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周晴 王子雄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组27例,仅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2组均持续治疗8周,在第8...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组27例,仅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2组均持续治疗8周,在第8周结束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87%,对照组有效率59.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燥止痒胶囊 窄谱中波紫外线 寻常型银屑病 血虚 风燥
下载PDF
李廷荃从风燥论治慢性咳嗽病学验
2
作者 齐铮 李廷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2期64-66,共3页
慢性咳嗽是山西地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李廷荃教授临床擅长“从风燥论治”慢性咳嗽,效果确切。李廷荃教授基于中医“因发知受”“三因治宜”“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理论认识慢性咳嗽的致病机制与治疗原则,认为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山西地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李廷荃教授临床擅长“从风燥论治”慢性咳嗽,效果确切。李廷荃教授基于中医“因发知受”“三因治宜”“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理论认识慢性咳嗽的致病机制与治疗原则,认为慢性咳嗽多因“风燥”作祟,“从风燥论治”慢性咳嗽实为针对肺之本身生理特性、山西四时节气与地域特点而提出的治疗思路,可有效缓解症状、防止变生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咳 慢性咳嗽 风燥 李廷荃 名医经验 桑杏润肺汤
下载PDF
犬皮肤病的中兽医辨证论治
3
作者 徐文明 文敏 +2 位作者 彭涛 原晶 张明军 《中兽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89-90,共2页
中兽医根据病因和病机将犬皮肤病的分为热毒、湿热、痰湿和风疹等临床类型,并据此分别采取清热解毒、消散疔疮、利湿消肿,清热利湿、补脾宣肺,清热化痰、补脾利湿,祛风解毒、活血凉血、清热除湿等治疗原则,收到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关键词 皮肤病 热毒 湿热 痰湿 风燥
下载PDF
针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型)效果及对UAS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邹宇 吕欣桐 唐清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81-1784,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血疗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外周血T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自血疗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外周血T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自血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疗法,评估两组疗效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情况,采用UAS评分评定患者治疗前后荨麻疹风团数量及瘙痒程度的变化,并于治疗前后留取外周血,测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CD3^+、CD4^+、CD8^+、CD4^+/CD8^+)及STAT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4周,两组瘙痒程度、皮损分布、风团大小、皮损红斑、皮损数量等中医症状及体征积分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4周,两组UAS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U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4周,两组CD4^+上升,CD8^+降低,CD4^+/CD8^+上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3 mRNA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CD4^+、CD4^+/CD8^+、STAT3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自血疗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可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提高治疗效果,降低UAS评分,改善其免疫功能,下调外周血T淋巴细胞STAT3 mRNA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虚风燥型 针灸 自血疗法 STAT3 mRNA
下载PDF
禤国维教授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 被引量:33
5
作者 钟金宝 殷新 +1 位作者 卢传坚 禤国维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2,共2页
禤国维教授认为,银屑病发病多由内外合邪所致,血燥为本,瘀毒为标,而血瘀则贯穿银屑病发病全过程。临床辨治银屑病以养血润燥、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为法,自拟银屑灵片(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紫草、莪术、金粟兰、土茯苓、乌梅、甘... 禤国维教授认为,银屑病发病多由内外合邪所致,血燥为本,瘀毒为标,而血瘀则贯穿银屑病发病全过程。临床辨治银屑病以养血润燥、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为法,自拟银屑灵片(由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紫草、莪术、金粟兰、土茯苓、乌梅、甘草等组成)用于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禤国维 银屑病 血虚风燥 银屑灵片 中医药
下载PDF
疏风宣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6
作者 郑云霞 陈彤君 王兰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3期505-507,共3页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加用茶碱缓释片治疗,... 目的观察疏风宣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加用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用疏风宣肺止咳方治疗,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4、IL-6、TNF-α及hs-CRP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IL-10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组IL-4、IL-6、TNF-α及hs-CRP降低幅度及IL-10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宣肺止咳方能够降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及hs-CRP水平,减轻气道炎症程度,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风宣肺止咳方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邪犯肺证 炎症介质
下载PDF
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周策 张福蓉 +2 位作者 王栩芮 周丽君 郭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口服消风散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8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刺络放血疗法联合内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消风...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并与单纯口服消风散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89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刺络放血疗法联合内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消风散加减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瘙痒、风团、心烦易怒、不易入睡等症状缓解,综合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个月内的复发率治疗组(37.50%)与对照组(53.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的口服消风散疗效,在防止复发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刺络放血疗法 消风散 血虚风燥型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炯 吴怡峰 +1 位作者 刘茵 吴耀持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4期481-486,共6页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SPSS随机编码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皮损,配以大椎、肺俞、膈俞、脾俞处刺络拔...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SPSS随机编码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皮损,配以大椎、肺俞、膈俞、脾俞处刺络拔罐;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以及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和临床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EASI中临床表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PQOLS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缓解瘙痒,控制皮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火针疗法 湿疹 血虚风燥 模拟视觉量表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煜 陈岚 +1 位作者 程宏斌 钟以泽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46-48,97,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以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当归饮子治疗,2组疗程均为60 d。结果:治疗60 d后,...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以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当归饮子治疗,2组疗程均为60 d。结果:治疗60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当归饮子治疗慢性湿疹(血虚风燥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型 穴位埋线 当归饮子
下载PDF
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汪海珍 黄盼 杨志波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内服联合尿素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单用尿素乳膏外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内服联合尿素乳膏外涂治疗,对照组单用尿素乳膏外涂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皮损角质层含水量、皮脂水平及p H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46.7%,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p H值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当归饮子配方颗粒对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有显著调节及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虚风燥 当归银子配方颗粒 皮肤屏障功能生理指标
下载PDF
醋泡方外用治疗角化型手足癣120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颜志芳 沈冬 +2 位作者 盛艺婕 刘瓦利 郑斐星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评价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该药物对角化型手足癣皮损单项症状(包括部位、面积、红斑、丘疹、角化、皲裂、脱屑、瘙痒、疼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抽取三... 目的评价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该药物对角化型手足癣皮损单项症状(包括部位、面积、红斑、丘疹、角化、皲裂、脱屑、瘙痒、疼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抽取三家临床医院皮肤科门诊年龄18~65岁角化型手足癣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采用"醋泡方"、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4周,每周临床观察1次,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及分析,随访判定远期疗效。结果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的总有效率(76.47%)明显优于对照组(55%),P<0.001。而在改善皮损单项症状方面,醋泡方能更好地改善手足癣病的丘疹、角化、鳞屑和瘙痒症状。结论醋泡方治疗角化型手足癣优于西药盐酸特比萘芬软膏,并能有效减少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泡方 角化型手足癣 外治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4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彭锦绣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 目的观察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2、IL-4、IL-5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AK激酶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第2、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29%、83.33%,对照组分别为38.10%、59.52%,治疗组疗效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γ-干扰素、IL-2水平及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5水平及JAK1、STAT5 mRN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γ-干扰素、IL-2、IL-4、IL-5水平,影响JAK1、STAT5、SOCS3 mRNA的表达,以纠正Th1/Th2免疫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 细胞因子 Th1/Th2免疫平衡
下载PDF
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对中医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温伟伦 吴艳华 孟珍珍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7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评价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对中医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 目的:评价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对中医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中医辨证为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10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替利嗪片口服与卤米松乳膏外用治疗;治疗1疗程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火针疗法配合中药汤剂治疗血虚风燥型患者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较单纯西药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中药汤剂 神经性皮炎 血虚风燥型
下载PDF
紫丹银屑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季刚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2001-2004,共4页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2例银屑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311nm的NB-UVB治疗,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2例银屑病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311nm的NB-UVB治疗,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紫丹银屑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给予12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临床疗效、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80%,对照组有效率为6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观察组患者PASI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而血清SOD和GSH-Px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丹银屑胶囊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可明显降低PASI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调血清SOD和GSH-Px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虚风燥证 紫丹银屑胶囊 窄谱中波紫外线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疗效与安全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秀全 王福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6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外用紫参洗剂,2次/d,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 目的:观察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外用紫参洗剂,2次/d,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为86.66%,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试验组的复发率3.44%,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参洗剂 血虚风燥证 慢性阴囊湿疹
下载PDF
阿维A胶囊联合银屑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4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素霞 张淑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银屑胶囊联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予阿维A胶囊联合银屑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52例)仅予阿维A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联合银屑胶囊联合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予阿维A胶囊联合银屑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52例)仅予阿维A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对照组PASI和有效率分别为(6.25±2.36)、(3.65±2.06)和95.83%、82.6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干、皮肤干燥、鼻出血、毛囊炎、转氨酶升高、高脂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银屑胶囊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胶囊 银屑胶囊 血虚风燥症 银屑病
下载PDF
国医大师张震论治慢性荨麻疹经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建平 田原 +2 位作者 鲁欣羽 张震 田春洪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650-1654,共5页
张震教授认为风邪为慢性荨麻疹致病的主要因素,贯穿疾病始终,脾与发病密切相关。指出本病以血虚风燥和脾虚湿蕴为基本证型,治疗着眼于风、湿,血虚风燥治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兼以健脾;脾虚湿蕴治以健脾养血,祛风止痒。基于方剂配伍规律,... 张震教授认为风邪为慢性荨麻疹致病的主要因素,贯穿疾病始终,脾与发病密切相关。指出本病以血虚风燥和脾虚湿蕴为基本证型,治疗着眼于风、湿,血虚风燥治以养血活血,祛风止痒兼以健脾;脾虚湿蕴治以健脾养血,祛风止痒。基于方剂配伍规律,借鉴药理学研究成果,拟定治疗慢性荨麻疹专方止痒消荨汤。全方由当归、丹参、牡丹皮、赤芍、紫草、茯苓、薏苡仁、荆芥、防风、白鲜皮、桑白皮、甘草组成。随症加减,使全方达到“对病、对证、对症”的三对应关系,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配合外治法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应注意饮食调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血虚风燥证 脾虚湿蕴证 止痒消荨汤 风邪 张震 国医大师
下载PDF
从“玄府气液”探讨“养血开玄法”治疗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松莲 范洪桥 +1 位作者 陈柏屹 刘丽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342-1345,共4页
基于“玄府气液学说”从中医微观探讨神经性皮炎血虚风燥证的病因病机,认为该病病位核心在于玄府,阴血虚耗、玄府郁闭为该病的病机关键,治疗应以“养血润燥、开通玄府”为原则,强调养血开玄法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玄府气液学说 养血开玄法 神经性皮炎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濮益菁 吴卫刚 夏治华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饮子加味治疗,2...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饮子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瘙痒程度、皮肤屏障功能及临床疗效,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结果:治疗后,2组SCORAD、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SCORAD、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经皮水分丢失(TEWL)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均多于对照组(P<0.05),TEWL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P<0.05)。结论:当归饮子加味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疗效较好,能缓解瘙痒症状,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血虚风燥证 当归饮子 氯雷他定 特应性皮炎积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 皮肤屏障功能
原文传递
当归饮子的皮肤科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历元 李元文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7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内之症或不及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皮肤之疾虽病位在皮毛,但也往往有深在的病因病机。当归饮子起源自宋代,为中医皮肤科常用汤剂,是"养血祛风"法代表方,现代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血虚风燥型皮肤病,功效斐然。本文梳理了... 内之症或不及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皮肤之疾虽病位在皮毛,但也往往有深在的病因病机。当归饮子起源自宋代,为中医皮肤科常用汤剂,是"养血祛风"法代表方,现代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各种血虚风燥型皮肤病,功效斐然。本文梳理了当归饮子的来源及当代相关研究,并从李元文教授运用本方的经验出发,对其组成进行了思考与阐释,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饮子 血虚风燥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