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下) |
党圣元
师雅慧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8 |
7
|
|
2
|
百龄影徂千载心在——谈《文心雕龙》研究的拓展 |
袁济喜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文心雕龙》“比兴”论解析——兼与新批评隐喻观念比较 |
郭勇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4
|
南朝“物色”考辨——《文选·赋》“物色”类研究之一 |
钟其鹏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5
|
关于中西方两种美学观的比较论纲——隐秀说和显隐说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初探 |
杨继勇
杨献捷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5
|
|
6
|
“依经立义”与“兼采百家”:论《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模式 |
朱供罗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浅论《文心雕龙》所具备的现代学术品格 |
万德敬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8
|
《文心雕龙》总论中的美育思想 |
王旭娟
邹春秀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浅谈魏晋南北朝意境理论的生成——以刘勰《文心雕龙》之“意象”观为例 |
车孟杰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2 |
3
|
|
10
|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上) |
党圣元
师雅慧
|
《丽水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1
|
从《文心雕龙》的理论主旨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
李逸津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2
|
“擘肌分理,惟务折衷”——《文心雕龙》论文方法初探 |
罗剑波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13
|
关于《文选》与《文心雕龙》文学观的同异问题——《文选》与《文心雕龙》比较(下) |
力之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4
|
《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文学“通变”观 |
王少良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2 |
3
|
|
15
|
儒家思想与《文心雕龙》修辞观 |
罗渊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3
|
|
16
|
《文心雕龙》的“毛目”辨正 |
高宏洲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3
|
|
17
|
《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之来龙去脉及影响--兼论《文心雕龙》有关版本 |
朱供罗
李笑频
|
《昆明学院学报》
|
2017 |
3
|
|
18
|
浅析《文心雕龙》中“虚静”的来源 |
王明辉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9
|
《文心雕龙·乐府》“诗为乐心”说新解 |
徐利华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20
|
“感物”与“寓言”之辨——《文心雕龙·辨骚》的“枢纽”意义重析 |
姚爱斌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