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恢复方式下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 被引量:7
1
作者 梁东哲 赵雨森 +1 位作者 曹杰 辛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7950-7959,共10页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 为研究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在不同恢复方式下林地土壤CO2、CH4和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在2017年生长季(6月—9月)对3种恢复方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温室气体CO2、CH4、N2O通量进行了原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在生长季均为大气CO2、N2O的源,CH4的汇;生长季林地土壤CO2排放通量大小关系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634.40±246.52)mg m^-2 h^-1)>人工更新((603.63±213.22)mg m^-2 h^-1)>天然更新((575.81±244.12)mg m^-2 h^-1),3种恢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人工更新林地土壤CH4吸收通量显著高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林地土壤N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恢复方式。(2)土壤温度是影响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关键因素;土壤水分仅对人工更新林地土壤N2O通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3种恢复方式林地土壤CO2通量与大气湿度具有极显著的响应(P<0.01);土壤pH仅与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O2通量显著相关(P<0.05);土壤全氮含量仅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地土壤CH4通量显著相关(P<0.05)。(3)基于100年尺度,由3种温室气体计算全球增温潜势得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83×10^4 kg CO2/hm^2)>人工更新(1.74×10^4 kg CO2/hm^2)>天然更新(1.67×10^4 kg CO2/hm^2)。(4)阿木尔地区林地土壤年生长季CO2和N2O排放量为8.85×10^6 t和1.88×10^2 t,CH4吸收量为1.05×10^3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不同恢复方式 林地土壤 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
下载PDF
基于小流域尺度的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2
作者 权国荣 孙军刚 +1 位作者 李新斌 康成鑫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以陕西省韩城市凿开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林地调查,得到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及优势群落组合;采用环刀法采集流域范围的表层土壤样,用于测试土壤物理性质;采用条... 以陕西省韩城市凿开河流域的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植被类型对林地表层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采用样方法进行林地调查,得到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及优势群落组合;采用环刀法采集流域范围的表层土壤样,用于测试土壤物理性质;采用条带法将植被类型与土壤物理性质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物理性质并不是沿凿开河流域递变,各指标在高覆盖灌木林带与低覆盖特灌林带交界处产生较大异常,使含水率、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等值偏大,容重值偏小;以辽东栎+油松—艾蒿二元结构为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土壤的储水能力有积极影响,而油松+侧柏—胡枝子—艾蒿这类草本植物含量多的植被群落的土壤含水率、毛管孔隙度、持水量值偏小,会减弱表层土壤的储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物理性质 林地土壤 条带法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