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T规约的无线中继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威 余臻 《仪表技术》 2006年第3期31-33,37,共4页
介绍在无线中继上进行CDT报文分析的软件设计,以及在51内核的芯片上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混合编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无线中继 CDT规约 CRC C51 混合编程
下载PDF
无线协作中继技术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苏亮 《数字通信》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无线协作中继技术具有低成本、扩大覆盖范围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对无线协作中继技术进行综述,讨论协作中继的基本协议和协作中继的选择方案,并且进行比较分析和仿真验证。
关键词 无线协作中继 中继协议 中继选择中国
下载PDF
基于拍卖理论的中继协作网络功率分配研究
3
作者 张津华 田峰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年第6期109-112,121,共5页
针对放大转发无线协作中继网络,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拍卖理论的分布式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中用户以最大化自身的效用为目标,通过向中继节点发送投标量的方式购买中继功率,中继节点根据价格更新策略指定合理的中继价格,并根据用户... 针对放大转发无线协作中继网络,文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拍卖理论的分布式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中用户以最大化自身的效用为目标,通过向中继节点发送投标量的方式购买中继功率,中继节点根据价格更新策略指定合理的中继价格,并根据用户的投标量进行功率分配。改进算法重新定义了用户节点的效用函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文中分析了单中继无线协作网络中继功率的分配过程以及用户的最佳投标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收敛速度快,中继节点覆盖范围大,有效提高了网络的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协作中继通信 放大转发 拍卖理论 功率分配
下载PDF
无线集中抄表系统探究
4
作者 张志强 张文阁 《城市燃气》 2008年第10期18-22,共5页
根据用户需求,无线集中抄表系统使用先进的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各个表具(通信节点)具有自动中继、集中功能,实现了户用燃气表具的数据汇总,并可通过公网上传到账务中心。
关键词 无线远传抄表系统 中继 集中
下载PDF
基于USRP的网络编码视频传输研究与设计
5
作者 李成福 卢选民 +1 位作者 张辉栋 杨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3期56-58,共3页
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及其应用是当前通信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真实场景下的实验平台建设还很少见。文通过USRP+PC软件无线电平台在无线双向中继网络场景下,实现了物理层网络编码视频传输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网络编码的视频传输... 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及其应用是当前通信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真实场景下的实验平台建设还很少见。文通过USRP+PC软件无线电平台在无线双向中继网络场景下,实现了物理层网络编码视频传输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网络编码的视频传输和传统的方式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视频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无线双向中继网络 软件无线电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
下载PDF
矿井应急通信系统 被引量:32
6
作者 孙继平 张高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共5页
分析了现有矿用通信系统用作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漏泄通信、感应通信、多基站移动通信、广播通信和救灾通信系统不能用作应急通信系统;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可用作矿井应急通信系统;透地通信系统可用作应急通信系统,但事故会造成长达... 分析了现有矿用通信系统用作应急通信系统的可行性:漏泄通信、感应通信、多基站移动通信、广播通信和救灾通信系统不能用作应急通信系统;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可用作矿井应急通信系统;透地通信系统可用作应急通信系统,但事故会造成长达百余米的井下发射天线损坏,影响井下向地面通信。提出了无线中继矿井应急通信系统:采用多级无线中继,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井下电网停电或事故后,由备用电源供电;将基站、基站电源、基站电缆设置在机电硐室或加以防护;天线馈线埋入巷道,天线采用弧形或流线型结构紧贴巷帮或顶板;天线、基站及其电源、天线馈线、电缆等采用防水、防高温、防冲击设计;基站采用冗余布置。提出了无线+有线双链路矿井应急通信系统:具有有线和无线路由自动选择功能;有线网络结构宜选用抗故障能力强的星形结构、双树形结构或树形结构;双树形结构的电缆或光缆应设置在不同的巷道,或采用不同的电缆或光缆;基站与地面调度室之间没有需要供电的设备;采用树形或双树形结构的光缆时,应选用无源光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应急通信 无线中继 调度通信 透地通信
下载PDF
矿井无线中继应急通信系统实现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继平 徐卿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分析了矿井无线中继应急通信系统特点:无线发射功率受防爆限制,矿井无线传输衰减大,无线传输距离近;在保证井下工作的各无线通信设备互不干扰,出井后不影响地面无线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工作频段不受限制;中继链路在巷道中呈链状分布,... 分析了矿井无线中继应急通信系统特点:无线发射功率受防爆限制,矿井无线传输衰减大,无线传输距离近;在保证井下工作的各无线通信设备互不干扰,出井后不影响地面无线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工作频段不受限制;中继链路在巷道中呈链状分布,整体网络呈树状拓扑结构。为解决煤矿事故造成断缆(电缆或光缆)影响矿井应急通信系统的问题,提出了矿井无线中继应急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将数据传输链路与协议控制链路分离,可提高链路控制的灵活性和路由协议信令的传输效率;链路中各基站的收/发频段与子信道频率按照基站的物理排列顺序进行设置,解决了各级中继站收发相互干扰的问题;数据链路中继传输,链路中各个中继站可与前级和后级节点进行连续的数据交换,解决了多级中继带来的带宽损失、中继时延以及系统稳定性问题;区段式空间复用的中继站频分子信道划分方式,解决了频分信道资源受限的问题;基于固定节点的透传式路由策略,简化了逐级路由寻址和路由发现过程,提高了数据转发效率;正常链路的冗余基站下挂式路由策略,避免了主节点和冗余节点混合传输带来的信道干扰问题;冗余基站、移动终端桥接、本地接入协同的链路断点恢复方法,提高了链路的抗故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无线应急通信 无线中继 传输链路 无线信道分配 通信断点恢复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监测系统 被引量:9
8
作者 陆俊杰 王巨丰 +2 位作者 彭宇宁 陈宙平 陈智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为解决电力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事故难以辨别的问题,提出在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悬挂金具处和杆塔横担下方竖杆处安装Rogowski型电流传感器,并根据2个传感器输出电流的极性关系判别绝缘闪络类型。以单片机为核心开发了输电线路雷... 为解决电力输电线路雷电绕击与反击事故难以辨别的问题,提出在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悬挂金具处和杆塔横担下方竖杆处安装Rogowski型电流传感器,并根据2个传感器输出电流的极性关系判别绝缘闪络类型。以单片机为核心开发了输电线路雷击监测系统,线路监测终端通过无线接力传输模式与变电站监控主站传输数据;在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发送雷击类型、杆塔位置等信息,自动形成雷击数据库。系统软件分为终端部分软件和变电站主控制室系统软件,终端软件采用C语言编程。该监测系统已在110kV线投入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Rogowski型线圈 无线接力 绕击 反击 监测系统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在波束及信息调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程强 戴俊彦 +2 位作者 柯俊臣 梁竟程 王思然 《电信科学》 2021年第9期30-37,共8页
现代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是影响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往往会导致接收端信号质量降低,从而限制了信息传输的速率与范围。目前正兴起的6G技术研究中,智能超表面是被积极讨论的研究方向之一,其是由亚波长结构组... 现代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是影响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往往会导致接收端信号质量降低,从而限制了信息传输的速率与范围。目前正兴起的6G技术研究中,智能超表面是被积极讨论的研究方向之一,其是由亚波长结构组成的超薄人工表面,具有现场可编程能力和时空信息调制能力,可精准、高效地操控电磁波,可被用于重塑无线传播环境。通过对智能超表面的概念、基于时空调制的波束调控方法、基于智能超表面的无线中继以及通信系统4个方面的综述和分析,展示了智能超表面在辅助移动通信中具有的应用潜力,为6G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 智能超表面 波束调控 直接调制 无线中继
下载PDF
宽带无线中继传输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赖晓阳 朵琳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135,共5页
针对TD-LTE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依托固定通信设施建立骨干传输链路的应用短板,结合新时期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可视化指挥调度的新需求,通过增加宽带无线中继传输系统,构建起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无线骨干传输备份链路,并对两种典型突发公共事件... 针对TD-LTE宽带集群通信系统依托固定通信设施建立骨干传输链路的应用短板,结合新时期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可视化指挥调度的新需求,通过增加宽带无线中继传输系统,构建起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无线骨干传输备份链路,并对两种典型突发公共事件场景下的应急通信保障网络架构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宽带无线中继传输有助于提升TD-LTE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在应急通信中的用户体验,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中继 应急通信 TD—LTE 宽带集群通信
下载PDF
具有时延QoS保证的OFDM中继系统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高飞 罗丽平 +2 位作者 张广驰 唐冬 秦家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5-339,共5页
本文研究具有直接通信链路的OFDM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中继系统的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算法,目标是在满足业务时延QoS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容量.利用有效容量模型,首先把OFDM DF中继系统的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问题形成为... 本文研究具有直接通信链路的OFDM解码转发(Decode-and-Forward,DF)中继系统的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算法,目标是在满足业务时延QoS要求的前提下最大化系统容量.利用有效容量模型,首先把OFDM DF中继系统的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问题形成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然后把其转化为连续松弛凸规划问题,利用凸优化方法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从而提出了一种联合最优的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迭代算法.理论推导结果和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不仅取决于子载波的信道增益,还取决于业务的时延QoS要求.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获得的有效容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无线中继 服务质量 子载波配对与功率分配 有效容量 凸优化
下载PDF
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矿用应急通信基站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守信 《矿山机械》 2023年第1期52-56,共5页
针对矿井下多点应急救援以及救援中发生次生灾害后快速建立通信需求,开展了基于无线Mesh网络矿用移动应急通信基站的研究,提出了应急通信基站无线中继与无线覆盖距离同距离的方案,分析计算了设备在符合本安最大发射功率要求下应急通信基... 针对矿井下多点应急救援以及救援中发生次生灾害后快速建立通信需求,开展了基于无线Mesh网络矿用移动应急通信基站的研究,提出了应急通信基站无线中继与无线覆盖距离同距离的方案,分析计算了设备在符合本安最大发射功率要求下应急通信基站2.4G频段与5G频段最大发射功率,并对应急通信基站在巷道近区最大传输距离进行了模拟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基站 无线MESH网络 无线中继 无线覆盖 同距离覆盖
原文传递
中继增强的无线蜂窝多小区系统的联合调度与功率控制算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晓燕 毛玉明 +1 位作者 吴凡 冷甦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65-1671,共7页
针对采用全局频率复用的中继增强的无线蜂窝多小区系统,该文考虑多种通信模式并存的混合场景,提出了一种干扰感知的联合资源分配策略。以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为目标,同时考虑小区间干扰对中继节点与移动站点的影响,以及基站与中继节点各... 针对采用全局频率复用的中继增强的无线蜂窝多小区系统,该文考虑多种通信模式并存的混合场景,提出了一种干扰感知的联合资源分配策略。以最大化系统总吞吐量为目标,同时考虑小区间干扰对中继节点与移动站点的影响,以及基站与中继节点各自的发射功率约束。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针对用户与中继节点配对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区间干扰的调度算法;针对功率控制问题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符号规划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和一种次优的最小能耗功率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算法逼近最优资源分配,在系统吞吐量与能量效率等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无线中继 小区间干扰 用户调度 中继节点选择 功率控制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无线集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鹏 潘志国 王爱明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3,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开采的特点以及集控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的要求,以同发东周窑煤矿82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设计了一套基于PLC自动控制与物联网相融合的无线集控系统,实现了无线中继的灵活组网,改善了综采集控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了煤矿...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开采的特点以及集控系统灵活性与可靠性的要求,以同发东周窑煤矿8204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设计了一套基于PLC自动控制与物联网相融合的无线集控系统,实现了无线中继的灵活组网,改善了综采集控系统的可靠性,大幅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节省设备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无线中继 物联网 集控系统
下载PDF
体育锻炼中心率传感器无线中继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新贵 王培勇 傅兰英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2期101-103,107,共4页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功能直接决定了人体全身的血、氧供应,已成为运动医学中最值得研究的器官。心率在体育运动、康复保健方面是确定运动强度的重要依据。而心率传感器是准确获取心率信号的前端关键部件。针对模拟和数字两...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脏的功能直接决定了人体全身的血、氧供应,已成为运动医学中最值得研究的器官。心率在体育运动、康复保健方面是确定运动强度的重要依据。而心率传感器是准确获取心率信号的前端关键部件。针对模拟和数字两种心率传感器无线信号传送距离短的状况,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需求,重点研究了数字心率传感器无线中继装置的工作原理,设计了针对Polar数字心率传感器的无线中继装置,为后续远端无线心率实时处理提供了硬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传感器 无线中继 无线传输
下载PDF
无线中继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霄竞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2-66,共5页
无线中继是一种接收其他站点无线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生成自身发射信号的装置,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会大量运用一种decode-forward模式的无线中继。这种中继本身有相对简单的协议栈,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基带处理,然后生成发射信号... 无线中继是一种接收其他站点无线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生成自身发射信号的装置,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会大量运用一种decode-forward模式的无线中继。这种中继本身有相对简单的协议栈,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和基带处理,然后生成发射信号。根据中继协议栈的完备程度,这种中继可以完成差错控制、功率调整、信道测量、干扰协调,甚至有调度功能。本文主要介绍无线中继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影响、应用场景、相关技术,标准化组织和研究组织对其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中继 802.16 帧结构 协作中继 重传
下载PDF
基于LoRa的长大隧道(群)数据传输技术研究与开发
17
作者 须民健 凌睿 +1 位作者 郭鸿雁 王庆岭 《现代隧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5-141,共7页
针对长大隧道(群)在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监测数据传输受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Ra及数据中继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分析隧道在特殊环境中通信距离、抗干扰性和低功耗特性,设计长大隧道(群)的数据传输通信组网方案,研制相应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 针对长大隧道(群)在施工与运营过程中监测数据传输受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Ra及数据中继技术的数据传输方法,分析隧道在特殊环境中通信距离、抗干扰性和低功耗特性,设计长大隧道(群)的数据传输通信组网方案,研制相应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网关设备,实现远程服务器与隧道现场传感器数据的可靠传输。试验结果和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LoRa的长大隧道(群)数据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服务器与现场传感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满足长大隧道施工、养护过程对设备远距离通信、低功耗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系统 长大隧道(群) 数据传输 无线中继 LoRa
下载PDF
带无线中继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占亚 付永庆 陶宝泉 《应用科技》 CAS 2009年第12期24-28,共5页
结合国内外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的发展特点,分析了提高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性能的途径和方法.从改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接收机角度考虑,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接收机,即在接收显示单元和发射单元之间加入无线中继单元.介绍了基于MC... 结合国内外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的发展特点,分析了提高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性能的途径和方法.从改善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接收机角度考虑,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接收机,即在接收显示单元和发射单元之间加入无线中继单元.介绍了基于MC9S08DZ60和IA4421的接收机和无线中继的硬件、软件设计及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通信协议.改进后的接收机提高了汽车轮胎胎温胎压监测系统的性能,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应用于大型客车、货车上,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中继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MC9S08DZ60 IA4421
下载PDF
一种无人值守接力的靶场安控系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嘉兴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L频段安控系统 ,它由“三站一中心”组成 ,用三站无线接力的方法来提高覆盖范围并解决地球曲率对通视的限制。系统中采用宽波束、前向纠错、新的L频段、综合基带、大的功率裕量、远程透明监控等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 本文介绍一种L频段安控系统 ,它由“三站一中心”组成 ,用三站无线接力的方法来提高覆盖范围并解决地球曲率对通视的限制。系统中采用宽波束、前向纠错、新的L频段、综合基带、大的功率裕量、远程透明监控等措施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系统具有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场安控 无人值守 无线接力 L频段 前向纠错 安全遥控系统
下载PDF
简化的MIMO中继波束成形次优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健 徐家品 《无线电工程》 2015年第3期37-40,共4页
传统的非再生中继方式为放大转发(AF)方式,中继端的波束成形最终转化成功率分配的优化设计。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最优方案往往计算复杂,为此基于已有的中继设计方案,利用功率约束因子简化计算过程,提出了另一种次优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 传统的非再生中继方式为放大转发(AF)方式,中继端的波束成形最终转化成功率分配的优化设计。基于特征值分解的最优方案往往计算复杂,为此基于已有的中继设计方案,利用功率约束因子简化计算过程,提出了另一种次优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减小算法复杂度的同时,也能得到较好的信道容量。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SOR方案解的近似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中继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信道容量 非再生转发 转发滤波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