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术治疗先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育宁 苏金林 +4 位作者 边宏 何伟 于亮 王虎 李建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新式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41例先心病患者,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1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均在非体外循环全麻下,在食管或经胸超声引导... 目的探讨新式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41例先心病患者,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1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均在非体外循环全麻下,在食管或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胸由输送器置入封堵器以闭合缺损。结果 4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3±15.2)min,术中失血量(20.0±9.3)ml,术后(4.8±2.5)d痊愈出院。随访1~8个月,封堵器无移位,无残余分流。1例ASD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治疗后好转,心功能改善。结论经胸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是一种微创、简便及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 微创外科 封堵术
下载PDF
Off-Pump CABG for Mulitvesse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afe Incorporation into Surgical Practice
2
作者 Catharina Nesselmann Sadia Aftab +1 位作者 Manikandan Chandran Fraser W. H. Sutherland 《Open Journal of Thoracic Surgery》 2012年第3期78-86,共9页
Introduction: Since its revival two decades ago development of the surgical technique, along with evide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OPCAB) were brought into focus. Methods: We ... Introduction: Since its revival two decades ago development of the surgical technique, along with evidence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OPCAB) were brought into focus. Methods: We report a single surgeon,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 of the first 37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off-pump surgery.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OPCAB (study group) individually and matched retrospectively to a control group of 113 patients performed over an identical time frame. Data were retrieved from a hospital data base (TOMCAT). Results: Mean Logistic European System of Cardiac Operative Risk Stratification (EuroSCORE) was slightly higher in the off-pump group (3.8% versus 2.9%). One patient died during the study and this was in the off-pump CAB group (OPCAB-30 day mortality 2.7%). Operating time was slightly shorter in the off-pump group (3 hours 28 minutes versus 3 hours 49 minutes, p = 0.15). After exclusion of outliers, total hospital stay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for off-pump cases (mean 6.8 days versus 8.37 days), whil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stay (1.2 versus 1.4 days) and ventilation time were only slightly shorter (9.35 hours versus 10.6 hours) for off-pump cases. Chest tube draina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ff-pump group (484 ml versus 744 ml, p = 0.04) with correspondingly slightly lower transfusion requirement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ischarge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s in OPCAB. There was one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CVA) in the off-pump group and none in the on-pump group.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we show short term outcomes for introduction of off-pump into surgical technique. Length of ICU stay, ventilation times, chest tube drainage, transfusion re0 quirements and pre-discharge ha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ll appeared superior in the off pump group. The off-pump technique was safely introduced into the surgeon`s service with relatively little mortality. Experience of surgeon was considered advantageous for fast adaption of the technique. However, numbers were too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F-PUMP Versus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ardiac Surgery
下载PDF
TEE引导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封堵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宝荣 王强 +3 位作者 刘建实 张炜 江力 王联群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应用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3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男13例,女26例,年龄6月~6岁,体质量5.8~23 kg,X线心胸比值0.40~0.68。其中膜周部VSD 37例,肌部VSD 2例... 目的:探讨在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应用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小切口封堵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经验。方法:39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男13例,女26例,年龄6月~6岁,体质量5.8~23 kg,X线心胸比值0.40~0.68。其中膜周部VSD 37例,肌部VSD 2例。经胸骨下端3~5肋小切口,暴露右心室表面,在TEE引导和实时监测下,穿刺右心室游离壁,建立轨道,通过短输送装置直接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结果:37例患者封堵成功,2例改为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置入封堵器直径4~10 mm,术后3~5 d出院,随访3~24月,无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返流以及周围组织卡压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短输送系统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CPB)下封堵室间隔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微创手术 非体外循环 封堵器 食道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探讨
4
作者 耿希刚 Jorge Carcia +3 位作者 Robert Gilbert 许锁春 郑建杰 董安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 0例 ,2例左前外侧小切口 ,1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7例胸骨正中切口。搭桥支数 1~ 4支 ,平均 ( 2 3± 1 3)支 ,均应用左侧乳内动脉搭于...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经验。方法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1 0例 ,2例左前外侧小切口 ,1例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7例胸骨正中切口。搭桥支数 1~ 4支 ,平均 ( 2 3± 1 3)支 ,均应用左侧乳内动脉搭于左前降支。结果  1 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痊愈出院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 2例出现并发症 ,经治疗痊愈。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创伤小、安全 ,但对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 ,需要特殊设备 ,且应具有一定的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技术 非体外循环 胸骨正中切口 胸左前外侧小切口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体内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邢建洲 张宝仁 +5 位作者 徐志云 黄盛东 姚祖武 贾宝成 李志刚 徐瑞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69-971,共3页
目的:寻求简单、经济的方法建立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体内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体质量20~30 kg成年绵羊9只,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去细胞猪主动脉带瓣管道植入胸部降主动脉手术,并用自行研制的闭式主动脉瓣剪剪切造成自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中记... 目的:寻求简单、经济的方法建立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体内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体质量20~30 kg成年绵羊9只,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去细胞猪主动脉带瓣管道植入胸部降主动脉手术,并用自行研制的闭式主动脉瓣剪剪切造成自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中记录血压变化,术后观察植入瓣膜启闭功能,6个月后测量管壁厚度、管腔大小以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术中自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收缩压升高,带瓣管道近心端舒张压比自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前显著降低,自体主动脉瓣脉压差明显增大,植入去细胞猪主动脉带瓣管道瓣膜两侧舒张期压力阶差增大.手术后2个月磁共振检查显示植入的瓣膜启闭功能良好,B超显示自体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术后6个月切取带瓣管道见:带瓣管道无扩张、血栓形成、瓣膜粘连、增厚、狭窄及关闭不全等改变,带瓣管道管壁厚度和管腔大小与术前无明显变化,但管壁明显僵硬,有局限性钙化现象.超微结构及病理学检查显示瓣膜和管道内表面均已内皮化,瓣叶和管道均有间质细胞存在,散在少许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通过非体外循环下将去细胞猪主动脉带瓣管道植入绵羊胸部降主动脉,并用自行研制的闭式主动脉瓣剪剪切使自体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建立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体内研究动物模型,具有创伤小、术后生存率高、对实验干扰因素少以及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动物模型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不停搏下冠脉搭桥手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姬宇宙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4期393-395,39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停搏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VD高危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不停搏冠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治疗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VD高危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CABG术中心脏状态将其中31例采用不停搏体外循环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另外29例采用停搏体外循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除心脏停搏/不停搏差异外其余治疗方法均相同。对比两组患者术前1 d与术后3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肌钙蛋白I (cardiac troponin I,c TnI)、心率(heart rate,HR)及术后1个月心血管事件。结果:术前1 d两组PCT、TNF-α、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0、0.546、0.498,P>0.05),术后3 d研究组PCT、TNF-α、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8、9.352、11.028,P<0.05);术前1 d两组患者LVEF、cTnI、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1.528、0.234,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cTnI、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0、9.861、5.159,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12.90%(4/31)低于对照组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6,P<0.05)。结论:不停搏体外循环下CABG手术治疗高危CAD患者的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减轻CABG手术对患者血管及心肌的损伤,改善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炎症状态,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危型 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不停搏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切口选择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赵铁夫 王盛宇 +2 位作者 张总刚 马涵英 刘巍 《北京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切口选择。方法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4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首选切口位置经胸骨旁右侧第Ⅳ肋间小切口46例,经胸骨中下段切口7例,经胸骨正中切...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切口选择。方法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对54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行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首选切口位置经胸骨旁右侧第Ⅳ肋间小切口46例,经胸骨中下段切口7例,经胸骨正中切口1例。结果本组中,52例行封堵术1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30±9)min,心内操作时间为(8±4)min。无术后封堵器脱落。术后3d复查超声心动,无残余分流。随访1~13个月无残余分流。2例因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由胸骨中下段切口改为胸骨正中切口,行体外循环下直视矫正。本组无手术死亡者。结论除经胸骨旁右侧第Ⅳ肋间小切口外,对于术前诊断是否存在合并症及封堵效果存在疑虑的,应该选择胸骨中下段切口或胸骨正中切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非体外循环 切口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室壁瘤切除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锐 葛建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04-806,810,共4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同期室壁瘤切除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同期室壁瘤切除...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同期室壁瘤切除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同期室壁瘤切除术治疗的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单纯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04)h、(18.02±1.42)h、(59.67±10.84)h、(11.74±0.85)d,与对照组的(4.33±1.01)h、(17.66±1.47)h、(60.32±10.72)h、(11.26±0.91)d相比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01±4.08)%较术前(46.04±4.22)%明显升高,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水平(57.24±4.55)ml较手术前(61.42±3.29)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脉旁路移植同期室壁瘤切除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切除 非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心功能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附40例报告)
9
作者 林辉 温昭科 +3 位作者 李香伟 贺榜福 梁胜景 莫安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自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1 0月 ,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 ,给 4 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术中使用 CTS心脏固定器。有 3例患者术...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自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1 0月 ,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 ,给 4 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术中使用 CTS心脏固定器。有 3例患者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选用的血管材料有 :乳内动脉 4 2支、桡动脉 2 5支、大隐静脉 4 9支、头静脉 1支。共搭桥 1 1 7支 ,平均 2 .93支。结果 :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 ,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 ,无死亡病例。住院 1 3~ 4 5 d,平均 1 9.5 2 d。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简便、安全、有效、经济 ,不仅适用于多支病变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重症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围术期处理
10
作者 林辉 李香伟 +3 位作者 温昭科 贺榜福 梁胜景 莫安胜 《医学文选》 2004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总结重症冠心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OPCABG)的经验。方法  2 0例重症冠心病者 ,全部采用 OPCABG,选用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材料。共搭桥 64支 ,平均 3 .2支。术中使用 CTS心脏固... 目的 总结重症冠心病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OPCABG)的经验。方法  2 0例重症冠心病者 ,全部采用 OPCABG,选用乳内动脉、桡动脉、大隐静脉作为移植血管材料。共搭桥 64支 ,平均 3 .2支。术中使用 CTS心脏固定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结果 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 ,无死亡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 ,住院天数为 1 9~ 45天 ,平均 2 5 .2天。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安全、有效 ,可用于多支病变或 /和危重急症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治疗冠心病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心衰很有效的辅助装置。合理的围术期处理对手术效果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处理
下载PDF
心脏不停跳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15例报告
11
作者 林辉 李香伟 +3 位作者 温昭科 贺榜福 梁胜景 莫安胜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自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1 0月 ,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 ,给 4 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其中 1 5例全部采用乳内动脉 (1 ...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自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1 0月 ,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 ,给 4 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G) ,其中 1 5例全部采用乳内动脉 (1 7支 )和桡动脉 (1 8支 )作为移植血管材料。共搭桥 35支 ,平均 2 33支。术中使用CTS心脏固定器。结果 全组无术中需转体外循环情况 ,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 ,无死亡病例。术后心绞痛症状全部缓解 ,住院天数为 1 3~ 2 7天 ,平均 1 6 5 2天。结论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 ;近期效果与同时使用静脉桥的搭桥术相同 ;围手术期无动脉性桥血管痉挛的情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全动脉化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