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聚合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心宇 陈佩度 张守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40-646,共7页
采用了在早代进行抗性鉴定、淘汰感病株、保留抗病株继续种植、较晚世代(F4代)进行抗性鉴定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策略,提高了选到聚合抗性植株的效率。利用与Pm2、Pm4a、Pm8、Pm21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RFLP标记... 采用了在早代进行抗性鉴定、淘汰感病株、保留抗病株继续种植、较晚世代(F4代)进行抗性鉴定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策略,提高了选到聚合抗性植株的效率。利用与Pm2、Pm4a、Pm8、Pm21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RFLP标记和PCR标记(SCAR标记),对含有这些基因的优良品系间配制的杂交组合的F4代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择,并结合抗性鉴定,筛选到 14株 Pm4a + Pm21的植株, 16株 Pm2+ Pm4a的植株,6株Pm8+Pm21的植株。应该引起注意的是,Pm2+ Pm4a对混合白粉病菌的抗性达到高抗至免疫水平,而 Pm2和 Pm4a单独存在时则抗性较差,表明聚合抗病基因植株的抗性提高了,为培育具有持久抗性的品系或品种提供了新思路,它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上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基因聚合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Pm4a和Pm21的聚合体 被引量:48
2
作者 高安礼 何华纲 +2 位作者 陈全战 张守忠 陈佩度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00-1405,共6页
利用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Pm4 a和Pm21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含有Pm2、Pm4 a和Pm21的小麦品系复合杂交后代经3轮分子标记选择,得到了一批聚合有Pm2+Pm4 a+Pm213个基因的抗病植株,以及若干株Pm2+Pm21、Pm4 a+Pm21和Pm2+Pm4 a2个基因聚... 利用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Pm4 a和Pm21紧密连锁的PCR标记,对含有Pm2、Pm4 a和Pm21的小麦品系复合杂交后代经3轮分子标记选择,得到了一批聚合有Pm2+Pm4 a+Pm213个基因的抗病植株,以及若干株Pm2+Pm21、Pm4 a+Pm21和Pm2+Pm4 a2个基因聚合的植株。同时,还对中选植株进行了抗病性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含有Pm21的聚合体与Pm21基因单独存在时抗性相当,均对白粉病免疫,聚合体Pm2+Pm4 a的抗性好于Pm2或Pm4 a单独存在时的抗性。为降低分子标记选择成本,将检测Pm4 a和Pm21的2种PCR放在一个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产物经1次电泳,可同时检测出Pm4 a和Pm21,不同引物之间没有明显交叉扩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基因聚合 分子标记选择 表型选择
下载PDF
中国小麦白粉病发生地域分布的气候分区 被引量:55
3
作者 霍治国 陈林 +3 位作者 刘万才 薛昌颖 赵圣菊 庄立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873-1881,共9页
根据全国 1 2 0个气象站点小麦拔节~成熟期间的多年平均 (1 971~ 1 998)旬≥ 0 .1 mm雨日出现机率、旬降雨量、旬平均相对湿度、旬平均温度、旬日照时数和白粉病病害资料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小麦白粉病发生地域分布划分为发生... 根据全国 1 2 0个气象站点小麦拔节~成熟期间的多年平均 (1 971~ 1 998)旬≥ 0 .1 mm雨日出现机率、旬降雨量、旬平均相对湿度、旬平均温度、旬日照时数和白粉病病害资料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小麦白粉病发生地域分布划分为发生气候带 ( )和不发生气候带 ( )。 又分为常发气候亚带 ( A)、易发气候亚带 ( B)、次易发气候亚带 ( C)、偶发气候亚带 ( D)。 A分为冬小麦白粉病西南常发气候区 ( A1 )、冬小麦白粉病长江流域常发气候区 ( A2 )、冬小麦白粉病淮河流域常发气候区 ( A3 )共 3个区 ; B为冬小麦白粉病黄河流域易发气候区 ( B区 ) 1个区 ; C分为南方冬小麦白粉病次易发气候区 ( C1 )、北方春小麦白粉病次易发气候区 ( C2 )、北疆春小麦白粉病次易发气候区 ( C3 )、西藏南部冬春小麦白粉病次易发气候区 ( C4)共 4个区 ; D分为南方冬小麦白粉病偶发气候区 ( D1 )、北方春小麦白粉病偶发气候区 ( D2 )共 2个区。评述了不同气候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气候生态特征。该分区结果客观揭示了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地域分布规律 ,是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小麦白粉病分区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小麦白粉病 发生地域分布 气候分区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新尝试——与P_(m2)及P_(m4a)基因紧密连锁RFLP标记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金元 刘大钧 +4 位作者 陈佩度 齐莉莉 程顺和 高德荣 吴荣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共5页
以当地育成的小麦抗白粉病材料,对国外筛选到的与白粉病抗性基因Pm2及Pm4a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RFLP标记即使在遗传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仍可用于对Pm2及Pm4a基因的检测及鉴定。研究还表明... 以当地育成的小麦抗白粉病材料,对国外筛选到的与白粉病抗性基因Pm2及Pm4a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RFLP标记即使在遗传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仍可用于对Pm2及Pm4a基因的检测及鉴定。研究还表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不仅可行,而且还可对育成的抗病品系所携具体抗性基因进行精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病育种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气候异常与中国小麦白粉病灾害流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霍治国 叶彩玲 +2 位作者 钱拴 陈林 刘万才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5-90,共6页
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与我国冬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在厄尔尼诺出现的起始年 ,冬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相对较小 ;在厄尔尼诺起始年至下一个厄尔尼诺起始年的前一年 ,冬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趋势逐年增大 ,并在下一个厄尔... 分析了厄尔尼诺事件与我国冬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 :在厄尔尼诺出现的起始年 ,冬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相对较小 ;在厄尔尼诺起始年至下一个厄尔尼诺起始年的前一年 ,冬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趋势逐年增大 ,并在下一个厄尔尼诺起始年的前一年达到最大值 ;在连续出现厄尔尼诺的年份 ,冬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逐年降低。厄尔尼诺事件系通过引发主要麦区的降水、温度异常来影响小麦白粉病的流行程度。造成厄尔尼诺年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相对较低的原因 ,与厄尔尼诺起始年前的冬半年寒潮活动加强造成冬小麦冻害严重 ,大大降低了小麦白粉菌的越冬基数及春季干旱不利于小麦白粉菌的侵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事件 小麦白粉病 发生面积 降水 温度
下载PDF
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长期气象预测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钱拴 霍治国 叶彩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63,共8页
确定了影响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病流行的9项关键环流特征因子指标,其中4项较好地表征了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轻、偏轻、偏重、重4个级别的气候特征。以关键环流特征因子距平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上年10月初、当年4月初制作预报的2个全国小... 确定了影响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病流行的9项关键环流特征因子指标,其中4项较好地表征了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轻、偏轻、偏重、重4个级别的气候特征。以关键环流特征因子距平为预测因子,建立的上年10月初、当年4月初制作预报的2个全国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距平预测模式历史拟合效果较好,对2004年的外延预报准确率分别达87.5%和98.2%。通过分析关键大气环流特征因子对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可能影响机制,发现前期关键环流特征因子对我国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具有很好的气候背景指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大气环流 关键特征因子 距平 长期气象预测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化学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8
7
作者 刘君丽 司乃国 +1 位作者 解会敏 黄林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6,共2页
介绍了小麦白粉病的化学防治现状、存在问题 。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化学防治 现状 发展方向 杀菌剂
下载PDF
68个主推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分析及基因推导 被引量:32
8
作者 杨立军 曾凡松 +5 位作者 龚双军 史文琦 张学江 汪华 向礼波 喻大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354-3368,共15页
【目的】对中国68个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分析和基因推导,为白粉病流行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春季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和新疆麦区等12个省(自治区)采集1 094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株,并用每个菌株分别接... 【目的】对中国68个主推小麦品种进行抗白粉病分析和基因推导,为白粉病流行预警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春季在西南、西北、长江中下游、华北、黄淮和新疆麦区等12个省(自治区)采集1 094个单孢子堆白粉病菌株,并用每个菌株分别接种68个品种离体叶段进行抗感性测定;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表型抗感性数据进行UPGAMA(unweighted pair group arithmetic mean analysis)聚类分析;用实验室长期收集保存的31个毒谱不同的菌株作为鉴别菌株对30个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和68个主推品种的离体叶段进行接种,比较68个品种和单基因材料对31个鉴别菌株的抗性谱,从而推导68个主推品种所含的抗白粉病基因。【结果】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抗谱存在明显差异。内麦8号、内麦9号和绵麦37抗谱宽,对各省菌群的抗性频率均大于99%;济麦22、扬麦11、扬麦12、扬麦13和轮选987等5个品种抗性频率在70%—90%;有54个品种的抗性频率小于40%,占供试品种总数的79.4%,表明大部分主推品种的抗性已被克服。某品种对该品种推广种植区域菌群的抗性频率低于对其它非种植区域菌群的抗性频率。聚类分析可将68个品种分成4大类,第I类包括6个品种,其中5个品种抗性频率在40%—70%;第II类包括7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大于70%;第III类包括54个品种,抗性频率均小于40%;第IV类包括1个品种,抗性频率为46.1%;聚类显示来自于同一省的品种、抗性频率相近的品种具有相似或相近的抗性遗传背景。基因推导表明,内麦8号、内麦9号含有Pm21,偃展4110、新麦208和扬麦11均含有Pm4b;济麦22含有Pm2+ta;其余品种含有其它未知抗白粉病因子。【结论】当前中国主推小麦品种中近80%的品种对全国白粉病菌群的抗性频率不高,特别是就单个品种而言,对该品种种植区的白粉菌群抗性频率更低,存在小麦白粉病在条件适合时暴发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主推品种 抗性频率 抗性基因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和抗病基因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段双科 许育彬 吴兴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文从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分化与毒性监测 ,抗病基因及其利用 ,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三个层面综述了我国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 ,抗病基因利用和抗白粉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作者研究工作对当前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新方法进行了... 本文从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分化与毒性监测 ,抗病基因及其利用 ,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三个层面综述了我国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 ,抗病基因利用和抗白粉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作者研究工作对当前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新方法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小麦 白粉病菌 致病毒性 抗病基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地面高光谱和低空遥感监测小麦白粉病初探 被引量:25
10
作者 乔红波 周益林 +2 位作者 白由路 程登发 段霞瑜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利用手持式高光谱仪和基于数字技术的低空遥感系统,对不同严重度小麦白粉病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分析不同时期地面平台光谱反射率与病情指数及低空遥感平台反射率与病情指数(diseaseindex,DI)、归一化植被指数(no... 利用手持式高光谱仪和基于数字技术的低空遥感系统,对不同严重度小麦白粉病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分析不同时期地面平台光谱反射率与病情指数及低空遥感平台反射率与病情指数(diseaseindex,D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bleindex,NDVI)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面光谱测量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低空遥感数字图像反射率与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在灌浆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就地面测量结果而言,近红外波段的相关性高于绿光波段,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54;低空遥感数字图像红、绿、蓝三波段中,相关性依次降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75和0.62;而且低空遥感图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也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蓝、红、绿波段,相关系数依次为0.70、0.68和0.54。这表明利用遥感非破坏性监测小麦白粉病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遥感 监测 光谱反射率
原文传递
遥感与气象数据结合预测小麦灌浆期白粉病 被引量:27
11
作者 马慧琴 黄文江 景元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5-172,共8页
利用多源数据对区域尺度上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状况准确及时地预报能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植保等部门提供重要信息,实现小麦白粉病的有效预防。研究利用一景2014年5月6日的landsat8遥感影像提取出植被指数、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利用多源数据对区域尺度上小麦白粉病的发生状况准确及时地预报能为农业服务和农业植保等部门提供重要信息,实现小麦白粉病的有效预防。研究利用一景2014年5月6日的landsat8遥感影像提取出植被指数、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和影像中各波段反射率特征,同时用2014年3月-5月份的站点逐日地面气象资料计算获得各气象特征,并经过GIS空间插值分析得到相应的空间气象特征。通过Relief算法和泊松相关系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遥感和气象特征的筛选,最终得出改进的简单比值指数(modified simple ratio index,MSR)、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e-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RDVI)、3月21日-4月20日总日照时数和4月11日-5月10日大于0.1 mm降雨日数。采用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RVM)的方法分别用筛选出的遥感、气象数据特征及2种数据特征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晋州和赵县3地区小麦灌浆期白粉病的发生预测模型,并对3种不同数据模型进行了验证与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遥感气象数据模型的总体精度达到84.2%,优于遥感数据模型的80.0%和气象数据模型的74.7%。进而得出,相比于单站点准确和空间不连续的气象数据和类型单一的遥感数据,遥感气象数据更适合于区域尺度范围内的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状况的预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气象 预测 相关向量机 气象数据 小麦白粉病
下载PDF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及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红彦 何文兰 +1 位作者 杨共强 宋玉立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6-31,共6页
介绍了DNA分子标记的主要种类及优缺点 ,综述了该项技术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中的鉴定、基因定位、遗传图谱的构建 ,以及作为辅助选择手段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病基因 分子标记 标记辅助育种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抗倒伏性及穗下节长度的QTL定位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坤普 赵亮 +2 位作者 海燕 陈广凤 田纪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50-1357,共8页
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DH群体168个株系,利用305个SSR标记对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进行了QTL定位研究。DH群体及两亲本于2005年和2006年种植于山东泰安,2006年种于安徽宿州。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 由小麦品种花培3号和豫麦57杂交获得了DH群体168个株系,利用305个SSR标记对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进行了QTL定位研究。DH群体及两亲本于2005年和2006年种植于山东泰安,2006年种于安徽宿州。利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QTLNetwork2.0软件,共检测到12个加性效应位点和10对上位效应位点。在4D染色体上控制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Apr4D,贡献率为20.0%,在各环境中稳定表达,其抗病等位基因来源于抗病亲本豫麦57;在7D染色体上控制小麦穗下节长度的qIlbs7D,贡献率为12.9%,在各环境中稳定表达。加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对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抗倒伏性和穗下节长度的遗传起重要作用,并且基因与环境常常具有互作效应。以上两个QTL可分别用于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穗下节长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成株抗性 穗下节长度 抗倒伏性 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发生气象条件和气象预报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郑秋红 杨霏云 朱玉洁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8-365,共8页
基于已有成果,采用影响事实检测法,系统分析和汇总气象条件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的规律,对气象因子在国内小麦白粉病预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已有研究表明,夏季气温偏低对白粉病病菌的越夏有利... 基于已有成果,采用影响事实检测法,系统分析和汇总气象条件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的规律,对气象因子在国内小麦白粉病预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已有研究表明,夏季气温偏低对白粉病病菌的越夏有利;秋冬季及早春气温偏高或阴雨日偏多利于病情发展,但雨水过多且集中则不利于病害发展;冬小麦生长中后期高温干旱会抑制病情发展;日照少则利于白粉病流行;病菌借助大气环流完成异地传播。关于气象因子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的研究多基于田间观测,通过与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建立小麦白粉病发生发展与各气象因子及因子组合间的定量关系。有关小麦白粉病的气象预报分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预报一般采用指标预测法;定量预报以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为多,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数学法和灰色系统理论也有应用。目前国内小麦白粉病预报研究中尚存在数据资料有限、指标选择不当、模拟方法仅限于黑箱和灰箱模型、研究结果地域性强、实用性较差等问题。机理模型的研究极少,未来亟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气象因子 影响事实检测 定性预报 定量预报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迅 肖悦岩 +1 位作者 刘万才 汤金仪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6,共6页
依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供的1980~1998年小麦白粉病病情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0和地统计学工具软件GeoEAS提供的两种空间插值方法,即普通克里格法和反距离加权平均法,进行了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分析。结... 依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供的1980~1998年小麦白粉病病情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view3.0和地统计学工具软件GeoEAS提供的两种空间插值方法,即普通克里格法和反距离加权平均法,进行了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白粉病的主要监测指标在较大空间尺度的地理分布上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根据空间自相关性,可以用普通克里格法和反距离加权平均法生成插值图。所产生的多幅地图较合理地显示了小麦白粉病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插值 地统计学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马志强 刘国镕 +4 位作者 严乐恩 张小风 韩秀英 王文桥 高胜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6,共4页
试验比较了叶段法、小株法、试管苗法、活动苗圃法测定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药剂的灵敏度的差异,并建立了灵敏度基线,发现了抗药菌株,可供测定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参考。
关键词 杀菌剂 监测 小麦 白粉病 三唑酮 抗药性
下载PDF
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陆长婴 季明东 +2 位作者 李沛元 徐润成 陈茂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2-66,共5页
研究表明 ,多菌灵和三唑酮经合理混配后对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和白粉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萌发显示增效作用 ,对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也显示了增效作用 ,说明两者混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关键词 多菌灵 三唑酮 混配 小麦 增效作用 侵染性病害
下载PDF
甘肃小麦白粉病抗源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基因库的组建 被引量:18
18
作者 曹世勤 郭建国 +3 位作者 骆惠生 金明安 贾秋珍 金社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2,共4页
2002-2005年,对收集到的30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在甘肃省的不同生态区进行了抗病性监测,结果表明:Pm1、Pm3 a、Pm3 b、Pm3 c、Pm3 f、Pm4 a、Pm5、Pm6、Pm7、Pm8、Pm17在田间抗病性丧失,失去利用价值;Pm2、Pm19、Pm4+8、Pm4、Pm5+... 2002-2005年,对收集到的30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在甘肃省的不同生态区进行了抗病性监测,结果表明:Pm1、Pm3 a、Pm3 b、Pm3 c、Pm3 f、Pm4 a、Pm5、Pm6、Pm7、Pm8、Pm17在田间抗病性丧失,失去利用价值;Pm2、Pm19、Pm4+8、Pm4、Pm5+6、Pm13在田间抗病性较低,不宜单独作为亲本利用;Pm1+2+9、Pm2+6、Pm2+mld、Pm2+talent、Pm4+2 x、Pm4 b、Pm4 b+5、Pm20、Pm21、Pmxbd在田间抗性表现良好,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充分加以利用。同时经过4年抗病性监测,从省内外2 638份小麦品种(系)材料中筛选出了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92R137、贵农21等优异材料10余份,初步组建了抗白粉病基因库。文中还对抗病基因现状和利用及今后如何避免由于抗源单一化带来的白粉病流行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小麦白粉病 抗病性 基因库
下载PDF
小麦品种多样性对白粉病及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秀娜 段霞瑜 周益林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对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SSR技术分析5个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2008年和2009年按组合所含品种数为2、3、4和5个进行组合,在田间种... 对品种多样性控制小麦白粉病的效果以及对产量和蛋白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SSR技术分析5个小麦品种的亲缘关系;2008年和2009年按组合所含品种数为2、3、4和5个进行组合,在田间种植混种组合和单播小区,人工接种白粉菌,比较各小区中小麦白粉病的AUDPC值、产量和蛋白质变化。结果表明,5个品种亲缘关系相对较近;2个品种混合时以抗感搭配较好,随着抗病品种比例增加控病效果增强;2008年混合种植中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54.55%,相对防效为10.02%~47.58%,2009年有防治效果的组合占23.08%,相对防效在1.85%到18.96%之间;在适当的组合中,如京冬8号/轮选987、京双16/京411/京冬8号对小麦白粉病有控制效果,混种不会影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当有大量能克服本地品种抗性的外来菌源时混合种植的控病效果降低。品种多样性可以用做防治小麦白粉病的一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多样性 AUDPC值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原文传递
小麦白粉病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伯宁 周益林 段霞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5,共4页
温度对小麦白粉病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此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对该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温度高于26℃时,试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止小麦白粉病病程的时间缩短,据此建立了不同温度(x)与相应终止病... 温度对小麦白粉病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此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对该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温度高于26℃时,试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止小麦白粉病病程的时间缩短,据此建立了不同温度(x)与相应终止病程的时间(y)的关系模型为y=21900e^-0.303 5x(Х^2=1.65〈Х^2 0.05,7=14.07)。同时,根据高温区病害的严重度(y)与温度(x)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其关系模型为:y=-3.00x+76.60(r^2—0.922 1^**),由此计算获得了连续10d(一个病程时间)温度为25.53℃即可终止此病害的病程。该试验结果将为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菌 温度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