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下) 被引量:7
1
作者 党圣元 师雅慧 《丽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在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在继承以往"龙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在不少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全文从思想文化研究、文体论研究、批评方法论研究、学术史研究、跨文化研究、言说方式研究6个方面... 在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在继承以往"龙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在不少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全文从思想文化研究、文体论研究、批评方法论研究、学术史研究、跨文化研究、言说方式研究6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心雕龙》研究予以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新世纪 研究成果
下载PDF
百龄影徂千载心在——谈《文心雕龙》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济喜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9,M0005,M0006,共10页
“文心说”是《文心雕龙》的核心理念,它投射在文原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与文学史论诸方面。对于《文心雕龙》当代价值的深入开掘与传承,文心说的研究是关键。目前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与急需推进的地方,由此衍生的大学教学... “文心说”是《文心雕龙》的核心理念,它投射在文原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与文学史论诸方面。对于《文心雕龙》当代价值的深入开掘与传承,文心说的研究是关键。目前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与急需推进的地方,由此衍生的大学教学、中西互鉴与文化传播等相关问题,应是今后“龙学”拓展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文心说 大学教学 中西互鉴
原文传递
《文心雕龙》“比兴”论解析——兼与新批评隐喻观念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勇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7-81,共5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比兴”问题的阐发将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比兴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新批评对比喻所作的研究则体现从语言入手研究文学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一、修辞层面。刘勰揭示了比、兴的成因、功能以及二者的关...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比兴”问题的阐发将中国古代诗学中的比兴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新批评对比喻所作的研究则体现从语言入手研究文学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加以探讨:一、修辞层面。刘勰揭示了比、兴的成因、功能以及二者的关联,新批评则从比喻中发现语义的对立统一;二、心理层面。刘勰的意象论将构思与表达结合起来,新批评则排斥心理因素,标举语象;三、文化层面。刘勰的比兴论体现了天人合一观念,是一种文化修辞学,新批评则以比喻作为文学本质属性,是一种本体修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比兴 新批评 隐喻
下载PDF
南朝“物色”考辨——《文选·赋》“物色”类研究之一 被引量:5
4
作者 钟其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文选·赋》"物色"类与《文心雕龙·物色》中的"物色"该作何解,学界意见纷纭。在关于"物色"的种种解释中,当以李善注为宜,然尚有进一步明确的空间与必要。南朝"物色"所具有的四种意义... 《文选·赋》"物色"类与《文心雕龙·物色》中的"物色"该作何解,学界意见纷纭。在关于"物色"的种种解释中,当以李善注为宜,然尚有进一步明确的空间与必要。南朝"物色"所具有的四种意义,既可与先秦两汉之"物色"义相衔接,又能分别圆通地解释其时文献中的各处"物色"。《文心雕龙·物色》《文选·赋》"物色"类与南朝部分诗文中的"物色",其内涵当指"在时间流逝中变幻的自然物象",其外延应包括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春夏秋冬之四季变幻景物与日月星辰等天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南朝 物色 源流 《文选》
下载PDF
关于中西方两种美学观的比较论纲——隐秀说和显隐说的相似性及其成因初探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继勇 杨献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中国当代艺术学、文论和美学学科建设应如何继承传统、借鉴中外,这通过学说之间的比较研究可获得启示价值。比较中国古代美学隐秀说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显隐说,可发现其间虽然反差巨大,但审美原则、审美思路、表达方式和方法论等却具有... 中国当代艺术学、文论和美学学科建设应如何继承传统、借鉴中外,这通过学说之间的比较研究可获得启示价值。比较中国古代美学隐秀说和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显隐说,可发现其间虽然反差巨大,但审美原则、审美思路、表达方式和方法论等却具有多方面相似性,所用范畴具有形而上的及难以推论、阐释之特征,都具"万物一体"的审美境界;其本体论相近且审美路径都纳入了非现实的变量;都围绕着显-隐互动线索而抽象统一性相通,即本于显(显现、秀)-隐(隐蔽、遮蔽)二重性共时而交互的运作,究其相似的成因都和老庄之道有些关联。据此,还可证文艺美学、艺术哲学建设若在坚持主客体对立的方法论基础上联系本体论,亦可发现新的思维路径而增强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秀 显隐 艺术哲学 审美 方法论 《文心雕龙》
下载PDF
“依经立义”与“兼采百家”:论《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模式
6
作者 朱供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6-96,共11页
从理论建构模式的层面来认识《文心雕龙》如何“弥纶群言”,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总体而言,“依经立义”是《文心雕龙》最突出的理论建构范式;同时,《文心雕龙》也兼采纬书、楚辞、子书、史书及前代文论的有益成分。“奇正观”正是刘... 从理论建构模式的层面来认识《文心雕龙》如何“弥纶群言”,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问题。总体而言,“依经立义”是《文心雕龙》最突出的理论建构范式;同时,《文心雕龙》也兼采纬书、楚辞、子书、史书及前代文论的有益成分。“奇正观”正是刘勰处理“依经”与“兼采”相互关系的原则。“依经立义”为主而“兼采百家”,这样的理论建构模式最终造成《文心雕龙》地负海涵的宏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经立义” “兼采百家” 《文心雕龙》 理论建构
下载PDF
浅论《文心雕龙》所具备的现代学术品格
7
作者 万德敬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9-42,共4页
《文心雕龙》是中古时期诞生的一部文学批评巨著,但是直到一千四百年之后才成为世界“显学”。现代的学术眼光审视下,《文心雕龙》具备了学术创新、学术勇气、学术自信与学术格局四种现代学术品格,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学术创新 学术勇气 学术自信 学术格局
下载PDF
《文心雕龙》总论中的美育思想
8
作者 王旭娟 邹春秀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5-69,共5页
刘勰《文心雕龙》总论包含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文章,不仅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艺观点、论文主张,而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思想,概而言之,包含三个主要层面:一是以儒家征圣宗经思想为美育指导思想;二是以文学... 刘勰《文心雕龙》总论包含的《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五篇文章,不仅集中体现了刘勰的文艺观点、论文主张,而且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思想,概而言之,包含三个主要层面:一是以儒家征圣宗经思想为美育指导思想;二是以文学教化功能为美育具体形式;三是以天人合一境界为美育理想境界。这些思想既对审美创造、审美鉴赏以及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建设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还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美育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美育思想
下载PDF
浅谈魏晋南北朝意境理论的生成——以刘勰《文心雕龙》之“意象”观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车孟杰 《韶关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9-24,共6页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两个重要范畴。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总结前人对"言"、"象"、"意"关系的哲学讨论和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在《文心雕龙》中首次提出了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意象"观点。刘勰的"意象"观不仅丰富了前人"意象"理论的内涵,也开了魏晋南北朝讨论"意境"理论的先河,并为促进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刘勰 《文心雕龙》
下载PDF
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上) 被引量:3
10
作者 党圣元 师雅慧 《丽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在继承以往"龙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在不少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全文从思想文化研究,文体论研究,批评方法论研究、学术史研究、跨文化研究、言说方式研究6个方面对... 在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这些研究在继承以往"龙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在不少方面有了进一步深入与拓展,全文从思想文化研究,文体论研究,批评方法论研究、学术史研究、跨文化研究、言说方式研究6个方面对新世纪以来的《文心雕龙》研究严以归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新世纪 研究成果
下载PDF
从《文心雕龙》的理论主旨看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逸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1-55,共5页
对创作主体心术情性的陶冶与培育,是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主旨,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国儒家的心性义理之学固然有其封建性和保守性,但在摒弃了传统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的种种僵化、保守、反动的糟粕之后... 对创作主体心术情性的陶冶与培育,是刘勰《文心雕龙》的理论主旨,也是中国古代文论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中国儒家的心性义理之学固然有其封建性和保守性,但在摒弃了传统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的种种僵化、保守、反动的糟粕之后,还是有其现代价值和积极意义的。儒家仁德、仁政的理想,中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仁爱、诚信、忠厚、朴实、节俭、勤劳、清廉等等高尚品德,是守护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家园。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社会上物欲横流、唯科学主义盛行、人文精神滑坡以至缺失的今天,其越发显现出不可磨灭的光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理论主旨 中华文化 核心精神
下载PDF
“擘肌分理,惟务折衷”——《文心雕龙》论文方法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剑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6-91,共6页
“折衷”是《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以刘勰本人对于“中(衷)”、“折衷”的叙述话语为依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心雕龙》中的“中(衷)”指的是文章自身内在的合理规定性;其“折衷”是以“势”、“理”为依据,通过“擘肌分理”的过程... “折衷”是《文心雕龙》的主要论文方法。以刘勰本人对于“中(衷)”、“折衷”的叙述话语为依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文心雕龙》中的“中(衷)”指的是文章自身内在的合理规定性;其“折衷”是以“势”、“理”为依据,通过“擘肌分理”的过程,来把握这种规定性。刘勰对于具体“文事”的分析、评定,是以此为基础来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折衷 擘肌分理
下载PDF
关于《文选》与《文心雕龙》文学观的同异问题——《文选》与《文心雕龙》比较(下) 被引量:2
13
作者 力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1-66,共6页
《文心雕龙》与《文选》之“文”的范围大致是相同的。这体现着南朝人对“文”的共识:以集部各体为“文”。从功用上看,《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文学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虽或多或少因之于两书的性质不同,然其主要的显... 《文心雕龙》与《文选》之“文”的范围大致是相同的。这体现着南朝人对“文”的共识:以集部各体为“文”。从功用上看,《文心雕龙》与《文选》对文学的价值取向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差异虽或多或少因之于两书的性质不同,然其主要的显然是著者(编纂者)对“文”本身价值取向有别而来。《文选》只严“体”之界,而不像《文心雕龙》那样重视严格意义上的辨体。这主要是昭明太子与舍人文学观的不同而分别反映在《文选》与《文心雕龙》上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文心雕龙 比较 文学观 同异问题 辨体意识
下载PDF
《文心雕龙·辨骚》篇的文学“通变”观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少良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0-55,共6页
《文心雕龙·辨骚》篇的主要内容,是辨析"楚辞"与《诗经》相较的"四同"、"四异"。刘勰高度肯定屈赋和"楚辞"作家的创作成就,不仅仅是着眼作品的艺术实绩,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体现出文学变通... 《文心雕龙·辨骚》篇的主要内容,是辨析"楚辞"与《诗经》相较的"四同"、"四异"。刘勰高度肯定屈赋和"楚辞"作家的创作成就,不仅仅是着眼作品的艺术实绩,更主要的还在于它体现出文学变通发展的理论意义。该篇在《文心雕龙》全书的论文纲领中属于"文学总论",作者本着"依经立论"的原则,就"楚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阐述了文学发展的"通变"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辨骚 通变 文学史论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文心雕龙》修辞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渊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9-13,共5页
《文心雕龙》在论述文学创作中必然涉及对语言运用技巧方面即修辞学方面的论述。崇尚实用,文质并重,以“质”为主,以“文”为辅,就是刘勰修辞观的集中体现。不管是创作论,还是修辞论,《文心雕龙》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
关键词 《文心雕龙》 修辞 儒家思想 刘勰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毛目”辨正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宏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纲领 毛目 方法论
下载PDF
《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之来龙去脉及影响--兼论《文心雕龙》有关版本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供罗 李笑频 《昆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87-93,共7页
《隐秀》补文始见天启二年梅六次校定重修本《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有阮华山宋本、朱孝穆宋本两个源头,可梳理出四大线索:阮华山—钱允治;钱允治—许子洽—朱谋—梅子庾;朱孝穆—徐;钱允治—钱谦益—冯舒。以往学界对朱孝穆的... 《隐秀》补文始见天启二年梅六次校定重修本《文心雕龙》。《隐秀》明代补文有阮华山宋本、朱孝穆宋本两个源头,可梳理出四大线索:阮华山—钱允治;钱允治—许子洽—朱谋—梅子庾;朱孝穆—徐;钱允治—钱谦益—冯舒。以往学界对朱孝穆的身份有误解,其实朱孝穆即朱统锽,是朱谋第三子。朱孝穆所见宋本必为朱谋所见,如此则朱跋与徐跋矛盾明显,难辨真假。《隐秀》在清代又牵出贾人旧本、胡夏客宋本两大源头,形成何焯校本、黄叔琳辑注本、吴骞校本三大版本。纪昀指出补文为伪作,范文澜因而将其删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隐秀 明代补文 版本 朱统镗
下载PDF
浅析《文心雕龙》中“虚静”的来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明辉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7-19,共3页
学术界关于“虚静”思想渊源存在几种说法,但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中的“虚静”是经过刘勰改造和提炼的新的概念,从直接征引的角度而言,“虚静”说来自于《庄子》。从思想吸收方面来看,“虚静”说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养份,保留... 学术界关于“虚静”思想渊源存在几种说法,但笔者认为,《文心雕龙》中的“虚静”是经过刘勰改造和提炼的新的概念,从直接征引的角度而言,“虚静”说来自于《庄子》。从思想吸收方面来看,“虚静”说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养份,保留了道家思想中养气的因素,摒弃了其中绝圣弃智的消极无为思想,吸取了荀子在“虚静”基础上进行新思维活动的积极态度,同时,可能受到了佛学思想方法的某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虚静 来源
下载PDF
《文心雕龙·乐府》“诗为乐心”说新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利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75-78,共4页
刘勰提出"诗为乐心"说,含义有以下几端:从创作来看,先有诗,后有乐;从风格来看,诗之雅郑决定着乐之雅郑;从欣赏来看,要欣赏乐,须先理解诗;从功能来看,乐以动耳,诗以感心,二者共成移风易俗之功;从文体来看,决定乐府这一文学体... 刘勰提出"诗为乐心"说,含义有以下几端:从创作来看,先有诗,后有乐;从风格来看,诗之雅郑决定着乐之雅郑;从欣赏来看,要欣赏乐,须先理解诗;从功能来看,乐以动耳,诗以感心,二者共成移风易俗之功;从文体来看,决定乐府这一文学体裁的艺术特质的是诗而不是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乐府 诗为乐心
下载PDF
“感物”与“寓言”之辨——《文心雕龙·辨骚》的“枢纽”意义重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爱斌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8-33,共6页
学界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篇有"非文学与纯文学"之辨、"正与奇"之辨、"常与变"之辨、"事义与抒情"之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辨等观点。根据《文心雕龙.辨骚》篇若干诗学命题的... 学界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篇有"非文学与纯文学"之辨、"正与奇"之辨、"常与变"之辨、"事义与抒情"之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辨等观点。根据《文心雕龙.辨骚》篇若干诗学命题的正反离合关系及其诗学观念,其中还暗含着寓言诗学与感物诗学两种诗学范式之辨。前者导源于汉代以《毛诗》《郑笺》的"比兴美刺"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是对《楚辞》中大量存在的神话寓言、历史寓言、咏物寓言和艳情寓言的诗学总结,其特征是感性形象与抽象寓意的分离;后者根植于汉末魏晋以降直至刘勰当世蔚为大观的以"缘情感物"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反映的是《楚辞》中已经出现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景物形象与情感意义的统一。这两种诗学范式贯穿于整个《文心雕龙》,而《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中这两种诗学范式转换的"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辨骚 寓言诗学 感物诗学 转换 枢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