着手创办习艺所,兼以督促各府县习艺所的创设。直隶地区习艺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制度... 习艺所是近代监管罪犯、游民,教其技艺,令其自谋生计的教养机构,清末习艺所的创设受到西方和本土双重因素影响。直隶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从天津、保定着手创办习艺所,兼以督促各府县习艺所的创设。直隶地区习艺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运营制度,实现了教养兼施的目的,有效地缓解了治安、就业等方面的社会压力,促进了近代刑狱改革与救济转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隶 习艺所 刑狱改革
下载PDF
轻钢结构厂房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7
作者 檀林明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5期246-247,共2页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针对钢结构厂房在安装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质量隐患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指导实践,保证施工质量最终能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
关键词 轻钢结构 厂房 质量通病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港口粮食立筒库设计关键建筑问题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艳群 杨代军 《港工技术》 2018年第A01期40-43,共4页
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港口中立筒库储运散粮的优势;明确了筒仓在防火和泄爆设计中的关键问题;阐明了筒仓的气密性和防水性设计对保持粮食品质的作用;以及从人使用角度提出了仓上层建筑和工作塔设计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粮食立筒库 筒仓 粮食平房仓 防火 泄爆 气密性 防水性 仓上层 工作塔
下载PDF
清末罪犯习艺所建筑之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山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
清末,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推行变法修律,改革司法制度,狱制改革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狱制改革措施之一,在全国普遍创办罪犯习艺所。由于受清末政府的腐朽、执行缺乏力度及开办经费所限等影响,罪犯习艺所建筑仍存... 清末,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推行变法修律,改革司法制度,狱制改革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狱制改革措施之一,在全国普遍创办罪犯习艺所。由于受清末政府的腐朽、执行缺乏力度及开办经费所限等影响,罪犯习艺所建筑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但作为传统旧式监狱建筑向新式监狱建筑转变的过渡性的历史产物,它的存在仍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 习艺所 狱制改革 建筑
下载PDF
某大型火力发电厂主厂房钢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斌 李龙 《山西建筑》 2016年第36期46-47,共2页
介绍了"框架—支撑"和"支撑—框架"两种结构体系的特点,针对山西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地处地震高烈度区的实际情况,从抗震概念设计、钢结构节点设计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综合比较了两种结构体系的适用性,提出了主厂房钢结... 介绍了"框架—支撑"和"支撑—框架"两种结构体系的特点,针对山西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地处地震高烈度区的实际情况,从抗震概念设计、钢结构节点设计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综合比较了两种结构体系的适用性,提出了主厂房钢结构采用"支撑框架"体系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主厂房 钢结构 结构体系
下载PDF
北洋政府时期青岛贫民习艺所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5-57,共3页
本文分为北洋政府时期青岛贫民习艺所的渊源、产生发展、社会效应三部分,论述了贫民习艺所的缘起,分析了贫民习艺所的产生、发展及管理。重点研究了北洋政府时期胶澳地区贫民习艺所的产生发展和管理状况及其社会效应。贫民习艺所在救助... 本文分为北洋政府时期青岛贫民习艺所的渊源、产生发展、社会效应三部分,论述了贫民习艺所的缘起,分析了贫民习艺所的产生、发展及管理。重点研究了北洋政府时期胶澳地区贫民习艺所的产生发展和管理状况及其社会效应。贫民习艺所在救助贫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弥补了政府行为的不足,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民众受益、国家与社会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澳商埠贫民习艺所 产生发展 管理制度 社会效应
下载PDF
赵尔巽与清季狱制近代转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淑君 《贵州文史丛刊》 2014年第1期30-36,共7页
赵尔巽的罪犯习艺所主张,其实与其长期在地方开办自新所或称自新习艺所的治理实践密切相关的,而非无根之水,更非效法西制。赵尔巽在任职地方创设的自新所,兼有惩戒、教化与施善的职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近代狱制理念有一定的暗合,但... 赵尔巽的罪犯习艺所主张,其实与其长期在地方开办自新所或称自新习艺所的治理实践密切相关的,而非无根之水,更非效法西制。赵尔巽在任职地方创设的自新所,兼有惩戒、教化与施善的职能,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近代狱制理念有一定的暗合,但是却更多的是对清代中叶很多地方自新所的开办实践的借鉴与改进,不可不谓是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尔巽 清末 狱制改革 自新所 罪犯习艺所
下载PDF
清末民初湖南贫民习艺所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师永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贫民习艺所的建立,是清末民初湖南政府积极兴办新政,应对社会危机,关注社会下层的一个重要成果,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它的设立具有历史必然性:坚实的思想基础,一脉相承的组织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其运营机制相当完备,对... 贫民习艺所的建立,是清末民初湖南政府积极兴办新政,应对社会危机,关注社会下层的一个重要成果,被称为社会的"安全网"。它的设立具有历史必然性:坚实的思想基础,一脉相承的组织基础和迫切的现实需要。其运营机制相当完备,对当时湖南省的社会管理、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体现了某些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贫民习艺所 清末新政 湖南维新运动
下载PDF
工业厂区及商业居住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一民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8期255-256,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目前各类工业厂区、民用商业及居住区在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消防设施建设、防火设计、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消防基础设施 工业厂区 居住区 防火设计
下载PDF
从北京游民习艺所看传统慈善向近代慈善的转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芮 《社会工作》 2012年第12期48-50,共3页
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的以收养为主的慈善救助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救助的需要,在完善传统慈善救助方式的同时,政府和社会大力提倡教养结合、以教为主的现代新式救助方式,其中,纯粹以教育为目的游民习艺所更能代表传统慈善向近代慈善... 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的以收养为主的慈善救助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救助的需要,在完善传统慈善救助方式的同时,政府和社会大力提倡教养结合、以教为主的现代新式救助方式,其中,纯粹以教育为目的游民习艺所更能代表传统慈善向近代慈善转变的发展趋势,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推崇,并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民习艺所 京师警察厅 北京 慈善
下载PDF
社会史视阈下西安孤儿教养院研究述论(1922—1949)
16
作者 司胜杰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4-8,共5页
西安孤儿教养院是民国时期全国三大教养院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著名的孤儿教养院。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孤儿教养院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与管理运作、教育理念、经费来源以及孤儿生活状况。西安孤儿教养院的管理运行机制、... 西安孤儿教养院是民国时期全国三大教养院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著名的孤儿教养院。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孤儿教养院的发展历程、组织机构与管理运作、教育理念、经费来源以及孤儿生活状况。西安孤儿教养院的管理运行机制、教育理念和经费筹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子宜 西安 孤儿教养院
下载PDF
论桂林儿童教养院在抗战中的作用
17
作者 黎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1期9-16,共8页
全面抗战爆发,旨在抢救收养难童的桂林儿童教养院成立。桂林儿童教养院为战争中的难童提供了成才和成长的摇篮。通过重塑难童个性品德,教养院为抗战建国培养了一批后备军,促进了抗战的社会动员。其开创的"教养合一"的理念使... 全面抗战爆发,旨在抢救收养难童的桂林儿童教养院成立。桂林儿童教养院为战争中的难童提供了成才和成长的摇篮。通过重塑难童个性品德,教养院为抗战建国培养了一批后备军,促进了抗战的社会动员。其开创的"教养合一"的理念使教养院成为抗战宣传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儿童教养院 抗战 难童
下载PDF
武汉近代营造厂发展进程之研究
18
作者 赵彬 徐齐帆 《华中建筑》 2010年第8期168-170,共3页
该文通过对武汉近代营造厂的考察,研究其特殊的形成背景、发展动因及发展过程,以完善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建筑技术部分的研究,使之更具整体性,同时为近代建筑地域性建造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武汉 近代 营造厂
下载PDF
山西某2×300MW机组热电厂主厂房及烟囱地基处理
19
作者 昝晓磊 郝丽卿 +1 位作者 马春刚 李桂庆 《山西建筑》 2012年第35期75-76,共2页
在详细分析现有勘测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主厂房和烟囱的结构特点、荷载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经过比较,确定主厂房和烟囱采用桩基础,桩型为混凝土预制桩。对于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可供相关科研和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火电厂 主厂房 烟囱 地基处理
下载PDF
习艺迁善:清末罪犯习艺所与模范监狱的源流、差别和使命
20
作者 沈玮玮 《法治社会》 2019年第6期111-126,共16页
传统军徒流刑的弊端与辛丑条约后流民和囚徒的治安难题,使得清廷开始重视乾隆时期的习艺教养传统,各种工艺局和习艺所开始在全国推广。袁世凯的直隶罪犯习艺所和京师习艺所成为罪犯习艺所的两种模板。直隶更偏向移植日本监狱经验,而京... 传统军徒流刑的弊端与辛丑条约后流民和囚徒的治安难题,使得清廷开始重视乾隆时期的习艺教养传统,各种工艺局和习艺所开始在全国推广。袁世凯的直隶罪犯习艺所和京师习艺所成为罪犯习艺所的两种模板。直隶更偏向移植日本监狱经验,而京师更侧重清代习艺教养传统的接续。不过,习艺教养原本是南方江浙之地的创举,张之洞早已在南方大力推广,后因习艺所未发挥期待的功效而被模范监狱取代。在罪犯习艺所和模范监狱选择上的南北差异,与南北经济和官僚风格颇有关系。罪犯习艺所和模范监狱在习艺教养场所、监管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等制度上均体现了清廷通过教育改造公民纪律性,进而塑造新国民的理想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习艺所 模范监狱 自新所 狱政改良 南北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