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3
1
作者 何中虎 兰彩霞 +3 位作者 陈新民 邹裕春 庄巧生 夏先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93-2215,共23页
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鉴定方法、基因定位和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报道的72个条锈病成株抗性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和82个白粉病成株抗性QTL整合... 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鉴定方法、基因定位和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报道的72个条锈病成株抗性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和82个白粉病成株抗性QTL整合到一张连锁图谱上,控制2种病害的基因簇(≥5个QTL)有8个,其中位于7DS的Yr18/Lr34/Pm38和1BS的Yr29/Lr46/Pm39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成株抗性,位于4DL的Yr46/Lr67位点可能也对白粉病表现成株抗性,Yr18/Lr34/Pm38和Yr36已被克隆,Yr29/Lr46/Pm39的克隆已取得良好进展,为培育兼抗和成株抗性相结合的品种提供了可用基因。总结了成株抗性在中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并用实例证实了培育成株抗性品种的可行性,建议对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的咸农4号和小偃6号等进行遗传分析,育种工作者和品种审定部门需要转变观念,将成株抗性利用作为国内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育种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白粉病 成株抗性 分子定位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小麦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李保云 王岳光 +2 位作者 刘凤鸣 孙辉 刘广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2-326,共5页
采用 SDS- PAGE方法 ,通过对 4个优质亲本与 3个农艺亲本间杂交获得的 F2 群体的每一单株及其亲本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 HMW- GS)组成分析 ,并对每一 F2 单株上 F3籽粒群体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SDS-沉... 采用 SDS- PAGE方法 ,通过对 4个优质亲本与 3个农艺亲本间杂交获得的 F2 群体的每一单株及其亲本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 HMW- GS)组成分析 ,并对每一 F2 单株上 F3籽粒群体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与其籽粒蛋白质含量、SDS-沉降值的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不同的群体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 ,但其 SDS-沉降值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本研究 ,建议在我国小麦品质遗传育种中 ,采用 SDS- PAGE法 ,选择优质材料作亲本 ,在杂交早代 ,选择具有 5+10亚基对的单株 ,并结合测定蛋白质含量、 SDS-沉降值及其它品质性状进行后代选择 ,培育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蛋白质 SDS-沉降值 HMW-GS 品质育种
下载PDF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 被引量:87
3
作者 李淑文 文宏达 +2 位作者 周彦珍 李雁鸣 肖凯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92-2000,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阐明氮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氮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丰、缺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氮效率、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吸收同化关键...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氮效率小麦的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阐明氮高效小麦品种高效吸收氮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丰、缺氮条件下的籽粒产量、氮效率、氮素吸收特性和氮素吸收同化关键酶活性。【结果】缺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和氮效率以氮高效品种(H)最高,中效(M)次之,低效(L)最低;H具有较多的单位面积穗数且与籽粒产量和氮效率显著相关;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氮累积量在抽穗期和成熟期以H最大,M次之,L最低;不同生育时期株高、群体茎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重、叶片NO3-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各生育阶段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和光合势均以H最大,M次之,L最低;叶片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供试不同氮效率品种之间差异较小。【结论】较强的氮素吸收能力和较好的植株生长特性是氮胁迫条件下供试氮高效小麦品种获得高氮效率的生物学基础。在丰氮条件下,供试不同氮效率品种的籽粒产量、氮效率、植株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与缺氮条件下的表现规律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氮效率 氮素吸收 物质生产
下载PDF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9
4
作者 马东辉 赵长星 +2 位作者 王月福 吴钢 林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896-4901,共6页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含水量下,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速率、Fv/Fo和Fv/Fm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数,但过多(30... 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土壤含水量下,小麦旗叶SPAD值、光合速率、Fv/Fo和Fv/Fm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穗数,但过多(300kg/hm^2)或过少(150kg/hm^2)施氮均不利于穗粒数和干粒重的提高,而导致减产。在相同施氮量下,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70%处理的旗叶SPAD值、光合速率、Fv/Fo和Fv/Fm最高,40%~50%处理最低,80%~90%处理居中,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80%~90%)或过低(40%-50%)导致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最终使产量降低。表明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小麦旗叶的光合特性降低,而适当增施氮肥可以改善旗叶的光合特性,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土壤含水量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增强紫外线B辐射对小麦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杨景宏 陈拓 王勋陵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 0 k J.m- 2 (对照 )、8.82 k J.m- 2 (处理 1)和 12 .6 k J.m- 2 (处理 2 ) 3种剂量的紫外线 B辐射下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变化。紫外线 B辐射导致了光合色素 (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的降解、Hill反应的... 研究了温室种植的小麦在 0 k J.m- 2 (对照 )、8.82 k J.m- 2 (处理 1)和 12 .6 k J.m- 2 (处理 2 ) 3种剂量的紫外线 B辐射下叶绿体膜组分和膜流动性的变化。紫外线 B辐射导致了光合色素 (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的降解、Hill反应的抑制、膜脂肪酸组分配比的改变和不饱和度指数 (IUFA)的下降、膜流动性的降低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升高。分析表明 ,紫外线 B辐射诱导的膜脂过氧化是叶绿体膜系统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紫外线B辐射 叶绿体膜系统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Transgeni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小麦转基因植株再生(英文) 被引量:29
6
作者 夏光敏 李忠谊 +2 位作者 贺晨霞 陈惠民 RichardBrettell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9年第1期22-28,共7页
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Ⅰ的Ti 质粒pUNN-2 带有Ubi1 启动子驱动的npt Ⅱ基因。7 种基因型小麦幼胚或胚性愈伤组织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实验。经过不同浓度巴龙霉素的筛选,3 种基因型小麦产生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 根癌农杆菌菌株Agl Ⅰ的Ti 质粒pUNN-2 带有Ubi1 启动子驱动的npt Ⅱ基因。7 种基因型小麦幼胚或胚性愈伤组织用于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实验。经过不同浓度巴龙霉素的筛选,3 种基因型小麦产生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再生植株经PCR 和Southern 杂交鉴定为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 再生转基因植株的小麦愈伤组织数/ 用于转化实验的愈伤组织数) 为3.7% ~5 .9% 。小麦基因型及转化材料的起始生理状态是影响TDNA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癌农杆菌 介导法 nptⅡ基因 转基因植株
全文增补中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 被引量:59
7
作者 赵长星 马东辉 +1 位作者 王月福 林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88-2393,共6页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氮肥处理下,小麦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氮肥处理下,小麦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光合速率(Pn)均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60%~70%处理>80%~90%处理>40%~50%处理,小麦旗叶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花后土壤含水量40%~50%处理>80%~90%处理>60%~70%处理,表明花后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导致小麦旗叶早衰,影响籽粒灌浆,降低粒重.在花后相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旗叶SPAD值、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n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MDA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表明增施氮肥可以延缓小麦旗叶衰老,但过量施用氮肥则不利于小麦粒重的提高,尤其是在花后土壤缺水的情况下,施用过多氮肥可导致小麦粒重下降.在小麦生产中可以将施用氮肥和控制花后土壤水分含量相结合,延缓小麦植株衰老,提高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土壤含水量 衰老 粒重
下载PDF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与氮吸收对氮素供应的响应及生理机制 被引量:51
8
作者 韩胜芳 李淑文 +2 位作者 吴立强 文宏达 肖凯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12,共6页
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小麦的生物学性状、生理参数和氮同化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系干质量、茎叶干质量、植株氮累积量基本上为氮高效品种>中效品种>... 以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低氮和高氮条件下小麦的生物学性状、生理参数和氮同化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低氮条件下,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根系干质量、茎叶干质量、植株氮累积量基本上为氮高效品种>中效品种>低效品种.低氮条件下,氮吸收高效品种(冀97-6360)的根系活跃吸附面积、TTC还原力、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片NO3-含量最大;生理高效品种(石新5418)具有较高的叶片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较低的植株全氮含量、叶片NO3-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低氮条件下植株氮利用效率与氮吸收系数显著相关.不同小麦品种在高氮条件下的生物学性状、生理参数和氮同化代谢酶活性与低氮条件下不尽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利用效率 氮代谢 生理指标
下载PDF
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9
作者 姚金保 马鸿翔 +4 位作者 姚国才 杨学明 周淼平 张平平 张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8-213,共6页
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麦茎秆形态和结构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关系以及抗倒性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株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抗倒性呈负相关;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 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麦茎秆形态和结构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关系以及抗倒性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株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抗倒性呈负相关;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单位长度干重与抗倒性呈正相关。茎秆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面积以及髓腔大小与抗倒性密切相关。茎秆化学成分中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硅、钾元素含量与抗倒性呈正相关。小麦抗倒性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除受多对主基因控制外,可能还受微效修饰基因作用。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已将抗倒性以及与抗倒性相关的茎秆形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形态结构特性 化学成分 遗传 抗倒性
下载PDF
小麦直、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比色快速测定研究 被引量:47
10
作者 戴双 程敦公 +4 位作者 李豪圣 刘爱峰 刘建军 赵振东 宋健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2-447,共6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通过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多波长法对比色法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对影响测定结果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与马铃薯相比,小麦面粉直、支链淀粉-碘复合物吸收曲... 为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通过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多波长法对比色法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进行了比较,并对影响测定结果的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和分析。结果表明,与马铃薯相比,小麦面粉直、支链淀粉-碘复合物吸收曲线存在一定的差异。用单波长法、双波长法、多波长法测定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均能得到相关性很高的回归方程。双波长和多波长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测定结果优于单波长法。多波长法测定复杂,结果计算繁琐,因此双波长法更适用于小麦直、支链淀粉含量的同时测定,其测定结果也优于多波长法。在双波长法中,小麦直链淀粉的适宜测定波长为630和486 nm,小麦支链淀粉的适宜测定波长为550和743 nm。溶液酸碱度pH值3.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淀粉含量 比色法 波长
下载PDF
一种适于PCR扩增的小麦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法 被引量:44
11
作者 柴建芳 刘旭 贾继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46-248,共3页
许多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对大量的小麦样品进行PCR检测,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方法十分必要。根据国外报道的一种快速提取水稻和玉米基因组DNA的方法,我们对部分提取步骤进行变动后,在小麦上进行了尝试,长度为1.5kb... 许多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对大量的小麦样品进行PCR检测,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提取小麦基因组DNA的方法十分必要。根据国外报道的一种快速提取水稻和玉米基因组DNA的方法,我们对部分提取步骤进行变动后,在小麦上进行了尝试,长度为1.5kb的片段能得到稳定的扩增。该方法样品研磨在1.5ml的离心管内进行,后续操作不用酚、氯仿、CTAB、SDS和巯基乙醇,整个提取过程不需要使用通风橱,操作步骤简单,花费时间少,而且提取的小麦基因组DNA完整性好,量也较可观。一个DNA样品可供50~100次PCR反应使用,适用于小麦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基因后代检测以及引物筛选、分子标记定位等多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DNA提取 PCR
下载PDF
小麦株高性状的QTL分析(英文) 被引量:23
12
作者 刘冬成 高睦枪 +4 位作者 关荣霞 李润枝 曹双河 郭小丽 张爱民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6-711,共6页
自 2 0世纪 6 0年代农林 10号矮秆基因被用于小麦育种以来 ,矮化育种成为世界范围内势不可挡的趋势 ,矮秆基因研究被越来越多的育种专家重视。先后鉴定出 2 0余个矮秆基因 ,并应用其中 6、7个基因 ,培育了大批丰产潜力大的半矮秆品种。... 自 2 0世纪 6 0年代农林 10号矮秆基因被用于小麦育种以来 ,矮化育种成为世界范围内势不可挡的趋势 ,矮秆基因研究被越来越多的育种专家重视。先后鉴定出 2 0余个矮秆基因 ,并应用其中 6、7个基因 ,培育了大批丰产潜力大的半矮秆品种。应用矮秆冬小麦品系ND3338(♀ )和F390 (♂ )杂交得到的F2∶3群体 ,研究小麦株高的遗传基础 ,对控制株高的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定位。利用 2 4 0个F2∶3家系 ,构建了含 2 15个微卫星标记、覆盖 36 0 0cM、由 2 1个连锁群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谱 ,并对该群体进行了 4个环境 (2年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 ,2点 :北京和石家庄 ) 3重复的田间种植 ;采用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株高性状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 :7个影响株高的QTL分别位于染色体 1B、4B(2个 )、6A(2个 )、6D和 7A上 ,每个QTL能解释 5 .2 %~ 5 0 .1%的表型变异 ,每个环境条件下检测出的所有QTL能解释 6 4 .8%~ 75 %的表型变异 :除了 7A上的QTL外 ,其他 6个降低株高的QTL均来自ND3338,其效应介于0 .94cm~ 9.33cm之间 ,且其中的 4个在所有的环境下都能被检测出来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在 4BS的Xgwm113标记附近有一主效QTL ,其在不同的环境下能降低株高 7.91cm~ 9.33cm ,解释 2 7.8%~ 36 .2 %的表型变异 ,有着同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性状 QTl分析 数量性状位点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小麦籽粒淀粉合成、淀粉特性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晨阳 何英 +3 位作者 方保停 王书丽 付雪丽 郭天财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淀粉是小麦籽粒中的主要成份,与中国传统食品(如面条、馒头等)的加工品质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淀粉品质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综述了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灌浆期间淀粉合成酶的变化与调控、灌浆期间淀粉的积累动态、淀粉特性及其农艺调控... 淀粉是小麦籽粒中的主要成份,与中国传统食品(如面条、馒头等)的加工品质关系极为密切。目前淀粉品质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综述了小麦淀粉合成关键酶、灌浆期间淀粉合成酶的变化与调控、灌浆期间淀粉的积累动态、淀粉特性及其农艺调控措施、淀粉特性与面食加工品质的关系等,以促进对小麦淀粉品质的了解和深入研究,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淀粉合成关键酶 淀粉特性 品质特性
下载PDF
微塑料对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7
14
作者 连加攀 沈玫玫 刘维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745,共9页
为探究微塑料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农业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3种微塑料[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小麦种子为实验对象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微塑... 为探究微塑料对农作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农业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3种微塑料[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小麦种子为实验对象进行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在试验微塑料浓度内,三种微塑料均在低中浓度(<500 mg·L^(-1))对小麦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范围为2.86%~20%,而相较于对照组,在高浓度(1000 mg·L^(-1))时对种子发芽率具有一定的促进。微塑料对小麦种子活力指数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LLDPE>EVA>PMMA,EVA和LLDPE在低浓度时对种子平均发芽时间促进高于高浓度,且PMMA对小麦种子生长特征无显著影响。微塑料对小麦苗长、根长和干质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仅有LLDPE在10 mg·L^(-1)时明显抑制小麦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小麦 种子发芽 发芽特征
下载PDF
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及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关系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蔡瑞国 张敏 +7 位作者 尹燕枰 王平 张体彬 顾锋 戴忠民 梁太波 邬云海 王振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3-62,共10页
【目的】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进一步揭示其关系。【方法】试验选用多穗中粒(MM)型品种藁城8901(GC8901)和大穗大粒(LL)型品种山农1391(SN1391),设12gN·m-2(LN)和24gN·... 【目的】小麦灌浆过程中旗叶光合、抗氧化代谢与氮素营养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以进一步揭示其关系。【方法】试验选用多穗中粒(MM)型品种藁城8901(GC8901)和大穗大粒(LL)型品种山农1391(SN1391),设12gN·m-2(LN)和24gN·m-2(HN)2个氮肥处理,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合色素含量、氮素含量、光合特性和抗衰老酶活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小麦开花后旗叶氮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开放的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量子效率(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在花后14d左右开始下降,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直到衰老末期才有小幅下降,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上升趋势。旗叶光能的吸收和利用之间存在矛盾,这是促其衰老的重要原因。与MM型小麦品种GC8901相比,LL型品种SN1391群体较小,籽粒灌浆后期旗叶的光合色素含量高,光系统Ⅱ的活性下降慢,净光合速率高;同时,抗衰老酶活性下降慢,膜脂过氧化程度轻。氮素水平对2个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旗叶的光合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不同。LL型品种SN1391表现为,增施氮肥后旗叶光系统Ⅱ的开放程度和实际光化学效率提高,热耗散降低,净光合速率提高;旗叶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提高,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增施氮肥后MM型品种GC8901光系统Ⅱ活性下降,用于热耗散的能量增加,光合速率降低;抗氧化酶系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结论】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能吸收和利用间的矛盾是促其衰老的重要原因。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旗叶生育后期的光合及抗氧化代谢存在显著差异。施用氮肥对小麦旗叶光合、衰老特性的影响因品种类型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特性 抗氧化代谢 氮素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旱性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赵红梅 郭程瑾 +4 位作者 段巍巍 齐永清 王笑颖 李雁鸣 肖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6-81,共6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正常降雨年型的干旱处理(DT)和正常灌溉(CK)条件下,对于不同类型抗旱品种的产量形成能力、抗旱性评价指标以及相关抗旱生理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和产量降低指数(YDI... 以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正常降雨年型的干旱处理(DT)和正常灌溉(CK)条件下,对于不同类型抗旱品种的产量形成能力、抗旱性评价指标以及相关抗旱生理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和产量降低指数(YD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供试品种成熟期单株干物重具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随着品种抗旱性的增强而不断增加,表明干旱条件下单株干物重的大小与小麦品种的抗旱性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单位面积穗数与产量降低指数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干旱条件下单位面积具有较多的穗数形成能力,对于干旱条件下小麦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旗叶全展、中期和生长后期的净光合速率(Pn)和脯氨酸含量均与抗旱指数和产量降低指数、叶绿素含量与产量降低指数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表明可用植株旗叶的Pn、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参考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抗旱指数 光合参数 脯氨酸含量
下载PDF
水分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根系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素瑜 王和洲 +2 位作者 杨明达 王静丽 贺德先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484-2496,共13页
【目的】通过两年的防雨棚微区控水试验,探索秸秆还田和水分调控对小麦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提高秸秆还田效果及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RS)和秸秆不还田(CK)处理;3种土壤... 【目的】通过两年的防雨棚微区控水试验,探索秸秆还田和水分调控对小麦根系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提高秸秆还田效果及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方法】试验设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RS)和秸秆不还田(CK)处理;3种土壤水分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50%—55%(干旱处理,D)、60%—65%(轻旱处理,SD)和70%—75%(适宜水分处理,N)。测量土壤水分含量、根干重、根干重密度、根系活力、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干旱条件下小麦成熟期的次生根数显著降低,与轻旱和适宜水分处理相比,不同生育时期小麦根系活力均显著降低,0—25 cm土层中的根干重密度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也基本表现为降低趋势,产量下降幅度分别为4.34%—38.30%和14.30%—36.63%,但土壤贮水消耗量分别显著增加7.92%—25.56%和31.34%—90.72%,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增加12.69%—30.09%和11.83%—32.88%。干旱条件下,与CK处理相比,RS处理在返青期和成熟期的单株次生根数分别提高了17.17%—29.41%和5.60%—27.86%,不同生育时期0—25 cm土层中根干重密度降低,花后根系活力及25—50 cm土层中根干重密度的下降幅度增大,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5.02%—19.52%和7.51%—14.56%。轻旱和适宜水分条件下,与CK处理相比,RS处理提高了不同生育时期的单株次生根数,减缓了小麦花后的根系活力及25—50 cm土层中的根干重密度下降幅度,并且增加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灌溉量及总耗水量,除2013—2014年小麦生长季适宜水分条件下不同还田方式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秸秆还田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6.09%—9.18%和6.77%—11.13%。另外,秸秆还田方式与水分调控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论】在较好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轻旱和适宜水分),秸秆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秸秆还田 土壤水分 根系生长 根系活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nitric oxide on salt stress-induced oxidative damage to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leaves 被引量:37
18
作者 Haihua Ruan Wenbiao Shen +1 位作者 Maobing Ye Langlai X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8期677-681,共5页
The changes of chlorophyll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confirmed that 0.1 and 1 mmol/L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a donor of nitric oxide (NO) in vivo, could markedly alleviate t... The changes of chlorophyll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s,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confirmed that 0.1 and 1 mmol/L sodium nitroprusside (SNP), a donor of nitric oxide (NO) in vivo, could markedly alleviate the oxidative damage to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leaves induced by 150 and 300 mmol/L NaCl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Further results proved that NO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catalase (CAT), both of which separately contributed to the delay of O2- and H2O2 accumulation in wheat leaves under saltstress. Meanwhile, the accumulation of proline was apparently accelerated. Therefore,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O could strongly protect wheat leaves from oxidative damage caused by sal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alt stress NITRIC oxide oxidative damage protection.
原文传递
Mapping QTLs with epistatic effects an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or plant height using a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in cultivated wheat 被引量:36
19
作者 Kunpu Zhang Jichun Tian Liang Zhao Shanshan W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7,共9页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plant height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were studied using a set of 168 doubled haploid (DH) lines,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the cross Huapei 3/Yumai 57. A genetic linkage ...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plant height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were studied using a set of 168 doubled haploid (DH) lines,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the cross Huapei 3/Yumai 57. A genetic linkage map was constructed using 283 SSR and 22 EST-SSR markers. The DH population and the parents were evaluated for wheat plant height in 2005 and 2006 in Tai'an and 2006 in Suzhou. QT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software of QTLNetwork version 2.0 based on the mixed linear model. Four additive QTLs and five pairs of epistatic effects were detected, which were distributed on chromosomes 3A, 4B, 4D, 5A, 6A, 7B, and 7D. Among them, three additive QTLs and three pairs of epistatic QTLs showed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QEs). Two major QTLs, Qph4B and Qph4D, which accounted for 14.51% and 20.22%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were located similar to the reported locations of the dwarfing genes Rhtl and Rht2, respectively. The Qph3A-2 with additive effect was not reported in previous linkage mapping studies. The total QTL effects detected for the plant height explained 85.04%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with additive effects 46.07%, epistatic effects 19.89%, and QEs 19.0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additive effects and epistatic effects were important genetic bases of wheat plant height, which were subjected to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s, and caused dramatic changes in phenotypic effects. The information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manipulating the QTLs for wheat plant height by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 epistatic effects plant heigh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下载PDF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睿辉 陈耀锋 +4 位作者 高秀武 秦震霓 任惠莉 韩德俊 梁虹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激素 幼胚 胚性无性系 诱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