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芜湖地区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及追踪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洁 潘洁 +5 位作者 余国庆 张莺 黄慧 马怡 袁松 杨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使用核酸单检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探讨献血者归队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方法 使用血站信息管理软件对2018年1月~2021年10月芜湖地区献血者的血筛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全部HBsAg... 目的 使用核酸单检和化学发光技术对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的感染状态进行检测分析,探讨献血者归队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方法 使用血站信息管理软件对2018年1月~2021年10月芜湖地区献血者的血筛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全部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献血信息,再进行电话联系召回,获取知情同意后采样进行HBV DNA核酸单检、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 5项、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 2018年1月~2021年10月无偿献血共142 051人次,单HBV DNA反应性率为0.06%(91/142 051),成功随访检测33人(37人次)。HBsAg、抗-HBs和抗-HBc检出率分别为6.06%(2/33)、39.39%(13/33)和96.97%(32/33),HBeAg全阴。经2次NAT单检后,HBV DNA双系统检测均无反应性有8人,转阴率为24.24%(8/33),至少有1次HBV DNA单检呈反应性结果的有25人,其中有23人属于血清学反应性的隐匿性HBV感染;另有2人HBsAg阳转同时HBV DNA持续反应性,为窗口期感染,感染率为6.25%;HBV DNA重复单检且血清学结果均无反应性1人,判为假反应性(未感染HBV)。结论 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相比酶联免疫法有更高的敏感性,有利于窗口期标本的尽早检出。本地区血液筛查检出的HBsAg无反应性/HBV DNA反应性献血者抗-HBc检出率很高,且大多属于隐匿性感染,建议归队策略中核酸单检次数应不少于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DNA 核酸单检 化学发光法 窗口期感染 OBI 献血者随访
下载PDF
核酸检测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姚凤兰 汪德海 +2 位作者 査祎 王瑞 葛红卫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513-1516,1519,共5页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方法收集本实验室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检出的NAT单反应性献血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 DNA重复检测,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分析HBV感染状...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方法收集本实验室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检出的NAT单反应性献血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 DNA重复检测,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分析HBV感染状态。结果225份TMA NAT单反应性标本中,检出78份(34.67%)TMA NAT鉴别检测和/或PCR检测HBV DNA阳性标本,其中76份可确定HBV感染状态,2份感染状态不能确定。76份标本中,63份(82.89%)为隐匿性HBV感染(OBI),13份(17.11%)为HBV疑似窗口期感染(pWP)。63份OBI标本中,49份(77.78%)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13份pWP标本中,4份(30.77%)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225份标本分为NAT检测值S/CO1~<6组、6~<10组、10~17组,HBV DNA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3.11%、13.64%、47.18%,S/CO 10~17组阳性率高于S/CO1~<6组和6~<10组(P<0.05)。OBI标本中,NAT检测值S/CO 1~<6、6~<10、10~17的标本分别占12.70%(8/63)、4.76%(3/63)、82.54%(52/63)。13份pWP标本NAT检测值S/CO为10~17。结论部分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为HBV感染者,OBI所占比例远大于pWP感染者,且HBV DNA浓度水平极低,存在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屏蔽NAT单反应性献血者对预防经输血传播HB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核酸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疑似窗口期感染
下载PDF
在外籍留学生中发现一例“窗口期”HIV感染者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白静 黎满全 梁蓉蓉 《口岸卫生控制》 2014年第2期21-22,共2页
目的说明HIV感染从"窗口期"到抗体阳性期演变的过程,为加强HIV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迹带型而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须间隔28天再次复查。结果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 目的说明HIV感染从"窗口期"到抗体阳性期演变的过程,为加强HIV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迹带型而不能确定为HIV感染者,须间隔28天再次复查。结果 HIV首次确认试验出现不明显的HIV蛋白印迹带型2条,经28天后再进行确认试验时,出现清晰的HIV蛋白印迹带型5条,被确认为HIV感染者。结论这是一例典型的从HIV感染"窗口期"到抗体阳性期演变的HIV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籍留学生 窗口期 HIV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