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96
1
作者 叶子飘 于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56-1361,共6页
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控制CO2浓度和温度,测量了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光响应数据。分别用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Prado-Moraes模型拟合这些实测数据,分析了由... 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控制CO2浓度和温度,测量了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的光响应数据。分别用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Prado-Moraes模型拟合这些实测数据,分析了由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Prado-Moraes模型拟合这些数据得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The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远大于实测值,而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远小于实测值的原因。结果表明,由C3植物光响应新模型拟合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程度最高(R2=0.9994和R2=0.9987);表观量子效率(Apparent quantum yield)不是一个理想的表示植物利用光能的指标,建议用植物光响应曲线在光补偿点处的量子效率作为表示植物光能利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新模型 冬小麦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表观量子效率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高光谱特征和生理生态响应 被引量:38
2
作者 谷艳芳 丁圣彦 +2 位作者 陈海生 高志英 邢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90-2697,共8页
2006年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红边参数和对应的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 2006年于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孕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采用ASD Fieldspec HH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红边参数和对应的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叶绿素a+b(Chla+b),叶片水分含量(LWC),叶面积指数(LAI)。结果表明,冬小麦生理生态参数随生长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Chla、Chlb和Chla+b开花期达最大值;LWC和M,孕穗期达最大值。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加,Chla、Chlb和Chla+b、LWC和M,减少。不同水分处理下冬小麦高光谱反射率具有绿色植物特征。用红边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参数分析,冬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红边(λred)位于728-730nm,灌浆期红边(λred)移到734nm。Chla、Chlb和Chla+b与Dλ730、Dλ702、Dλ730、Dλ718,LWC与Dλred、Dλ718以及LAI与Dλ718、Dλred、Sred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P〈0.05)。经回归分析,Chl与Dλ730 Dλ702、LWC与Dλred呈线性关系(R^2=0.87),LAI与Sred呈二次关系(R^2=0.68)。因此,用冬小麦高光谱特征及红边参数能判断冬小麦生育后期长势和农田水分胁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高光谱 生理生态 干旱胁迫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外源ABA对冬小麦越冬期蔗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丽杰 苍晶 +4 位作者 于晶 王健飞 黄儒 徐琛 张成亮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3-1180,共8页
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冷敏感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三叶期时对叶片喷施ABA。在冬小麦越冬期间对叶片和分蘖节取样,研究外源ABA对越冬期低温下冬小麦的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使低温下2... 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和冷敏感品种‘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三叶期时对叶片喷施ABA。在冬小麦越冬期间对叶片和分蘖节取样,研究外源ABA对越冬期低温下冬小麦的蔗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使低温下2个冬小麦品种积累了更多的蔗糖,尤其是‘东农冬麦1号’的分蘖节。零上低温时外源ABA促进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在蔗糖的合成中起主要作用,在零下低温时外源ABA则促进了UGP在蔗糖分解中起作用;外源ABA提高了‘东农冬麦1号’叶片和分蘖节以及‘济麦22’分蘖节中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的活性,但‘济麦22’叶片中这两种酶的活性则受到ABA的抑制;外源ABA也不同程度地促进了2个小麦品种叶片和‘济麦22’分蘖节中酸性转化酶和碱性转化酶活性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中两种酶活性的提高,表明抗寒性强的‘东农冬麦1号’对外源ABA可能更加敏感,其越冬器官分蘖节保持了较高的蔗糖水平,其蔗糖合成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冬小麦植株抵御低温,进而维持植株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ABA 越冬期 蔗糖含量 蔗糖代谢相关酶
原文传递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分蘖冗余生态学意义以及减少冗余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守臣 徐炳成 +1 位作者 李凤民 黄占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1-326,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以旱作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分别在拔节和抽穗期对分蘖进行人工干扰,来模拟不可预测的自然干扰,对冬小麦分蘖冗余的生态学意义以及减少这些冗余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进行研究。设置3个处理:从拔节期开始剪去所... 通过盆栽试验,以旱作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材料,分别在拔节和抽穗期对分蘖进行人工干扰,来模拟不可预测的自然干扰,对冬小麦分蘖冗余的生态学意义以及减少这些冗余对水分利用效率影响进行研究。设置3个处理:从拔节期开始剪去所有小的分蘖,仅保留主茎和一个大的分蘖(A);在拔节期剪去主茎和两个大的分蘖,保留所有小的分蘖(B);在孕穗期剪去主茎和有效分蘖,保留无效分蘖(C)。没有被干扰的植物作为对照(CK)。通过花期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来评价植物的生理与生化活性。结果显示,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去除主茎和大蘖后,无效分蘖的生理活性被激活,开始执行有效分蘖的功能。到花期时,这些无效分蘖已经在生理活性上满足了补充和替代有效茎的要求。虽然株高和穗的整齐度、穗数和产量显著下降,但并没有防碍小麦的繁衍子代,因此,正是这些由早期"无效分蘖"补充而来的有效茎,避免了小麦绝种的风险。而在拔节期去除无效分蘖后,对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对照相比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因此,可以认为小麦在分蘖上存在着对水分利用不利的生长冗余,减少这些冗余有望节约用水、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分蘖 生长冗余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Effects of Nitrogen Management on the Yield of Winter Wheat in Cold Area of Northeastern China 被引量:10
5
作者 LI Lian-peng LIU Yuan-ying +1 位作者 LUO Sheng-guo PENG Xian-l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1020-1025,共6页
A plot experiment including four treatments, CK (N 105 kg ha-1 as urea, including a basal N application of 35 kg ha-I and a topdressing N 70 kg ha-1 at turned green stage) and optimized N management (OPT1, OPT2 and... A plot experiment including four treatments, CK (N 105 kg ha-1 as urea, including a basal N application of 35 kg ha-I and a topdressing N 70 kg ha-1 at turned green stage) and optimized N management (OPT1, OPT2 and OPT3, applied two-thirds, one-third and two-fifths N at jointing stage, respectively, total N 60 kg h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management on growth and N uptake of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Dongnong 1, which is the first highly cold tolerant winter wheat in China. Index of population quality, N uptake and yield were determined. The ear-bearing tiller rate was increased by above 12%, and the leaf area index, biomass and N uptak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O.05) at jointing stage. OPT treatments increased the grain to leaf area ratio at heading stage, the dry matter weight and N uptake after heading by 14.3-27.9%, 11.6-28.7% and 118.1-161.8 %, 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the OPT treatments was increased by 14.2-37.5% compared with CK,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CK and OPT1 treatments. Harvest index and 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PFP, kg grain yield per kg N applied) was clearly enhanced from 0.4 and 35.6 kg, respectively for CK to an average of 0.48 (P〈0.05) and 77.6 kg (P〈0.05) in the OPT treatm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ized N management increased the harvest index, yield and N use efficiency by decreasing the N application rate and postponing N application time, improved wheat population quality, controlled excessive growth in the vegetative stages and increased dry matter and N accumulation rates after h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 area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N management population quality YIELD
下载PDF
Rht8、Rht10和Rht12矮秆基因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杏普 兰素缺 +5 位作者 张京慧 冯延茹 刘书娥 张业伦 Gale M D Worland T J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72-75,共4页
利用携带不同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通过两年、两地的试验研究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虽然其总小穗数显著低于其他系,但其籽粒产量、小花结实率较Rht10和Rht12显著高。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千粒重显著高于Rht8,但其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及小... 利用携带不同矮秆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通过两年、两地的试验研究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虽然其总小穗数显著低于其他系,但其籽粒产量、小花结实率较Rht10和Rht12显著高。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千粒重显著高于Rht8,但其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及小区籽粒产量显著低于其他,表现对环境条件特敏感。Rht12矮秆基因的降秆程度显著高于Rht8,但由于生物产量太低、成熟太晚,造成籽粒产量显著降低,在小麦育种中单独利用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产量构成因子
下载PDF
限量单次补灌对套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步翀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在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对各处理进行了35mm限量单次滴灌.测定了土壤水分、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千粒重、穗粒重、株高等,并计算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势。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限量单次滴灌对套作冬小麦增产效果最好.水分利用... 在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对各处理进行了35mm限量单次滴灌.测定了土壤水分、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千粒重、穗粒重、株高等,并计算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势。结果表明,小麦灌浆期限量单次滴灌对套作冬小麦增产效果最好.水分利用效率亦是如此。套作小麦灌水处理大多数产量构成要素及其它经济性状表现出明显差异。回归分析发现.WUE与籽粒产量间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来描述:WUE=-12.262+0.276Ye^1/2(R^2=0.912^**,p〈0.05)。土壤水势是降雨量和补灌量的函数。灌水后的第2个测定生育期所有套作小麦2个土层土壤水势均高于未灌水处理.且30~60cm土层土壤水势比0~30cm土层下降更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构成要素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势 套作 冬小麦 限量单次补灌
下载PDF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152
8
作者 姜东 谢祝捷 +2 位作者 曹卫星 戴廷波 荆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 ,以黑小麦 76、皖麦 38、扬麦 10号、扬麦 9号 4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花后土壤干旱 (Soilrelativewatercontent,SRWC =4 5 %~ 5 0 % )、渍水和适宜水分条件 (SRWC =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 ,以黑小麦 76、皖麦 38、扬麦 10号、扬麦 9号 4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基因型为材料 ,研究了花后土壤干旱 (Soilrelativewatercontent,SRWC =4 5 %~ 5 0 % )、渍水和适宜水分条件 (SRWC =75 %~ 80 % )下 ,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再运转 ,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 ,以及成熟期籽粒蛋白质与淀粉产量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干旱和渍水均缩短了各品种花后旗叶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PAD)和叶绿素含量缓降期 (RSP) ,水分处理间的PAD和RSP变化趋势为对照 >渍水 >干旱。各品种处理间叶、茎鞘、颖壳等营养器官花前贮藏同化物的运转率均为对照 >干旱 >渍水。而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变化趋势为对照 >渍水 >干旱 ,花后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为对照 >干旱 >渍水。各品种蛋白质产量为对照最高 ,渍水最低 ,不同水分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干旱处理显著提高了各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 ,而渍水与对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干旱和渍水均显著降低了淀粉产量 ,不同水分处理对淀粉含量的影响因品种不同有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 ,干旱处理明显降低小麦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 ,而渍水处理则明显降低花前贮藏氮素再运转和花后同化氮素输入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后期 干旱 渍水 冬小麦 光合特性 物质运转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高产小麦蔗糖含量和光合产物分配及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6
9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永庚 余松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与 2 10kg/ha施氮量处理相比 ,2 70和 330kg/ha处理明显提高了具 90 0 0kg/ha产量潜力的鲁麦 2 2旗叶和茎蔗糖含量及旗叶蔗糖合成能力。 2 70kg/ha施氮量处理开花前和开花后营养器官中贮存光合产物量 (14 C放射性活度 )明显高于 2 10kg... 与 2 10kg/ha施氮量处理相比 ,2 70和 330kg/ha处理明显提高了具 90 0 0kg/ha产量潜力的鲁麦 2 2旗叶和茎蔗糖含量及旗叶蔗糖合成能力。 2 70kg/ha施氮量处理开花前和开花后营养器官中贮存光合产物量 (14 C放射性活度 )明显高于 2 10kg/ha处理 ,但处理间贮存光合产物的输出率无差异 ;开花后 2 0d ,高氮处理植株即时光合产物 (生产后直接输送至籽粒的光合产物 )比例小于低氮处理 ,而临时贮存光合产物 (先贮存于营养器官 ,在灌浆中后期再输出到籽粒的光合产物 )的比例大于低氮处理。提高施氮量促进鲁麦 2 2籽粒中蔗糖含量上升 ,淀粉积累量增大 ,产量明显提高。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氮水平 光合产物分配 淀粉积累 蔗糖含量
下载PDF
灌溉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4
10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7,共6页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2 1则以该处理最高。干旱能促进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灌浆初期的积累 ,但至灌浆末期转为降低。土壤水分亏缺严重或过多均不利于贮藏蛋白的积累。籽粒中谷蛋白大聚合体 (GMP)含量在开花 7d后随着灌浆进程而增加 ,花后 14d土壤水分亏缺有促进积累的作用 ,而后 ,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或过多均不利于形成较多的GMP。适宜的灌水处理有利于籽粒积累较多的贮藏蛋白和GMP ,从而改善品质。严重水分亏缺降低籽粒容重、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 ,但一定程度土壤水分亏缺反而促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条件 小麦 籽粒 蛋白质 组分积累 品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冬小麦叶茎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及其与籽粒淀粉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84
11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永庚 余松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8-41,共4页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鲁麦 2 2和鲁麦 14两个冬小麦品种旗叶、倒二茎、籽粒糖含量及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15~ 2 0 d出现高峰 ;茎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聚糖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含... 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鲁麦 2 2和鲁麦 14两个冬小麦品种旗叶、倒二茎、籽粒糖含量及籽粒淀粉积累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 ,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15~ 2 0 d出现高峰 ;茎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果聚糖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 ,最高含量亦出现在花后 15~ 2 0 d;而籽粒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在灌浆期呈下降趋势。花后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可溶性糖 果聚糖 淀粉积累 含量变化 籽粒 粒重
下载PDF
高产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73
12
作者 姜东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永庚 余松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3,共6页
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2 5d前高于弱势粒 ,花后 2 5d低于弱势粒 ;强势粒中SS(蔗糖合成酶 )、ADPGPPase(ADPG焦磷酸化酶 )、S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和GB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 )活性高于弱势粒。研究结果表明 ,灌浆前期淀粉合成底... 小麦强势粒中蔗糖含量在开花后 2 5d前高于弱势粒 ,花后 2 5d低于弱势粒 ;强势粒中SS(蔗糖合成酶 )、ADPGPPase(ADPG焦磷酸化酶 )、S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和GBSS(束缚态淀粉合成酶 )活性高于弱势粒。研究结果表明 ,灌浆前期淀粉合成底物的供应 ,以及SS、ADPGP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强势粒 弱势粒 高产小麦 淀粉合成 酶活性
下载PDF
花后灌水对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13
作者 王晨阳 郭天财 +3 位作者 彭羽 朱云集 马冬云 张灿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31-1035,共5页
在池栽防雨条件下 ,研究了小麦花后不同灌水时期、不同灌水次数对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花前限量灌水条件下 (135mm) ,花后灌水 (4 5~ 90mm)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 ;虽然多数品质性状在花后不灌水 (CK)... 在池栽防雨条件下 ,研究了小麦花后不同灌水时期、不同灌水次数对籽粒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花前限量灌水条件下 (135mm) ,花后灌水 (4 5~ 90mm)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及蛋白质产量 ;虽然多数品质性状在花后不灌水 (CK)条件下获得最大值 ,但灌 1水未引起品质性状的明显变化 ;随灌水次数增加 ,各品质性状变劣 ,其中灌 2水或灌 4水使部分品质性状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不同品种对灌水反应有明显差异 ,其中豫麦 34较为敏感 ,灌水量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及弱化度显著相关 ;洛阳 8716品质性状相对较稳定 ,受灌水量影响的主要是蛋白质含量、评价值和拉伸阻力。作者据此对小麦保优节水栽培、提高水分利用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花后灌水 品质性状 籽粒产量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吸收利用氮素效率的差异及有关机理研究 Ⅰ.吸收和利用效率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3
14
作者 童依平 李继云 李振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70-277,共8页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2个冬小麦品种(TriticumaestivumL.)在低、高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差异,及吸收和利用氮素的效率对其影响。结果证明在低氮处理中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UtEG)的共同影响导致了产量差异,但利...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12个冬小麦品种(TriticumaestivumL.)在低、高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差异,及吸收和利用氮素的效率对其影响。结果证明在低氮处理中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UtEG)的共同影响导致了产量差异,但利用效率的影响更大;高氮处理则主要是吸收效率的影响,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小。研究还发现能高效吸收或利用氮素的品种多为矮秆品种,因此高产品种多为矮秆。在低氮处理中的高产品种具有高效吸收或高效利用的特点;高氮处理中的高产品种主要具有高效吸收的特点,利用效率并不高。在所有品种中,只有低氮条件下的太核5025兼具高效吸收和高效利用的优点,说明多数品种的吸收、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以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产量 氮素 吸收效率 利用效率
下载PDF
氮磷钾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3
15
作者 姜东 戴廷波 +8 位作者 荆奇 曹卫星 赵辉 周琴 范雪梅 陈荣振 冯国华 刘东涛 张爱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6-571,共6页
在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不同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分别达107%~268%和7.4%~13.9%。长期磷肥与氮... 在长期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不同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长期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幅度分别达107%~268%和7.4%~13.9%。长期磷肥与氮肥配合施用处理提高了小麦产量,但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仅施氮、钾肥处理的面筋和籽粒蛋白质含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面筋指数和产量显著降低至与对照相近的水平,表明土壤养分与肥料的均衡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形成较为重要。对于籽粒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小麦品种,较高的氮肥水平和适宜的磷、钾肥有利于籽粒品质的形成,而对籽粒蛋白含量较低的品种而言,则需在适宜氮肥用量的基础上增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钾 磷钾 长期配合施肥 冬小麦 籽粒品质
下载PDF
砷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8
16
作者 刘全吉 孙学成 +1 位作者 胡承孝 谭启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54-859,共6页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砷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速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砷浓度的提高,小麦根长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长量较对照减少;鲜重和砷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砷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速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砷浓度的提高,小麦根长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长量较对照减少;鲜重和砷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在0~90mg/L砷处理内,Pn、Gs、Tr都随砷的浓度的提高而降低;Ci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在As≤30mg/L时Ci逐渐降低,气孔限制值Ls升高,使Pn下降,造成气孔性限制;而As>30mg/L时,Ci升高,气孔限制值Ls下降,Pn降低,造成了非气孔性限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在As≤30mg/L时变化一致,都有所升高;但是当As>60mg/L时,小麦趋于死亡,水分利用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在0~10mg/LAs处理内,差异不显著,在较高砷浓度(As>30mg/L)时叶绿素显著下降。这说明较低浓度的砷不会抑制小麦叶绿素的合成。砷主要是毒害小麦根系生长,造成植株体光合作用的气孔性限制和非气孔性限制出现,最终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 胞间CO2浓度(Ci) 蒸腾速率(Tr) 叶绿素
下载PDF
花后土壤水分状况对小麦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积累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4
17
作者 谢祝捷 姜东 +2 位作者 曹卫星 戴廷波 荆奇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09-316,共8页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 ,以 2个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皖麦 38和扬麦9为材料 ,研究了花后第 4天开始的土壤干旱 (SR WC =45 %~ 5 0 % )和渍水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小麦叶片和籽粒的测...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 ,以 2个不同蛋白质含量的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皖麦 38和扬麦9为材料 ,研究了花后第 4天开始的土壤干旱 (SR WC =45 %~ 5 0 % )和渍水对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关键调控酶活性的影响。小麦叶片和籽粒的测定结果均表明 ,小麦源库器官中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关键调控酶活性变化趋势在 2个品种间基本一致。与对照 (SRWC =75 %~ 80 % )相比 ,干旱和渍水均明显降低了花后旗叶中蔗糖含量和磷酸蔗糖合成酶 (SPS)活性 ,而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 (GS)活性略有下降。干旱和渍水均降低了籽粒库蔗糖合成酶 (SS)和结合态淀粉合成酶 (GBSS)活性 ,可溶性淀粉合成酶 (SSS)活性降低尤甚。其中干旱处理下SS的下降比渍水更为明显。与对照相比 ,渍水明显降低了籽粒谷丙转氨酶 (GPT)和GS活性 ,而干旱的影响较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籽粒淀粉产量和含量与SPS ,SSS和GBSS活性的关系比与SS活性的关系更为密切 ,籽粒蛋白质产量和含量与叶中GS和籽粒中GPT活性的关系比与籽粒中GS关系活性更为密切。这些结果表明小麦源库器官中调控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的关键酶活性变化是花后不同水分状况影响籽粒淀粉和蛋白质特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 渍水 蛋白质积累 淀粉积累 酶活性
下载PDF
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被引量:55
18
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1 位作者 王成雨 尹钧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55-1360,共6页
以耐湿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P的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初期(0~5d),单株根干重略有增加;渍水5d后,根系... 以耐湿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P的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初期(0~5d),单株根干重略有增加;渍水5d后,根系干重、根系活力和根系SOD活性开始下降,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MDA含量)开始提高;渍水10d时,根系活力和根系SOD活性急剧降低,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MDA含量)快速增加;渍水20d时,根系活力和根系SOD活性降到最低,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达到最高。随着渍水时间的延长,根系因缺氧呼吸而受害加重,这是导致受渍小麦早衰的主要生理原因。同时,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严重影响根系吸收、运输和分配^32P的能力,从而加速了根系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 渍水逆境 根系 衰老
下载PDF
花后干旱和渍水条件下生长调节物质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谢祝捷 姜东 +2 位作者 曹卫星 戴廷波 荆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以温室盆栽的皖麦 38(高蛋白 )、扬麦 9号 (低蛋白 )两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为材料 ,在花后土壤干旱 (土壤相对含水量 =4 5 %~ 5 0 % )和渍水状况下 ,分别施用 6 BA(0 0 5mmol/L)和NaHSO3 (2mmol/L) ,分析了两种生长调... 以温室盆栽的皖麦 38(高蛋白 )、扬麦 9号 (低蛋白 )两个冬小麦 (TriticumaestivumL )品种为材料 ,在花后土壤干旱 (土壤相对含水量 =4 5 %~ 5 0 % )和渍水状况下 ,分别施用 6 BA(0 0 5mmol/L)和NaHSO3 (2mmol/L) ,分析了两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小麦光合特性、不同器官中物质运转和籽粒蛋白质及淀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生长调节物质均减轻了花后水分逆境引起的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快速下降 ,以及花后同化物和同化氮素输入籽粒量的显著下降 ,提高了花后同化物对籽粒重以及花后同化氮素对籽粒总氮的贡献率 ,促进了水分逆境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其中NaHSO3 和 6 BA分别在干旱和渍水条件下的作用较为显著 ,可考虑作为水分逆境状况下改善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的生长调节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渍水 生长调节物质 光合特性 物质运转
下载PDF
硫素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41
20
作者 王东 于振文 王旭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8-883,共6页
在 0~ 2 0cm土层有效硫含量为 5 .84mg kg地块上施硫 ,显著提高冬小麦根系和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增加旗叶总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利于旗叶蛋白质的合成 ;施硫亦提高旗叶内肽酶和羧肽酶活性 ,加速旗叶蛋白质的降解。施硫 6 7... 在 0~ 2 0cm土层有效硫含量为 5 .84mg kg地块上施硫 ,显著提高冬小麦根系和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增加旗叶总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利于旗叶蛋白质的合成 ;施硫亦提高旗叶内肽酶和羧肽酶活性 ,加速旗叶蛋白质的降解。施硫 6 7.5kg hm2 促进籽粒谷蛋白积累 ,显著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改善加工品质 ,增加籽粒和蛋白质产量 ,但对醇溶蛋白的积累影响较小 ;增加施硫量至 90kg hm2 对醇溶蛋白积累有促进作用而对谷蛋白积累不利 ,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再显著提高 ,品质无显著改善 ,籽粒和蛋白质产量亦不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素 冬小麦 籽粒 蛋白质积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