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光学技术 被引量:79
1
作者 姜文汉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13,共7页
动态光学波前误差是困扰光学界几百年的老问题,自适应光学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自适应光学通过对动态波前误差的实时探测—控制—校正,使光学系统能够自动克服外界扰动,保持系统良好性能。本文在说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动态光学波前误差是困扰光学界几百年的老问题,自适应光学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自适应光学通过对动态波前误差的实时探测—控制—校正,使光学系统能够自动克服外界扰动,保持系统良好性能。本文在说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后,介绍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三套自适应光学系统及其使用结果:1.2m望远镜天体目标自适应光学系统,“神光I”激光核聚变波前校正系统和人眼视网膜高分辨力成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波前探测 波前控制 波前校正 高分辨力成像 激光核聚变 人眼视网膜
下载PDF
图像噪声对相位变更波前传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欣 赵达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42-2146,共5页
相位变更(PD)方法是一种基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离焦面图像来恢复光瞳畸变波前相位的光学波前传感技术。它使用相对简单的光学系统,运用统计最优化计算方法,借鉴图像处理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在得到波前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目标的清晰像。但... 相位变更(PD)方法是一种基于两个或多个不同离焦面图像来恢复光瞳畸变波前相位的光学波前传感技术。它使用相对简单的光学系统,运用统计最优化计算方法,借鉴图像处理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在得到波前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目标的清晰像。但当图像存在噪声时,用于优化算法的误差函数会出现许多局部极值点,这会影响算法的收敛速度,甚至会导致算法陷入局部极值而得不到正确的估计解。为消除这些影响,需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在实际光学系统中,由于光瞳大小的限制,实际得到图像的高频信息一般要远少于低频信息,所以宜使用低通滤波器对图像进行滤波。仿真中通过比较各种滤波器性能,针对含有加性高斯噪声的图像,采用了对图像模糊影响较小的巴特沃思(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滤波器处理后的图像,相位恢复结果的均方根误差(RMSE)比未使用滤波器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波前传感 相位变更 噪声消除 低通滤波 最优化
原文传递
自适应光学与能动光学 被引量:7
3
作者 姜文汉 《物理》 CAS 1997年第2期73-79,共7页
自适应光学和能动光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光学新技术,它赋予光学系统以能动可控的能力,为解决困扰光学界几百年之久传统光学技术无法克服动态干扰的老问题,成为高分辨率成像和强激光传输中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自适应光学和能... 自适应光学和能动光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光学新技术,它赋予光学系统以能动可控的能力,为解决困扰光学界几百年之久传统光学技术无法克服动态干扰的老问题,成为高分辨率成像和强激光传输中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自适应光学和能动光学原理、技术难点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能动光学 变形反射镜 波面传感
原文传递
双剪切波面干涉测量法 被引量:10
4
作者 栾竹 刘立人 +1 位作者 刘德安 滕树云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17-1420,共4页
用于星间通信的激光器具有接近衍射极限的激光波面 ,已有的波面测量方法 ,在这一具体测量问题中 ,都存在一定限制。双剪切波面干涉测量法在雅满横向剪切干涉仪的基础上 ,采用四块楔形平板 ,将干涉图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具有不同的条纹间... 用于星间通信的激光器具有接近衍射极限的激光波面 ,已有的波面测量方法 ,在这一具体测量问题中 ,都存在一定限制。双剪切波面干涉测量法在雅满横向剪切干涉仪的基础上 ,采用四块楔形平板 ,将干涉图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具有不同的条纹间距 ,由此求出波面高度和符号 ,同得到单幅干涉图的其它干涉测量方法相比 ,它的最小可测量波高减小一倍以上。在介绍干涉仪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 ,模拟了像差存在时的干涉图 ,并在实验上得到了波高为 0 .3λ的初步结果。双剪切波面干涉测量法 ,可以目视判断波差的符号和估计量值 ,为等光程相干 ,适用于半导体等相干长度小的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剪切干涉 波面检测 最小波面高度 等光程相干
原文传递
自适应光学技术在深层动态荧光显微成像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毛珩 Tao Louis 陈良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开展微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使用该技术可以观察生物体内的精细结构、动态追踪生物体内组织、细胞、细胞核、蛋白、小分子等不同尺度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研究深层组织高时空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 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开展微观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使用该技术可以观察生物体内的精细结构、动态追踪生物体内组织、细胞、细胞核、蛋白、小分子等不同尺度的生命活动过程。其中,研究深层组织高时空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当前成像领域一个前沿问题。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时补偿经由不透明散射、非均匀生物组织传播而引入的复杂波前畸变已被证实是实现上述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文中首先归纳了深层动态荧光显微成像的需求和特点,随后分别介绍了自适应光学技术近几年在共聚焦显微成像、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成像、光激活定位显微成像、受激辐射光淬灭显微成像、双光子/多光子激发显微成像中的相关应用,并对今后的研究问题和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成像 自适应光学 深层组织 波前传感 波前校正
下载PDF
利用相位差异技术校准非共光路静态像差 被引量:10
6
作者 汪宗洋 王斌 +3 位作者 吴元昊 孟浩然 刘欣悦 林旭东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1-4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相位差异(PD)技术对自适应光学(AO)系统的非共光路静态像差进行校准的方法。相位差异技术通过采集焦面和离焦面的单帧或多帧短曝光图像来估算波前相位畸变,同时对目标图像进行恢复。在闭环工作条件下,自适应光学系统利用相... 提出了一种用相位差异(PD)技术对自适应光学(AO)系统的非共光路静态像差进行校准的方法。相位差异技术通过采集焦面和离焦面的单帧或多帧短曝光图像来估算波前相位畸变,同时对目标图像进行恢复。在闭环工作条件下,自适应光学系统利用相位差异算法在线检测成像光路的静态像差,并将得到的像差系数转化为变形镜的初始化面形,从而补偿非共光路的静态像差。实验结果表明,校准后的成像质量显著提高,目标半峰全宽降低了约14%,系统残差降低了约72%。成像光路在线检测得到的系统残差与闭环回路实测残差的水平趋于一致,证实了相位差异技术应用于光学检测的能力。该方法具有在无需改变原有自适应光路以及高信噪比条件下便可精确解算系统像差的优点,是大口径光电成像系统较为理想的光学检测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几何光学 波前探测 相位差异 静态像差
原文传递
相位差法波前传感系统自身误差的分析及消除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斐 饶长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9-605,共7页
针对附加像差为离焦的情况,对焦面位置误差、离焦量误差、图像对准误差以及图像噪声等因素带来的波前传感误差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了确定焦面位置、对准焦面图像和离焦面图像、精确计算分光比、确定离焦量以及处理图像噪声的方法。使... 针对附加像差为离焦的情况,对焦面位置误差、离焦量误差、图像对准误差以及图像噪声等因素带来的波前传感误差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给出了确定焦面位置、对准焦面图像和离焦面图像、精确计算分光比、确定离焦量以及处理图像噪声的方法。使得传感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由0.088 8λ,0.059 0λ,0.128 4λ,4.170 6λ,0.152 6λ降为0.002 1λ,0.002 1λ,0.002 1λ,0.002 1λ,0.029 2λ。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传感误差,大大提高了传感精度,为相位差法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传感 误差分析 相位差法 传感精度 误差消除
下载PDF
利用相位差异技术检测离轴三反光学系统的波前误差 被引量:9
8
作者 程强 闫锋 +2 位作者 薛栋林 郑立功 张学军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5-142,共8页
阐述了基于相位差异(PD)的波前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该技术的目标函数变量多、非线性程度高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相位差异技术。开展了利用相位差异技术实现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在不同装调阶段的波前检测,结合干涉检验方法设计... 阐述了基于相位差异(PD)的波前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针对该技术的目标函数变量多、非线性程度高等特点,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相位差异技术。开展了利用相位差异技术实现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在不同装调阶段的波前检测,结合干涉检验方法设计了针对扩展目标的相位差异高分辨率成像和相位估计对比实验。通过定量移动高精密平台获得焦面和离焦图像,并将解算的波前图与干涉仪的检测结果进行定量比对,验证了相位差异技术提高成像质量和正确解算波前相位信息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粗装调的光学系统,估算的波前和干涉检验结果偏差的均方根(RMS)值仅为0.0329λ;对于装调完成后的系统,相位差异技术的检测偏差RMS值小于0.013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相位差异 波前传感 图像恢复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原文传递
高精度相位差波前探测器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斐 饶长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2,共7页
相位差(PD)波前探测器具有光路简单、共光路测量等优点,不仅适合点目标,而且适合扩展目标。随着算法和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位差法已经成为波前探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相位差波前探测器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对点目标和扩展目... 相位差(PD)波前探测器具有光路简单、共光路测量等优点,不仅适合点目标,而且适合扩展目标。随着算法和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位差法已经成为波前探测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对相位差波前探测器进行了研究,成功实现了对点目标和扩展目标的波前探测,给出了数值仿真结果。针对点目标,搭建实验光路,对静态的单阶Zernike像差和随机像差进行探测,分析了影响探测精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相位差波前探测器可以准确地探测波前,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相位差法对低阶像差探测的均方根误差小于λ/100,对随机像差的探测的均方根误差小于λ/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波前探测 点目标 扩展目标 相位差法
原文传递
增量维纳滤波法在波前探测解卷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边 饶长辉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05-1309,共5页
一个常规的自适应光学系统通常包含三个重要环节 :波前探测、波前校正和波前重构。因此对系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造成系统复杂 ,成本昂贵。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探测的图像解卷积处理就是“事后”处理的一种 ,它省去了波前校正环节 ,使常... 一个常规的自适应光学系统通常包含三个重要环节 :波前探测、波前校正和波前重构。因此对系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造成系统复杂 ,成本昂贵。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探测的图像解卷积处理就是“事后”处理的一种 ,它省去了波前校正环节 ,使常规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得到简化 ,降低了系统成本。其基本原理为对瞬时波面进行短时间曝光探测 ,同时记录相应的短时间曝光图像 ,来进行解卷积处理。将增量维纳滤波法应用于基于哈特曼夏克波前探测的解卷积中 ,并对室内模拟点源情况下的三组畸变光斑图像数据进行了解卷积恢复处理。结果表明 ,将增量维纳滤波法应用于基于波前探测的解卷积是完全可行的 ,在室内模拟点源情况下 ,恢复的图像可以达到衍射极限分辨力。与维纳滤波相比 ,它扩展了噪声抑制因子的选取范围 ,在噪声抑制因子选取不正确的情况下 ,仍能得到比维纳滤波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解卷积 增量维纳滤波 图像恢复 波前探测
原文传递
适用于波前处理器的自适应光学系统非共光路像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亮 陈涛 +3 位作者 刘欣悦 贾建禄 林旭东 卫沛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6-1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硬件形式波前处理器的非共光路像差校正方法.讨论了非共光路像差的产生原因和运用相位差异技术检测非共光路像差的方法.根据波前处理器的工作流程,推导了将非共光路像差折算到波前探测器参考点偏移量的算法,编写了实现算... 提出了一种适合硬件形式波前处理器的非共光路像差校正方法.讨论了非共光路像差的产生原因和运用相位差异技术检测非共光路像差的方法.根据波前处理器的工作流程,推导了将非共光路像差折算到波前探测器参考点偏移量的算法,编写了实现算法的主控计算机软件模块.在望远镜光路中以光源为目标开展实验,用本文算法校正后,目标能量集中度提高了17.6%,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像差校正 波前处理器 波前探测
下载PDF
基于投影光瞳分布的星地激光通信波前探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慧哲 张贞钰 +1 位作者 刘进 梁永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5-955,共11页
为了解决星地自由空间光学通信系统中的提前角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光强传输的新型波前探测技术——投影光瞳面分布(Projected Pupil Plane Pattern,PPPP),并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PPPP基于TIE光强传输公式,根据不同传输... 为了解决星地自由空间光学通信系统中的提前角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光强传输的新型波前探测技术——投影光瞳面分布(Projected Pupil Plane Pattern,PPPP),并通过实验室实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PPPP基于TIE光强传输公式,根据不同传输距离下光强分布的变化反解出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畸变。由于PPPP采用的是上行通信激光本身的后向瑞利散射,其测量的大气湍流方向与通信卫星方向一致,因此可以有效解决星地激光通信中的提前角问题。实验模拟了1 m口径的地基望远镜作为上行激光发射装置和后向散射光斑成像设备,通过等效高度分别为10 km和17 km的上行激光后向散射光斑图像来实现对10 km以下大气湍流的波前探测。实验采用的波前畸变模拟装置包括空间光调制器和透明塑料片,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的波前畸变PPPP和通用的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可以实现相似的波前重构,两者重构相位的残差约为初始相位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星地激光通信 波前探测器 投影光瞳面分布 提前角
下载PDF
复杂光瞳波前相位恢复算法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5
13
作者 毛珩 王潇 赵达尊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5-581,共7页
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提出的MGS(modified G-S)算法,是一种基于迭代FFT变换的相位恢复波前传感方法。其中,多离焦面的使用保证算法迭代解具有唯一性,多种相位解包裹方法的引入使得算法既有很高的传感精度又有可观的传感动态范围。但当... 由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提出的MGS(modified G-S)算法,是一种基于迭代FFT变换的相位恢复波前传感方法。其中,多离焦面的使用保证算法迭代解具有唯一性,多种相位解包裹方法的引入使得算法既有很高的传感精度又有可观的传感动态范围。但当传感非连通域复杂光瞳时,由于受瞳内遮挡区域的伪包裹相位值影响,路径无关型解包裹算法失效,从而导致MGS算法迭代失败。为此首先对MGS算法做了进一步细节优化,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普适于非连通域复杂光瞳的路径无关型解包裹算法流程,它能根据光瞳实际遮挡排布自适应设定最优解包裹步骤和路径。通过搭建实验光路,验证了该解包裹算法的可行性,并结合干涉测量对改进MGS算法在非连通域复杂光瞳中的波前传感精度做了初步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传感 相位恢复 相位解包裹 复杂光瞳 大动态范围
原文传递
自适应光学相干层析在视网膜高分辨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文强 王志臣 +2 位作者 陈宝刚 陈涛 安其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70,共13页
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利用外部低相干光源照射人眼眼底,并将人眼眼底散射信号进行干涉成像,获得人眼视网膜的断层图像信息,以实现人眼视网膜无创、实时、在体的光学活检。传统光学相干层析在视网膜成像时的轴向分辨率可达3μm以... 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利用外部低相干光源照射人眼眼底,并将人眼眼底散射信号进行干涉成像,获得人眼视网膜的断层图像信息,以实现人眼视网膜无创、实时、在体的光学活检。传统光学相干层析在视网膜成像时的轴向分辨率可达3μm以上,但由于人眼个体差异和不可避免的像差限制了视网膜OCT的横向分辨率,只能达到约15~20μm。而自适应光学作为一项波前校正的先进技术,可以校正OCT色差以及人眼有限视场和眼球运动导致的像差,将OCT横向分辨率提高到低于2μm,以实现视网膜细胞及微细血管近衍射极限成像,及时发现患者眼底存在的早期病变。在介绍自适应光学和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的技术特点基础上,对自适应光学在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应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总结了自适应光学OCT视网膜高分辨成像在宽带光源色差校正、眼球运动伪影减少、自适应光学视场扩大和波前传感与校正系统简化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实现大视场、高效率、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高速人眼视网膜成像,为未来自适应光学OCT视网膜成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视网膜高分辨成像 光学相干层析 波前传感 波前校正
下载PDF
适用于近地面成像的自适应光学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海铭 权佳宁 葛宝臻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3-852,共10页
为了克服近地面湍流对几十到几百米中长成像距离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不利影响,设计了基于长焦距望远物镜和一体化自适应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在系统中心高度1.9 m及50~200 m的成像距离下,开展了分辨率板的室外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为了克服近地面湍流对几十到几百米中长成像距离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不利影响,设计了基于长焦距望远物镜和一体化自适应模块的光学成像系统。在系统中心高度1.9 m及50~200 m的成像距离下,开展了分辨率板的室外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的50~200 m中长距离下湍流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明显,所搭建的实验系统能够在不同距离下有效克服湍流影响,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的一致性,但随着成像距离的增加,湍流影响的增大,系统的校正能力降低,成像质量下降。系统在100 m成像距离下的成像分辨率能够达到0.5 mm。在200 m的距离对混凝土模型表面裂缝进行了观测及校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抑制湍流影响,提高裂缝图像的清晰度,验证了系统的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近地面湍流 波前传感 波前校正
下载PDF
基于相位差法的波前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强 沈忙作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4-119,共6页
基于相位差法的波前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在焦面和离焦位置上同时采集的一对图像,对光瞳上的波前相位分布进行恢复,同时也可以对目标进行恢复。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和剪切干涉仪等波前检测技术相比,相位差法具有光路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 基于相位差法的波前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在焦面和离焦位置上同时采集的一对图像,对光瞳上的波前相位分布进行恢复,同时也可以对目标进行恢复。与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和剪切干涉仪等波前检测技术相比,相位差法具有光路简单、易于实现的特点,同时可以采用扩展目标作为参考源,主要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领域。在计算机模拟大气湍流和成像系统的基础上,我们使用有限内存拟牛顿法对波前相位和目标进行了恢复。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位差法可以较准确的恢复出波前相位,并且最优化的离焦波面差为一个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检测 相位恢复 图像恢复 相位差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翔宇 陈曦 +1 位作者 曹暾 马冬晗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51,共15页
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突破了传统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使得人们能够在纳米量级分辨率下观察细胞和组织样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这一技术中,仪器和样品引入的像差均会导致空间分辨率降低,进而导致成像质量恶化。为此,人们引... 超分辨荧光显微镜突破了传统荧光显微镜的分辨率限制,使得人们能够在纳米量级分辨率下观察细胞和组织样品,极大地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这一技术中,仪器和样品引入的像差均会导致空间分辨率降低,进而导致成像质量恶化。为此,人们引入了自适应光学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探测像差,再通过波前校正元件来校正像差,从而获得高质量的超分辨图像。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光学的起源与工作原理,总结了其在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 荧光显微镜 超分辨 自动与自适应光学 像差补偿 波前传感
原文传递
基于GS加权改进算法的相位恢复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金锰 杜少军 蒋鹏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5-318,共4页
阐述了GS算法用于相位恢复的原理,并对算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不再局限于已知光瞳面和焦平面光强的情况。仿真中,选取了光束自由传输的两个垂轴截面,利用光强分布,采用了GS迭代算法对常见的几种波前畸变进行了恢复。针对相位恢复中G... 阐述了GS算法用于相位恢复的原理,并对算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扩展,不再局限于已知光瞳面和焦平面光强的情况。仿真中,选取了光束自由传输的两个垂轴截面,利用光强分布,采用了GS迭代算法对常见的几种波前畸变进行了恢复。针对相位恢复中GS算法收敛速度慢和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迭代过程中,在光束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进行加权改进,给出了加权系数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改进有利于算法跳出局部极值,在加权值取1.2时,针对象散像差的恢复中,速度和精度提高了2倍左右,对一些其它常见像差的恢复精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相位恢复 相位测量 波前检测 改进GS算法
下载PDF
相位变更方法发展简述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欣 赵达尊 +1 位作者 毛珩 王潇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460,共7页
相位变更(Phase diversity,PD)波前传感是一种较新的波前传感方法,它使用相对简单的光学系统,运用最优化计算方法,借鉴图像处理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在得到波前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目标的清晰像。PD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上和技术... 相位变更(Phase diversity,PD)波前传感是一种较新的波前传感方法,它使用相对简单的光学系统,运用最优化计算方法,借鉴图像处理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在得到波前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得到目标的清晰像。PD方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日臻完善,已经在空间望远镜共相位调整,目标成像清晰化处理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但PD方法也存在计算量大,探测动态范围小等缺点,其在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应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相位变更 波前传感 分块镜 相位恢复 图像恢复
原文传递
基于超大口径古希腊梯子膜光子筛的单次径向剪切干涉波前传感
20
作者 张军勇 林健 +1 位作者 张秀平 杨亚玲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2-171,共10页
大口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光学系统,现有的商业波前传感器难以满足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实时在线动态测量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大口径古希腊梯子膜光子筛的单次径向剪切干涉波前传感技术。超大口径古希腊梯子膜光子筛... 大口径光学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光学系统,现有的商业波前传感器难以满足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实时在线动态测量需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大口径古希腊梯子膜光子筛的单次径向剪切干涉波前传感技术。超大口径古希腊梯子膜光子筛具有同时生成缩小波面和扩大波面的轴上分束功能,可单片实现剪切比可调的径向剪切干涉,且镂空的膜结构易大口径加工、可克服本底像差。不同于传统的共焦径向剪切干涉,非共焦径向剪切干涉被球面波载频,对小波像差的干涉具有放大作用。实验验证了上述方案的可行性,为大型激光装置的米级光学元件以及十米级太空望远镜的单次波前传感提供了新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波前传感 干涉测量 衍射光学元件 光学编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