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恢复方式下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被引量:
7
1
作者
梁东哲
赵雨森
+1 位作者
曹杰
辛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50-7959,共10页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在生长季均为大气CO2、N2O的源,CH4的汇;生长季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大小关系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634.40±246.52)mg m^-2 h^-1)>人工更新((603.63±213.22)mg m^-2 h^-1)>天然更新((575.81±244.12)mg m^-2 h^-1),3种恢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更新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显著高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林地土壤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恢复方式。(2)土壤温度是影响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关键因素;土壤水分仅对人工更新林地土壤N2O通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CO2通量与大气湿度具有极显著的响应(P<0.01);土壤pH仅与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O2通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全氮含量仅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H4通量显著相关(P<0.05)。(3)基于100年尺度,由3种温室气体计算全球增温潜势得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83×10^4 kg CO2/hm^2)>人工更新(1.74×10^4 kg CO2/hm^2)>天然更新(1.67×10^4 kg CO2/hm^2)。(4)阿木尔地区林地土壤年生长季CO2和N2O排放量为8.85×10^6 t和1.88×10^2 t,CH4吸收量为1.05×10^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林地土壤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权国荣
孙军刚
+1 位作者
李新斌
康成鑫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以陕西省韩城市凿开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林地调查,得到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及优势群落组合;采用环刀法采集流域范围的表层土壤样,用于测试土壤物理性质;采用条...
以陕西省韩城市凿开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林地调查,得到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及优势群落组合;采用环刀法采集流域范围的表层土壤样,用于测试土壤物理性质;采用条带法将植被类型与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并不是沿凿开河流域递变,各指标在高覆盖灌木林带与低覆盖特灌林带交界处产生较大异常,使含水率、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等值偏大,容重值偏小;以辽东栎+油松—艾蒿二元结构为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土壤的储水能力有积极影响,而油松+侧柏—胡枝子—艾蒿这类草本植物含量多的植被群落的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持水量值偏小,会减弱表层土壤的储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物理性质
林地土壤
条带法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恢复方式下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被引量:
7
1
作者
梁东哲
赵雨森
曹杰
辛颖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50-7959,共10页
基金
重度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BAD08B02)
文摘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在生长季均为大气CO2、N2O的源,CH4的汇;生长季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大小关系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634.40±246.52)mg m^-2 h^-1)>人工更新((603.63±213.22)mg m^-2 h^-1)>天然更新((575.81±244.12)mg m^-2 h^-1),3种恢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更新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显著高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林地土壤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恢复方式。(2)土壤温度是影响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关键因素;土壤水分仅对人工更新林地土壤N2O通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CO2通量与大气湿度具有极显著的响应(P<0.01);土壤pH仅与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O2通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全氮含量仅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H4通量显著相关(P<0.05)。(3)基于100年尺度,由3种温室气体计算全球增温潜势得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83×10^4 kg CO2/hm^2)>人工更新(1.74×10^4 kg CO2/hm^2)>天然更新(1.67×10^4 kg CO2/hm^2)。(4)阿木尔地区林地土壤年生长季CO2和N2O排放量为8.85×10^6 t和1.88×10^2 t,CH4吸收量为1.05×10^3 t。
关键词
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林地土壤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Keywords
burned
area
different
restoration
methods
woodland
soils
greenhouse
gases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分类号
S75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权国荣
孙军刚
李新斌
康成鑫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出处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新疆青河阿拉塔斯一带金矿重点调查区调查评价”(DD20230378)。
文摘
以陕西省韩城市凿开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林地调查,得到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及优势群落组合;采用环刀法采集流域范围的表层土壤样,用于测试土壤物理性质;采用条带法将植被类型与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并不是沿凿开河流域递变,各指标在高覆盖灌木林带与低覆盖特灌林带交界处产生较大异常,使含水率、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等值偏大,容重值偏小;以辽东栎+油松—艾蒿二元结构为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土壤的储水能力有积极影响,而油松+侧柏—胡枝子—艾蒿这类草本植物含量多的植被群落的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持水量值偏小,会减弱表层土壤的储水能力。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物理性质
林地土壤
条带法
黄土高原
Keywords
vegetation
typ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
woodland
soils
belt
method
the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S15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恢复方式下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梁东哲
赵雨森
曹杰
辛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权国荣
孙军刚
李新斌
康成鑫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