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化学计量学的酒萸肉特征性成分识别及定量测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贾红梅 庾延和 +4 位作者 于猛 张宏武 鞠成国 高陆 邹忠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94-1301,共8页
目的识别酒萸肉特征性成分并检测其含量。方法应用UPLC-Q-TOF/MS检测酒萸肉及其生品化学成分谱,并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识别酒萸肉的特征成分。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UPLC-PDA)的酒萸肉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12... 目的识别酒萸肉特征性成分并检测其含量。方法应用UPLC-Q-TOF/MS检测酒萸肉及其生品化学成分谱,并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识别酒萸肉的特征成分。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矩阵检测器(UPLC-PDA)的酒萸肉特征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12批次酒萸肉及其生品的特征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酒萸肉及其生品的化学成分谱不尽相同,共获得10个可表征酒萸肉的特征成分,包括5-羟甲基糠醛、没食子酸、原儿茶酸、莫诺苷、马钱苷酸、獐芽菜苷、山茱萸苷、二氢槲皮素、马钱苷、山茱萸新苷。建立了基于UPLC-PDA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10个特征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7)。与同批次生品比较,酒萸肉中的5-羟甲基糠醛、二氢槲皮素、没食子酸、马钱苷、莫诺苷、山茱萸苷和獐芽菜苷7个成分含量显著升高,原儿茶酸、马钱苷酸和山茱萸新苷3个成分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基于化学计量学筛选获得的特征成分可以区分酒萸肉及其生品,建立的酒萸肉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快速简便、稳定可靠,可为酒萸肉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化学计量学 特征成分 5-羟甲基糠醛 没食子酸 原儿茶酸 莫诺苷 马钱苷酸 獐芽菜苷 山茱萸苷 二氢槲皮素 马钱苷 山茱萸新苷
原文传递
基于活性成分探讨山茱萸酒制前后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的动态药效学变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龙琼 于慧 +3 位作者 谭佳颖 黄莉 肖望重 戴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1-1468,共8页
目的 比较研究山茱萸和酒茱萸中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环烯醚萜苷(莫诺苷、马钱苷、獐牙菜苷)、没食子酸5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并探讨酒制前后山茱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模... 目的 比较研究山茱萸和酒茱萸中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环烯醚萜苷(莫诺苷、马钱苷、獐牙菜苷)、没食子酸5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并探讨酒制前后山茱萸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模型大鼠术后30,60,90 d的动态药效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Hypersil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3%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6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0 nm(环烯醚萜苷),274 nm(5-HMF、没食子酸);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茱萸/酒茱萸高、低剂量组,阳性药物组,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去卵巢法造模,分别在术后30,60,90 d,检测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血清中的雌二醇(E_2)、钙(Ca)、磷(P)含量及骨组织显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 酒茱萸中5种活性成分总含量、5-HMF、没食子酸的含量均高于山茱萸;与模型组比较,酒茱萸高剂量组可升高模型大鼠术后30,60 d的E_2、Ca及P的含量(P<0.05),且术后60 d还可升高其BMD值(P<0.05);酒制前后山茱萸高剂量组均可升高模型大鼠术后90 d的BMD值和E_2、Ca及P含量(P<0.05),且酒茱萸高剂量组还可减少骨小梁的断裂及骨髓腔中脂肪细胞的含量。结论 酒制前后山茱萸均可改善PMOP,并以高剂量为优;且酒茱萸可早期干预该症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升高E_2水平,减缓骨中Ca、P的丢失,调节骨代谢,延缓BMD值下降有关。酒茱萸中活性成分5-HMF、没食子酸的含量高于山茱萸可能是其药效较优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酒茱萸 活性成分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动态变化
原文传递
酒萸肉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红彬 冯庆梅 +5 位作者 张玲霞 王静 池军 王智民 代丽萍 陈随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3-1278,共6页
综合运用各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对酒萸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应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酒萸肉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别为7β-O-(2″-formylfuran-5″-methylene)-morroniside(1)、7-脱... 综合运用各种柱色谱分离技术对酒萸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应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酒萸肉的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分别为7β-O-(2″-formylfuran-5″-methylene)-morroniside(1)、7-脱氢马钱子苷(7-dehydrologanin,2)、獐牙菜苷(sweroside,3)、7β-O-甲氧基莫诺苷(7β-O-methylmorroniside,4)、7α-O-甲氧基莫诺苷(7α-O-methymorroniside,5)、7β-O-乙氧基莫诺苷(7β-O-ethylmorroniside,6)、7α-O-乙氧基莫诺苷(7α-O-ethylmorroniside,7)、山茱萸新苷(cornuside,8)、脱水莫诺苷元(sarracenin,9)、马钱苷(loganin,1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cornushmf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化学成分 环烯醚萜类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酒萸肉蒸制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鞠成国 高陆 +3 位作者 姜文月 王雪纯 张强 王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 目的:研究酒萸肉蒸制工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为考查因素,以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酒萸肉的最佳蒸制工艺为每100 kg净山萸肉加黄酒20 kg,拌匀,闷润1 h,蒸制8 h,60℃烘6 h至干燥。结论:该蒸制工艺简单、稳定,可为酒萸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蒸制工艺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
下载PDF
酒萸肉中2个新的苯丙素类成分
5
作者 王静 池军 +4 位作者 王佩 曹斌 张玲霞 王智民 代丽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5809-5816,共8页
综合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制备型HPLC等多种分离技术,结合HR-ESI-MS、UV、IR、NMR、ECD等波谱学方法,从酒萸肉水提液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pinoresinoside B(1)、cornusgallicacid A(2)、(+)-isolaricire... 综合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制备型HPLC等多种分离技术,结合HR-ESI-MS、UV、IR、NMR、ECD等波谱学方法,从酒萸肉水提液中共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pinoresinoside B(1)、cornusgallicacid A(2)、(+)-isolariciresinol-9′-O-β-glucopyranoside(3)、(-)-isolariciresinol 3α-O-β-D-glucopyranoside(4)、(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5)、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O-β-D-葡萄糖苷(6)。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6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EC_(50)分别为(4.18±1.96)、(21.45±1.19)μmol·L^(-1);化合物1和2对H_(2)O_(2)诱导的大鼠肾细胞(NRK-52E)氧化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化合物2在100μmol·L^(-1)浓度下的细胞存活率达96.09%±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化学成分 苯丙素类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试验法优化酒萸肉加压蒸制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郭怡 王礼国 +4 位作者 杜春洁 崔微 贾梦楠 赵琳 王巍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9期16-19,共4页
本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压力、烘干温度为考查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以优化酒萸肉加压蒸制工艺参数,得到酒萸肉的最佳... 本文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以加酒量、蒸制时间、蒸制压力、烘干温度为考查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以优化酒萸肉加压蒸制工艺参数,得到酒萸肉的最佳加压蒸制工艺为每100kg净山萸肉加黄酒20kg,拌匀,闷润1h,30kPa下蒸制2h,60℃烘干。经验证试验证明,所建立的工艺简单、稳定,可用于酒萸肉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加压蒸制工艺 正交试验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酒萸肉蒸制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鞠成国 高陆 +2 位作者 姜文月 王雪纯 王巍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2期13-17,共5页
对酒萸肉蒸制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蒸制时间、加酒量、烘干温度为考查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计算总评OD值,采用De... 对酒萸肉蒸制工艺进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蒸制时间、加酒量、烘干温度为考查因素,以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当药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I的含量以及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计算总评OD值,采用Design Expert进行2次项回归拟合,优选最佳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建立酒萸肉的最佳蒸制工艺为每100kg净山萸肉加黄酒20~25kg,拌匀,闷润1h,蒸制8~8.5h,55~65℃烘至干燥。该蒸制工艺简单、稳定,可为酒萸肉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 蒸制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定量的市售酒萸肉饮片质量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晓君 吕渭升 +6 位作者 杨文惠 梁慧 潘婷 陈芳 邓淙友 霍文杰 李振雨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0期54-59,共6页
目的:建立市售酒萸肉饮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酒萸肉饮片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T3(2.1 mm×15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 目的:建立市售酒萸肉饮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酒萸肉饮片质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T3(2.1 mm×150 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μL,建立酒萸肉饮片指纹图谱,并采用CA和PCA分析酒萸肉饮片质量的差异。结果:酒萸肉饮片指纹图谱共确立9个共有峰,通过比对确定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和马钱苷4个共有峰,14批酒萸肉饮片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380~0.992范围内。CA分析将酒萸肉饮片分为3类,不同企业生产的饮片差异较大,同一来源的饮片未完全聚为一类。PCA分析显示,各企业生产的酒萸肉饮片质量参差不齐,均无明显的质量优势。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除个别批次样品中没食子酸含量及莫诺苷和马钱苷总量与其他批次差异较大外,其余样品均差异不大,但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差异比较明显。结论:本法能有效地分析不同厂家酒萸肉饮片的质量差异性,为市售酒萸肉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萸肉饮片 UPLC指纹图谱 多成分定量 质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