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磁共振成像诊断基础与评价 被引量:20
1
作者 毛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5-210,共6页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诊治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但是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早产的儿童中认知缺陷常可发生于没有显著损伤和脑性瘫痪时,其通常由于非严重的脑白质损伤(源...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诊治技术的进步,降低了早产儿的死亡率,但是新生儿的神经发育异常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早产的儿童中认知缺陷常可发生于没有显著损伤和脑性瘫痪时,其通常由于非严重的脑白质损伤(源于围生期)。微小囊性和弥漫性白质损伤常需要磁共振成像(MRI)才能发现,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靶细胞和组织不仅局限于前体少突胶质细胞和白质,也可以有神经元和灰质受累。实际上,脑白质损伤早产儿脑发育轨迹是破坏性损伤和异常发育过程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临床应用的MRI不仅能在损伤的早期发现微小性和弥漫性损伤,而且可以描述白质髓鞘化进程,纤维素发育及皮质成熟和脑的功能连接。但是,应用不同MRI技术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准确反映脑发育上需要深入和长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
下载PDF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芹 王少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延迟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可发生脑瘫。脑白质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 随着早产儿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脑白质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常导致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延迟及认知障碍等后遗症,严重者可发生脑瘫。脑白质损伤早期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目前主要依靠头颅超声、磁共振等影像学的检查,近年来,实验室检查及脑功能性检查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了解其发生机制,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做出诊断,对其进行及早干预和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少突胶质细胞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脑白质损伤早产儿颅脑超声和MRI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洁翡 李红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早产儿颅脑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行MRI及颅脑超声检查的242例疑似WMI早产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比较2种检... 目的分析比较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早产儿颅脑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行MRI及颅脑超声检查的242例疑似WMI早产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比较2种检查方法检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 MRI诊断正确226例(93.39%),漏诊12例(5.56%),误诊4例(1.85%);颅脑超声诊断正确189例(78.10%),漏诊43例(19.91%),误诊10例(4.63%)。MRI与颅脑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I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颅脑超声(P<0.05)。结论 MRI及颅脑超声检查均对诊断早期WMI有一定意义,但MRI诊断准确率更高,对临床尽早干预及患儿预后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磁共振成像 颅脑超声 诊断
下载PDF
早产儿脑病发生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晶晶 陈超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6-798,共3页
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幸存的早产儿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其中脑损伤是引起早产儿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早产儿脑病主要指脑白质损伤.而国内外关于早产儿脑病发生率的报道并不多见,现对国内外各种关... 随着早产儿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然而幸存的早产儿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其中脑损伤是引起早产儿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早产儿脑病主要指脑白质损伤.而国内外关于早产儿脑病发生率的报道并不多见,现对国内外各种关于早产儿脑病的发生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发生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早期肺外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侯阿娜 张妮 +1 位作者 富建华 薛辛东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早产儿生后早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PVH-IVH)、脑白质损伤、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parenteralnutritionasso...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早产儿生后早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PVH-IVH)、脑白质损伤、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parenteralnutritionassociatedcholestasis,PNAC)及代谢性骨病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以期对BPD患儿肺外并发症的预防和监测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明确诊断BPD的87例早产儿(BPD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非BPD早产儿90例为对照组(非BPD组),分析两组PVH-1VH、脑白质损伤、PNAC及代谢性骨病等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PD组早产儿PVH—IVH发病率[26.4%(23/87)]高于非BPD组[11.1%(10/90)](P〈0.01),其中BPD组I-Ⅱ级PVH—IVH发病率也明显升高[24.1%(21/87)比11.1%(10/90)](P〈0.05),而Ⅲ~Ⅳ级PVH—IVH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33.3%(29/87)]明显高于非BPD组[16.7%(15/90)](P〈0.05),其中的严重类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BPD组也明显增高[13.7%(12/87)比2.2%(2/90)](P〈0.05)。此外,BPD组早产儿PNAC[22.9%(20/87)比5.5%(5/90)]、代谢性骨病[17.2%(15/87)比3.3%(3/90)]及代谢性骨病中有影像学改变[6.9%(6/87)比0]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D患儿较非BPD早产儿更易合并PVH—IVH、脑白质损伤、PNAC及代谢性骨病等早期肺外并发症,生后早期合理预防及定期监测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BPD患儿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肺外并发症 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 脑白质损伤 胃肠外营养相关 性胆汁淤积综合征 代谢性骨病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1对小鼠全脑缺血致白质纤维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房绍宽 白晶 吴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0-933,1004,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小鼠全脑缺血致白质纤维损伤的影响,阐明人参皂苷Rg1对小鼠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制备缺血动物模型前灌胃人参皂苷50mg·kg-1,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闭塞双侧的颈总动脉60min。实验共...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小鼠全脑缺血致白质纤维损伤的影响,阐明人参皂苷Rg1对小鼠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制备缺血动物模型前灌胃人参皂苷50mg·kg-1,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闭塞双侧的颈总动脉60min。实验共分为4个组:假手术组、缺血组、药物对照组及药物保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全脑缺血后海马齿状回区白质纤维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MD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MBP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与缺血组比较,药物保护组MBP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组MDA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与缺血组比较,药物保护组MDA蛋白表达量减少(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能够减轻小鼠全脑缺血所致的白质纤维损伤,其可能与减少MDA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髓鞘碱性蛋白 白质纤维损伤
下载PDF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害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烁慧 陆方 +4 位作者 陆欣玲 马文 潘卫东 程瑞新 詹松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6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评估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60例经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序列扫描证实有单侧脑白质梗死7d内的病人行DTI检查后,随机分成针刺组和无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及3个... 目的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评估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60例经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序列扫描证实有单侧脑白质梗死7d内的病人行DTI检查后,随机分成针刺组和无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针刺组病人自首诊第2周内每周3次针刺治疗至3个月末。后处理DTI原始图像得到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根据T2WI及DWI图像,分别于缺血白质区域和对侧同名纤维束镜像区取感兴趣区,测量FA值和ADC值后计算比值(rFA和rADC),观察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针刺组与无针刺组缺血性中风病人2个月末和3个月末损伤脑白质的rAD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7,P<0.05;F=9.368,P<0.01)。首诊及1个月末rFA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9,P<0.05;r=-0.516,P<0.05),1个月末及2个月末rADC值与NIHSS评分值呈正相关(r=0.689,P<0.05;r=0.611,P<0.05)。结论通过DTI技术显示针刺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脑白质缺血损伤,ADC值为主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白质损伤 磁共振 扩散张量成像 针刺
下载PDF
宫内感染致早产儿多器官功能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丽 王少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7期1232-1234,共3页
宫内感染是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膜(羊膜、绒毛膜)、胎盘的感染。目前宫内感染已成为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及感染产物刺激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紊乱致炎性细胞因子失控,最终导致早产。另一方面,宫内感染可引起... 宫内感染是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膜(羊膜、绒毛膜)、胎盘的感染。目前宫内感染已成为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及感染产物刺激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紊乱致炎性细胞因子失控,最终导致早产。另一方面,宫内感染可引起此类早产儿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如脑损伤、肺发育不良、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心肌损伤等,严重危害其生命,影响其生存生存质量。因此,应该重视围生期的保健以及积极治疗宫内感染,避免和减少早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感染 早产儿 肺发育不良 脑白质损伤 心肌损伤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败血症
下载PDF
White Matter Deficits Underlying the Impaired Consciousnes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被引量:8
9
作者 Xuehai Wu Jiaying Zhang +11 位作者 Zaixu Cui Weijun Tang Chunhong Shao Jin Hu Jianhong Zhu Yao Zhao Lu Lu Gang Chen Georg Northoff Gaolang Gong Ying Mao Yong He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68-678,共11页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1) identify white matter (WM) deficits underlying the consciousnes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DOCs) us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and (2) evaluat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1) identify white matter (WM) deficits underlying the consciousness level in patients with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 (DOCs) us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and (2)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TI metrics and clinical measures of the consciousness level in DOC patients. With a cohort of 8 comatose, 8 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 vegetative state, and 14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patients and 25 patient controls, we performed group comparisons of the DTI metrics in 48 core WM regions of interest (ROIs), and examined the clinical relevance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We identified multiple abnormal WM ROIs in DOC patien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s, and the DTI metrics in these ROI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clinical measures of the consciousness level. Therefore, our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multiple WM tracts are involved in the impaired consciousness levels in DOC patients and demonstrated the clinical relevance of DTI for DO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order of consciousness white matte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Brain injury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富建华 薛辛东 +2 位作者 范国光 由凯 任莹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4-35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评价和预测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头部MRI确诊的12例PVL早产儿生后7d内、2W和4W的DWI及常规MRI资料。结果初...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评价和预测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且经头部MRI确诊的12例PVL早产儿生后7d内、2W和4W的DWI及常规MRI资料。结果初次检查(平均生后4.5d)全部病例DWI均显示双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常规MRI基本正常;出生后2周DWI示脑白质内不规则高、低混杂信号,而常规MRI则显示相应部位小片状或点状T1WI高信号,T2WI稍低信号;出生后4WDWI示侧脑室后角、枕部三角区大小不等的囊性低信号,常规MRI显示相应病灶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即囊性PVL改变);出生后4个月常规MRI示囊腔逐渐变小、消失,脑白质减少、脑室扩大。结论DWI显示的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高信号是PVL的最早期表现;所提供的影像学异常变化与晚期常规MRI所证实PVL发生的高度相关性,表明了DWI可能是早期评价脑白质损伤及预测早产儿PVL发生的重要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脑白质损伤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晓菲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930-93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早产儿60例,根据颅脑B超或影像学检查结果,将60例...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住的早产儿60例,根据颅脑B超或影像学检查结果,将60例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n=29)及非脑损伤组(n=31)。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NES和S100β蛋白值,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脑红蛋白值,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脑损伤组的血清S100β蛋白、NSE及NG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值与脑损伤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7、0.818、0.728,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对血清NSE、S100β蛋白、脑红蛋白值的测定,对早产儿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效果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白质损伤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Β蛋白 脑红蛋白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 被引量:8
12
作者 曹一翀 刘卫鹏 +12 位作者 王凤 王倩 汪兆艳 杨印祥 杨巧芝 张茜 刘芳 刘利军 吕红艳 唐仕芳 张家洁 温志杰 栾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 目的探索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ASCBS)鞘内注射防治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按统一标准在多个医疗中心分3个胎龄组募集63例WMI早产儿,A组:胎龄24~28^+6周,21例;B组:胎龄29~32^+6周,20例;C组:胎龄33~36^+6周,22例。各胎龄组以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连续3 d每天1次腰椎穿刺并鞘内注射ASCBS。于矫正胎龄足月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于矫正月龄6个月通过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第2版(PDMS-2)进行神经发育评估,比较2组间早产儿存活率、NBNA评分、智力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及PDMS-2发育商。结果63例中包括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所有病例中只有治疗组1例失访。治疗组未发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所有胎龄组中治疗组及对照组存活率及早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A组的纠正6月龄的粗大运动发育商及总运动发育商高于对照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粗大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8.330±6.282、对照A组90.330±3.777,P=0.040;总运动发育商:治疗A组97.330±4.803、对照A组91.000±4.472,P=0.023),其余结果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ASCBS治疗早产儿WMI具有较好安全性,并能促进24~28周出生胎龄早产儿的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婴儿 早产 脑白质损伤 脂肪干细胞生物活性分泌物
原文传递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定量评价生长受限胎儿脑白质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华伟 吴冰 +3 位作者 刘敬 刘方 吴新淮 戈明媚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87-892,共6页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否对胎儿脑白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8例足月小于胎龄儿(SGA)为研究对象,15例足月适于胎龄儿(AGA)为对照组,均行头颅磁共振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将颅脑白质分为122个脑区,比较两组不同脑区各...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否对胎儿脑白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方法选择28例足月小于胎龄儿(SGA)为研究对象,15例足月适于胎龄儿(AGA)为对照组,均行头颅磁共振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将颅脑白质分为122个脑区,比较两组不同脑区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系数(MD)、平行弥散系数(λ_//)及垂直弥散系数(λ_⊥)的差异。结果 SGA儿16个脑区的FA值低于对照组(P<0.01);7个脑区的MD值高于对照组(P<0.05);8个脑区的λ_//值高于对照组(P<0.05);16个脑区的λ_⊥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内生长受限可导致脑白质纤维束成熟度及完整性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脑白质损伤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小于胎龄儿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ADC联合血清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茜 李婧 +2 位作者 袁慧 朱小华 张晓倩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WML早产儿114例(观察组),其中PWML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46例、重度33例,规范治疗后预...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表观扩散系数(ADC)联合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PWML)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PWML早产儿114例(观察组),其中PWML病情程度轻度35例、中度46例、重度33例,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85例、预后不良29例,同期另选无颅脑疾病的早产儿34例(对照组)。所有早产儿出生2周内接受颅脑MRI检查,常规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选取感兴趣区测量ADC;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F-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和血清IGF-1水平对PWML早产儿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着病情程度增加,PWML早产儿ADC和血清IGF-1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预后不良者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ADC、血清IGF-1水平单独和联合诊断早产儿PWM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2、0.762、0.960,ADC、血清IGF-1水平联合诊断早产儿PWML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3.951、5.033,P均<0.05)。PWML早产儿预后不良者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者(P均<0.05)。ADC、血清IGF-1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PWML早产儿预后的AUC分别为0.722、0.636、0.950,ADC、血清IGF-1水平联合预测PWML早产儿预后的AUC高于二者单独(Z分别为3.887、5.292,P均<0.05)。结论PWML早产儿ADC和血清IGF-1水平均降低,二者变化与PWML早产儿病情程度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ADC和血清IGF-1水平对PWML早产儿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一定临床价值,二者联合临床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表观扩散系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下载PDF
β-石竹烯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倩 饶江燕 +4 位作者 王钰淳 向菲 徐露 田晓翠 董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0-365,共6页
目的研究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IR)、治疗组(36、72、144 mg·kg^-1)。线栓法建... 目的研究β-石竹烯(β-caryophyllene,BC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CIR)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C57BL/6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IR)、治疗组(36、72、144 mg·kg^-1)。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干湿重法测脑含水量;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损伤情况;Luxol Fast Blue(LFB)染色标记脑神经髓鞘;Western blot测胼胝体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丝蛋白(NF)、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CP可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和胼胝体髓鞘损伤,升高髓鞘染色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上调mbp、NF、Bcl-2表达,降低Bax和caspase-3表达。结论BCP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白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Bax/Bcl-2凋亡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石竹烯 脑缺血/再灌注 白质损伤 胼胝体 脱髓鞘 凋亡
下载PDF
α1-抗胰蛋白酶对未成熟脑白质损伤小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文冬 宋娟 +4 位作者 张含 杨禄祥 岳宇阳 张新玲 王永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对未成熟脑白质损伤小鼠成年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日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7)、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生理盐水组(n=27)、HI+AAT组(n=27)。通过HI法建立未成熟...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AT)对未成熟脑白质损伤小鼠成年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日龄C57BL/6J幼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7)、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生理盐水组(n=27)、HI+AAT组(n=27)。通过HI法建立未成熟脑白质损伤小鼠模型。HI+AAT组分别于HI前24 h、HI后立即及HI后72 h腹腔注射AAT(50 mg/kg);HI+生理盐水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造模后7 d和55 d进行头颅磁共振T2加权成像扫描。2月龄时利用Catwalk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成年期小鼠的静态、动态和协调性参数。结果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HI损伤小鼠造模后7 d头颅磁共振T2加权像呈现高信号,可见脑白质明显损伤;造模后55 d脑白质损伤仍存在。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HI+生理盐水组小鼠爪印面积、最大接触面积、平均压强、最大压强、爪印宽度、平均速度、身体速度、步幅长度、摆动速度、步态模式AA占比、爪印耦合(左后爪→左前爪)占比降低(P<0.05);HI+生理盐水组爪间距离、步态模式AB占比、位相滞后(左前爪→左后爪)占比升高(P<0.05)。与HI+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HI+AAT组小鼠平均速度、身体速度、步幅长度、摆动速度(右前爪)升高(P<0.05)。结论未成熟脑白质损伤小鼠在成年期可表现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而应用AAT可改善其部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脑白质损伤 Α1-抗胰蛋白酶 Catwalk步态分析 小鼠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后脑白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黄馨蕾 吕鹤群 +2 位作者 曾春利 冯瑶婷 彭拥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7-332,共6页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且常伴有脑白质损伤(WMI)。WMI患者常存在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感觉运动障碍、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WMI可通过影像学技术早期发现,但目前缺少相应的干预手段及特异性治疗方法。研究缺血性... 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且常伴有脑白质损伤(WMI)。WMI患者常存在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感觉运动障碍、尿失禁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WMI可通过影像学技术早期发现,但目前缺少相应的干预手段及特异性治疗方法。研究缺血性卒中后WMI的病理机制有利于预防WMI发生,延缓其进展,有助于研发有效的治疗药物或特异性治疗手段。作者对缺血性卒中后WMI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白质损伤 机制 综述
下载PDF
脑白质损伤早期早产儿血清IL-6及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丽 朱玉 +4 位作者 李婷 郝会芳 陈彦香 马世霞 郭庆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7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为其进行有效诊断、积极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脑... 目的探讨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断价值,为其进行有效诊断、积极治疗及评价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脑蛋白质病变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早产儿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新生儿科收治进行住院观察的未发现脑蛋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7、14 d检测并比较其血清IL-6、NSE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出生后1、3、7 d观察组患儿血清IL-6水平分别为(30. 01±3. 02) pg/ml、(28. 41±2. 17) pg/ml、(25. 30±1. 35)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 14±2. 28) pg/ml、(20. 18±1. 32) pg/ml、(20. 03±2. 21)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生后14 d观察组患儿血清IL-6水平为(23. 03±2. 31) pg/ml,与对照组的(22. 31±1. 38)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生后1、3、7 d观察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分别为(82. 60±15. 20) ng/ml、(60. 10±18. 40) ng/ml、(36. 10±14. 60) 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 30±2. 01) ng/ml、(20. 18±1. 32) ng/ml、(30. 20±15. 40)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生后14 d观察组患儿血清NSE水平为(20. 30±14. 30) ng/ml,与对照组的(21. 20±13. 50)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监测早期早产儿血清IL-6及NSE水平变化情况可对早期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进行有效诊断,利于临床医师及时开展积极治疗,且各血清指标的变化可用于评价患儿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 白细胞介素-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神经炎症与白质损伤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19
作者 曹云川 曾博 +5 位作者 李晓果 朱亚军 张晓枫 汪应文 孙晓川 郭宗铎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732-1736,共5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世界上第三常见的卒中类型。由于神经影像技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及健康体检的推广,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有所下降,但患者长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这可能与SAH后的神经炎症和白质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世界上第三常见的卒中类型。由于神经影像技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及健康体检的推广,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有所下降,但患者长期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障碍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这可能与SAH后的神经炎症和白质损伤相关。既往对SAH后白质损伤缺少关注,可能是目前SAH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神经炎性反应是SAH后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SAH后的神经炎症可能加重白质损伤。该文对SAH后神经炎症和白质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关于其对SAH后认知功能影响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炎症 白质损伤 认知功能 综述
下载PDF
脑出血后白质损伤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晓刚 卢雅彬 李纤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76,共18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上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液病或脑血管淀粉样变等病因,血液自破裂的血管溢出,血肿压迫且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脑实质,造成中枢...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上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液病或脑血管淀粉样变等病因,血液自破裂的血管溢出,血肿压迫且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脑实质,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灰质与白质,灰质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白质由髓鞘包覆的神经轴突和少突胶质细胞组成。目前,ICH的研究多集中于灰质损伤的机制,而针对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或是临床使用神经元退行性变保护剂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确定占位效应、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机制是ICH后WMI的原因,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故针对ICH后WMI的治疗手段亦不成熟。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述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总结WMI的病理改变,并重点讨论ICH后WMI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白质损伤 分子机制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