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8份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的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汪华 杨立军 +4 位作者 向礼波 危金芬 曾凡松 史文琦 喻大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4-548,共5页
为了解我国黄淮海以及长江流域麦区主推品种及二线材料的抗白粉病性,2008-2010年度在武汉病害鉴定圃对来自黄淮海以及长江流域的408份品种(系)进行了抗白粉病的鉴定。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表观侵染速率、毒力频率、病程曲线下面积... 为了解我国黄淮海以及长江流域麦区主推品种及二线材料的抗白粉病性,2008-2010年度在武汉病害鉴定圃对来自黄淮海以及长江流域的408份品种(系)进行了抗白粉病的鉴定。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表观侵染速率、毒力频率、病程曲线下面积和最后一次病指对白粉病抗性进行评价只需前两个指标即可。根据建立的评价标准,绵麦37两年均对白粉病免疫,绵麦39等15份材料两年均表现高抗,扬麦13等46份材料两年均表现中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白粉病 抗性
下载PDF
陕西省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强 王保通 +2 位作者 吴兴元 段双科 王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8-442,共5页
为明确已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以及2005—2007年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采集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作为菌源,分年度在人工诱发病圃中对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及578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为明确已知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载体品种以及2005—2007年陕西省新育成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采集陕西关中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菌作为菌源,分年度在人工诱发病圃中对32份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品种及578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目前在陕西省仅Pm21、Pm4a、Pm5+6、Pm2+Talent及小黑麦具有优良的抗病性;Pm4b、Pm5(Mli)、Pm13、Pm19、Pm"Era"、Pm2+Mld的抗病性较弱;其它基因抗病性较差。新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中绝大部分对白粉病表现感病,苗期和成株期均抗病的材料仅27份,占4.67%,成株期抗病性的46份,占7.96%,其中,簇毛麦后代材料抗病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抗病基因 小麦品种(系)
原文传递
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条锈病抗性鉴定与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 被引量:14
3
作者 习玲 王昱琦 +5 位作者 朱微 王益 陈国跃 蒲宗君 周永红 康厚扬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09-1323,共15页
四川省是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重要地区之一,了解2016年以来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对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的抗性水平以及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状况,可为四川育种防控小麦抗条锈病和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 四川省是小麦条锈菌新小种产生的重要地区之一,了解2016年以来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对当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的抗性水平以及明确其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布状况,可为四川育种防控小麦抗条锈病和品种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2个小种CYR32和CYR34对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进行苗期鉴定,利用当前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CYR32、CYR33、CYR34,以及贵22-14、贵农致病类群等混合菌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鉴定,并利用19个抗条锈病QTL和基因QYr.nwafu-4BL、Yr5、Yr10、Yr15、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36、Yr39、Yr41、Yr48、Yr65、Yr67、Yr78、Yr80和Yr81的分子标记对供试材料进行抗条锈病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在78份供试材料的苗期鉴定中,对CYR32表现出抗性的有60份,占76.92%;对CYR34表现出抗性的有40份,占51.28%;同时对CYR32和CYR34表现抗性的有36份,占46.15%。78份小麦品种(系)在成株期均表现抗条锈病,其中绵麦835、蜀麦1743、蜀麦1829和蜀麦1868表现为免疫。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成株期抗性材料有42份,占53.85%;全生育期抗性材料有36份,占46.15%。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可能携带QYr.nwafu-4BL、Yr15、Yr17、Yr18、Yr26、Yr28、Yr29、Yr30、Yr39、Yr41、Yr65、Yr67、Yr78、Yr80和Yr81的材料分别有5、5、45、2、30、5、30、39、3、2、22、8、23、6和24份。同时携带2~6个抗条锈病基因的聚合材料分别有24、22、11、14和3份,占94.87%。所有供试品种(系)均未检测到Yr5、Yr10、Yr36和Yr48,仅西科麦18未检测到上述19个抗条锈病基因,可能携带其他已知或新的条锈病抗性基因。本研究鉴定了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对条锈病抗性水平整体较好,明确了其携带的抗条锈病基因,为利用其培育持久抗性小麦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小麦品种(系) 抗性评价 分子检测
下载PDF
北方麦区120个小麦品种抗秆锈病基因的推导 被引量:11
4
作者 邱永春 张书绅 刘永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31-234,共4页
利用含已知Sr5~38、SrGT和SrWld基因的42个单基因系和19个不同毒性的秆锈菌系,对北方麦区的120个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系进行了抗秆锈病的基因推导.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抗病品种(系)含有的抗秆锈病基因相似,绝大多... 利用含已知Sr5~38、SrGT和SrWld基因的42个单基因系和19个不同毒性的秆锈菌系,对北方麦区的120个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系进行了抗秆锈病的基因推导.研究结果表明:黄淮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抗病品种(系)含有的抗秆锈病基因相似,绝大多数品种(系)主要含有Sr5、Sr31,少量品种含有Sr11、21、29等抗病基因;东北春麦区的小麦抗病品种(系)主要含有Sr5、6、8a、9b、9e、11、21、27、30、31、34、36等多基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秆锈病 小麦品种(系) 抗病基因推导 Sr基因
下载PDF
四川省100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树和 龚凯悦 +3 位作者 初炳瑶 孙秋玉 骆勇 马占鸿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为了解四川省近年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种对条锈菌致病类型G22-83和流行小种CYR32、CYR33的抗性水平,明确已知的主要抗条锈基因在该地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利用小麦条锈菌G22-83、CYR32和CYR33对四川省10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病... 为了解四川省近年小麦生产品种和后备品种对条锈菌致病类型G22-83和流行小种CYR32、CYR33的抗性水平,明确已知的主要抗条锈基因在该地区小麦品种中分布状况,利用小麦条锈菌G22-83、CYR32和CYR33对四川省10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采用已知基因Yr5、Yr9、Yr10、Yr15、Yr18和Yr26的分子标记,对供试小麦材料进行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00个供试材料中,对CYR32表现抗病的58份,占58%;对CYR33表现抗病的63份,占63%;对G22表现抗病的43份,占43%;对CYR32、CYR33和G22均表现抗病性的品种(系)28个,占28%。供试小麦品种(系)中携带Yr9、Yr10、Yr15和Yr26基因的材料分别有24份(24%)、9份(9%)、5份(5%)和26份(26%),所有供试品种(系)中未检测到Yr5和Yr18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条锈病 抗条锈基因 分子检测 四川省
原文传递
不同小麦品种(系)叶枯病田间发病情况及抗性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邢小萍 汪敏 +3 位作者 宋爽 袁虹霞 孙炳剑 李洪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系统调查了河南省主栽小麦叶枯病在2005年-2007年的田间发病情况,并采用自然病圃法鉴定了49个小麦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叶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多数供试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但在不同年份...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系统调查了河南省主栽小麦叶枯病在2005年-2007年的田间发病情况,并采用自然病圃法鉴定了49个小麦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系)叶枯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多数供试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但在不同年份间,发病程度存在差异,2006年度所有供试品种均发病轻,而2005年和2007年则发病较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9个小麦品种(系)中,没有对叶枯病的免疫品种;表现抗病的品种有40个,占供试品种的81.63%,其中高度抗病品种11个,中度抗病品种29个;表现感病的品种有9个,占供试品种的18.37%,其中,中度感病品种6个,高度感病品种3个.综合3年试验数据表明,河南主栽或新选育小麦品种(系)中,多数品种对叶枯病表现抗病,但也有少数品种表现高度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叶枯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甘肃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和糯蛋白基因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芳萍 杨莉 +3 位作者 郭莹 何中虎 李志虎 夏先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3-939,共7页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B/1R易位系和糯蛋白基因是影响小麦面包、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品质状况,用Dx5、By8、By9、Bx7OE、1B/1R、Wx等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其对应基因在甘肃4个麦区298份小麦材料...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B/1R易位系和糯蛋白基因是影响小麦面包、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品质状况,用Dx5、By8、By9、Bx7OE、1B/1R、Wx等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其对应基因在甘肃4个麦区298份小麦材料中的存在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中被检测基因分布频率在不同生态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西部到东南部,Dx5、By8、Bx7OE、Wx-B1b基因的检出频率逐渐降低,而By9基因和1B/1R易位系检出频率逐渐升高;春小麦中Dx5(46.4%)、By8(26.1%)、Bx7OE(1.4%)、Wx-B1b(14.4%)基因的检出频率明显高于冬小麦中Dx5(26.3%)、By8(25.0%)、Bx7OE(0)、Wx-B1b(7.5%)基因的检出频率;但春小麦By9(34.8%)基因、1B/1R易位系(27.5%)检出频率低于冬小麦By9(41.3%)、1B/1R(38.8%)的被检出频率。面筋强度和糯蛋白基因的分布频率表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用于加工面包、面条和馒头的品质状况较差,且从西部到东南部品质逐渐变劣,春小麦品质优于冬小麦。甘肃省大部分小麦品种(系)仅适宜于加工普通馒头和面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面筋强度 糯蛋白 分子检测 品种改良
下载PDF
甘肃省26个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抗条锈基因分析及成株期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曹世勤 吕小欢 +8 位作者 黄瑾 冯晶 张勃 骆惠生 贾秋珍 王晓明 王万军 金社林 孙振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1-776,共6页
为明确甘肃省部分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所含抗条锈基因,选用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24个具有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单孢菌系,分别接种于26个甘肃春小麦品种(系)及30个已知基因的载体品种上,进行苗期抗条锈病评价,并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苗期抗条... 为明确甘肃省部分春小麦品种(系)苗期所含抗条锈基因,选用来自中国、印度等国家的24个具有不同毒性谱的条锈菌单孢菌系,分别接种于26个甘肃春小麦品种(系)及30个已知基因的载体品种上,进行苗期抗条锈病评价,并结合系谱分析推导苗期抗条锈基因。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银春8号等19个品种(系)含有Yr1及未知抗病基因,其余品种(系)含有未知抗病基因。成株期在甘肃陇南的田间抗条锈病评价结果显示,定西43可能具有成株抗病性,定E301、定9873、定鉴5、陇春26、陇春24、定西39、临麦30、宁9415具有慢条锈性。聚类分析与基因推导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小麦条锈病 春小麦品种 抗病基因 基因推导
下载PDF
低纬高原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旱地小麦新品种(系)产量形成及其群体动态特征差异 被引量:9
9
作者 乔祥梅 王志伟 +5 位作者 程加省 王志龙 杨金华 杨俊华 宗兴梅 于亚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68-1476,共9页
为了解低纬高原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旱地小麦产量及群体结构特点,2016-2018年以该区新育成的3个旱地小麦新品种(系)(易2011-1、弥136-7和云麦69)为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昆明、丽江、德宏3个生态区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生态区之间旱地... 为了解低纬高原区不同生态条件下旱地小麦产量及群体结构特点,2016-2018年以该区新育成的3个旱地小麦新品种(系)(易2011-1、弥136-7和云麦69)为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昆明、丽江、德宏3个生态区进行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生态区之间旱地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茎蘖数变化、叶面积动态、旗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三品种(系)产量均表现为丽江>德宏>昆明,丽江2年平均产量较昆明分别高30.85%、31.97%和31.33%,较德宏分别高12.31%、28.96%和9.39%。丽江的单位面积穗数与昆明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德宏;千粒重和穗粒数均表现为德宏>丽江>昆明,德宏千粒重与昆明差异显著。拔节期至成熟期的群体总茎数在丽江和昆明间差异不显著,但二者均显著高于德宏。分蘖成穗率在三生态区之间差异不显著。孕穗期至灌浆期的叶面积指数表现为丽江>昆明>德宏。开花期至花后14 d丽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低于德宏和昆明,花后21~28 d光合速率则表现为丽江>德宏>昆明;拔节期群体干物重在生态区间差异较小,孕穗期至成熟期丽江干物质积累较快,干物重显著高于德宏,德宏高于昆明。本试验条件下,丽江的小麦产量最高,群体结构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区 旱地小麦品种(系) 产量 群体动态特征
下载PDF
甘肃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芳萍 刘亚男 +4 位作者 郭莹 冯楠 何中虎 李志虎 夏先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1-1097,共7页
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和1B/1R易位系对小麦面粉和面团的外观品质影响很大。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面粉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状况,用Psy-A1、Ppo-A1、Ppo-D1、Ta Lox-B1和1B/1R易位系等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对应的基因。... 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脂肪氧化酶和1B/1R易位系对小麦面粉和面团的外观品质影响很大。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面粉色泽相关基因的分布状况,用Psy-A1、Ppo-A1、Ppo-D1、Ta Lox-B1和1B/1R易位系等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对应的基因。结果表明,甘肃省冬、春小麦品种(系)面制品色泽相关基因等位变异分布频率存在一定差异;Psy-A1 a(68.1%)在被检测小麦品种(系)中为优势的黄色素含量基因等位变异,且在春小麦中的分布频率低于冬小麦;2AL染色体上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A1 a,除天水麦区分布频率(58%)较低外,其余麦区的分布频率均较高(72.4%-82.3%);2DL染色体高PPO活性等位变异Ppo-D1 b在春小麦中分布频率较冬小麦低;2AL、2DL染色体PPO活性等位基因组合Ppo-A1 a/Ppo-D1 b(高活性)、PpoA1 a/Ppo-D1 a(中高活性)明显比Ppo-A1 b/Ppo-D1 b(中高活性)和Ppo-A1 b/Ppo-D1 a(低活性)分布频率高;甘肃省小麦品种(系)PPO活性从西部到东南逐渐增强。高活性LOX基因Ta Lox-B1 a分布频率在各麦区均较低;从甘肃省西部到东南部1B/1R易位系分布频率逐渐升高。色泽相关基因分布频率说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的优异色泽等位变异分布频率低,色泽品质状况较差,春小麦优于冬小麦。大部分材料仅适宜于加工普通馒头和面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小麦品种(系) 色泽相关基因 分子检测 品种改良
下载PDF
中国主要麦区小麦品种(系)产量与需硫特征关系分析
11
作者 牟文燕 褚宏欣 +9 位作者 黄宁 张露露 张学美 郭子糠 黄翠 孙利谦 魏蕾 罗一诺 王朝辉 刘金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92-3202,共11页
明确我国主要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需硫量与籽粒产量和硫含量的关系,为我国小麦合理施用硫肥和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20年在我国西北旱地小麦种植区(旱作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麦玉区)和南方水稻小麦轮作区(稻麦区)... 明确我国主要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需硫量与籽粒产量和硫含量的关系,为我国小麦合理施用硫肥和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20年在我国西北旱地小麦种植区(旱作区)、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麦玉区)和南方水稻小麦轮作区(稻麦区)进行田间试验,以各麦区主栽高产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各区域主栽小麦品种(系)的籽粒产量、硫含量和需硫量及其相互关系。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产量范围分别为4.1~6.9、6.2~9.3和4.4~7.1 t hm^(-2),平均为5.9、8.1和5.9 t hm^(-2);籽粒硫含量范围分别为1.73~2.27、1.59~2.01和1.42~1.73 g kg^(-1),平均为1.98、1.78和1.53 g kg^(-1);同一产量水平下不同小麦品种(系)籽粒硫含量差异显著。旱作区、麦玉区和稻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系)的需硫量分别介于3.7~5.3、3.1~4.2和2.1~6.1 kg Mg^(-1),平均为4.5、3.7、3.7 kg Mg^(-1);产量由低产增至高产时,旱作区与稻麦区小麦品种(系)需硫量分别降低16.3%和23.4%,而麦玉区增加7.6%;籽粒硫含量由1.5 g kg^(-1)增至1.8 g kg^(-1)时,旱作区小麦品种(系)的需硫量增加17.2%,籽粒硫含量由1.2 g kg^(-1)增至1.8 g kg^(-1)时,麦玉区和稻麦区小麦品种(系)需硫量增加21.4%和116.5%。小麦生产中施用硫肥时,应根据不同麦区种植的小麦品种(系)产量和硫含量差异确定需硫量,再结合土壤供硫能力,确定合理的硫肥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种植区 小麦主栽品种(系) 产量 需硫量 硫含量
下载PDF
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杨立军 杨小军 +1 位作者 喻大昭 赵永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纹枯病 抗性鉴定 抗性评价 抗病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