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意识的萌芽与失落——再析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成因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玉娟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8-84,共7页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安娜.卡列尼娜》探讨了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的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女性角色是社会习俗决定的,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意识必须经由女性角色产生。安娜借助于伏伦斯基的爱情,重新认识了自我和周围的一切,她的女性意识... 从女性文学的角度看,《安娜.卡列尼娜》探讨了女性意识与女性角色的既对立又依存的关系。女性角色是社会习俗决定的,是附属于男性的,女性意识必须经由女性角色产生。安娜借助于伏伦斯基的爱情,重新认识了自我和周围的一切,她的女性意识开始萌发。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安娜与伏伦斯基缺少真正的对话,使得安娜无法协调自己矛盾的双重身份被迫自杀,这造成了女性意识的失落。托尔斯泰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女性地位,而是寻找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式,所以,他从“爱的宗教”出发安排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女性意识 萌芽与失落 镜像阶段 对话 爱的宗教
下载PDF
《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文惠 陈春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93-98,共6页
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探索了女性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事实。小说拒绝男性至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忽视,阐释了... 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分析,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探索了女性和大自然之间特殊的关系,揭示了19世纪英国女性和自然资源遭受男性压迫和掠夺的悲剧事实。小说拒绝男性至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忽视,阐释了作者希望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构建一个两性完全平等、和谐生存的理想境界。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完全弥补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不足,为以后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生态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权主义 父权制世界观 女性自我意识
下载PDF
女性的个人成长、中产阶级的危机以及都市文化——以日剧《昼颜》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戴哲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日剧《昼颜》在日本一经播出便成为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也影响甚远。这自然与其对"主妇出轨"这一敏感话题的呈现有关,但显然《昼颜》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更在于其经由对"主妇出轨"的叙述,触及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日剧《昼颜》在日本一经播出便成为热议的话题,在中国也影响甚远。这自然与其对"主妇出轨"这一敏感话题的呈现有关,但显然《昼颜》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更在于其经由对"主妇出轨"的叙述,触及了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某些问题或症候。因此,"主妇出轨"不仅可以被理解为女性追求个人成长的一种极端呈现,同样可以被看作中产阶级家庭危机的突出表现,甚至是整个都市文化病症的表征,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昼颜》给中国同类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颜》 女性自我意识 中产阶级 都市文化
下载PDF
清醒者的悲哀——莎菲作为“人”与“女人”的觉醒与失落
4
作者 曹小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莎菲是受“五四”革命影响而觉醒的新女性。她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存在的意义,义无反顾地追求“人”的权利与“人”的爱情;然而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下,这却成了一种悖论。这是一种觉醒的痛苦而非快乐。莎菲“女性”性别的自我发现,让她对男性... 莎菲是受“五四”革命影响而觉醒的新女性。她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存在的意义,义无反顾地追求“人”的权利与“人”的爱情;然而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下,这却成了一种悖论。这是一种觉醒的痛苦而非快乐。莎菲“女性”性别的自我发现,让她对男性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讽刺与戏弄,虽然依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这种牺牲式的觉醒却实在地充当了先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 觉醒 莎菲 失落 女人 作为 悲哀 清醒 “五四” 价值体系 自我发现 男性中心 新女性 人存在 感受 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