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农林复合系统与单作作物系统作物根系差异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2 位作者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3,共5页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小麦系统作物根系的差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起身至乳熟期间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量比单作系统平均约高 4 .74 % ,但二者间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趋势均基...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小麦系统作物根系的差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起身至乳熟期间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量比单作系统平均约高 4 .74 % ,但二者间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趋势均基本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单作作物系统
差异特征
苹果-小麦复合系统
单作小麦系统
作物根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高海峰
赵海燕
+5 位作者
刘恩良
王锁牢
白微微
李广阔
雷钧杰
高永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3-1828,共6页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小麦白粉病在5月中旬开始为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和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果树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果树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小麦单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麦间作
枣麦间作
小麦单作
小麦白粉病
消长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密度小麦豌豆套作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董泽鹏
薛世通
+2 位作者
董琦
武强强
王爱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72-376,共5页
为了探究冬小麦与豌豆套作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的影响,找出2种作物合适的套作密度比例,以冬小麦(长4738)和豌豆(晋豌豆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小麦和豌豆套作密度配比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的...
为了探究冬小麦与豌豆套作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的影响,找出2种作物合适的套作密度比例,以冬小麦(长4738)和豌豆(晋豌豆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小麦和豌豆套作密度配比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抽穗期,M1D1、M1D2、M1D3、M2D1、M2D2和M2D3等6个小麦套作豌豆处理碱解氮含量分别较小麦单作处理提高20.25%、19.37%、17.96%、8.21%、12.6%、24.5%,其中,M2D3处理的最高,达到88.31 mg/kg;灌浆期—乳熟期,M1D1、M1D3、M2D2、M2D3处理碱解氮含量较小麦单作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1.34%、13.63%、14.87%、24.50%,其中,M2D3处理碱解氮含量最高,达到58.54mg/kg。分蘖期—拔节期,M1D1、M1D2、M2D1和M2D3等4个套作处理的有效磷含量比小麦单作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0.03%、23.69%、36.32%、37.83%;孕穗期—抽穗期,M1D2、M2D3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小麦单作处理显著提高29.36%、39.57%;灌浆期—乳熟期,M2D3处理有效磷含量较小麦单作处理显著提高34.78%。小麦花后7~14 d,M2D3处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旗叶光合速率均最高;小麦花后35 d,6个套作处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小麦单作处理,M2D3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较其他处理高。M2D3处理较小麦单作处理小麦产量显著提高了126.03%。M2D3套作处理密度最为合理,培肥和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单作
小麦和豌豆套作
土壤养分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杏麦间作系统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
9
4
作者
雷钧杰
陈兴武
+5 位作者
乔旭
赛力汗.赛
高永红
赵奇
张新志
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39-2343,共5页
【目的】在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探讨杏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方法】以杏树为基点至2行杏树中间位置由近及远分为3个区:冠下区、近冠区和远冠区,对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风速、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及叶...
【目的】在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探讨杏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方法】以杏树为基点至2行杏树中间位置由近及远分为3个区:冠下区、近冠区和远冠区,对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风速、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距离杏树越近,小麦生长空间的土壤水分含量越低;杏麦间作田的风速、植株养分均小于小麦单作田。在14:00之前,5 cm土壤地温表现为杏麦间作田大于小麦单作田;在14:00以后,5 cm土壤地温表现为小麦单作田大于杏麦间作田。小麦孕穗期是杏麦争水矛盾突出时期,灌水需及时、量多。间作田不同冠区比较,远冠区小麦叶绿素含量比较大。间作田与单作田相比,间作田小麦存在与杏树争肥矛盾,小麦植株吸收的养分少,小麦植株养分含量也少。【结论】杏麦间作条件下,距离杏树越近,土壤水分含量、小麦叶绿素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均越低。单作田小麦生理特性优于间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麦间作
单作田
小麦
生态
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伊犁河流域杨树—小麦复合系统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罗青红
史彦江
+1 位作者
宋锋惠
朱首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0,共5页
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麦复合及单作系统水分生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小麦需水关键期,灌水后1~2d,两系统麦田0—44cm土层土壤湿度增加了5%左右,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下层(110—154cm)土壤含水量增幅较单作地大。(2)复合系统在...
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麦复合及单作系统水分生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小麦需水关键期,灌水后1~2d,两系统麦田0—44cm土层土壤湿度增加了5%左右,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下层(110—154cm)土壤含水量增幅较单作地大。(2)复合系统在水平方向上S2测点小麦吸水根分布最少,垂直方向上20—30cm土层杨树与小麦根系分布最多,两种植物对水分、养分吸收的竞争最激烈。(3)单作小麦千粒重比复合小麦高4.56%,复合型麦田S12测点处小麦千粒重为S2测点处的1.11倍。(4)复合型比单作型小麦的蒸腾速率日均值低30.8g/(m2.h),比麦田100cm3土面日蒸发量低1.07g/d,比日均温低0.46℃左右,比土温低0.24℃~1.20℃。研究结果从水分利用角度为杨麦复合立体经营模式在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区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麦复合系统
小麦单作系统
土壤水分
生态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林复合系统与单作作物系统作物根系差异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73,共5页
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 (96 0 0 7 0 4 0 5 )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39770 6 2 4 )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 -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小麦系统作物根系的差异特征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小麦起身至乳熟期间 ,复合系统内小麦吸水根根量比单作系统平均约高 4 .74 % ,但二者间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的趋势均基本一致 。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单作作物系统
差异特征
苹果-小麦复合系统
单作小麦系统
作物根系
Keywords
apple
wheat
intercropping
wheat
mono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roots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181 [农业科学—农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高海峰
赵海燕
刘恩良
王锁牢
白微微
李广阔
雷钧杰
高永红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3-1828,共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13911092)
新疆农科院青年科技基金项目(xjnky-2014005)
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20160106)~~
文摘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小麦白粉病在5月中旬开始为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和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果树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果树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小麦单作田。
关键词
核麦间作
枣麦间作
小麦单作
小麦白粉病
消长规律
Keywords
walnut-
wheat
intercropping
jujube-
wheat
intercropping
wheat
monoculture
wheat
powdery
mildew
growth
and
decline
law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密度小麦豌豆套作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被引量:
3
3
作者
董泽鹏
薛世通
董琦
武强强
王爱萍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372-376,共5页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农业方面(201703D221012-2)
山西省农谷建设科研专项(SXNGJSKYZX201706)。
文摘
为了探究冬小麦与豌豆套作对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的影响,找出2种作物合适的套作密度比例,以冬小麦(长4738)和豌豆(晋豌豆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冬小麦和豌豆套作密度配比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养分含量、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抽穗期,M1D1、M1D2、M1D3、M2D1、M2D2和M2D3等6个小麦套作豌豆处理碱解氮含量分别较小麦单作处理提高20.25%、19.37%、17.96%、8.21%、12.6%、24.5%,其中,M2D3处理的最高,达到88.31 mg/kg;灌浆期—乳熟期,M1D1、M1D3、M2D2、M2D3处理碱解氮含量较小麦单作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1.34%、13.63%、14.87%、24.50%,其中,M2D3处理碱解氮含量最高,达到58.54mg/kg。分蘖期—拔节期,M1D1、M1D2、M2D1和M2D3等4个套作处理的有效磷含量比小麦单作处理分别显著提高20.03%、23.69%、36.32%、37.83%;孕穗期—抽穗期,M1D2、M2D3处理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小麦单作处理显著提高29.36%、39.57%;灌浆期—乳熟期,M2D3处理有效磷含量较小麦单作处理显著提高34.78%。小麦花后7~14 d,M2D3处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旗叶光合速率均最高;小麦花后35 d,6个套作处理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小麦单作处理,M2D3处理的旗叶光合速率较其他处理高。M2D3处理较小麦单作处理小麦产量显著提高了126.03%。M2D3套作处理密度最为合理,培肥和增产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麦单作
小麦和豌豆套作
土壤养分
光合特性
产量
Keywords
wheat
monoculture
wheat
and
pea
intercropping
soil
nutrient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yield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麦间作系统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
9
4
作者
雷钧杰
陈兴武
乔旭
赛力汗.赛
高永红
赵奇
张新志
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
泽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39-2343,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粮棉果高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BADA4B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三院基金项目"高光效小麦品种(系)及其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推广"
现代农业(小麦)产业技术体系(MATS)专项经费
文摘
【目的】在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探讨杏麦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方法】以杏树为基点至2行杏树中间位置由近及远分为3个区:冠下区、近冠区和远冠区,对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内风速、土壤地温、土壤水分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距离杏树越近,小麦生长空间的土壤水分含量越低;杏麦间作田的风速、植株养分均小于小麦单作田。在14:00之前,5 cm土壤地温表现为杏麦间作田大于小麦单作田;在14:00以后,5 cm土壤地温表现为小麦单作田大于杏麦间作田。小麦孕穗期是杏麦争水矛盾突出时期,灌水需及时、量多。间作田不同冠区比较,远冠区小麦叶绿素含量比较大。间作田与单作田相比,间作田小麦存在与杏树争肥矛盾,小麦植株吸收的养分少,小麦植株养分含量也少。【结论】杏麦间作条件下,距离杏树越近,土壤水分含量、小麦叶绿素含量、小麦植株养分含量均越低。单作田小麦生理特性优于间作田。
关键词
杏麦间作
单作田
小麦
生态
生理
Keywords
apricot
and
wheat
intercropping
wheat
monoculture
field
wheat
ecology
physiology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12 [农业科学—农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伊犁河流域杨树—小麦复合系统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罗青红
史彦江
宋锋惠
朱首军
机构
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造林治沙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40,共5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伊犁河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2007BAC15B07-1)
文摘
对伊犁河流域新垦区杨麦复合及单作系统水分生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小麦需水关键期,灌水后1~2d,两系统麦田0—44cm土层土壤湿度增加了5%左右,复合系统土壤剖面下层(110—154cm)土壤含水量增幅较单作地大。(2)复合系统在水平方向上S2测点小麦吸水根分布最少,垂直方向上20—30cm土层杨树与小麦根系分布最多,两种植物对水分、养分吸收的竞争最激烈。(3)单作小麦千粒重比复合小麦高4.56%,复合型麦田S12测点处小麦千粒重为S2测点处的1.11倍。(4)复合型比单作型小麦的蒸腾速率日均值低30.8g/(m2.h),比麦田100cm3土面日蒸发量低1.07g/d,比日均温低0.46℃左右,比土温低0.24℃~1.20℃。研究结果从水分利用角度为杨麦复合立体经营模式在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区的可行性和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杨麦复合系统
小麦单作系统
土壤水分
生态效应
Keywords
poplar-
wheat
complex
ecosystem
wheat
monoculture
system
soil
moisture
ecological
benefit
分类号
S727.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农林复合系统与单作作物系统作物根系差异特征的研究
孟平
张劲松
尹昌君
马小奇
冯伟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高海峰
赵海燕
刘恩良
王锁牢
白微微
李广阔
雷钧杰
高永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密度小麦豌豆套作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董泽鹏
薛世通
董琦
武强强
王爱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杏麦间作系统生态效应及小麦生理特性研究初报
雷钧杰
陈兴武
乔旭
赛力汗.赛
高永红
赵奇
张新志
努尔买买提.拖合尼牙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伊犁河流域杨树—小麦复合系统水分生态效应研究
罗青红
史彦江
宋锋惠
朱首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