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张电学 韩志卿 +4 位作者 刘微 高书国 候东军 李国舫 常连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2-749,共8页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直接还田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秸秆配施化肥并调节其C/N条件下,施用促腐剂较未施用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作物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均...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直接还田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秸秆配施化肥并调节其C/N条件下,施用促腐剂较未施用处理增产达显著水平,作物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均表现出高于未施用处理的趋势.以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氮、磷动态变化综合评判,秋季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在施用氮磷钾化学肥料作基肥的基础上,调节秸秆C/N 15:1~35:1范围内,不同C/N未影响秸秆的转化进程;在调节秸秆C/N的前提下,施用促腐剂则促进了秸秆的快速腐解,使秸秆转化过程中氮素的净释放和磷素再次进入净释放的时间提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轮作 秸秆还田 促腐条件 生物学效应
下载PDF
京郊典型作物生产体系施肥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冉 班红勤 +2 位作者 侯勇 李贞宇 马文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2-1051,共10页
以北京市顺义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和露地蔬菜两种作物生产体系为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综合考虑全球变暖、环境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毒性、能源消耗和淡水资源消耗6种环境影响类型,分别以年产1t作物产品干物质和种植1hm2... 以北京市顺义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和露地蔬菜两种作物生产体系为对象,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综合考虑全球变暖、环境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毒性、能源消耗和淡水资源消耗6种环境影响类型,分别以年产1t作物产品干物质和种植1hm2作物为评价功能单元,系统研究了施肥的资源环境影响潜力。结果表明:对于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生产系统,年产1t产品(干物质)施肥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46和2.11,种植1hm2作物施肥的综合环境影响指数则分别为4.74和26.77;农田种植环节环境影响潜力的贡献分别占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潜值的95.1%和99.1%,远远大于肥料生产环节;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潜力均表现为水体富营养化>环境酸化>全球变暖>淡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土壤毒性;肥料氨挥发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酸化的主要途径,硝态氮和总磷的淋洗径流损失也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优化施肥量是控制作物生产施肥潜在环境影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LCA) 施肥 环境影响 冬小麦-夏玉米 露地蔬菜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蒸散与CO_(2)净交换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成 王让会 +1 位作者 李兆哲 徐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1-339,共9页
为探明黄淮海平原农田蒸散量(ET)和CO_(2)净交换量(NEE)的多因素协同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观测系统实测的2003—2010年逐日通量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田ET和NEE特征及其... 为探明黄淮海平原农田蒸散量(ET)和CO_(2)净交换量(NEE)的多因素协同影响,选取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观测系统实测的2003—2010年逐日通量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农田ET和NEE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季节尺度上ET和NEE表现出双峰型变化特征,但二者在不同的生长季具有显著差异。与玉米季相比,麦季ET(NEE)的峰值明显高于(低于)玉米季。研究时段内麦季和玉米季ET总量的多年平均值分别为398.63、256.59 mm,并且二者均呈波动增加的趋势(P<0.05);而麦季和玉米季NEE总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72.57、-293.57 g/m^(2),但二者的年际变化趋势不显著(P>0.05)。净辐射是影响农田ET和NEE季节变化的重要因素,并主要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净辐射和气温通过叶面积指数对麦季ET和NEE产生较大的间接影响;而在玉米季,饱和水汽压差通过叶面积指数对ET和NEE的间接影响较大。此外,土壤含水率和风速对不同生长季ET和NEE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冬小麦夏玉米农田 蒸散量 CO_(2)净交换量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垂直活动特征
4
作者 赵花荣 任三学 +4 位作者 齐月 张玲 田晓丽 杨超 胡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9,共13页
基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2020年、2021—2022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分层调查数据,引入虫口重量指标,结合虫口密度指标,揭示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为害-休眠动态变化,讨论沟金针虫在... 基于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19—2020年、2021—2022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分层调查数据,引入虫口重量指标,结合虫口密度指标,揭示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为害-休眠动态变化,讨论沟金针虫在土壤中垂直活动特征、气象条件与其相关性以及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沟金针虫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存在3个为害期和3个休眠期,且交替出现。3个为害期出现在冬小麦返青-拔节期、夏玉米幼苗期、冬小麦秋苗期,3个休眠期出现在冬小麦越冬期、冬小麦成熟-收获期、夏玉米灌浆-成熟期,3个为害期中以冬小麦返青-拔节期最为严重。冬季偏暖及春季回暖早,沟金针虫表现出晚下早上特征,使得沟金针虫冬季休眠期缩短而为害活动期延长;土壤温度、湿度以及食源关系共同影响沟金针虫为害、休眠以及取食活动,其为害适宜土壤重量含水率约为15%~18%,适宜土壤温度为14~18℃。分析沟金针虫为害与冬小麦减产率可知,虫口密度每增加10 m^(-2)或虫口重量每增加1.0 g·m^(-2),可导致减产率增加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金针虫 垂直活动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田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动态平衡施肥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任瑞娴 王瑞卿 +3 位作者 许恩怀 刘惠芬 卢树昌 臧凤艳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不同配方处理对夏玉米产量、肥料的综合利用率、肥料的经济效益及经济施肥量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处理土壤养分的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的动态平衡施肥配方为1︰(0.4±0.05)︰0.4~0.5。按该配方比... 介绍了不同配方处理对夏玉米产量、肥料的综合利用率、肥料的经济效益及经济施肥量的影响,阐述了不同处理土壤养分的消长规律。据此确定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的动态平衡施肥配方为1︰(0.4±0.05)︰0.4~0.5。按该配方比例生产了配方肥,经天津市、县(区)有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协作,2003年仅天津市就已推广5.99万hm2,节本增收5000多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 夏玉米肥料定位试验 综合利用率 经济效益 平衡配方
下载PDF
京郊低肥力粮田快速培肥和高产施肥技术及应用
6
作者 赵凯丽 郭宁 +5 位作者 李权辉 李萍 王艳平 陈娟 颜芳 王维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0期61-65,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施肥管理方式在北京郊区低肥力粮田的应用效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的低肥力粮田快速培肥和高产施肥技术。通过在北京市密云区和顺义区进行的田间试验,比较了常规单施... 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机肥配施化肥的施肥管理方式在北京郊区低肥力粮田的应用效果。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北京郊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的低肥力粮田快速培肥和高产施肥技术。通过在北京市密云区和顺义区进行的田间试验,比较了常规单施化肥、快速培肥处理和高产施肥处理3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常规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快速培肥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增产率仅为1%~2%左右,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其中密云区增加了1.06 g/kg、顺义区增加了0.96 g/kg;高产施肥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其中密云区增产率分别达到了9.9%(冬小麦)和11.5%(夏玉米),顺义区增产率分别达到了10.9%(冬小麦)和10.1%(夏玉米),但密云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仅增加了0.06 g/kg,顺义区土壤有机碳含量未增加。本研究为北京郊区低肥力粮田提供了一种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改善土壤质量的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玉高产 快速培肥 有机肥 低肥力粮田 土壤有机碳 化肥 施肥管理
下载PDF
密度修正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潜热、CO_2通量及其能量闭合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娟 曹元元 +2 位作者 张志广 姜永超 王建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4-80,共7页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站2013—2014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与大气之间CO2、水汽和能量交换进行测量,分别对潜热和CO2通量进行两种密度修正(WPL修正和Liu修正)并进行对比,计算了两种密度修正前后... 本文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试验站2013—2014年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与大气之间CO2、水汽和能量交换进行测量,分别对潜热和CO2通量进行两种密度修正(WPL修正和Liu修正)并进行对比,计算了两种密度修正前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的能量闭合度。结果表明:WPL修正与Liu修正可以提高潜热通量,WPL修正后夏玉米田潜热通量约提高6%,冬小麦田约提高2%;Liu修正后夏玉米田提高不足1%,冬小麦田提高约2%。因此WPL修正对于夏玉米田潜热的修正效果明显优于Liu修正,而对冬小麦田潜热修正两种方法效果相同。两种修正方法对于CO2通量具有降低的修正效果,WPL修正后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CO2通量分别降低3%和4%;Liu修正后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CO2分别降低2%和3%。可以看出,WPL修正和Liu修正对CO2通量修正前后差别非常小(差距均为1%)。通过对青岛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能量闭合度的分析,发现密度修正可以提高能量闭合度,但不同下垫面有不同的修正效果。裸地情况下,WPL修正可以提高能量闭合度约2.53%-9.76%,夏玉米田为4.05%,冬小麦田为1.35%;而Liu修正对裸地能量闭合度的提高小于2.53%,对夏玉米田和冬小麦田提高约为1.35%。显然WPL修正对于能量闭合度的修正幅度大于Liu修正。能量闭合度大小关系为裸地Ⅰ(夏玉米出苗前)〉裸地Ⅱ(冬小麦出苗前)〉夏玉米田〉冬小麦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修正 潜热通量 CO2通量 能量闭合度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