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株大小、枝龄和环境共同驱动红松枝性状的变异 被引量:6
1
作者 于青含 金光泽 刘志理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9-950,共12页
许多枝性状的变异受植株大小、枝龄或环境的影响,但少有研究同时评估这些因素对枝性状种内变异的重要性。该研究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69株胸径(DBH)0.3–100.0 cm范围内植株不同年龄枝的形态性状、化学性状和解... 许多枝性状的变异受植株大小、枝龄或环境的影响,但少有研究同时评估这些因素对枝性状种内变异的重要性。该研究以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69株胸径(DBH)0.3–100.0 cm范围内植株不同年龄枝的形态性状、化学性状和解剖性状,探讨植株大小(DBH或树高)、枝龄与环境因素(光照强度、土壤养分及土壤含水率)对枝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DBH与树高对枝性状的影响存在差异:木质密度(WD)、木质部面积占比(RXA)、韧皮部面积占比(RPHA)及髓面积占比(RPA)对DBH更敏感,而树脂道总面积占比(RRC)和枝氮含量(WN)受树高影响更大;(2)枝龄是导致红松枝性状种内变异的最主要因素,植株大小次之,而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小;(3)WD、RPHA与DBH显著正相关,RPA与DBH显著负相关,RRC、WN与树高显著正相关;除WN外,其余枝性状与枝龄均显著相关,且随着树木生长,RRC随枝龄增大而减小的速率加剧,相反,RPA随枝龄增大而减小的速率减缓。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局域尺度上枝性状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以及枝条应对环境变异的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龄 胸径 树高 环境 木质密度 解剖性状 枝氮含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