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吕婕梅 安艳玲 +2 位作者 吴起鑫 罗进 蒋浩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65-1572,共8页
对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河水离子浓度及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组成以Ca2+、HCO-3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2-4;TDS均值213.96 mg·L-1,高于世界流域均值.根据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中海盐输入对流域水化学的贡献率为2.2... 对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河水离子浓度及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组成以Ca2+、HCO-3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2-4;TDS均值213.96 mg·L-1,高于世界流域均值.根据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中海盐输入对流域水化学的贡献率为2.23%,低于世界河流均值3%.Gibbs图结合离子比值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影响,越往下游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贡献越明显,碳酸和硫酸同时参与了流域岩石风化过程.离子来源分析表明,Ca2+、Mg2+、HCO-3离子主要来自于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岩风化溶解,Na+、K+、Cl-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风化;SO2-4和NO-3主要来源于大气酸沉降和城镇废水输入.人为活动影响分析表明上游工矿企业活动对清水江流域水化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化学风化 离子来源 影响因素 清水江流域
原文传递
不同地质背景下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大溶江、灵渠流域为例 被引量:55
2
作者 孙平安 于奭 +3 位作者 莫付珍 何师意 陆菊芳 原雅琼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31,共9页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漓江上游两个具不同地质背景的地表河流域进行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观测和采样,探讨河流水化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论是碳酸盐岩占一半的灵渠流域,还是仅占9%的大溶江流域,其水化学类型均为C...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漓江上游两个具不同地质背景的地表河流域进行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观测和采样,探讨河流水化学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无论是碳酸盐岩占一半的灵渠流域,还是仅占9%的大溶江流域,其水化学类型均为Ca-HCO_3型,HCO_3^-和Ca^(2+)是主要的阴阳离子.河水的主要离子浓度整体表现为冬高夏低的特征,主要受流量变化的影响.Ca^(2+)、Mg^(2+)、HCO_3^-主要源自流域内碳酸对碳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同时存在硫酸风化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的贡献.此外,相较于灵渠,大溶江流域上游具较强侵蚀性外源水对下游碳酸盐岩的侵蚀,增加了碳酸盐岩风化对河流水化学的贡献.而K^+、Na^+、Cl^-、NO_3^-、SO_4^(2-)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相较而言,灵渠流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特征 岩石风化 影响因素 大溶江 灵渠
原文传递
贵州省都柳江流域水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左禹政 安艳玲 +6 位作者 吴起鑫 屈坤杰 樊光辉 叶祖鑫 秦玲 钱娟婷 涂成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84-2690,共7页
于2015年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都柳江河水样品,分析了河水的主要水质参数和主量元素.结果显示,都柳江河水呈弱碱性,优势阳离子为Ca^(2+)、Mg^(2+),优势阴离子为HCO_3^-、SO_4^(2-),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Mg^(2+)型.Gibbs图、... 于2015年丰水期和枯水期采集了都柳江河水样品,分析了河水的主要水质参数和主量元素.结果显示,都柳江河水呈弱碱性,优势阳离子为Ca^(2+)、Mg^(2+),优势阴离子为HCO_3^-、SO_4^(2-),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Mg^(2+)型.Gibbs图、三角图、相关性分析表明都柳江水化学上游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下游硅酸盐影响增加.受地层岩性和地貌变化的影响,河流TDS沿主河道呈递减的趋势.离子比值分析表明,流域上游主要受工矿活动的影响,而中下游地区人为活动因素较为复杂,受农业、城镇排污等多种活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柳江流域 水化学 岩石风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珠江源区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4
4
作者 涂春霖 尹林虎 +3 位作者 和成忠 寸得欣 马一奇 令狐昌卫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85-1897,共13页
为研究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离子来源,服务小黄泥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采集了小黄泥河干流及支流河水和矿坑水样品,综合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小黄泥河河水的水化学组成、空... 为研究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组成特征及离子来源,服务小黄泥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系统采集了小黄泥河干流及支流河水和矿坑水样品,综合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离子比例系数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小黄泥河河水的水化学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因素,并评估了不同来源对溶质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小黄泥河流域河水pH值总体呈弱碱性,变化范围7.17~9.14,均值为8.00;TDS值变化范围为154~460 mg·L^(-1),均值为257.39 mg·L^(-1),与西江干流相当;优势阳离子为Ca^(2+),占阳离子总和的69%;优势阴离子为HCO_(3)-和SO_(4)^(2-),分别占阴离子总和的65%和30%.小黄泥河干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受矿业活动影响,支流河水从HCO_(3)-Ca型过渡为HCO_(3)·SO_(4)-Ca和HCO_(3)·SO_(4)-Ca·Na型.河水溶质主要受到硫酸和碳酸参与的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的控制,其中碳酸盐岩风化对河水离子组分贡献率为63%,硅酸盐岩风化贡献率为16.33%;人类活动对小黄泥河流域河水溶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中矿业活动贡献率为13.4%,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的贡献率为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源区 小黄泥河流域 地表水 水化学特征 化学风化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广西花山岩体不同风化阶段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5
作者 赵芝 王登红 +3 位作者 刘新星 张青伟 姚明 顾文鳌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0,共7页
对广西花山岩体不同风化程度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体内四个地区的风化程度各异:A区为较强风化,D区和B区为中等风化,C区为中等偏弱风化;稀土含量:A区(886×10-6)>D区(660×10-6)>B区(524×10-6)&g... 对广西花山岩体不同风化程度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体内四个地区的风化程度各异:A区为较强风化,D区和B区为中等风化,C区为中等偏弱风化;稀土含量:A区(886×10-6)>D区(660×10-6)>B区(524×10-6)>C区(424×10-6),与风化程度呈正相关。风化壳剖面A-1中,LREE和HREE均富集在全风化层的下部;剖面D-1中,LREE富集在全风化层上部,HREE则富集在下部。淋滤作用和pH值的变化是稀土元素迁移的基本条件,粘土矿物是元素富集的载体,影响元素分布的主导因素随风化程度而发生变化。当风化程度中等-较低时,LREE的吸附能力大于HREE,致使它们分层富集;当风化程度较高时,LREE浓度不断增大,迁移能力克服了吸附能力,逐渐向下迁移,最终与HREE一起富集在全风化层下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程度 风化壳 稀土元素 影响因素 广西花山岩体
原文传递
锂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19
6
作者 苟龙飞 金章东 贺茂勇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89-102,共14页
大陆风化制约着地表物质循环及其从陆地向湖泊/海洋的迁移,并通过消耗大气CO_2调节长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示踪大陆风化是地球表生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锂(Li)的两个同位素(~6Li和~7Li)拥有巨大相对质... 大陆风化制约着地表物质循环及其从陆地向湖泊/海洋的迁移,并通过消耗大气CO_2调节长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因此如何有效示踪大陆风化是地球表生过程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锂(Li)的两个同位素(~6Li和~7Li)拥有巨大相对质量差、无化合价变化,且不受氧化还原条件和生物作用影响等优势,赋予Li同位素体系具备示踪大陆风化的潜力。然而,风化体系中Li的来源和分馏的制约要素争议颇多。本文从储库、风化壳、河流体系、淋滤实验和模型模拟等方面综述了目前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挑战。最后指出,在示踪大陆风化方面,Li同位素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建议细化岩石/矿物淋滤实验、大小流域相结合、加强多同位素体系相互补充与验证、以及计算机模型模拟,有望减少Li同位素示踪大陆风化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同位素 大陆风化 地球化学示踪 制约要素 综述
下载PDF
影响恐龙化石及围岩风化破坏的主要因素及风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尚坤 于学峰 +5 位作者 贾超 杜圣贤 宋香锁 刘凤臣 陈军 陈文芳 《山东国土资源》 2019年第3期25-31,共7页
导致恐龙化石及围岩风化破坏的因素十分复杂,其自身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胶结物的类型等内部因素决定了其抵御风化破坏的能力。化石及围岩的物理化学成分越稳定、结构构造越致密完整,其抗风化能力就越强。气温的反复变化以及各种气体... 导致恐龙化石及围岩风化破坏的因素十分复杂,其自身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胶结物的类型等内部因素决定了其抵御风化破坏的能力。化石及围岩的物理化学成分越稳定、结构构造越致密完整,其抗风化能力就越强。气温的反复变化以及各种气体、盐类、水溶液和生物的活动等外部因素,是促使恐龙化石或围岩发生风化破坏的直接的原因。这些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它们使组成化石或围岩的矿物成分发生分解、结构构造发生变化,使化石或围岩由整块变成碎块,由坚硬变得疏松,甚至化学成分也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化石或围岩的风化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化石 风化 机理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的发育过程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涛 蒋有录 +3 位作者 宋国奇 赵乐强 向立宏 于洪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济阳坳陷不整合的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风化期、剥蚀期和成岩期3个阶段。风化期是不整合结构形成的基础,剥蚀期是不整合结构得以保存的关键时期,成岩期决定着不整合结构的矿物成分及孔渗结构。由于不整合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整合结构... 济阳坳陷不整合的发育过程大体可分为风化期、剥蚀期和成岩期3个阶段。风化期是不整合结构形成的基础,剥蚀期是不整合结构得以保存的关键时期,成岩期决定着不整合结构的矿物成分及孔渗结构。由于不整合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整合结构的发育主要受沉积间断时间、风化母岩岩性、保存条件和古气候4种因素的控制,结合不整合结构的发育过程和控制因素的分析,将济阳坳陷不整合划分为凸起—陡坡基岩强风化型、缓坡基岩强风化型和古近系—新近系内部母岩弱风化型3种发育模式。凸起—陡坡带不整合面下岩石孔渗性较好,一般形成潜山油气藏;缓坡带一般形成结构比较完整的不整合,易形成不整合超覆和遮挡油气藏;古近系—新近系内部地层不整合风化时间短、程度弱,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风化壳 发育过程 控制因素 发育模式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新疆伊犁黄土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传想 宋友桂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1-619,共9页
通过对伊犁盆地昭苏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与黄土高原典型第四纪风成堆积洛川剖面的对比,对伊犁黄土常量元素分布规律及化学风化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发现,伊犁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主要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暗示着沉积后两者... 通过对伊犁盆地昭苏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与黄土高原典型第四纪风成堆积洛川剖面的对比,对伊犁黄土常量元素分布规律及化学风化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发现,伊犁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主要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暗示着沉积后两者所经历的风化作用相似。与黄土高原相比,伊犁黄土和古土壤除CaO,MgO和Na2O,P2O5分别出现较大程度的富集和较小程度的亏损外,其它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IA指数、Na/K比值及A-CN-K图解显示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均经历了低等强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弱于黄土高原的洛川黄土及古土壤,黄土和古土壤风化分异作用不明显。气候条件尤其水热组合模式(降水、温度和蒸发量等)对伊犁黄土化学风化的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黄土和古土壤 元素地球化学 化学风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古代玻璃样品表面因素对便携式X射线荧光定量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松 李青会 干福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54-1959,共6页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PXRF)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样品表面状况对定量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PXRF对新疆、广西、江苏等地出土的Na2O-CaO-SiO2,K2O-SiO2和PbO-BaO-SiO2体系古代玻璃的风化表面与内部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PXRF)是一种表面分析技术,样品表面状况对定量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PXRF对新疆、广西、江苏等地出土的Na2O-CaO-SiO2,K2O-SiO2和PbO-BaO-SiO2体系古代玻璃的风化表面与内部进行了定量分析,指出了主要助熔剂的含量在不同部位的变化。另外,还研究了样品与参考平面之间的距离以及弧形表面对样品定量分析的影响,利用归一化方法和校正因子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校正,并对校正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归一化方法及校正因子法对于非理想状态表面样品的校正结果几乎相同,但实际测量中,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归一化方法更适合古代文物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对于古代玉器的PXRF定量分析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 古代玻璃 风化腐蚀 归一化 校正因子
下载PDF
长石微生物风化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跃飞 陆现彩 +1 位作者 王汝成 陆建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3,共7页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地球表生环境下重要的地质作用类型,由于硅酸盐矿物的微生物风化影响着地球物质循环及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尤其受到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关注。作为地球表层分布最广的硅酸盐矿物类型,长石在风化分解过程中,微生物通... 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地球表生环境下重要的地质作用类型,由于硅酸盐矿物的微生物风化影响着地球物质循环及地貌的形成和演变,尤其受到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关注。作为地球表层分布最广的硅酸盐矿物类型,长石在风化分解过程中,微生物通常会以流体模式、生物膜及真菌菌丝等方式与矿物表面发生作用。而长石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机制主要包括质子交换和配体络合作用。微生物生理活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种类、生长条件,以及长石的种类、结构、成分及表面特征等均会影响其风化速率和风化程度。由于长石在硅酸盐矿物中的代表性,因此对长石—微生物作用模式、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大大促进硅酸盐的微生物地质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石 微生物 风化机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双河洞小流域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结 周忠发 +2 位作者 曹明达 潘艳喜 陈全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7-332,338,共7页
为探究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各种盐类对主要离子的贡献,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进行野外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水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为探究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各种盐类对主要离子的贡献,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进行野外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水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双河洞水化学阳离子主要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2+)·Mg^(2+)—HCO_3^-型水,而石膏洞为Ca^(2+)·Mg^(2+)—SO_4^(2-)型水。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和水体类型的不同而呈显著性差异;(2)岩石风化对流域离子组成影响显著,阴离子主要来自碳酸盐、蒸发盐或岩盐的溶解和风化,蒸发盐溶解是阳离子的主要控制机制,硅酸盐风化侵蚀作用对区域离子变化存在一定影响;(3)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对区域离子化学组成的影响程度按碳酸盐、蒸发盐和硅酸盐递减,其中H_2CO_3风化碳酸盐岩的影响显著,但在个别地下水主要受H_2SO_4风化碳酸盐岩的影响显著,此外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对双河洞洞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及岩溶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小流域 水化学特征 风化过程 控制因素 双河洞
下载PDF
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松坡 贾黎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47-3454,共8页
外生菌根真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岩石和矿物的风化作用可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有利于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本文回顾了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风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 外生菌根真菌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岩石和矿物的风化作用可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产生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有利于改善植物营养状况。本文回顾了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风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可以通过向矿物表面施加物理压力、酸化根际环境以及络合矿物中的金属离子等途径加快包括磷灰石、云母、蛭石等矿物在内的风化进程,促使养分从矿物中析出,并使自身及与其共生的植物受益。但外生菌根真菌对矿物的风化作用受到诸如真菌与矿物的类型、土壤有效养分水平、氮素类型与水平、菌根真菌的生长条件以及根际其他生物的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通过对矿质元素转移的定量计算、对真菌分泌物的测定分析、对菌丝与矿物颗粒接触面的直接观察分析以及对能量流动的监测等一系列途径,已经对外生菌根真菌矿物风化作用的现象和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针对这种现象所带来影响的定量计算及其生态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岩石矿物 风化机理 养分活化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润扬大桥风化花岗岩工程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昭 肖琳 +1 位作者 程建军 刘琦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681-1688,共8页
由于风化会对岩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产生重大影响,故在岩石工程勘察设计中需对其进行重点研究。风化是润扬大桥花岗岩类基岩岩体质量和桥基选址与设计的控制因素之一。系统的地质分析和多种测试结果 表明,桥区风化壳厚度的变化很大,岩... 由于风化会对岩石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产生重大影响,故在岩石工程勘察设计中需对其进行重点研究。风化是润扬大桥花岗岩类基岩岩体质量和桥基选址与设计的控制因素之一。系统的地质分析和多种测试结果 表明,桥区风化壳厚度的变化很大,岩性以及地壳升降、断裂切割、卸荷作用、江水下切与入渗等地质作用是控制花岗岩风化作用及其风化岩分布的主要因素;桥区花岗岩易风化、卸荷敏感,处于化学风化的早期阶段;细密的蚀变裂隙对岩石强度起着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风化带来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以及桥型方案、基础选址与设计、地基参数取值以及风化因素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扬大桥 风化 花岗岩 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 桥基
下载PDF
庐山摩崖石刻赋存岩体风化因素分析及风化蚀变深度特征
15
作者 欧阳静宣 肖礼兵 +3 位作者 胡华平 徐升亮 邓博焰 郭洪民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24年第4期486-495,共10页
通过调查庐山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庐山摩崖石刻的侵蚀作用,发现近年来庐山气温逐渐升高,风速逐渐减小,相对湿度相对平稳,日照时间逐渐减小,雨水pH逐渐减小,但是降雨量和极端天气日数逐渐增加,水害和温湿度循环是主要的风化因素,而... 通过调查庐山的气候环境变化趋势及其对庐山摩崖石刻的侵蚀作用,发现近年来庐山气温逐渐升高,风速逐渐减小,相对湿度相对平稳,日照时间逐渐减小,雨水pH逐渐减小,但是降雨量和极端天气日数逐渐增加,水害和温湿度循环是主要的风化因素,而裂隙是石刻典型的病害特征。以《七佛偈》赋存岩体为载体,研究发现其为花岗岩成分;其抗压强度和化学风化指数随岩层深度变化而变化,其微观组织结构形态也证实了这些变化,试验得出《七佛偈》石刻赋存岩体的风化蚀变深度为22.9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因素 蚀变深度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赋存岩体
下载PDF
西藏玉曲河岸坡大型寒冻风化碎屑流的形成及影响分析
16
作者 张涛 马力刚 黄振伟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9期44-52,共9页
本文以玉曲河干流两岸14处规模较大的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布和堆积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相关河段水电工程开发(主要是选线选址)的影响。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地形测量、野外工程地质测绘... 本文以玉曲河干流两岸14处规模较大的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布和堆积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对相关河段水电工程开发(主要是选线选址)的影响。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地形测量、野外工程地质测绘等,分析总结出本区寒冻风化碎屑流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堆积演变的过程,并结合其特征提出工程选线选址的建议。研究表明,区内大规模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是一种以冻融破坏为主的斜坡堆积体,主要受气候、地形(坡度和海拔)、岩性、构造和地震因素的综合控制。大型寒冻风化碎屑流堆积体具有规模大、分布范围广、成群发育、稳定性差、后缘形成区(物源区)持续风化剥蚀等特点,对流域相关工程建设选线选址具有重大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可供流域内水力发电、交通工程等的开发和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冻风化 碎屑流 影响因素 选线选址
下载PDF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community following long-term weathering of bauxite residue 被引量:4
17
作者 Hao Wu Li Chen +3 位作者 Feng Zhu William Hartley Yifan Zhang Shengguo Xu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Bauxite residue is the industrial waste generated from alumina production and commonly deposited in impoundments.These sites are bare of vegetation due to the extreme high salinity and alkalinity,as well as lack of nu... Bauxite residue is the industrial waste generated from alumina production and commonly deposited in impoundments.These sites are bare of vegetation due to the extreme high salinity and alkalinity,as well as lack of nutrients.However,long term weathering processes could improve residue properties to support the plant establishment.Here we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and the geochemical drivers in bauxite residue,using Illumin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Long term weathering reduced the pH in bauxite residue and increased its nutrients content.The bacterial community also significantly developed during long term weathering processes.Taxono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atural weathering processes encouraged the populations of 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Acidobacteria and Planctomycetes,whereas reducing the populations of Firmicutes and Actinobacteria.Redundancy analysis(RDA)indicated that total organic carbon(TOC)was the dominant factors affecting microbial structure.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natural weathering processes improved the soil development on the abandoned bauxite residue disposal areas,which also increas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icrobial variation and residue properties during natural weathering processes in Bauxite residue disposal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residue disposal areas Bacterial community Natural weathering processes Driving factors Soil formation
原文传递
基于RS和GIS的黄山花岗岩砂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程先富 赵萍 黄成林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78-81,共4页
基于RS、GIS的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揭示黄山风景区花岗岩砂化的空间分布,探讨花岗岩砂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砂化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 100 m,坡度在30°~50°之间,剖面曲率25以下,平面曲率在60以上,坡... 基于RS、GIS的技术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揭示黄山风景区花岗岩砂化的空间分布,探讨花岗岩砂化与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砂化主要分布于海拔900~1 100 m,坡度在30°~50°之间,剖面曲率25以下,平面曲率在60以上,坡向朝北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GIS 花岗岩砂化 地形因子 黄山风景区
下载PDF
风化花岗岩边坡滑坡机理研究
19
作者 吴兴元 《建筑技术开发》 2020年第20期106-107,共2页
随着建筑结构需求的不断提高,工程建筑项目也逐渐增多,在不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工程扰动下,边坡滑坡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花岗岩边坡发生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淮河西路(科大五号路至珠宋路)道路工程的新建道路工程为基础,从风化作用和... 随着建筑结构需求的不断提高,工程建筑项目也逐渐增多,在不合理的施工组织和工程扰动下,边坡滑坡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花岗岩边坡发生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淮河西路(科大五号路至珠宋路)道路工程的新建道路工程为基础,从风化作用和降雨因素2个方面对滑坡的产生进行介绍,风化作用降低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降雨使滑移面的剪应力增大,边坡土体的自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花岗岩 边坡滑坡 风化作用 降雨因素
下载PDF
老挝某引水隧洞典型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20
作者 钟辉 尚存良 方正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10S期154-155,157,共3页
老挝川圹高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局部工程部位工程地质问题较为突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难以准确预测的隐患。对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对其中的差异因素采取针对性分析,可较准确查清该地区花岗岩工程地质典型问题与各... 老挝川圹高原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局部工程部位工程地质问题较为突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难以准确预测的隐患。对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对其中的差异因素采取针对性分析,可较准确查清该地区花岗岩工程地质典型问题与各因素间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均匀风化 构造发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