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AOP实现机制和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广红 陈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8期14-17,共4页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是一种支持横切关注点的分解的技术,表达更高的抽象层次。它对于横切关注点就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对于对象封装和继承一样,提供了能够明确捕获横切结构的语言机制。一个模块化良好的横切关注点叫一个侧...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是一种支持横切关注点的分解的技术,表达更高的抽象层次。它对于横切关注点就像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对于对象封装和继承一样,提供了能够明确捕获横切结构的语言机制。一个模块化良好的横切关注点叫一个侧面(aspect)。首先介绍了AOP的基本思想,然后针对侧面代码和功能代码的编织问题讨论了几种典型的AOP实现机制的特点、优势及缺陷,最后展望了AOP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对象封装 继承 AOP 功能代码
下载PDF
AOP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海洋 陈平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1.引言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应用软件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度不断提高.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如过程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已渐渐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近年来,一种新的程序开发方法,AOP(Aspect Ori-ented Prog... 1.引言 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应用软件的规模不断扩大,复杂度不断提高.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如过程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已渐渐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近年来,一种新的程序开发方法,AOP(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特征编程)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并被<MIT技术评论>杂志评为21世纪十种对经济和人类生活工作方式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程序开发方法 AOP 计算机
下载PDF
联珠纹与中国古代织造技术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斌 李强 杨小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5-90,共6页
联珠纹作为一种常见的织物纹样是唐代由萨珊波斯传入中国的,然而作为装饰元素的联珠纹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展现出来了。中国古代工匠没有将联珠纹应用在织物纹样中,主要是由于经线显花工艺在封建社会前期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 联珠纹作为一种常见的织物纹样是唐代由萨珊波斯传入中国的,然而作为装饰元素的联珠纹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就展现出来了。中国古代工匠没有将联珠纹应用在织物纹样中,主要是由于经线显花工艺在封建社会前期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联珠纹织物和技术传入中国后,丰富了中国的古代织物纹样,普及了纬线显花工艺,甚至促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花楼织机的诞生,为低谷中的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寻找到一条继续辉煌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联珠纹 织造技术
下载PDF
几种三维机织物的上机设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元昌 萧荣 薛卫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0,共4页
一些三维织物可用多臂多梭箱织机织制 ,介绍了纬向T型截面、经向T型截面、格子型、纬向截面回型及预留孔五种三维机织物的上机设计及加工方法 。
关键词 织造 三维织物 加工方法 上机设计 产业用纺织品
下载PDF
Influence of Weave Structures on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Hybrid 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s 被引量:14
5
作者 GU Dapeng YANG Yulin +2 位作者 QI Xiaowen DENG Wei SHI Le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5期1044-1051,共8页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woven fabric self-lubricating liner mainly focus on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nd the service life raised by changing different fiber type combinations, adding additive mod... The existing research of the woven fabric self-lubricating liner mainly focus on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and the service life raised by changing different fiber type combinations, adding additive modification, and performing fiber surface modification. As fabric composites, the weave structur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chanical and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s of the liners. However, hardly any literature is available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behavior of such composites with different weave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three weave structures (plain, twill 1/3 and satin 8/5) of hybrid 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s are selected and pin-on-flat linear reciprocating wear studies are done on a CETR tester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and different frequenc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wear performance are studied.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worn surfaces under the typical test condition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at 10 MPa, satin 8/5 performs the best in friction-reduction and antiwear performance, and plain is the worst. At 30 MPa, however, the antiwear performance is reversed and satin 8/5 does not even complete the 2 h wear test at 16 Hz. There is no clear evidence proving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wear performance. So the different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weave structures of fabric composites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PTFE proportions in the fabric surface and the different wear mechanisms. The fabric composit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the lubrication region, the reinforced region and the bonding region. The major mechanisms are fatigue wear and the shear effects of the friction force in the lubrication region. In the reinforced region fiber-matrix de-bonding and fiber breakage are involved. The proposed research proposes a regional wear model and further indicates the wear process and the wear mechanism of fabric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Kevlar/PTFE fabric composite FRICTION WEAR weave structu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下载PDF
面向方面编程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3
6
作者 石丹丹 王静 熊前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AOP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描述横切关注点的机制,它能够自动将横切关注点织入到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中,从而实现了横切关注点的模块化。论述了AOP的技术、优势和开发过程,然后比较了两种AOP实现方式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一个AOP开发的实例。
关键词 AOP 面向方面编程 横切关注点
下载PDF
纤维素酶的研究、生产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叶东 韩祎君 张金龙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1-153,141,共4页
文章阐述了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及分子结构模型。并纤维素酶的不同生产工艺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 纺织
下载PDF
不锈钢纤维可纺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8
作者 奚正平 张健 +5 位作者 王克光 唐先德 吴全兴 杨延安 白文峰 王鑫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2-455,共4页
采用集束拉拔法生产的不锈钢纤维,既具有金属体材料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还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性和可纺性。已广泛用作无纺织物和混纺织物的原料。本文对不锈钢纤维和传统纺织纤维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比较,认为不锈钢纤维与化学纤维和天... 采用集束拉拔法生产的不锈钢纤维,既具有金属体材料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还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性和可纺性。已广泛用作无纺织物和混纺织物的原料。本文对不锈钢纤维和传统纺织纤维的物理性能进行研究比较,认为不锈钢纤维与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在密度、伸长率、回弹性、抗弯曲性能、卷曲度、表面摩擦系数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无纺织物产品质量。因此,研究不锈钢纤维的可纺性能,是金属材料科学与纺织技术的交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纤维 物理性能 可纺性 质量
下载PDF
纺织结构用于先进复合材料增强物的发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孚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7-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和研完情况。主要内容有:二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问题:多向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最后,对它的发展提出粗浅看法。
关键词 纺织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面向方面程序设计语言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祖锴 彭智勇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2010年第1期1-19,共19页
作为控制软件复杂性、提高软件模块化程度、增强软件开发灵活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面向方面程序设计语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日益受到软件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并发展成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基于该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作为控制软件复杂性、提高软件模块化程度、增强软件开发灵活性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面向方面程序设计语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日益受到软件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并发展成为软件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基于该领域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分析总结了面向方面程序设计语言中的主要语言特性和关键实现技术;按照不同的语言特性对面向方面程序设计语言进行分类,并探讨了其发展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方面程序设计 方面 连接点 切入点 通知 织入
下载PDF
碳纤维电热发热布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晓梅 季涛 余进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6,共4页
利用碳纤维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设计与开发了碳纤维电热发热布,介绍了碳纤维电热发热布的设计原则、开发和织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 碳纤维 导电发热 织物 设计 织造
下载PDF
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与织造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晓梅 《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9-50,72,共3页
将纱罗组织的结构特征引入三维机织物,提高了织物的整体性、稳定性。文中介绍了该织物的设计方法,并 分析了织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三维机织物 结构设计 织造 纱罗组织
下载PDF
圣麻纤维的性能分析及其机织产品的开发 被引量:9
13
作者 翟亚丽 王素玲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0-51,共2页
阐述了圣麻纤维的优点,并探讨了利用涤纶与圣麻纤维的良好互补性开发轻薄涤麻机织物的织造工序的技术关键,并对其风格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再生纤维 织造 麻纤维 性能 工艺 研究
下载PDF
棉织物的组织对其防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兰萍 周春香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95-398,共4页
研究了相同原料、相同密度、相同织造条件下,棉织物的组织对其防热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组织 热性能 棉织物 防辐射热性能
下载PDF
蛹蛋白粘胶长丝面料的开发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迎晨 吴红艳 王丽伟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4,共4页
蛹蛋白粘胶长丝是蚕蛹蛋白溶液与粘胶溶液制成的具有皮芯结构的蛋白质纤维 ,该纤维具有独特的护肤保健功能和天然纤维的优点 ,重点对蛹蛋白粘胶长丝在纺织加工工艺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对用蛹蛋白粘胶长丝开发的四种... 蛹蛋白粘胶长丝是蚕蛹蛋白溶液与粘胶溶液制成的具有皮芯结构的蛋白质纤维 ,该纤维具有独特的护肤保健功能和天然纤维的优点 ,重点对蛹蛋白粘胶长丝在纺织加工工艺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对用蛹蛋白粘胶长丝开发的四种产品进行了撕裂强度、透气量和耐磨性测试。蛹蛋白粘胶长丝织物的风格和吸湿性能优良 ,价廉物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蛋白粘胶长丝 纺纱 织造 包芯纱 交织织物 性能测试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非正常流失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伦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非正常流失状况,为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检验对2004—2013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失职工的数量、结构和渠道进行分析。结果 10年以来,该社区卫...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非正常流失状况,为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检验对2004—2013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失职工的数量、结构和渠道进行分析。结果 10年以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出人员的年龄仍属相对年轻,户籍以非上海户籍居多,用工形式主要为非在编,学历结构以大专及以下偏多,职称以初级及以下为主,岗位主要以公共卫生居多,离职原因居前3位分别是收入低、不能进编和工作表现不佳。结论加强人员招聘中的应聘者筛选;提高新进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的质量;进行人才储备;提高相关岗位人员的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离职 年龄 职称 专业 编制
下载PDF
嵌织镀银纤维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施立佳 张红霞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46-849,共4页
在涤纶织物中嵌织镀银纤维,探讨含镀银纤维的涤纶织物不同工艺配置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织物中嵌织镀银纤维能有效提高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镀银纤维在织物中呈网状分布、配以循环较小的组织能提高嵌织镀银纤维涤纶织物... 在涤纶织物中嵌织镀银纤维,探讨含镀银纤维的涤纶织物不同工艺配置对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织物中嵌织镀银纤维能有效提高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镀银纤维在织物中呈网状分布、配以循环较小的组织能提高嵌织镀银纤维涤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银纤维 抗静电 纱线分布 织物组织
下载PDF
大麻织物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辉 徐凡 张新安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为研究大麻织物的吸声特性,选用大麻、涤纶和棉纱线在小样织机上织造了不同规格的织物,使用化学试剂对大麻织物进行了处理,对吸声系数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后空腔距离和声波频率一定时,大麻织物吸声... 为研究大麻织物的吸声特性,选用大麻、涤纶和棉纱线在小样织机上织造了不同规格的织物,使用化学试剂对大麻织物进行了处理,对吸声系数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后空腔距离和声波频率一定时,大麻织物吸声系数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织物紧度相同时,随着入射正弦声波频率的增加,大麻、涤纶和棉织物的吸声系数都呈正弦曲线变化,但大麻纤维的吸声能力要好于涤纶、棉纤维;织物组织对吸声系数有一定影响。大麻织物经过化学试剂处理吸声系数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织物中孔隙减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织物 吸声系数 紧度 组织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Predicting Tensile and Shear Moduli of Triaxial Weave Fabric Composites 被引量:6
19
作者 Jiangbo Bai Junjiang Xiong +1 位作者 Meng Liu Ziyu Man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59-77,共19页
Novel micromechanical curved beam models were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ten- sile and shear moduli of triaxial weave fabric (TWF) composites by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riaxial yarns of 0° a... Novel micromechanical curved beam models were presented for predicting the ten- sile and shear moduli of triaxial weave fabric (TWF) composites by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triaxial yarns of 0° and ±60° The triaxial yarns in micromechanieal representative unit cell (RUC) were idealized as curved beams with a path depicted using the sinusoidal shape functions, and the tensile and shear moduli of TWF composites were derived by means of the strain energy approach founded on micromechanics.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new models, the prediction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literature. It was shown that the predictions from the new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sing these models, the tensile and shear properties of TWF composites could be predicted based only on the properties of basic woven fabr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axial weave fabric (TWF) COMPOSITE elastic properties tension modulus shearmodulus
原文传递
蜂窝状三维织物及其加强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瑞方 华坚 聂建斌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5-6,37,共3页
以涤纶网络丝为经纱,涤棉混纺纱为纬纱,平纹组织为基础组织和接结组织,纱罗组织为边组织,在剑杆织机上织造多层蜂窝状三维织物,用手糊法对其进行复合,测试其性能。结果表明,用树脂对蜂窝状三维织物进行复合可得到性能明显加强的复合材料。
关键词 蜂窝状三维织物 复合材料 织造 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