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秦岭造山带礼县地区中川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婷 徐学义 +3 位作者 陈隽璐 王洪亮 李智佩 张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5-883,共9页
中川复式岩体位于西秦岭中带,与成矿关系密切,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一般认为其形成于印支期。对中川岩体采集样品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钾钠含量较高,Na2O/K2O<1;里特曼指数δ值为1.70... 中川复式岩体位于西秦岭中带,与成矿关系密切,主体岩性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一般认为其形成于印支期。对中川岩体采集样品并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体钾钠含量较高,Na2O/K2O<1;里特曼指数δ值为1.70~2.17,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轻稀土元素富集,具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K、Th、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同时显示出低Sr、低Yb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地壳加厚的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指示了08-49号样品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最早为264.4Ma±1.3Ma,即二叠纪末期,略早于前人研究的结果。结合其构造环境,认为西秦岭从二叠纪末就开始了陆陆俯冲和地壳加厚的造山活动,并一直持续到三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中川岩体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二叠纪末
下载PDF
西秦岭西成矿集区郭家沟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控矿因素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世新 胡乔青 +2 位作者 王义天 魏然 柯昌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29-1146,共18页
郭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省西成矿集区东端,是近年来在西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寻找厂坝式矿床的重大突破。该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生物灰岩、硅化-铁白云石化灰岩以及千枚岩中,明显受层间断裂带的控制。由于其新... 郭家沟铅锌矿床位于甘肃省西成矿集区东端,是近年来在西秦岭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寻找厂坝式矿床的重大突破。该矿床的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生物灰岩、硅化-铁白云石化灰岩以及千枚岩中,明显受层间断裂带的控制。由于其新发现不久,该矿床控矿因素和成因认识尚不清楚。文章在系统成矿地质特征观察的基础上,将成矿期次划分为沉积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闪锌矿-方铅矿-铁白云石(菱铁矿)阶段(Ⅰ)、石英-方铅矿-闪锌矿-碳酸盐阶段(Ⅱ)和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Ⅲ)。在综合分析该矿床成矿过程与控矿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成矿受压扭性逆冲断层相关的断裂构造系统和褶皱构造变形带控制,硅化和铁镁碳酸盐化与铅锌矿化密切伴生,表现出热液交代蚀变矿化为主的特征,矿脉穿切矿区内的花岗岩墙,推测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或者更晚,后生热液成矿作用造成了铅锌的巨量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地质特征 西成矿集区 郭家沟超大型铅锌矿 西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of Pyrite from the Shuangwang Gold Breccias,Western Qinling Orogen,China:Implications for Deep Ore Prediction 被引量:3
3
作者 Jianping Wang Zhenjiang Liu +6 位作者 Jiajun Liu Xiangtao Zeng Kexin Wang Bizheng Liu Huan Wang Chonghao Liu Fangfang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564-572,共9页
The Shuangwang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Fengxian-Taibai fore-arc basin in the western Qinling Orogen of Central China, has yielded over 70 tons of gold. It is an orogenic gold deposit occurring in an NW-trending b... The Shuangwang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Fengxian-Taibai fore-arc basin in the western Qinling Orogen of Central China, has yielded over 70 tons of gold. It is an orogenic gold deposit occurring in an NW-trending breccia belt. Most of the ores are hydrothermal breccia type containing fragments of adjacent strata cemented by ankerite and pyrite. Pyrite is the most abundant metallic mineral and the major gold-bearing mineral in the ores. A total of 58 pyrite samples from main ore bodies of the Shuangwang gold deposit have been analysed for 44 trace elements by HR-ICP-MS. Sb, Ba, Cu, Pb, Zn, Bi, Mo, Co are selected as indicator ele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usefulness of trace elements in pyrite as an indicator in gold explo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pra-ore halo elements Sb and Ba, which may have been more active than other near-ore halo elements and sub-ore halo elements, are best to characterize the shape of ore bodies. Five target areas are pointed out for deep ore exploration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supra-ore, near-ore and sub-ore halos. This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trace elements in pyrite can be used to depict the deep extension of ore bodies and to vector towards undiscovered ore bo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qinling orogen Shuangwang gold deposit PYRITE trace element deep ore prediction.
原文传递
西秦岭常家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斌 任涛 +3 位作者 宋伊圩 杨可 王占彬 孙亚柯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1-922,共12页
西秦岭成矿带北亚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单元。为缩小找矿靶区,在常家山地区开展了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采集到的1141件样品中的Au、Ag、As、Sb、Bi、Cu、Pb、Zn、W、Mo 10种元素进行核密度估算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的浓... 西秦岭成矿带北亚带是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单元。为缩小找矿靶区,在常家山地区开展了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对采集到的1141件样品中的Au、Ag、As、Sb、Bi、Cu、Pb、Zn、W、Mo 10种元素进行核密度估算等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它们的浓度高于全国水系和区域水系沉积物的平均值,表明研究区成矿潜力大。通过因子分析得到F1(Bi、Cu、Zn)、F2(Au、As、Sb)、F3(Ag、Pb)、F4(W、Mo)4个主因子。使用浓度-面积(C-A)分形模型得到各元素和因子的异常阈值,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到相应的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图;结合区域控矿因素和异常分布特征圈定出Hz1、Hz2、Hz33处综合异常,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显示出自西北向东南分布的趋势。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分析结果表明,区内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北西方向的礼县—闾井断裂是常家山地区有利的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核密度估算 因子分析 分形模型 西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西秦岭中段日多玛岩体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寇少磊 魏立勇 +5 位作者 张振 李国英 郑鑫 路宗悦 杨瀚文 孟五一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5-1260,共16页
日多玛花岗闪长岩体位于西秦岭中段美武岩体附近,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日多玛花岗闪长岩体含有较丰富的暗色微粒包体,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6.8±3.6)... 日多玛花岗闪长岩体位于西秦岭中段美武岩体附近,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日多玛花岗闪长岩体含有较丰富的暗色微粒包体,花岗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36.8±3.6)Ma(MSWD=4.1)和(242.7±1.6)Ma(MSWD=1.4),属于印支早期。日多玛岩体具有富钾(2.58%~2.75%)、富碱(Na2O+K2O=5.57%~5.76%)、弱过铝质(A/CNK=1.48~1.51)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日多玛岩体稀土元素表现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REE/HREE=10.4~11.9)、呈右倾特征,具有中等Eu负异常(δEu=0.68~0.81),岩石富集K、Rb、Ba、Th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亏损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日多玛花岗闪长岩来源于下地壳高钾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此外,花岗闪长岩体具有较高的Mg^#(57~61)、Cr(149×10^-6~185×10^-6)和Ni(36×10^-6~47×10^-6),显示有少量幔源物质加入,暗色微粒包体可能代表了这种幔源岩浆。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认为日多玛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可能与俯冲洋壳的断离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日多玛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青海南山地区角孔变质岩地质特征、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6
作者 李佐臣 裴先治 +6 位作者 李瑞保 裴磊 张永明 王旭斌 刘成军 陈有炘 王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0-588,共19页
青海南山达不祖乎山北部一带的角孔变质岩系原划为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通过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查明该套地层单元野外产出状态及岩石组合特征,并对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研究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 青海南山达不祖乎山北部一带的角孔变质岩系原划为早中三叠世隆务河组。通过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查明该套地层单元野外产出状态及岩石组合特征,并对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时代进行分析,对进一步研究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套变质岩系为一套长石石英岩、石英岩、大理岩和黑云石英片岩组合,由下向上划分为3个岩段,叠置厚度大于3186.3m。根据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可大致划分为5个年龄组段,分别为250~304Ma、405~546Ma、649~1077Ma、1402~1620Ma和1861~2990Ma,其中250~304Ma可进一步划分为250~269Ma和289~304Ma两个亚组。综合前人研究资料与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将青海南山地区角孔变质岩的沉积时代限定为二叠纪,物源主要来自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和晋宁期岩浆弧,柴北缘构造带海西期岩浆弧也提供了部分物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经历了陆内裂陷、洋盆拉张及俯冲碰撞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南山 西秦岭造山带 南祁连构造带 变质岩 碎屑锆石 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