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岸海域大型水母来源与迁移路径分析——以红沿河电厂海域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孙雪 魏皓 +3 位作者 张海彦 王彦涛 张广跃 刘汉霖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1291,共11页
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可导致滨海火/核电厂取水口堵塞,对电厂安全运行造成潜在威胁。寻找水母源地及其迁移路径是水母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拉格朗日质点追踪方法(LTRANS)建立反向追踪模型,并结合水母生态学特性对2015年6-9月聚集在红沿河电... 近岸海域水母暴发可导致滨海火/核电厂取水口堵塞,对电厂安全运行造成潜在威胁。寻找水母源地及其迁移路径是水母治理的基础。本文基于拉格朗日质点追踪方法(LTRANS)建立反向追踪模型,并结合水母生态学特性对2015年6-9月聚集在红沿河电厂海域的大型水母进行溯源,获得水母源地及迁移路径,可以为螅状体栖息地寻找和水母拦截打捞提供依据,对近岸海域水母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溯源结果表明:(1)红沿河电厂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母可能来自多个不同源区,辽东湾西部、北部及电厂南北两侧等海域的水母均有可能迁移至电厂附近;(2)受水温和环流影响,6-9月期间到达电厂附近的水母主要源区及迁移路径不同,早期出现在电厂海域的水母很可能是局地产生的,而7-9月持续的高风险水母灾害则主要取决于渤海不同源区水母的物理聚集;(3)根据水母的主要迁移路径,建议在电厂取水口约15km的海域设置一条封闭监测断面,对水母进行实时监测;在距离取水口约30km的外侧海域设置一条调查断面,于7月初至8月中旬,每5天进行一次定点拖网调查。此外,在距离电厂取水口15-20km的西南方向上,对水母进行拦截打捞可大大降低水母入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水母 溯源 迁移路径 红沿河电厂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