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北方风蚀区冬油菜抗风蚀效果 被引量:49
1
作者 王学芳 孙万仓 +6 位作者 李孝泽 武军艳 刘红霞 曾潮武 蒲媛媛 张朋飞 张俊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572-6577,共6页
河西走廊地区属我国北方风蚀区,通过对河西走廊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等4种主要农田地表类型(处理)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比较各个处理的抗风蚀效果。结果表明: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4种处理地表的粗糙度分别为4.2、4.1、3.9和0.7... 河西走廊地区属我国北方风蚀区,通过对河西走廊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等4种主要农田地表类型(处理)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比较各个处理的抗风蚀效果。结果表明:冬油菜、冬小麦、麦茬和春播4种处理地表的粗糙度分别为4.2、4.1、3.9和0.7;起动风速分别为14、13、12m·s-1和6m·s-1;平均风蚀模数分别为22.3、23.3、42.5kg·hm-·2h-1和543.6kg·hm-·2h-1;输沙率分别为0.1、0.1、0.2g·m-·2min-1和23.3g·m-·2min-1。依据粗糙度、起动风速、风蚀模数和输沙率评判,4种主要地表类型的抗风蚀效果依次为,冬油菜>冬小麦>麦茬>,春播最差。因此,推广冬油菜、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种植是解决我国北方风蚀区农田土壤风蚀、土地沙漠化以及根治沙尘暴尘源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风洞试验 农田风蚀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类甜蛋白的筛选、克隆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 被引量:13
2
作者 马骊 袁金海 +11 位作者 孙万仓 刘自刚 曾秀存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陈奇 许耀照 蒲媛媛 刘海卿 杨刚 刘林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0-628,共9页
类甜蛋白是一种能在低温胁迫下诱导表达,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关键蛋白质。本研究运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筛选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叶片差异蛋白点,从中分离出与抗寒密切相关的类甜蛋白。根据已发表植物类甜蛋白基因TL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类甜蛋白是一种能在低温胁迫下诱导表达,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关键蛋白质。本研究运用双向电泳结合质谱技术,筛选低温胁迫下陇油7号叶片差异蛋白点,从中分离出与抗寒密切相关的类甜蛋白。根据已发表植物类甜蛋白基因TLP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陇油7号的DNA,获得TLP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32 bp,编码24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18%,该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其保守序列属于植物的GH69-TLP-SF超家族,TLP相对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分别为26.02 k D和9.15。TLP含有一个信号肽,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是在内质网中合成的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陇油7号的TLP是由不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组成的不稳定蛋白。实时荧光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显示,在适当阈值的低温胁迫下TLP基因表达量上调,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双向电泳 低温 类甜蛋白
下载PDF
北方冬油菜养分积累特点及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明川 武军艳 +7 位作者 马骊 郭世乾 崔小茹 曾秀存 刘丽君 蒲媛媛 李学才 孙万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2,共11页
为促进油菜的北方布局,针对北方寒旱区冬油菜养分吸收与利用等问题,采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品系,对不同品系冬油菜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蓝型冬油菜产量性状显著优于白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 为促进油菜的北方布局,针对北方寒旱区冬油菜养分吸收与利用等问题,采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品系,对不同品系冬油菜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蓝型冬油菜产量性状显著优于白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的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等8个产量性状分别较白菜型冬油菜高出12.41%、108.11%、56.21%、66.91%、5.71%、70.79%、103.55%、103.87%。甘蓝型冬油菜干物质单株产量平均为67.693 g/株,为白菜型冬油菜的191.612%。白菜型冬油菜单株氮磷含量要高于甘蓝型冬油菜,分别高出2.481%、29.423%;单株钾含量低于甘蓝型冬油菜,低34.826%。由于同一生态区的甘蓝型冬油菜干物质产量大于白菜型冬油菜,所以甘蓝型冬油菜单株氮磷钾积累量较白菜型冬油菜显著高出84.647%、50.000%、158.616%。冬油菜中养分积累总量趋势均呈K>N>P,氮、磷元素主要积累在籽粒中;钾元素主要积累于茎和果壳中。甘蓝型冬油菜每100 kg籽粒需氮6.554 kg、磷0.463 kg、钾14.612 kg;白菜型冬油菜每100kg籽粒需氮7.143 kg、磷0.572 kg、钾10.467 kg;甘蓝型冬油菜较白菜型冬油菜氮磷素利用效率高,且对钾素需求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干物质积累 养分积累 产量性状
下载PDF
越冬前北方不同类型强冬性冬油菜形态及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鹏 马骊 +8 位作者 徐芳 刘丽君 姚彦林 蒲媛媛 王旺田 李学才 方彦 孙万仓 武军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了研究比较越冬前北方两种不同类型冬油菜的生长特性,于2020年10—11月选用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和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分析其越冬前降温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并与越冬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比较越冬前北方两种不同类型冬油菜的生长特性,于2020年10—11月选用强冬性白菜型冬油菜和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分析其越冬前降温过程中的形态特征、光合特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变化,并与越冬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越冬前随着温度的降低,白菜型冬油菜根冠比增加164.7%,甘蓝型冬油菜根冠比变化不大,两个品种间差异显著,但二者组织含水量变化为69%~89%,变化幅度较小。随着温度的降低,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的叶面积逐渐减小,下降幅度为5%~16%,叶绿素SPAD值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逐渐下降,降幅为54%~64%,胞间CO_(2)浓度逐渐上升19%~29%。叶片和根部的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增大,增幅为26%~91%;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增加。叶片的钠离子和钾离子含量逐渐降低了20%~47%,钙离子含量先增加后降低;根部钾离子和钙离子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白菜型冬油菜根部钠离子含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甘蓝型冬油菜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此推断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的抗寒性强于甘蓝型冬油菜2019-QL-GAU-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越冬 白菜型 甘蓝型 形态特征 光合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化学杀雄剂对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的杀雄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彩霞 刘自刚 +5 位作者 孙万仓 武军艳 何丽 史鹏辉 张喜平 金璞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4-399,共6页
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化学药剂GSC、SX-1和麦极对北方寒区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的化学杀雄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化学杀雄剂对雄蕊的影响不同,SX-1和GSC对陇油6号均有较好的杀雄效果,麦极对雄蕊基本无影响;不同种类杀雄剂的最佳杀... 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化学药剂GSC、SX-1和麦极对北方寒区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的化学杀雄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化学杀雄剂对雄蕊的影响不同,SX-1和GSC对陇油6号均有较好的杀雄效果,麦极对雄蕊基本无影响;不同种类杀雄剂的最佳杀雄浓度不同,杀雄时期和方法、单株受药量对杀雄效果也有较大影响,以喷施2次杀雄剂的杀雄效果最佳。SX-1以浓度9.0~10.0mg/L于现蕾期和现蕾后10~12d左右各喷1次、单株受药量分别为3~4mL、5~6mL效果较好,诱导雄性不育株率达到95%;GSC以浓度为0.6mg/L左右、现蕾期和现蕾后10~12d左右各喷1次、单株受药量分别为9~10mL、15~16mL效果较好,诱导雄性不育株率达到98%;当SX-1和GSC的单株受药量分别超过8和20mL时,无论是在植株发育的哪个时期处理,均产生药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油菜 化学杀雄剂 SX-1 GSC 雄性不育
下载PDF
冬灌处理对河北冬油菜关键性状的影响
6
作者 李积铭 李和平 +6 位作者 陶肖蕾 武军艳 孙万仓 李学才 翟兰菊 马骊 李爱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7-1237,共11页
为指导河北等地冬油菜的水分管理,明确冬前灌溉对河北冬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及9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品系),进行冬灌处理,统计越冬率,测定叶片及角果的氮、磷、钾含量,考察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冬灌... 为指导河北等地冬油菜的水分管理,明确冬前灌溉对河北冬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及9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品系),进行冬灌处理,统计越冬率,测定叶片及角果的氮、磷、钾含量,考察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冬灌可以有效预防油菜冻害、提高越冬率,有利于油菜返青后的生长、农艺性状的改善及产量的形成。与对照(不进行冬灌)相比,冬灌处理对冬油菜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但供试油菜品种的越冬率均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且分枝部位高度、株高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分别较对照增加33%、90.3%、14.5%;6个供试冬油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与果皮中的钾含量均高于其它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冬灌 越冬率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外源ABA和钨酸钠对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ZE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才 常瑜 +10 位作者 白静 武军艳 李博文 赵玉红 孙柏林 王万鹏 唐德耀 范小龙 朱文英 马骊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玉米黄质环氧酶(ZE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响应外源ABA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蒸馏水、ABA溶液、钨酸钠溶液、ABA+钨酸钠溶液200 mL后置于植物培养箱干旱处理7 d。采用RT-...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玉米黄质环氧酶(ZE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响应外源ABA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喷施蒸馏水、ABA溶液、钨酸钠溶液、ABA+钨酸钠溶液200 mL后置于植物培养箱干旱处理7 d。采用RT-PCR和qPCR等技术进行ZEP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长度为2013 bp的ORF,编码含67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6.16,属于亲水性蛋白。该基因与拟南芥、甘蓝型油菜的同源性分别为89.25%和99.40%。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干旱胁迫可诱导白菜型冬油菜ZEP基因上调表达,外源喷施ABA后陇油7号叶片ZEP基因相对表达量较CK升高66.64%,喷施外源ABA合成抑制剂钨酸钠后陇油7号叶片ZEP基因表达量较CK降低12.74%,而同时喷施外源ABA和钨酸钠后,干旱胁迫下陇油7号、天油4号叶片ZEP基因表达量较CK分别增加了3.3倍和2.28倍,陇油7号叶片中的ZEP基因表达量较根系高21.61%,表明ZEP基因在白菜型冬油菜抗旱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干旱胁迫 外源ABA 外源钨酸钠 ZEP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枯叶期早晚与抗寒性的关系
8
作者 曾瑞 马骊 +9 位作者 武军艳 杨刚 张娜 徐佳 朱明川 马敏 陶肖蕾 李学才 刘丽君 孙万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6-775,共10页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枯叶期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强抗寒的陇油7号与弱抗寒的陇油99两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对低温胁迫下(5叶期5℃~19℃、7叶期-8℃~0℃、7叶期-14℃~-4℃)表型、细胞活性... 为研究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枯叶期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本研究选用强抗寒的陇油7号与弱抗寒的陇油99两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对低温胁迫下(5叶期5℃~19℃、7叶期-8℃~0℃、7叶期-14℃~-4℃)表型、细胞活性、活性氧代谢及活性氧调控相关基因表达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冬前低温胁迫后,强抗寒的陇油7号较早进入枯叶期,而弱抗寒的陇油99的枯叶期较晚;低温胁迫过程中白菜型冬油菜叶片中细胞死亡数目逐渐增加,且陇油7号叶片中细胞死亡数目显著多于陇油99;未受低温胁迫前,陇油99叶片中H_(2)O_(2)和O_(2)^(⋅-)含量显著高于陇油7号,而SOD、P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陇油7号,随陇油7号叶片开始黄化,其叶片中H_(2)O_(2)和O_(2)^(⋅-)-含量均迅速升高,叶片中H_(2)O_(2)和O_(2)^(⋅-)含量显著高于陇油99,而SOD、P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陇油99。qRTPCR分析表明,枯叶期早,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低,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量高;枯叶期晚,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高,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低。结合上述结果推测:白菜型冬油菜枯叶期早晚与活性氧(H_(2)O_(2)和O_(2)^(⋅-))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活性氧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高低有关,该结果为低温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枯叶的调控机理及枯叶期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枯叶期 细胞死亡 活性氧代谢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杂交后代保护性酶活性与越冬率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凯音 孙万仓 +11 位作者 刘自刚 方彦 杨刚 马骊 郭仁迪 方圆 侯献飞 刘林波 钱武 刘海卿 袁金海 王治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9-2535,共7页
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分别与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和耐寒性品种天油2号的杂交后代(F1、F2、BC1)为研究对象,对各世代越冬率进行统计并结合亲本及杂交后代的CAT、POD、SOD酶活性变化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 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分别与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和耐寒性品种天油2号的杂交后代(F1、F2、BC1)为研究对象,对各世代越冬率进行统计并结合亲本及杂交后代的CAT、POD、SOD酶活性变化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寒性品种杂交后代的越冬率均介于2个亲本之间,但不同世代越冬率存在较大差异;母本的抗寒性越强,在F1代中,后代的越冬率越高,F1代的自交后代(F2)越冬率比F1代的低;在BC1中,后代的越冬率变化范围较大,既有低于F2代自交后代的杂交组合(天2×陇7)×天2,也有高于F1代的杂交组合(陇7×天2)×陇7,以抗寒性强的品种作轮回亲本可以使回交一代的越冬率明显升高。低温胁迫后,2个群体不同世代的保护酶活性均增加,在群体1中,F1代CAT平均值从降温后比降温前升高了,F2从8.41 U·g-1到15.72 U·g-1,BC1从10.62 U·g-1到19.20 U·g-1。对越冬率与保护性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208+2.698X1+1.154X2+0.163X3,可得出越冬率与CAT酶、POD酶、SOD酶活性的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保护性酶活性越强,越冬率越高,抗寒性也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 越冬率 保护酶活性 抗寒性 杂交后代
下载PDF
西北黄土区主要作物茬口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冬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
10
作者 李学才 马骊 +4 位作者 武军艳 刘丽君 蒲媛媛 方彦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5-191,200,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以休闲田为对照,研究了西北黄土区冬油菜、马铃薯、玉米、冬小麦、春小麦、蚕豆等6种主要农作物茬口土壤耕作层肥力效应及其对后茬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 为了探讨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以休闲田为对照,研究了西北黄土区冬油菜、马铃薯、玉米、冬小麦、春小麦、蚕豆等6种主要农作物茬口土壤耕作层肥力效应及其对后茬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作物茬口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表现为越冬作物>休闲田>春播作物,除固氮作物蚕豆茬口碱解氮含量较高外,冬油菜茬口土壤营养各项指标、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土壤物理性状均显著优于其它作物茬口,其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休闲田增加32.6%、12.1%,5.9%、7.2%、11.6%、99.8%、44.2%,其次为蚕豆、冬小麦茬口和休闲田,玉米和春小麦茬口肥力状况较差;与休闲田相比,冬油菜、冬小麦和蚕豆茬口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分别降低10.14%、5.80%和5.80%,而冬油菜茬口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7.33%、4.12%和5.65%,马铃薯、玉米、春小麦茬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冬小麦与蚕豆茬口无明显差异;(2)前茬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株高、根量、全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及千粒重等指标,其中蚕豆茬口白菜型冬油菜比休闲田增产4.50%,冬小麦茬口与休闲田相当,而马铃薯、玉米、春小麦、冬油菜茬口分别较休闲田减产11.05%、15.04%、16.27%、21.14%。白菜型冬油菜的最佳前茬是豆类作物,休闲田和冬小麦茬口次之,但白菜型冬油菜连作可能会产生自毒作用或病害加重,从而造成显著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茬口 土壤肥力 白菜型油菜 农艺性状 西北黄土区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11
作者 赵彩霞 《西藏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8-14,共7页
本文利用5个亲本组成的8个杂交组合,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分枝数、株高、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所有组合的株高和一次和... 本文利用5个亲本组成的8个杂交组合,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单株籽粒产量、单株角果数、分枝数、株高、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所有组合的株高和一次和二次分枝数表现为明显的中亲优势,75%杂交组合的株高和二次分枝数、87%杂交组合的一次分枝数表现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在确保角果数、分枝数和株高的状况下,通过增加千粒重和每角粒数,亦可有效的提高白菜型冬油菜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播期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姜海杨 孙万仓 +5 位作者 曾秀存 方彦 陈姣荣 史鹏辉 赵彩霞 何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0-626,共7页
研究不同播期下北方旱寒区5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生长发育、根冠比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了播期对白菜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下降,播期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播期推迟... 研究不同播期下北方旱寒区5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生长发育、根冠比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了播期对白菜型冬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下降,播期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播期推迟7d,品种的出苗所需天数增加,出苗期推迟,全生育期缩短4~7d,干物质积累、根冠比下降,株高、单株角果数、千粒重、产量以及含油率均随着播期的推迟相应降低;试验表明适期早播对促进白菜型冬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越冬率,增加产量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白菜型冬油菜 越冬率 生育期 根冠比 产量
下载PDF
NaCl和Na2SO4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治江 刘自刚 +10 位作者 孙万仓 方彦 武军艳 刘海卿 赵艳宁 蒲媛媛 袁金海 钱武 陈奇 方园 徐梦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252,共10页
以6个耐盐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种子为材料,将NaCl和Na_2SO_4按摩尔比1:1混合,设浓度为0(CK)、45、90、135、180、240 mmol·L^(-1)6个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研究不同冬油菜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冬油... 以6个耐盐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种子为材料,将NaCl和Na_2SO_4按摩尔比1:1混合,设浓度为0(CK)、45、90、135、180、240 mmol·L^(-1)6个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研究不同冬油菜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冬油菜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5 mmol·L^(-1)和90 mmol·L^(-1)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135 mmol·L^(-1)和180 mmol·L^(-1)盐浓度明显抑制了种子萌发,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因此,135~180 mmol·L^(-1)盐浓度可认为是耐盐性鉴定的适宜范围。(2)不同指标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鲜重与盐浓度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对盐胁迫最为敏感。(3)3个耐盐冬油菜ky-1、ky-10-191和ky-NDJ的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鲜重的耐盐临界值显著高于原有品系平油1号、10-191和ky-NDJ。ky-1、ky-10-191、ky-NDJ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133.895、123.264、107.399 mmol·L^(-1),而平油1号、10-191、NDJ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117.394、103.947、93.834 mmol·L^(-1)。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ky-1>ky-10-191>平油1号>kyNDJ>10-191>NDJ。可见,ky-1、ky-10-191和ky-NDJ的耐盐性较平油1号、10-191和NDJ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NA2SO4 盐胁迫 白菜型冬油菜 种子萌发 耐盐性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曾秀存 孙万仓 +7 位作者 孙佳 许耀照 方彦 史鹏辉 杨刚 孔德晶 武军艳 刘自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603-4611,共9页
【目的】了解SOD酶蛋白家族Fe-SOD在超强抗寒冬油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Fe-SOD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以及相对定量RT-PCR研究Fe-... 【目的】了解SOD酶蛋白家族Fe-SOD在超强抗寒冬油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Fe-SOD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以及相对定量RT-PCR研究Fe-SOD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冬油菜叶片和根中的总SOD酶活性。【结果】获得Fe-SOD,GenBank登录号为KF178713,该基因cDNA片段全长645 bp,包含一个639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白菜(Chiifu)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该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是1个主要由α-螺旋组成的亲水性稳定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Fe-SOD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初期低温胁迫下(4℃),该基因上调表达,继续低温胁迫处理(-4℃和-8℃),Fe-SOD表达量受到抑制。总SOD酶活性测定显示冬油菜根中酶活性高于叶片,以利于冬油菜安全越冬。【结论】从白菜型冬油菜克隆的Fe-SOD具有已知物种Fe-SOD的特征。Fe-SOD在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抗寒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低温 FE-SOD 表达分析 SOD活性
下载PDF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F_2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异与抗寒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孔德晶 王月 +4 位作者 孙万仓 曾秀存 方彦 鲁美宏 杨宁宁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9-86,共8页
对白菜型冬油菜F2群体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陇油7号和陇油9号杂交得到103个F2单株,对越冬率、幼苗习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8个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对白菜型冬油菜F2群体主要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利用陇油7号和陇油9号杂交得到103个F2单株,对越冬率、幼苗习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8个指标进行调查、测定。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除SOD活性外,其余各指标在F2群体中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在聚类距离为3.58处,F2群体分为8个类群,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所有指标与越冬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各生理生化指标对越冬率的通径系数与相关系数方向均一致,但通径系数更有利于解释其本质,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各指标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率相对重要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幼苗习性,SOD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幼苗习性对越冬率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起作用,影响率达79.8%,CAT活性对越冬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间接影响起作用的,间接影响率达68.7%,而其余各指标对越冬率的影响均是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共同起作用的。这些结果可为白菜型冬油菜数量性状抗寒基因定位分析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F2群体 分离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冬前低温的响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6 位作者 张芬琴 孙佳 孙万仓 武军艳 方彦 刘自刚 孙柏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冬前温度下降,2个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变小,细胞间隙变大,叶片变薄;P_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叶片的P_n、G_s、T_r和CE均降低,而C_i均升高,说明是非气孔限制引起P_n降低。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发生了光抑制现象,表现为F_m和F_v/F_m下降,F_o上升。与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相比,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总周长较长,叶片较厚,P_n、F_m和F_v/F_m均较高,说明冬前低温条件下,天油4号光合能力较强,光抑制程度较弱。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的叶片气孔密度越大、气孔面积越大、气孔周长越长、叶片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越厚,光合能力越强,地上部生长越旺盛,品种抗寒性越差。本研究为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叶片结构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低温 抗寒性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RuBisCo蛋白亚基基因rbcL和rbcS的克隆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 被引量:11
17
作者 米超 赵艳宁 +5 位作者 刘自刚 陈其鲜 孙万仓 方彦 李学才 武军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82-1890,共9页
应用双向电泳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筛选得到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与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蛋白质RuBisCo小亚基。根据已发表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RuBisCo亚基rbcL和rbc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陇油7号的cDNA,获... 应用双向电泳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筛选得到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与光合作用相关差异蛋白质RuBisCo小亚基。根据已发表白菜型油菜(Brassicarapa)RuBisCo亚基rbcL和rbc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扩增陇油7号的cDNA,获得rbcL和rbcS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095 bp和549 bp,编码364和18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rbcL与大白菜(Brassica rapa subsp. chinensis)的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9%以上,其保守序列属于RuBisCoLarge超家族,该蛋白质理论相对分子量及等电点分别为40.29kDa和6.70,不稳定指数(instabilityindex,II>40为不稳定蛋白质)为41.67,属于不稳定蛋白;脂融指数(aliphaticindex)为83.63,平均亲水性值(grand average of hydropathicity)为-0.232,属于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38.74%α-螺旋(alpha helix)、10.99%延伸链(extendedstrand)及50.27%自由卷曲(randomcoil);三级结构具有5个不同的活性口袋。rbcS与甘蓝(Brassicaoleracea)蛋白质同源性达到99%,其保守序列具有rbcS超家族和RuBisCo Small Like超家族,理论相对分子量为20.32 kDa,理论等电点为8.23,不稳定指数为33.66,属于稳定蛋白质;脂融指数为74.86,平均亲水性值为-0.142,属于亲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包括16.02%α-螺旋、28.73%的延伸链及55.25%自由卷曲;三级结构具有4个不同的活性口袋。实时荧光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白菜型冬油菜叶片rbcL和rbcS基因表达量下调是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并且,冬油菜叶片Pn下降与RuBPCase表达抑制和活性降低有关,非气孔限制是Pn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RBCL RBCS 干旱胁迫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学才 孙丽霞 +6 位作者 方彦 曾瑞 朱明川 刘丽君 马骊 武军艳 李爱国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30-36,共7页
以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白菜型冬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长度以及干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种子... 以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白菜型冬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长度以及干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和干鲜重等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处理盐浓度越高,下降的速率越快。胚根、胚芽长度对于不同盐浓度处理十分敏感,较低盐浓度处理时,胚根、胚芽长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盐浓度较高时,胚根、胚芽无法正常生长,种子萌发受到严重抑制。180、240 mmol/L NaCl处理对参试品种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相关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各品种在相同盐浓度处理下的差异较大,表明各品种(系)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以耐盐半致死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参试品种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18R-X、MYW、BHH、DQW-1、GSY-1、WYW-1、TY7、JD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盐胁迫 白菜型冬油菜 种子萌发 耐盐性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抗倒伏性评价及其与株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方新玲 李辉 +9 位作者 魏家萍 董小云 米文博 郑国强 曹小东 李诚德 岳瑶琴 张斌峰 刘高阳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28,共11页
于2018—2019年以44份不同抗倒性的白菜型冬油品系(种)为试材,依据改良倒伏系数(ILC)法对其抗倒伏性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探讨白菜型冬油菜株型、茎秆力学特性、干物质积累量等对其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ILC可将白菜型冬油菜参试... 于2018—2019年以44份不同抗倒性的白菜型冬油品系(种)为试材,依据改良倒伏系数(ILC)法对其抗倒伏性进行聚类分析和评价,探讨白菜型冬油菜株型、茎秆力学特性、干物质积累量等对其倒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依据ILC可将白菜型冬油菜参试材料聚为3类:Ⅰ类为强抗倒性材料,包含2个品系(种);Ⅱ类为中等抗倒性材料,包含15个品系(种);Ⅲ类材料抗倒性最弱,包含27个品系(种)。聚类结果与田间倒伏分级结果基本吻合,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452**),表明利用ILC评价白菜型冬油菜的抗倒伏性具有可靠性。与Ⅱ类、Ⅲ类材料相比,抗倒性强的Ⅰ类材料株高显著变矮,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其平均株高和重心高度比倒伏Ⅲ类材料分别降低19.8 cm和17.8 cm。白菜型冬油菜茎秆抗折力在三类材料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抗倒伏Ⅰ类参试材料平均茎秆抗折力是Ⅲ类材料的2.59倍。白菜型冬油菜倒伏系数与株高(r=0.346^(*))、地上部鲜质量(r=0.344^(*))、重心高度(r=0.579^(*))呈显著正相关,与茎秆抗折力(r=-0.518^(*))呈显著负相关。与Ⅱ类、Ⅲ类材料相比,Ⅰ类参试材料根长增长38%~41%,根鲜质量增大71%~102%,分枝部位降低32%~44%,一次分枝数增加10%左右、单株角果数增加30%~38%、角果长度增长1%左右、每角粒数增加11%~14%,千粒重增加21%~23%。白菜型冬油菜参试材料抗倒伏性存在显著差异,植株高度、重心高度、地上部鲜质量、茎秆抗折力等是影响其抗倒伏性的关键因素,株高较小、重心高度较低、茎秆抗折力大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更高产抗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倒伏系数 株型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甘蓝型与白菜型冬油菜杂交F_1代植物学性状及自交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艳宁 米超 +6 位作者 孙万仓 刘自刚 武军艳 方彦 李学才 刘海卿 董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8-119,共12页
通过甘蓝型冬油菜与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及其正反交杂种F1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的比较,分析杂种抗寒性、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的变化。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9号与甘蓝型冬油菜Vision组配的(陇油9号×Vision)、... 通过甘蓝型冬油菜与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及其正反交杂种F1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的比较,分析杂种抗寒性、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的变化。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9号与甘蓝型冬油菜Vision组配的(陇油9号×Vision)、(Vision×陇油9号)甘白杂交正反交组合,通过亲本与杂种形态比较、越冬率统计、套袋自交以及花粉-柱头互作等,对杂种抗寒性、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作出评价。陇油9号与Vision杂交,杂种F1植物学形态、干物质积累特性为中间型,生长习性和生长点下凹程度均偏白菜型。F1正、反交越冬率分别为68.75%和65.00%,根长为14.83和14.30cm,根颈直径为6.08和5.67mm。自交亲和性为:Vision>F1(Vision×陇油9号)>F1(陇油9号×Vision)>陇油9号,其相应的自交亲和指数为20.83,1.09,1.06,0.87;杂种及其亲本的自交亲和性的大小与其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数量与萌发速度相一致。陇油9号与Vision杂交,杂种F1抗寒性强于甘蓝型冬油菜,但较白菜型冬油菜弱。同时,白菜型冬油菜与甘蓝型冬油菜杂交,杂种F1代自交亲和,但杂种的自交亲和程度远远低于甘蓝型冬油菜,而且F1杂种的自交亲和性因杂交组合方式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白菜型冬油菜 远缘杂交 干物质积累 自交亲和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