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n machinability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a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composite materials 被引量:43
1
作者 Meltem Altin Karatas Hasan Gokkaya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18-326,共9页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heter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materials that do not exhibit plastic deformation.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in 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heterogeneous and anisotropic materials that do not exhibit plastic deformation. They have been used in a wide range of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s particularly in space and aviation,automotive,maritime and manufacturing of sports equipmen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 and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GFRP) composite materials,among other fiber reinforced materials,have been increasingly replacing conventional materials with their excellent strength and low specific weight properties. Their manufacturability in varying combinations with customized strength properties,also their high fatigue,toughness and high temperature wear and oxidation resistance capabilities render these materials an excellent choice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In the present review study,a literatu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machinability properties and related approaches for CFRP and GFRP composite materials. As in the machining of all anisotropic and heterogeneous materials,failure mechanisms were also reported in the machining of CFRP and GFRP materials with both conventional and modern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were obtained by use of variance analysis(ANOVA),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 model,fuzzy inference system(FIS),harmony search(HS) algorithm,genetic algorithm(GA),Taguchi's optimization technique,multi-criteria optimization,analytical modeling,stress analysis,finite elements method(FEM),data analysis,and linear regression technique. Failure mechanisms and surface quality is discussed with the help of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and profilometry. ANOVA,GA,FEM,etc. are used to analyze and generate predictiv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MATERIAL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CFRP GFRP Machining wear Surface damage
下载PDF
轮轨材料硬度匹配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文健 刘启跃 朱旻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车轮钢与U71Mn热轧钢轨的硬度匹配性能,分析了不同硬度车轮与U71Mn钢轨匹配时的摩擦磨损与表面损伤行为.结果表明:车轮硬度对轮轨试样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车轮硬度增加,车轮磨损量呈下降趋势,钢轨磨损量... 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车轮钢与U71Mn热轧钢轨的硬度匹配性能,分析了不同硬度车轮与U71Mn钢轨匹配时的摩擦磨损与表面损伤行为.结果表明:车轮硬度对轮轨试样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车轮硬度增加,车轮磨损量呈下降趋势,钢轨磨损量表现为线性增加,轮轨总磨损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轨轮硬度相同时轮轨系统总磨损量达到最小.车轮硬度对车轮和钢轨试样表面损伤形貌有一定影响,车轮硬度低时车轮表面损伤以麻点式剥落损伤为主,随车轮硬度增加试样表面发生大块剥落损伤,对摩副钢轨试样主要表现为表面剥落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材料 硬度匹配 摩擦 磨损 损伤
下载PDF
海水环境中金属材料腐蚀磨损及耐磨防腐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二勇 曾志翔 赵文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157,共9页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展海洋装备、建设海洋工程成为推进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鉴于海洋装备长期服役于海洋环境,因此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蚀损伤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海洋装备中的运转部件,如海水泵...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展海洋装备、建设海洋工程成为推进和实施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内容。鉴于海洋装备长期服役于海洋环境,因此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蚀损伤是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尤其是海洋装备中的运转部件,如海水泵、阀、海水液压传动系统、水下作业机器手、深海勘探和开采装备等面临腐蚀与磨损的耦合损伤。基于此,针对典型金属材料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磨损失效行为及机理,综述了服役工况、腐蚀介质、电化学及材料因素对典型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铝合金、镍合金)在海水环境中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了服役工况、腐蚀介质浓度、p H值、外加电位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了金属材料腐蚀磨损过程中腐蚀、磨损及其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一系列耐磨与防腐一体化涂层技术,如PVD涂层、热喷涂涂层、电镀涂层及聚合物粘结涂层的腐蚀磨损性能及典型应用,分析了耐磨与防腐一体化防护材料对腐蚀磨损性能的优化机理,以期为解决金属材料的腐蚀磨损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环境 金属材料 腐蚀磨损 耦合损伤 耐磨防腐一体化技术
下载PDF
微动损伤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4
作者 陶峰 张险峰 +1 位作者 尹明德 欧阳祖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5-551,共7页
论述了微动损伤的概念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对微动损伤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即微动损伤的基础研究和防护方法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尤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果做了重点阐述,并说明了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从微动机理研究、微动... 论述了微动损伤的概念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对微动损伤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即微动损伤的基础研究和防护方法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尤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果做了重点阐述,并说明了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从微动机理研究、微动件结构参数控制、微动疲劳寿命估算、工业应用、防护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微动损伤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微动腐蚀 微动疲劳 微动损伤
下载PDF
三种钢轨材料与车轮匹配时滚动磨损与损伤行为 被引量:22
5
作者 丁昊昊 付志凯 +3 位作者 郭火明 周琰 王文健 刘启跃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利用WR-1轮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U71Mn、PD3、PG4三种钢轨与AAR-B车轮材料匹配时的滚动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钢轨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明显不同,钢轨硬度对轮轨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钢轨硬度增加,钢轨磨损率减小,车轮磨损... 利用WR-1轮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U71Mn、PD3、PG4三种钢轨与AAR-B车轮材料匹配时的滚动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不同钢轨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明显不同,钢轨硬度对轮轨滚动摩擦系数基本无影响;随钢轨硬度增加,钢轨磨损率减小,车轮磨损率增大,轮轨系统总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大.随试验时间增加,不同钢轨试样的硬化率趋于一致,车轮试样硬化率随钢轨试样硬度的增加而变大,轨轮硬度比随试验时间增加趋于相同.钢轨材料对轮轨试样表面损伤形貌有一定影响,随钢轨硬度增加轮轨表面犁沟现象明显,钢轨试样表面剥落损伤减轻且塑性变形层变薄,出现了明显的疲劳裂纹损伤,钢轨硬度增加导致车轮试样表面剥落加重且塑性变形层变厚;轮轨试样表层出现明显的白层现象,且车轮试样的白层更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材料 材料匹配 摩擦 磨损 损伤
下载PDF
316L不锈钢沟槽型表面微织构减摩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厉淦 沈明学 +3 位作者 孟祥铠 李纪云 李晓 彭旭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3-2037,共5页
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在316L不锈钢光滑表面上进行沟槽型织构化处理。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利用柱-平面接触方式对沟槽型织构和光滑表面进行摩擦磨损对比实验,重点考察了激光表面织构参数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在316L不锈钢光滑表面上进行沟槽型织构化处理。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利用柱-平面接触方式对沟槽型织构和光滑表面进行摩擦磨损对比实验,重点考察了激光表面织构参数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斑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织构试样相比,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因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小且表现得更为稳定、磨损相对轻微,这是由于所制备的表面微坑起到了储存润滑介质并捕获磨屑的作用;织构条纹的结构参数对摩擦磨损有重要影响,随着沟槽宽度和沟槽间距的增大,摩擦因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当沟槽宽度为100μm和沟槽间距为200μm时减摩抗磨性能最佳;此外,研究表明接触载荷对织构化表面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小,织构化处理对高负载环境下的减摩抗磨性能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摩擦磨损 316L 不锈钢 损伤机制
下载PDF
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对轮轨钢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火明 王文健 +2 位作者 刘腾飞 郭俊 刘启跃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170,共6页
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前后轮轨钢试样的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相变硬化处理主要得到马氏体组织,显著提高轮轨试样的表面硬度,钢轨试样和车轮试样分别提高43.06%、44.39%;轮轨试样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滚动... 利用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前后轮轨钢试样的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相变硬化处理主要得到马氏体组织,显著提高轮轨试样的表面硬度,钢轨试样和车轮试样分别提高43.06%、44.39%;轮轨试样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滚动摩擦系数与未处理试样相差不大,单一处理轮轨试样摩擦系数有所增大;轮轨试样经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能明显提高轮轨试样表面抗磨损和变形能力,车轮试样磨损率减少约44.02%,钢轨试样减少约13.6%,单一处理轮轨试样虽能降低处理试样的磨损,但显著加剧对摩副的磨损;激光相变硬化处理后,钢轨试样表现为轻微疲劳磨损,车轮试样则是粘着磨损与疲劳磨损共存,以疲劳磨损为主;重载工况下轮轨钢试样均激光相变硬化处理能有效改善材料抗磨损和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 激光相变硬化 磨损率 损伤
原文传递
低温环境下轮轨材料滚动磨损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马蕾 何成刚 +3 位作者 赵相吉 王文健 郭俊 刘启跃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7,共6页
针对高寒地区温度环境特点,设计了低温环境轮轨磨损模拟试验装置,实现了低温环境下轮轨滚动磨损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室温(23~25℃)及–60℃试验温度下轮轨试样的滚动摩擦系数、磨损量、硬度及表面损伤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室温环... 针对高寒地区温度环境特点,设计了低温环境轮轨磨损模拟试验装置,实现了低温环境下轮轨滚动磨损模拟试验,对比研究了室温(23~25℃)及–60℃试验温度下轮轨试样的滚动摩擦系数、磨损量、硬度及表面损伤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室温环境条件相比,低温环境条件下轮轨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量均明显增大;低温环境下试验后轮/轨硬度比较室温环境下增大,车轮硬化情况严重;随温度的降低,轮轨试样的表面磨痕呈现出不同的损伤机制;所设计低温环境轮轨磨损模拟试验机可用来评价不同低温环境下车轮与钢轨材料摩擦磨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环境 轮轨 摩擦磨损 损伤 模拟试验
下载PDF
激光离散淬火对轮轨材料磨损与损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曹熙 王文健 +1 位作者 刘启跃 朱旻昊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9,共8页
在MJP-30A型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上进行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前后的轮轨试样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对轮轨材料的磨损与损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激光离散淬火后得到致密的马氏体,对轮轨材料的表面硬度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在MJP-30A型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上进行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前后的轮轨试样的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对轮轨材料的磨损与损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激光离散淬火后得到致密的马氏体,对轮轨材料的表面硬度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车轮和钢轨试样的表面硬度分别提高了约191.1%和214.5%;轮轨试样经激光离散淬火处理能显著提高轮轨材料的耐磨性,对均经处理的轮轨材料进行实验,发现车轮试样磨损率降低约20.5%,钢轨试样降低约21.9%;而单一处理轮轨试样能大幅降低处理试样的磨损,但其对摩副的磨损有小幅增加;未经处理轮轨试样表面损伤严重,主要表现为剥落损伤;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后轮轨试样表面损伤减轻,以小块剥落为主要的磨损形式;淬火区之间的基体表面以剥落损伤为主并伴随一定的疲劳磨损。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后轮轨材料组织的抗变形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且淬火区能抑制基体材料的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离散淬火 轮轨材料 磨损 损伤 塑性变形
下载PDF
接触载荷对TC4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景鹏飞 俞树荣 +2 位作者 宋伟 何燕妮 邵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6-274,共9页
目的在不同的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图研究微动接触状态、滑移状态、损伤体积三者对微动摩擦磨损的影响以及不同微动接触状态和滑移状态下材料的损伤机理,为机械构件的微动磨损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 目的在不同的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图研究微动接触状态、滑移状态、损伤体积三者对微动摩擦磨损的影响以及不同微动接触状态和滑移状态下材料的损伤机理,为机械构件的微动磨损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干摩擦条件下,运用SRV-V摩擦实验机,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TC4钛合金/GCr15钢球摩擦副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实验后,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三维光学轮廓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自带的EDS,测试TC4试样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弹性模量与硬度、磨损体积与截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及磨斑、磨屑形貌成分等。结果在较低法向载荷下,完全滑移(GSR)占主导地位。磨粒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以及疲劳脱层是主要的损伤机理。另一方面,在较高法向载荷下,混合滑移(MSR)、部分滑移(PSR)占主导地位。损伤机制是由于高的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此外,不同的微动运行条件下和材料损伤区域也不相同。完全滑移条件下,损伤主要集中在磨斑中心,而部分滑移条件下,损伤主要集中在磨斑边缘。结论切向摩擦力、微动振幅是影响微动磨损的重要因素。小位移幅值下,磨屑可以减缓接触面钛合金基体材料的微动磨损;而大位移幅值下,磨屑会加剧接触面基体材料的微动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接触状态 损伤机理 损伤体积 TC4钛合金 微动图
下载PDF
轴重对轮轨材料滚动磨损与损伤行为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丁昊昊 王文健 +2 位作者 郭俊 刘启跃 朱旻昊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41,共7页
利用WR-1轮轨滚动磨损实验机研究不同轴重下轮轨材料滚动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轮轨试样磨损率均随轴重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且钢轨试样磨损率大于车轮试样磨损率。轮轨试样硬化率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轮轨试... 利用WR-1轮轨滚动磨损实验机研究不同轴重下轮轨材料滚动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轮轨试样磨损率均随轴重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且钢轨试样磨损率大于车轮试样磨损率。轮轨试样硬化率均随时间呈现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轮轨试样塑变层厚度和硬化率均随轴重增加而增大,且车轮试样硬化率大于钢轨。车轮试样和钢轨试样表面损伤形貌不同,车轮试样表面表现为垂直于滚动方向的疲劳裂纹,钢轨试样表面表现为裂纹和块状剥落,轮轨试样表面损伤均随轴重增加而更加严重;车轮试样表面裂纹疲劳断裂和钢轨试样表面块状剥落形成磨屑,成分主要为Fe2O3和马氏体,随轴重增加,磨屑尺寸呈现增大趋势,但成分与含量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重 轮轨材料 磨损 损伤 疲劳裂纹
下载PDF
冷却空气流向对CFRP制孔刀具磨损及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福吉 成德 +1 位作者 赵猛 付饶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0-417,共8页
在加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时多用冷却工艺来提升加工质量。其中,空气冷却工艺因其方便性被广泛用于实际加工中。然而,目前尚缺少空气冷却方向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的研究。文章通过控制冷却空气的方向,开展了干式切削、正... 在加工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时多用冷却工艺来提升加工质量。其中,空气冷却工艺因其方便性被广泛用于实际加工中。然而,目前尚缺少空气冷却方向对刀具磨损和加工质量的研究。文章通过控制冷却空气的方向,开展了干式切削、正向喷气和逆向吸气冷却条件下钻削CFRP材料的研究。获得了上述冷却条件对双顶角刀具第二主切削刃末端磨损的影响规律,发现气体冷却都能有效抑制刀具磨损,且在对出口温度影响相近的条件下,逆向冷却比正向冷却能够更好地抑制磨损。进而分析了冷却条件对钻削出口损伤的抑制效果,发现冷却、冷却方式对孔出口撕裂深度的抑制作用都较小,但逆向吸气冷却能够有效减小出口的毛刺高度,是一种有效提高制孔质量的冷却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 钻削 冷却方向 刀具磨损 出口损伤
原文传递
往复轴封氟橡胶O型圈微动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沈明学 郑金鹏 +3 位作者 孟祥铠 厉淦 江华生 彭旭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9-45,共7页
在UM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KM)O型圈/不锈钢平面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触载荷和位移幅值下FKM O型圈的微动摩擦学特性。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磨痕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及表面成分分析,研究FK... 在UM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KM)O型圈/不锈钢平面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触载荷和位移幅值下FKM O型圈的微动摩擦学特性。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磨痕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及表面成分分析,研究FKM O型圈在微动作用下的运行行为、磨损机理及其损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FKM依次运行于部分滑移区(Partial slip regime,PSR)、混合区(Mixed fretting regime,MFR)和滑移区(Slip regime,SR);接触载荷明显地改变了微动的运行区域,载荷越大MFR的范围增大,且微动越不易进入MFR和SR;与扭动微动相似,FKM弹性体混合区的判定需要结合F_t-D曲线和磨痕形貌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微动运行区域,FKM的损伤特征及摩擦因数(F_t/F_n)演变明显不同。在PSR,FKM表面损伤较轻微;在MFR及其附近,FKM的材料损伤表现为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表面剥落和点蚀以及局部的磨损;在SR,FKM磨损表面表现出橡胶材料特有的花纹磨损特征;此外,在MFR和SR的磨损表面,FKM发生了明显的摩擦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微动磨损 往复轴封 O型圈 损伤机制
下载PDF
载荷及位移幅值对DLC薄膜微动磨损行为 被引量:13
14
作者 景鹏飞 俞树荣 +1 位作者 张克菲 马邦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表面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在本文中采用非平衡磁控溅技术(Unbal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在TC4钛合金表面沉积了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DLC薄膜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在不同法向载荷和位移幅值下,...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表面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在本文中采用非平衡磁控溅技术(Unbal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在TC4钛合金表面沉积了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DLC薄膜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在不同法向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运行工况图研究了DLC薄膜滑移状态和损伤机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对DLC薄膜进行性能的表征和微动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通过微动图,摩擦耗散能,磨痕形貌、化学成分分析揭示其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载荷和位移幅值对DLC薄膜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和损伤机理有显著影响.当位移幅值为25μm时,微动运行于混合滑移(mixed slip regime,MSR)情形下,当位移幅值为100μm时,微动运行于完全滑移(gross slip regime,GSR)情形下.小位移幅值时,DLC薄膜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为主;大位移幅值时,DLC薄膜磨损机理是黏着磨损为主.干摩擦条件下,DLC薄膜有良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关键就在于其优异力学性能和自润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微动磨损 微动图 滑移状态 损伤机制
下载PDF
两种激光熔覆涂层对轮轨材料磨损与损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慕鑫鹏 王文健 +4 位作者 祝毅 沈明学 刘启跃 郭俊 丁昊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5-233,共9页
选用钴基合金粉末和铁基合金粉末,利用CO 2多模激光器对轮轨材料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分析了钴基合金涂层和铁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成分、硬度与应力状态.未处理试样表面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激光熔覆处理后,涂层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利用M... 选用钴基合金粉末和铁基合金粉末,利用CO 2多模激光器对轮轨材料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分析了钴基合金涂层和铁基合金涂层的微观组织、成分、硬度与应力状态.未处理试样表面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激光熔覆处理后,涂层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利用MJP-30A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对激光熔覆处理前后轮轨试样进行滚动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激光熔覆处理后轮轨试样磨损率明显降低,其中激光熔覆钴基合金后,轮轨试样磨损率分别降低96.7%和98.9%,激光熔覆铁基合金后,轮轨试样磨损率分别降低81.7%和93.5%.未处理轮轨试样表面损伤为疲劳损伤;钴基合金涂层表面损伤最轻微,磨痕表面光滑,出现轻微的小块剥落;铁基合金涂层表面出现细小裂纹和犁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轮轨材料 磨损 损伤 残余应力
下载PDF
丁腈橡胶在硬质颗粒环境下的摩擦磨损特性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金鹏 沈明学 +1 位作者 厉淦 彭旭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84,共6页
采用销-盘接触方式考察丁腈橡胶/316L不锈钢配副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有无Al2O3硬质颗粒及颗粒尺寸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表面轮廓仪分析配副材料的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硬质颗粒参与磨损能降低接触副表面... 采用销-盘接触方式考察丁腈橡胶/316L不锈钢配副的摩擦磨损性能,探讨有无Al2O3硬质颗粒及颗粒尺寸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表面轮廓仪分析配副材料的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硬质颗粒参与磨损能降低接触副表面的摩擦因数;大尺寸颗粒会加速橡胶的磨损并能嵌入橡胶基体形成微切削效应,而随着颗粒尺寸减小至数十微米时,颗粒的存在反而能减缓橡胶的磨损;但颗粒的介入均会加剧配副金属的磨损、硬质颗粒的犁削作用使钢球磨损表面存在大量的犁沟;此外,无颗粒及不同尺寸颗粒环境下丁腈橡胶/不锈钢摩擦副表现出不同的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摩擦磨损 硬质颗粒 橡胶密封 损伤机制
下载PDF
激光离散淬火对球墨铸铁磨损与损伤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苏超然 吕长乐 +3 位作者 师陆冰 张勇强 王文健 刘启跃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5-90,共6页
目的利用不同激光表面离散淬火方式,改善球墨铸铁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方法采用Nd:YAG激光器对球墨铸铁圆盘试样表面分别进行激光环形淬火、条形淬火、点状淬火以及全淬处理,分析处理后球墨铸铁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表面硬度分布状况,利用... 目的利用不同激光表面离散淬火方式,改善球墨铸铁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方法采用Nd:YAG激光器对球墨铸铁圆盘试样表面分别进行激光环形淬火、条形淬火、点状淬火以及全淬处理,分析处理后球墨铸铁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表面硬度分布状况,利用销-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激光淬火方式下球墨铸铁磨损与损伤的情况。结果激光离散淬火球墨铸铁后,其表面生成马氏体白层,表面硬度提高约62.7%~93.8%,不同的处理方式硬化层深度相近,约55μm。球墨铸铁试样经过激光离散淬火处理后,磨损量降低99%以上。未处理试样表面出现破坏性材料去除,损伤严重;激光离散淬火试样表面损伤轻微,以小块剥落与疲劳损伤为主。处理后的球墨铸铁材料抵抗裂纹萌生的能力增强,剖面裂纹的长度明显减小。结论球墨铸铁材料经过不同方式的激光表面离散淬火处理后,表面硬度都得到显著增强,耐磨性能和抗损伤能力明显改善。不同的淬火方式改善效果不同,激光点状淬火效果最好,磨损量小,且剖面裂纹较小,不易向材料内部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离散淬火 球墨铸铁 磨损 损伤 裂纹
下载PDF
车轮材料表面h-BN/CaF_(2)/Fe基激光熔覆涂层组织与磨损性能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丁昊昊 慕鑫鹏 +5 位作者 祝毅 杨文斌 肖乾 王文健 郭俊 刘启跃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的摩擦因数及磨损率均较高,h-BN和CaF_(2)作为固体添加剂已应用于激光熔覆处理,然而含h-BN和CaF_(2)的铁基熔覆涂层在列车车轮材料表面的磨损性能及最佳含量尚不清楚。因此,以不同比例的h-BN(0~2%)、CaF_(2)(2%~0)... 激光熔覆铁基合金涂层的摩擦因数及磨损率均较高,h-BN和CaF_(2)作为固体添加剂已应用于激光熔覆处理,然而含h-BN和CaF_(2)的铁基熔覆涂层在列车车轮材料表面的磨损性能及最佳含量尚不清楚。因此,以不同比例的h-BN(0~2%)、CaF_(2)(2%~0)和Fe基合金(98%)粉末为熔覆材料,在列车车轮材料表面制备合金涂层,对激光熔覆车轮试样进行滚动摩擦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涂层微观组织主要由枝晶组织和共晶组织构成,硬度约800 HV0.3,表面存在残余压应力,其值为800~1 300MPa。加入h-BN粉末可将黏着系数降低至0.35~0.39,激光熔覆车轮试样表面以滚动接触疲劳损伤为主,裂纹在表面产生并在塑性变形层内扩展。随h-BN含量增加和CaF_(2)含量减小,微观组织尺寸、黏着系数、磨损率、滚动接触疲劳裂纹长度和深度均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h-BN、CaF_(2)和Fe基合金质量比为1%:1%:98%时,涂层微观组织最致密、残余压应力最大、耐磨与抗疲劳性能最优。研究结果可为激光熔覆技术在列车车轮上的应用与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列车车轮材料 微观组织 磨损 损伤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球与轴承钢的微动摩擦磨损特性与损伤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魏万鑫 苏云峰 +4 位作者 樊恒中 梁汉琴 宋俊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Si_(3)N_(4)陶瓷球具有高承载、轻质、减振降噪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作为滚动体广泛用于高速高精密轴承中.针对轴承球与滚道间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以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具有不同烧结助剂配方的Si_(3)N_(4)陶瓷球为研究对象,开展其与... Si_(3)N_(4)陶瓷球具有高承载、轻质、减振降噪以及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作为滚动体广泛用于高速高精密轴承中.针对轴承球与滚道间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以不同烧结工艺制备的具有不同烧结助剂配方的Si_(3)N_(4)陶瓷球为研究对象,开展其与轴承钢的微动摩擦磨损试验,分析比较了Si_(3)N_(4)陶瓷球烧结工艺和助剂配方对摩擦状态与损伤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润滑条件下,5AlEr和3AlY助剂配方的Si_(3)N_(4)陶瓷球具有更稳定的摩擦状态和更低的磨损程度;提高气压烧结温度可缓解微动损伤行为,降低损伤程度;热等静压工艺的引入虽然进一步缓解磨损行为,但总体减弱了Si_(3)N_(4)陶瓷球的耐磨性能,从而为轴承用Si_(3)N_(4)陶瓷球制备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并进一步揭示了Si_(3)N_(4)陶瓷球摩擦损伤、剥落和疲劳裂纹的损伤行为与磨粒磨损、黏着磨损和疲劳损伤,以及摩擦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陶瓷球 微动 摩擦磨损 表面损伤
下载PDF
重载工况下车轮熔覆对轮轨磨损与损伤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火明 王文健 +3 位作者 刘吉华 张勇强 郭俊 刘启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37,42,共6页
利用CO2多模激光器在车轮试样表面获得Co基合金熔覆层,通过 MMS-2 A 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不同轴重下轮轨试样的磨损性能与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车轮试样激光熔覆处理后熔覆层组织明显细化,表面硬度明显提高,约为基体的1... 利用CO2多模激光器在车轮试样表面获得Co基合金熔覆层,通过 MMS-2 A 微机控制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不同轴重下轮轨试样的磨损性能与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车轮试样激光熔覆处理后熔覆层组织明显细化,表面硬度明显提高,约为基体的1.5倍.轮轨试样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随轴重增加而增大,车轮磨损率仅为钢轨的1/5~1/8;随时间增加,轮轨试样磨损量呈线性增长趋势;随轴重增加,轮轨试样表面损伤越严重,相同条件下,车轮试样损伤比钢轨轻微,轴重较小时,车轮熔覆层磨损主要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钢轨主要为疲劳磨损与氧化磨损.随轴重增加,轮轨试样主要为严重疲劳损伤,氧化磨损较为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轮轨 CO基合金 磨损 损伤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