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轮轨系统的最优动力设计原则 被引量:15
1
作者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21,共6页
发展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旅客运输走出困境的重大决策。高速行车将强化轮轨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对行车安全及轮轨系统寿命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本文基于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结果,提出了高速铁道机车车辆... 发展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旅客运输走出困境的重大决策。高速行车将强化轮轨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对行车安全及轮轨系统寿命产生严重影响。为此,本文基于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研究结果,提出了高速铁道机车车辆设计的三条原则和高速铁路轨道结构设计的四项措施,从而确保高速铁路轮轨系统具有总体最优动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力作用 设计 轮轨关系 最佳化
下载PDF
低动力作用轮轨系统垂向动力参数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翟婉明 孙翔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0,共10页
应用文献[1]轮轨大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对机车车辆与轨道总体系统垂向动力参数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文中首先给出了6种指标,用以综合评价轮轨间的垂向动力作用;进而以此为目标函数,运用机车车辆与轨道垂向相互作用模拟软件包VICT,在微... 应用文献[1]轮轨大系统耦合动力学理论,对机车车辆与轨道总体系统垂向动力参数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文中首先给出了6种指标,用以综合评价轮轨间的垂向动力作用;进而以此为目标函数,运用机车车辆与轨道垂向相互作用模拟软件包VICT,在微型计算机上,对轮轨系统结构与状态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模拟分析,从而总结出各参数对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低动力作用轮轨系统的垂向结构参数设计原则及状态参数控制准则,并着重指出了机车车辆设计的三条原则和轨道结构设计的两项主要技术措施,为发展低动力作用的高速、重载铁路轮轨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动力学 参数分析 轮机关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车轮踏面擦伤时的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刘建新 易明辉 王开云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56,共5页
运用仿真分析手段,考虑车轮踏面新、旧擦伤激扰,研究了重载铁路轮轨相互作用力、轨道结构位移及振动加速度的时、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踏面新擦伤作用下,轮轨间将产生高频轮轨垂向力和低频轮轨垂向力,钢轨、轨枕及道床将产生低... 运用仿真分析手段,考虑车轮踏面新、旧擦伤激扰,研究了重载铁路轮轨相互作用力、轨道结构位移及振动加速度的时、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车轮踏面新擦伤作用下,轮轨间将产生高频轮轨垂向力和低频轮轨垂向力,钢轨、轨枕及道床将产生低频振动位移;而对于车轮踏面旧擦伤,轮轨间仅产生高频轮轨垂向力,轨道结构部件的振动位移较小,高频位移幅值略大于低频位移幅值;在新、旧擦伤作用下,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的频率很高,前者的道床振动加速度明显高于后者的值,二者的轨枕振动加速度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车轮踏面擦伤 重载铁路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Progress on wheel-rail dynamic performance of railway curve negotiation 被引量:15
4
作者 Kaiyun Wang Chao Huang +2 位作者 Wanming Zhai Pengfei Liu Shen Wang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4年第3期209-220,共12页
Recent advances on wheel-rail dynamic performance of curve negoti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four issues, the mechanism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curve negotiation, th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dynam... Recent advances on wheel-rail dynamic performance of curve negotiation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four issues, the mechanism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curve negotiation, th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dynamic performance of vehicle, the effect of vehicle parameters on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railway parameters on dynamic performance. The promising future development of wheel-rail coupled dynamics theory is analyzed in the research of curve negotiation. The framework and technique matching performance of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 on the curved track are put forward for modem railway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matching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the dynamic engineering, in which the wheel load is reduced obviously when the speed of train is raised to 200-250 k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curved track dynamic interaction wheel-rail system performance matching
原文传递
重载铁路轨枕空吊对轮轨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大伟 王开云 +1 位作者 翟婉明 刘鹏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7,共7页
为研究轨枕空吊对重载铁路货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针对具有二系悬挂的重载货车,在充分考虑非线性作用力基础上,建立了重载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轨枕空吊状态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完全空吊和非完全... 为研究轨枕空吊对重载铁路货车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针对具有二系悬挂的重载货车,在充分考虑非线性作用力基础上,建立了重载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轨枕空吊状态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了完全空吊和非完全空吊条件下,列车运行速度和空吊轨枕结构参数对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轨枕空吊破坏了轨道结构支承的连续性,导致轮轨间动态相互作用加剧,尤其是在完全空吊条件下,轮轨垂向力随空吊数量的增加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大;轨枕空吊还会影响其前后毗邻的正常轨道结构的动态特性;轨枕完全空吊与轨道不平顺的共同作用会加剧轮轨动态作用;轨枕两端支撑间隙不一致时,也会恶化轮轨动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轨枕空吊 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 轮轨动态作用
下载PDF
高速动力车的平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康 金鼎昌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3,共6页
在高速动力车的设计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采用了许多与传统机车结构不同的新技术。本文根据高速动力车的结构,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用随机响应方法计算了高速动力车的平稳性指标和轮轨动作用力,介绍了平稳性和轮轨动作用力... 在高速动力车的设计中为了获得良好的动力学性能,采用了许多与传统机车结构不同的新技术。本文根据高速动力车的结构,建立了合理的计算模型,用随机响应方法计算了高速动力车的平稳性指标和轮轨动作用力,介绍了平稳性和轮轨动作用力的评价标准,对高速动力车的运行平稳住和轮轨动作用力水平作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稳性 轮轨 机车 高速机车
下载PDF
一系垂向悬挂对重载货车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春雷 李芾 黄运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0-825,共6页
为了实现机车车辆低动力作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应用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方法和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重载货车一系垂向悬挂对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优化了一系悬挂参数,降低了重载货车轮轨动力的相互作用... 为了实现机车车辆低动力作用,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原理,应用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方法和车辆/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重载货车一系垂向悬挂对轮轨动力作用的影响,优化了一系悬挂参数,降低了重载货车轮轨动力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垂向刚度对车辆轮轨动力作用影响甚微,一系垂向阻尼在高量值范围增加阻尼值,减轻轨道结构的振动,加剧车辆本身振动;重载货车一系垂向阻尼取50~500 kN.s/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一系垂向悬挂 仿真分析 轮轨动力作用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开云 司道林 陈忠华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为了探明高速铁路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运用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了轮轨系统参振的影响,研究了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分析了安全性指标和舒适性指标的随机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运... 为了探明高速铁路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特征,运用铁道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考虑了轮轨系统参振的影响,研究了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分析了安全性指标和舒适性指标的随机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运营条件下,曲线轨道上的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具有明显的特点,在160~300 km·h-1速度范围内,减载率及车体振动加速度的敏感波长分别为1.0~2.5 m与40~50 m,控制该波长范围不平顺对提高动车组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高速列车 轮轨系统 动态相互作用
下载PDF
铁路列车-轨道-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统一分析Part Ⅰ:动力学模型构造与求解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0-1291,共12页
铁路列车、轨道及基础结构是铁路工程系统的基本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层面对三者间相互作用进行统一描述与分析,是开展铁路工程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前提。视列车、轨道和基础结构为整体系统,以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为方法核心,以弹性总势... 铁路列车、轨道及基础结构是铁路工程系统的基本研究对象,在动力学层面对三者间相互作用进行统一描述与分析,是开展铁路工程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前提。视列车、轨道和基础结构为整体系统,以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为方法核心,以弹性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为建模思路,将三大子系统耦合为动力学统一矩阵方程,建立铁路列车-轨道-基础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统一分析模型。该模型引入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方法描述轮轨系统横向饱和蠕滑作用,垂向弹性接触采用Hertz非线性接触理论,且将车轮和钢轨均作弹性梁处理,实现轮轨柔性系统非线性时变耦合;轨道及基础结构采用不同有限单元类型模拟和组装,直接通过单元节点坐标控制单元位置并推算尺寸,实现轨道-基础结构层间多尺度单元的点、面耦合;引入循环计算方法,解决列车在长距离轨道-基础结构上的时变动力学计算问题;为了实现列车-轨道-基础结构系统的高效振动分析,将整体系统分为上部列车-轨道系统和下部基础结构系统,采用多步长-混合积分模式高效求解。研究结果表明:该统一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轮轨高频振动特性,且能开展多基础结构形式下的列车-轨道-基础结构耦合动力学分析,具有工程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基础结构 轮轨耦合 系统振动 动力相互作用
下载PDF
考虑滚动噪声的地铁波磨打磨限值评估方法
10
作者 周月 文永蓬 +2 位作者 王向阳 宗志祥 吴俊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200,共8页
钢轨打磨能有效抑制波磨的发展,目前的打磨限值制定标准主要以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行车安全性为依据,对影响环境线路的轮轨滚动噪声重视不足。为了获取服役条件下轮轨滚动噪声约束的地铁波磨打磨限值,根据对某地铁线路噪声段波磨情况的调查... 钢轨打磨能有效抑制波磨的发展,目前的打磨限值制定标准主要以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行车安全性为依据,对影响环境线路的轮轨滚动噪声重视不足。为了获取服役条件下轮轨滚动噪声约束的地铁波磨打磨限值,根据对某地铁线路噪声段波磨情况的调查,建立了地铁波磨打磨限值综合评估模型。模型中将连续谐波模拟钢轨波磨作为系统输入,根据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以及轮轨接触关系确定轮轨动作用力和轮轨表面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获取了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和轮轨滚动噪声,指出了轮轨动作用力、轮重减载率和轮轨滚动噪声声压级3个指标对地铁线路钢轨波磨打磨限值的影响,进而形成了融合轮轨滚动噪声的地铁波磨打磨限值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考虑轮轨滚动噪声影响的钢轨波磨打磨限值评估,不仅满足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行车安全性的要求,而且保证地铁沿线噪声处于合理范围;基于轮轨滚动噪声对钢轨波磨最为敏感的特性,综合评估地铁波磨打磨限值,提高了载重变化时的车辆运行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磨 车辆-轨道耦合 轮轨动态作用 滚动噪声 打磨限值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袁钰雯 杨县才 +2 位作者 刘泽宇 钱瑶 徐井芒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高速列车过岔时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结合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考虑道岔多钢轨的相互作用及柔性变形,建立高速列车-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路基不均匀沉降位置、沉降波长、沉降幅值、行车速度等因素对高... 为了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高速列车过岔时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结合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元法,考虑道岔多钢轨的相互作用及柔性变形,建立高速列车-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路基不均匀沉降位置、沉降波长、沉降幅值、行车速度等因素对高速列车过岔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道岔区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轮轨力和车体加速度增加,降低车辆过岔的安全性和平稳性,当路基不均匀沉降最大值位于尖轨顶宽15 mm断面时,对车辆过岔的动力学行为影响最大,轮载过渡段的长度较无路基不均匀沉降条件下延长25.64%;各项动力学指标随路基不均匀沉降波长增大而减小,随沉降幅值增大而增大;相比于区间线路,当道岔区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时,行车速度的变化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更大,尤其是轮轨横向力和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刚柔耦合动力学 路基不均匀沉降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下载PDF
提速和高速铁路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开云 翟婉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铁路曲线轨道上轮轨系统相互作用问题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对轮轨动力学性能的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针对提速和高速铁路,开展曲线轨道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性能匹配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关键词 曲线轨道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性能匹配 提速铁路 高速铁路 平纵断面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天梭”号电力机车垂向动力作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孟宏 翟婉明 +1 位作者 封全保 王开云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针对“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轮盘制动的转向架架承式悬挂方案簧下质量大的缺陷,运用机车车辆—轨道垂向动力作用仿真分析软件(VICT)进行了垂向动力作用分析,并与同等速度等级的既有机车垂向动力作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 针对“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采用轮盘制动的转向架架承式悬挂方案簧下质量大的缺陷,运用机车车辆—轨道垂向动力作用仿真分析软件(VICT)进行了垂向动力作用分析,并与同等速度等级的既有机车垂向动力作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估了该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梭”号电力机车 轮轨动力作用 转向架架承式 簧下质量 车辆-轨道耦合 钢轨焊接接头 道岔 随机动力响应
下载PDF
轮轨黏着状态对曲线区段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佳华 金潇 +3 位作者 张涛 杨云帆 凌亮 王开云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不同轮轨黏着状态的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曲线区段时,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对轮对运动姿态和轮轨系统动...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考虑不同轮轨黏着状态的地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和曲线半径对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通过曲线区段时,轮轨界面黏着状态对轮对运动姿态和轮轨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轮轨界面存在低黏着接触状态会削弱轮对导向能力,致使脱轨系数增大,尤其当外侧轮轨界面存在低黏着接触状态时影响更大;通过润滑适当减小内侧轮轨摩擦因数,同时保持较大外侧轮轨摩擦因数可有效减小脱轨系数,提高车辆横向运行安全性;内外侧轮轨磨耗指数主要由所在侧轮轨黏着状态决定,且随曲线半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曲线区段 数值模拟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黏着状态 摩擦因数 磨耗指数
下载PDF
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李智恒 闫正 +2 位作者 李抒效 徐井芒 王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96-4609,共14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道岔区多钢轨的柔性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钢轨表面波磨;考虑钢轨波磨的分布相位、波长、波深及通过速度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道岔区波...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车辆-道岔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高速车辆-道岔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考虑道岔区多钢轨的柔性变形,通过数值模拟来描述钢轨表面波磨;考虑钢轨波磨的分布相位、波长、波深及通过速度等影响因素,重点分析道岔区波磨工况下轮轨垂向力和车辆部件垂向振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尖轨顶宽40 mm处,当钢轨波磨处于波深时变率最大的相位时,尖轨侧轮轨垂向力最大;道岔区波磨会缩短轮载过渡段长度;当波长为150 mm、波深达到0.08 mm时,尖轨侧车轮在轮载过渡段完全减载,出现瞬间轮轨分离现象;轮轨垂向力、车辆轴箱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与波长呈负相关,与波深、速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道岔 钢轨波磨 车辆-道岔刚柔耦合模型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轮载过渡
下载PDF
提速条件下万吨重载列车通过曲线的车辆稳定性及轮轨动态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杨文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41-246,共6页
为研究重载铁路既有线提速(由80km/h提至90km/h)对列车通过曲线的稳定性及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开展车辆动力学及轨道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稳定性测试中,随运行速度提高,万吨重载列车的车体、构架及承载鞍加速度普遍小幅... 为研究重载铁路既有线提速(由80km/h提至90km/h)对列车通过曲线的稳定性及其轮轨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开展车辆动力学及轨道动力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车辆稳定性测试中,随运行速度提高,万吨重载列车的车体、构架及承载鞍加速度普遍小幅增大,其范围分别为0.02g~0.20g、0.13g~0.33g和5.2g~48.8g,相比重车工况而言,空车工况下构架加速度受列车运行速度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轨道结构测试中,轮轨垂向力及横向力的范围分别为101.91~168.30kN和23.51~86.22kN,重载列车提速引起轮轨横向力小幅波动;钢轨及轨枕的垂向加速度范围分别为20.32g~59.32g、2.75g~7.50g,钢轨及轨枕加速度均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测试中,车辆稳定性及轮轨动态相互作用指标均小于安全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试验研究 提速 车辆稳定性 轮轨动态相互作用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轮轨垂向动态相互作用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婉明 詹斐生 《中国铁路》 1992年第12期8-12,15,共6页
发展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客运走出困境的重大决策。因此,必须要以超前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为后盾。为了探讨高速铁路垂向动态相互作用及其相关问题,本文以轮轨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框架,借助于垂向相互作用仿... 发展高速铁路是铁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客运走出困境的重大决策。因此,必须要以超前的专业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为后盾。为了探讨高速铁路垂向动态相互作用及其相关问题,本文以轮轨耦合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框架,借助于垂向相互作用仿真系统 VICT,围绕高速铁路轮轨激扰控制、动态向应分析、机车车辆簧下质量限制以及轨道结构减振设计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论证,以期为高速铁路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计算机化仿真 轮轨关系
下载PDF
轮缘槽宽度对固定辙叉轮轨关系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卫华 曹洋 +2 位作者 王启云 康晶晶 马彬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90-3198,共9页
为明确固定辙叉轮缘槽宽度对辙叉区轮轨关系的影响,基于轮轨接触理论和车辆—道岔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以轮载过渡断面等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轮缘槽宽度优化方法,分析轮缘槽宽度对固定辙叉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动力相互... 为明确固定辙叉轮缘槽宽度对辙叉区轮轨关系的影响,基于轮轨接触理论和车辆—道岔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以轮载过渡断面等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轮缘槽宽度优化方法,分析轮缘槽宽度对固定辙叉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轮载过渡区,合理减小轮缘槽宽度可增大实际轮载过渡断面心轨轨头宽度且降低等效锥度发生突变几率;辙叉轮缘槽宽度变化对轮轨动力相互作用影响不大,各动力学指标幅值变化极小,进一步验证了以轮轨接触几何参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的轮缘槽优化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辙叉 道岔 轮缘槽 轮轨接触关系 轮轨动力相互作用
下载PDF
25t轴重货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隽耄 孙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9-234,共6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带有传统三大件转向架货车的轴重由21t提高为25t后轮轨动力作用的变化情况。通过研究,提出改变我国传统转向架结构和优化参数的途径来降低轮轨的动力作用并探讨在既有线路上实现25t轴重的可行性。
关键词 轴重 货车 转向架 轮轨 动力作用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modifiers on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s with various angles of attack 被引量:1
20
作者 Zhen Yang Pan Zhang +1 位作者 Jan Moraal Zili Li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2年第3期360-382,共23页
By modifying friction to the desired level,the application of friction modifiers(FMs)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emerging tool in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for increasing braking/traction force in poor adhesion c... By modifying friction to the desired level,the application of friction modifiers(FMs)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emerging tool in the railway engineering for increasing braking/traction force in poor adhesion conditions and mitigating wheel/rail interface deterioration,energy consumption,vibration and noise.Understan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FMs in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s is crucial to their proper applications in practice,which has,however,not been well explained.This study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two types of top-of-rail FM,i.e.FM-A and FM-B,and their application dosages on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s with a range of angles of attack(AoAs)using an innovative well-controlled V-track test rig.The tested FMs have been used to provide intermediate friction for wear and noise reduc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Ms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 wheel–rail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riction rolling induced axle box acceleration(ABA).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ollow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udy of FM:the applications of the tested FMs can both reduce the wheel–rail adhesion level and change the negativ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to positive;stick–slip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V-Track and eliminated by FM-A but intensified by FM-B,depending on the dosage of the FMs applied;the negative friction characteristic is not a must for stick–slip;the increase in ABA with AoA is insignificant until stick–slip occurs and the ABA can thus be influenced by the applications of F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ction modifier V-track test rig ADHESION wheelrail dynamic interaction Angle of attack Axle box accel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