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稠油开采中井筒温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单学军 张士诚 +1 位作者 王文雄 于李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6-139,共4页
要使稠油热采过程中井筒加热参数适当,必须全面掌握地层岩石及流体热物理性质与井筒温度的关系。建立了井筒温度场的二维数学模型,对影响井筒温度的14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套管循环热流体的入口温度及注入排量、油井的产液量... 要使稠油热采过程中井筒加热参数适当,必须全面掌握地层岩石及流体热物理性质与井筒温度的关系。建立了井筒温度场的二维数学模型,对影响井筒温度的14种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套管循环热流体的入口温度及注入排量、油井的产液量和地层岩石的比热对井筒和井口采出液体的温度影响较大,在循环热流体加热过程中,加热流体的注入参数存在最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井筒温度 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环空水泥浆顶替界面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高永海 孙宝江 +3 位作者 刘东清 赵欣欣 李小波 于世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0,利用流体体积法(VOF)对环空内水泥浆顶替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环空井筒长为10m,外径为0.112m,内径为0.089m。在不同流态、不同流动雷诺数和不同环空无量纲偏心度的条件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顶替速度...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0,利用流体体积法(VOF)对环空内水泥浆顶替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环空井筒长为10m,外径为0.112m,内径为0.089m。在不同流态、不同流动雷诺数和不同环空无量纲偏心度的条件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顶替速度及偏心度对顶替效率以及界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模拟结果表明,降低套管偏心度及进行湍流顶替或低速下的层流顶替有助于界面稳定和提高顶替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井筒 钻井液 顶替速度 油-水界面 稳定性 套管 偏心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水平井水力裂缝非平面扩展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张广清 陈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5-97,101,共4页
基于最大拉伸应力准则和拉格朗日极值法,建立了水平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模型,用于分析三向地应力和井筒内压作用下水平井筒水力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形状。根据此模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针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真三轴水力压裂... 基于最大拉伸应力准则和拉格朗日极值法,建立了水平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空间转向模型,用于分析三向地应力和井筒内压作用下水平井筒水力裂缝的起裂位置和扩展形状。根据此模型,编制了数值计算程序。针对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在真三轴水力压裂模拟装置上采用300mm×300mm的岩石试样进行了物理模拟,模型计算结果与物理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通过模拟计算和物理试验,得到了井筒附近水力压裂裂缝空间转向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井筒附近水力裂缝确实存在空间转向现象,裂缝在转向前与井筒的距离随井筒方位角增大而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大致发生在3倍井筒直径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非平面扩展 水平井 物理模拟 计算模型
下载PDF
海上采油井筒温度计算及隔热管柱优化设计 被引量:23
4
作者 周赵川 王辉 +2 位作者 代向辉 李登 徐明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8,共6页
基于海上水平井稠油开采物理模型,考虑空气、海水及地层温度场沿垂深方向线性变化,依据能量守恒定理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数学模型,以井底油温作为方程初值条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对某海上3口油井进行了计算,... 基于海上水平井稠油开采物理模型,考虑空气、海水及地层温度场沿垂深方向线性变化,依据能量守恒定理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数学模型,以井底油温作为方程初值条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对某海上3口油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验证了模型和解法的准确性。分析了油井产量、含水体积分数、油管导热系数和下入深度等参数对井口油温的影响。以隔热油管下入深度最低为目标,以产液温度不低于防蜡温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隔热管柱优化设计模型,并引入试射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设计隔热油管下深能在用料最省的前提下提高油流温度,避免井筒结蜡,这对原油经济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采油 井筒温度 数值模拟 防蜡 隔热油管 下入深度
下载PDF
前置液流变性对顶替界面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永海 孙宝江 +1 位作者 赵欣欣 刘东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6.20,对环空井筒内水泥浆顶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环空井筒外径0.24 m、内径0.18 m、高8 m。在顶替速度为0.4 m/s、偏心度为0.4的条件下,计算得到了顶替界面形状以及前置液流变参数屈服应力、稠度...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6.20,对环空井筒内水泥浆顶替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环空井筒外径0.24 m、内径0.18 m、高8 m。在顶替速度为0.4 m/s、偏心度为0.4的条件下,计算得到了顶替界面形状以及前置液流变参数屈服应力、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对顶替界面稳定性及顶替效率的影响规律,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低前置液的屈服应力、稠度系数及流性指数有助于提高水泥浆和前置液之间界面的稳定性和顶替效率。固井设计时要考虑界面的稳定性,对前置液流变参数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空井筒 前置液 流变性 顶替界面 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水钻井天然气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令东 程远方 +1 位作者 周建良 李清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5,49,共7页
考虑钻井液与地层的热交换和水合物的分解,建立了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开发了有限元程序。实例分析了钻井液压力和温度、原始地层水合物饱和度及施工作业时间等因素对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钻井液温... 考虑钻井液与地层的热交换和水合物的分解,建立了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并开发了有限元程序。实例分析了钻井液压力和温度、原始地层水合物饱和度及施工作业时间等因素对水合物地层井壁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钻井液温度、施工作业时间的增加,井眼周围地层水合物分解区域、地层最大屈服区域增大,不利于井壁稳定;随着钻井液压力、原始地层水合物饱和度增加,井眼周围地层水合物分解区域、地层最大屈服区域减小,有利于井壁稳定,因此深水钻井中应选择造壁性能好的低温钻井液并适当增加液柱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地层 井壁稳定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深水钻井
下载PDF
煤系气合采产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勇 孟尚志 +2 位作者 吴鹏 王壮森 于兆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28-1737,共10页
实现煤系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三气")同井筒合采,是提高单井产能和地下资源可动用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合采条件下的气、水产出过程,特别是不同层位的气水贡献率、产气压力和含气饱和度变化均不清晰。建立煤层气和致密气协... 实现煤系煤层气、致密气和页岩气("三气")同井筒合采,是提高单井产能和地下资源可动用率的有效手段,但是合采条件下的气、水产出过程,特别是不同层位的气水贡献率、产气压力和含气饱和度变化均不清晰。建立煤层气和致密气协同产出的数值模型,结合现场试验井地质参数和气水产出曲线,查明了煤层气和致密气产出过程,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合采模型可与单采模型对比验证,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实现气井产能劈分,明确不同层位的气、水产出贡献;排采过程中压降速度降低,产气高峰推迟,但后期产气量变化不大;煤层与砂岩之间压力系统越相近,合采效果越好;改善压裂效果可短期提高产气能力,但对总产气量影响不大;煤层的基质收缩和应力敏感会影响产气效果,但深部地质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有待进一步探讨。相关结果可对煤系气协同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指导,并进一步推动煤系"三气"的同井筒合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气 同井筒 合采 数值模拟 分层贡献
下载PDF
油页岩原位开采井筒结构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何军 李云龙 +4 位作者 项忠华 王兆会 侯兵 黄昭 张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51-155,共5页
在油页岩原位开采过程中,需要300℃以上高温持续对地层加热数月甚至数年,造成井筒密封完整性失效。目前国内外关于油页岩原位开采的研究集中于加热方式的实验介绍,没有可参考的实钻井筒结构设计。依据吉林松南青一段油页岩的实际情况,... 在油页岩原位开采过程中,需要300℃以上高温持续对地层加热数月甚至数年,造成井筒密封完整性失效。目前国内外关于油页岩原位开采的研究集中于加热方式的实验介绍,没有可参考的实钻井筒结构设计。依据吉林松南青一段油页岩的实际情况,设计电加热、注热氮气加热两种不同开发方式下的井筒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加热体、套管、水泥环、围岩组合体密封完整性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600℃电加热方式进行开采时,热量传入地层迅速衰减,有效开发半径仅2.0m,难以适用于油页岩的开采;采用注热氮气加热开发时,有效开发半径仅5.0m,考虑后期压裂,热氮气可通过裂缝有效加热地层,适用于油页岩的开采;套管在加热段热应力可达1094MPa,需选用偏梯扣TP110H抗高温套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原位开采 井筒结构 耐高温套管 井筒完整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Wellbore Instability in Gas Hydrate Formation During Deep-Water Drilling 被引量:8
9
作者 ZHANG Huaiwen CHENG Yuanfang +2 位作者 LI Qingchao YAN Chuanliang HAN Xiuti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期8-16,共9页
Gas hydrate formation may be encountered during deep-water drilling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and wide distribution of gas hydrates under the shallow seabed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ydrates are extremely sensitive t... Gas hydrate formation may be encountered during deep-water drilling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and wide distribution of gas hydrates under the shallow seabed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ydrates ar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changes, and drilling through gas hydrate formation may cause dissociation of hydrates,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wellbore temperatures, pore pressures, and stress states, thereby leading to wellbore plastic yield and wellbore instability. Considering the coupling effect of seepage of drilling fluid into gas hydrate formation, heat conduction between drilling fluid and formation, hydrate dissoc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rmation framework,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multi-field coupl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wellbore in the hydrate formation. Furthermore, the influences of drilling fluid temperatures, densities, and soaking time on the instability of hydrate formation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eater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rilling fluid and hydrate formation is, the faster the hydrate dissociates, the wider the plastic dissociation range is, and the greater the failure width becomes. When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greater than 7℃, the maximum rat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around the wellbore is more than 10%, which is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imum horizontal in-situ stress and associated with instability and damage on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 hydrate dissociation is insensitive to the variation of drilling fluid density, thereby implying that the change of the density of drilling fluids has a minimal effect on the hydrate dissociation. Drilling fluids that are absorbed into the hydrate formation result in fast dissoci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As time elapses, the hydrate dissociation slows down, but the risk of wellbore instability is aggravated due to the prolonged submersion in drilling fluids. For the sak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wellbore in deep-water drilling through hydrate formation, the drilling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 wellbore INSTABILITY DRILLING fluid phas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plastic strai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分散剂影响煤粉采出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丹 赵峰华 +2 位作者 宋波 耿昊 王海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为了研究井筒中煤粉在排采过程中的产出规律,促进地层产出煤粉的有效排出,利用自主研发的CBM-WS型高压煤储层井筒模拟装置进行了模拟实验来探索井筒中煤粉采出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井筒中煤粉颗粒受地层中煤粉产出、排采速度和煤... 为了研究井筒中煤粉在排采过程中的产出规律,促进地层产出煤粉的有效排出,利用自主研发的CBM-WS型高压煤储层井筒模拟装置进行了模拟实验来探索井筒中煤粉采出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井筒中煤粉颗粒受地层中煤粉产出、排采速度和煤粉分散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当排采速度较低时,井筒中采出煤粉颗粒粒度<20μm,大部分粒度40~100μm的煤粉颗粒没有采出;随着排采速度的增加,采出煤粉数量显著增加,粒度也明显增大;在流体速度达到临界流速,煤粉采出量趋于稳定。加入FYXF-30分散剂后,能够将进入井筒中的较大颗粒煤粉分散并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煤粉 分散剂 排采 井筒模拟
下载PDF
均质地层变井储试井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艳玉 何艳萍 《断块油气田》 CAS 1997年第4期34-37,42,共5页
高油气比油井、低渗气藏大范围内压力恢复时变井储效应将对井底压力动态产生影响,直接用数值方法对Peter变井储时试井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系统分析了各参数对变井储时压力动态的影响及变井储时压力导数曲线特征。针对我国油田早... 高油气比油井、低渗气藏大范围内压力恢复时变井储效应将对井底压力动态产生影响,直接用数值方法对Peter变井储时试井分析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并系统分析了各参数对变井储时压力动态的影响及变井储时压力导数曲线特征。针对我国油田早期注水开发和存在小断块等特点,进一步研究了存在恒压外边界和不渗透外边界影响时变井储数学模型和压力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分析 变井储 均质地层 油气藏
下载PDF
泥页岩水化应力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加放 邱正松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6,共4页
基于传统岩石力学测定实验方法和泥页岩特性,分析泥页岩水化应力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泥页岩水化应力测试方法,并通过对原有实验仪器的改进,建立泥页岩水化应力定量测定模拟实验装置,实现泥页岩水化应力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实... 基于传统岩石力学测定实验方法和泥页岩特性,分析泥页岩水化应力产生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泥页岩水化应力测试方法,并通过对原有实验仪器的改进,建立泥页岩水化应力定量测定模拟实验装置,实现泥页岩水化应力的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得当,实验仪器平行性好,最大误差为1%,完全可以满足泥页岩水化应力的定量测定,为泥页岩水化应力定量测定和深入研究泥页岩井壁稳定机理提供一种室内实验研究手段和方法;证明水化应力的存在,其最大值出现在泥页岩与水作用一定时间后,为井壁周期性坍塌提供解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页岩 井壁稳定 水化应力 实验模拟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NSIENT CUTTINGS TRANSPORT WITH FOAM FLUID IN HORIZONTAL WELLBORE 被引量:6
13
作者 WANG Rui-he CHENG Rong-chao +1 位作者 WANG Hai-ge BU Yu-hua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437-444,共8页
With considering the interlayer mass transfer and fluid influx from the reservoir, a one-dimensional two-layer hydraul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transient cuttings transport with foam fluid ... With considering the interlayer mass transfer and fluid influx from the reservoir, a one-dimensional two-layer hydraulic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transient cuttings transport with foam fluid in horizontal well section. The model was numerically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dified SIMPLE algorithm, and the height of cuttings bed was predicted by the trial-and-error method.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affecting factors on the cuttings transport performance. Results show that cuttings deposition moves along the horizontal wellbore from the drilling bit, and finally achieves a steady state with dynamic balance. Dimensionless cuttings bed heigh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foam quality or foam flow rate, bu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rillpipe eccentricity, cuttings size or drilling rate. The influx of water and gas from the reservoir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uttings transport efficiency with foam. The proposed model offers theoretical guidelines for hydraulic parameter design and hole cleaning control in foamed horizontal dr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am fluid horizontal wellbore drilled cuttings theoretical 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井筒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14
作者 胡春余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4,共9页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建立一种求解井筒温度分布的模型。该模型可同时求解井筒内流体的温压耦合流动、流体流动中的强制热对流和井筒与地层的流固热交换三种效应的控制方程,实现井筒内流体域流动场-流体域温度场-固体域温度场三场...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建立一种求解井筒温度分布的模型。该模型可同时求解井筒内流体的温压耦合流动、流体流动中的强制热对流和井筒与地层的流固热交换三种效应的控制方程,实现井筒内流体域流动场-流体域温度场-固体域温度场三场的耦合求解,克服了传统模型井筒流速为定值的缺陷,并且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通过理论分析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井筒内流体流速变化影响流体在井筒中的温度分布,在产出条件下,在同一深度处会造成流体中心温度高、流体边界处温度低的分布情况。流体沿井筒轴向的温度的下降趋势会经历缓-稳-缓三个阶段,且此三个阶段受到流动雷诺数或者流体普朗特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温度 井筒压力 格子玻尔兹曼 普朗特数 耦合计算
原文传递
利用井眼坍塌信息求取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光泉 王怡 +1 位作者 陈军海 陈曾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1,共5页
准确获取深部地层地应力的方向和大小,对于井眼轨道设计、井壁稳定、压裂增产等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了利用井眼坍塌信息求取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法,提出结合测井资料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反演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的方法。研究表明:利... 准确获取深部地层地应力的方向和大小,对于井眼轨道设计、井壁稳定、压裂增产等具有重要意义。重点研究了利用井眼坍塌信息求取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法,提出结合测井资料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反演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的方法。研究表明:利用井眼坍塌信息求取最大水平主应力大小的数值模拟方法可行,能够真实反映深部地层的应力环境、地层岩石的力学特性,比较准确地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大小,且方法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坍塌水平地应力反演分析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与油气协调开采物理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俊 马衍坤 +7 位作者 张通 刘洋 杨鑫 毛钧林 朱敏 周国梁 谢志争 王鸣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针对煤与油气协调开采中,煤层开发扰动油气圈闭层稳定性及油气井筒的问题,利用二维模拟试验开展了煤与油气开采地层响应规律研究;采用“先油气后煤炭”的开采工序,得到了煤与油气各覆岩层的应力演化、破断变形特征及油气井筒变形破坏规... 针对煤与油气协调开采中,煤层开发扰动油气圈闭层稳定性及油气井筒的问题,利用二维模拟试验开展了煤与油气开采地层响应规律研究;采用“先油气后煤炭”的开采工序,得到了煤与油气各覆岩层的应力演化、破断变形特征及油气井筒变形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若油气层高强度抽采至采收完毕,模型整体结构未出现明显扰动,仅层间岩层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而此时对煤层进行开采会对下方200 m处油气层产生一定扰动;采动初期,油气层采收边界上方应力不断上升,煤层底板存在应力传递现象,煤层顶板无明显应力变化,初次扰动范围为100 m,二次扰动范围为75 m;当进入充分采动阶段,油气层采收边界上方应力集中沿水平向右侧偏移,煤层底板相继经历应力集中-卸压的过程,层间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岩层运移程度逐渐向煤层顶部附近岩层转移,说明煤层采动作用在叠置资源协调开采过程中对整体岩层稳定性影响程度较大,应着重关注煤层开采对煤与油气协调开采中的影响;覆岩内井筒主要破坏模式为剪切变形破坏,位于工作面中心处的井筒下侧则发生拉伸-剪切变形破坏,应着重关注工作面中心处的井筒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油气开采 地层响应规律 井筒稳定性 相似模拟 应力集中
下载PDF
钻井液用纳米封堵剂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昱昊 徐建根 +2 位作者 步文洋 张代维 朱庆帅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436-438,449,共4页
页岩气地层具有微纳米尺度的孔缝结构,只有微纳米级别的封堵颗粒才能形成有效封堵,维持井壁稳定,因此纳米材料作为钻井液封堵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分析了纳米封堵剂的封堵原理,阐述了纳米封堵剂的封堵性能评价方法,概括了纳米封堵... 页岩气地层具有微纳米尺度的孔缝结构,只有微纳米级别的封堵颗粒才能形成有效封堵,维持井壁稳定,因此纳米材料作为钻井液封堵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分析了纳米封堵剂的封堵原理,阐述了纳米封堵剂的封堵性能评价方法,概括了纳米封堵剂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纳米封堵剂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笔者认为,目前封堵实验评价方法多是基于实验完成的,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模拟实验研究,探讨颗粒封堵过程及封堵微观机制等;此外引入智能材料,实现纳米颗粒的智能化,根据不同地层条件来满足对页岩孔缝的致密封堵效果,阻缓滤液侵入,维持井壁稳定,纳米封堵剂的智能化将是未来钻井液封堵剂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封堵剂 井壁稳定 智能化 模拟实验
下载PDF
盐岩层钻大斜度井的井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曾德智 林元华 +3 位作者 李留伟 施太和 李再军 白登相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4-126,130,共4页
针对盐岩井段易发生蠕变缩径,引起卡钻、固井后又易发生挤毁套管等事故的现象,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描述盐岩层中斜井井眼蠕变缩径的空间力学模型,从岩石力学角度分析了塔里木油田羊塔克地区盐岩层钻大斜度井的井壁稳定性,论述了一定... 针对盐岩井段易发生蠕变缩径,引起卡钻、固井后又易发生挤毁套管等事故的现象,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描述盐岩层中斜井井眼蠕变缩径的空间力学模型,从岩石力学角度分析了塔里木油田羊塔克地区盐岩层钻大斜度井的井壁稳定性,论述了一定地应力状态下井斜角和方位角对井眼缩径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成果为盐层段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合理确定泥浆密度和盐岩层钻井施工提供了理论参考,已成功应用于塔里木地区钻遇盐岩层时钻井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岩层 大斜度井 井壁稳定性 有限元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井筒储集的油水两相流试井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霆 《油气井测试》 2000年第3期12-14,共3页
油水两相流在油田中广泛存在 ,但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中没有考虑井筒储集效应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 ,本文将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引入油水两相流数学模型中 ,并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数值解。经实例验证 ,此方法行之有效。
关键词 井筒储存 油水两相流 数值模拟 试井解释
下载PDF
天然CO_(2)沿井筒泄漏两相反应流动特征模拟
20
作者 郑长远 蔡雨娜 +1 位作者 雷宏武 封官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04,239,共10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而CO_(2)注入储层后的泄漏风险是CCUS技术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目前CCUS工程中还未有深部封存的CO_(2)泄漏事故发生,但天然CO_(2)泄漏事件并不少见,因此以天然CO_(2)井筒泄漏...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大规模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而CO_(2)注入储层后的泄漏风险是CCUS技术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目前CCUS工程中还未有深部封存的CO_(2)泄漏事故发生,但天然CO_(2)泄漏事件并不少见,因此以天然CO_(2)井筒泄漏点为研究对象进行类比研究可为CCUS工程泄漏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西宁盆地南部天然CO_(2)泄漏场地中的典型CO_(2)井筒泄漏点———ZK10井为研究对象,结合实测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该井间歇喷发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及伴随的化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ZK10井的水气间歇喷发过程受CO_(2)过饱和析出、气举效应及储层动态补给的协同控制;②受控于CO_(2)的过饱和析出及流体混合作用,井筒内CO_(2)闪蒸点以上位置地下水的pH值随深度减小而增大,并随喷发过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③ZK10井间歇喷发过程中,井筒内形成方解石和石英矿物沉淀,受控于矿物的溶解特性,其沉淀特征各异。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的天然或CCUS工程中CO_(2)井筒泄漏点的泄漏机制及化学特征研究提供参考,进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监测及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二氧化碳 井筒泄漏 间歇喷发 化学反应 CCUS技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