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对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德峰
王雅玲
+1 位作者
孙力军
房志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01-107,共7页
【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
【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均为≥18、18~15、15~10℃等3个区段,第Ⅰ种方式对应区段的降温速率为4、1、0.5℃/h,第Ⅱ种为4、2、0.5℃/h,第Ⅲ种为4、1、1℃/h,第Ⅳ种为4、4、4℃/h。第Ⅰ种方式下的存活时间(12.48±0.56)h,显著大于第Ⅱ种(8.75±0.77)h、第Ⅲ种(8.29±0.58)h和第Ⅳ种(6.19±0.62)h(P<0.05)。在99.9%氧气含量且维持生态冰温5℃的无水条件下可使存活时间进一步延至(23.82±0.77)h,之后常温新鲜海水中5 min可复苏至鲜活状态,成活率在98.5%以上。【结论】通过调整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可显著延长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生态冰温
无水存活
存活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聂小宝
吴波
+3 位作者
侯梦然
刘悦
许启军
张长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为研究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了鲟鱼在5、2、-1℃无水保活温度下0、12、24 h时皮质醇(COR)、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肌糖原、肝糖原、O_2、CO_2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无...
为研究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了鲟鱼在5、2、-1℃无水保活温度下0、12、24 h时皮质醇(COR)、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肌糖原、肝糖原、O_2、CO_2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无水保活环境下,24 h后,整个无水保活过程中耗氧量最少,CO_2释放量上升最缓慢,其皮质醇含量最高,谷丙转氨酶变化小,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总胆红素含量最少,糖原含量降低速率最缓慢,因此,-1℃为鲟鱼最佳无水保活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无水保活
温度
原文传递
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马舒恬
董诗瑜
+4 位作者
陈梅
董鑫磊
周昕仪
陈尚里
刘小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1-379,共9页
为探究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品质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无水贮藏温度下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存活率、肌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无水贮藏72 h时,4~16℃组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仍有80%~90%;24℃组降至40%;32℃组为0...
为探究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品质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无水贮藏温度下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存活率、肌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无水贮藏72 h时,4~16℃组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仍有80%~90%;24℃组降至40%;32℃组为0。虾尾肌肉的水分含量、持水率、硬度和弹性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与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乳酸的生成降低了肌肉的pH。4、24与3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8~16℃组的氧化应激响应较低于4、24和32℃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溶菌酶(LZM)活性在4、24与32℃贮藏条件下显著升高(P<0.05),8~16℃组的变化相对平稳。研究表明,无水贮藏中保持适当低温条件,在12~16℃范围内,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和肌肉品质,这与机体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制有关,本实验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无水贮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无水贮藏
温度
质地
生理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温无水保活对缢蛏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佳琪
张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64-770,共7页
为探究无水保活期间双壳贝类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变化,以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为试验材料,将缢蛏分别在4℃、10℃和15℃下无水保活,测定其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为探究无水保活期间双壳贝类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变化,以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为试验材料,将缢蛏分别在4℃、10℃和15℃下无水保活,测定其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含量、糖原及乳酸含量。结果显示,保活前3 d各组缢蛏均维持90%以上的存活率;保活7 d后4℃组存活率仍可达到84%,高于10℃组的67%,15℃组存活率最低,仅为52%。在整个无水保活期间,4℃组缢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各组(P<0.05);在保活后期,相较于其他处理组,4℃组缢蛏有着显著最低的MDA含量和H_(2)O_(2)含量(P<0.05);此外,保活1~3 d时10℃组缢蛏体内糖原含量下降幅度仅有3.7%,为各组最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各组缢蛏体内的糖原含量持续减少,乳酸含量则不断增加,且同时期4℃组缢蛏比其他各组糖原消耗量更少,乳酸积累的速率也更慢。以上结果表明,在缢蛏短途运输(2 d)时,10℃和15℃能维持缢蛏较高的存活率,是较适宜的保活温度;而4℃在保活后期能有效地诱导了缢蛏机体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MDA和H_(2)O_(2)的含量,并减缓糖原的消耗和乳酸积累的速率,具有更好的保活效果,更利于缢蛏的长途运输(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无水保活
温度
活性氧代谢
糖原
乳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聚糖对无水保活单环刺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仲堃
李姿萱
+1 位作者
刘辰昊
刘春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目的:降低单环刺螠运输成本,减少单环刺螠营养损失。方法:采用壳聚糖对单环刺螠进行前处理,测定无水保活前、后及复水后3种状态下单环刺螠的主要营养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壳聚糖保活单环刺螠的较适质量浓度为3 g/L,经壳聚糖前处理后,...
目的:降低单环刺螠运输成本,减少单环刺螠营养损失。方法:采用壳聚糖对单环刺螠进行前处理,测定无水保活前、后及复水后3种状态下单环刺螠的主要营养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壳聚糖保活单环刺螠的较适质量浓度为3 g/L,经壳聚糖前处理后,无水保活64 h后存活率为67%,壳聚糖处理后的试验组其存活率、肌糖原、持水力、水分、乳酸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未复水相比,复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蛋白质、乳酸、脂肪、水分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壳聚糖处理提高了无水保活单环刺螠的存活率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螠
壳聚糖
无水保活
生化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C-MS鉴别活体太平洋牡蛎不同流通阶段气味特征变化
被引量:
7
6
作者
林恒宗
梁志源
+6 位作者
秦小明
高加龙
范秀萍
黄艳平
常向阳
邓杰
吴炜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87,共9页
为揭示活体牡蛎在商业流通各环节风味品质变化规律,优化活品运输管理,提升牡蛎存活质量,本研究模拟太平洋牡蛎产业流通实际,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活体太平洋牡蛎暂养净化、诱导休眠、无水保活流通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
为揭示活体牡蛎在商业流通各环节风味品质变化规律,优化活品运输管理,提升牡蛎存活质量,本研究模拟太平洋牡蛎产业流通实际,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活体太平洋牡蛎暂养净化、诱导休眠、无水保活流通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活体太平洋牡蛎组织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烃类、醇类、含氮含硫杂环类化合物构成;采捕后应激胁迫对其风味品质有较大影响,通过24 h暂养净化,牡蛎愉悦性风味化合物明显提升,刺激性气味化合物明显降低,脂质氧化得到明显的缓解;诱导休眠至保活流通阶段,牡蛎脂质氧化随保活流通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加剧,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呈缓慢积聚特征。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己醛、庚醛、十一醛、(E)-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壬醛、(E)-2-癸烯醛、(E,E)-2,4-壬二烯醛、癸醛、(E)-2-辛烯醛、2-戊基呋喃、3-辛酮、2-壬酮是活体太平洋牡蛎流通中的关键风味物质,可以作为反映活体牡蛎生理状态的参考。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6%,可对不同流通阶段进行明显区分。研究表明,太平洋牡蛎采捕后通过暂养净化24 h,其活力品质与风味物质达到新的水平,更有利于后期长时低温无水保活;同时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以作为活体贝类流通过程中活力品质鉴定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暂养净化
无水保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白婵
熊光权
+5 位作者
刘磊
李宁
饶丹华
耿胜荣
鉏晓艳
廖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5,共8页
为探讨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理应激和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MS-222麻醉的斑点叉尾鮰无水保活5 h所需的较佳温度范围,测定了不同保活温度(0、2、4、6℃)下,保活前(对照)、保活中(5 h)和保活后3种状态下斑点叉尾鮰的血液生化及鱼肉...
为探讨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理应激和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MS-222麻醉的斑点叉尾鮰无水保活5 h所需的较佳温度范围,测定了不同保活温度(0、2、4、6℃)下,保活前(对照)、保活中(5 h)和保活后3种状态下斑点叉尾鮰的血液生化及鱼肉蛋白质、脂肪、水分、质构和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MS-222麻醉斑点叉尾鮰在(2~6)℃下可以保活5 h,在清水中恢复24 h后存活率达到100%;无水保活5 h后,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高于未处理值(P<0.05),恢复24 h后,基本都恢复至未处理组值,但0、2℃保活组仍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值(P<0.05);肌酐和尿素氮在保活5 h后都显著升高,恢复24后很难回到初始水平,无水保活对肾脏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4℃保活组尿素氮增量最大,达7.22 mmol/L;0、2℃下,鱼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保活5 h后下降,而在4、6℃下有所上升,24 h后基本恢复至未处理组值;保活温度越低,对鱼肉质构影响越大,在6℃下,质构变化较小。因此,研究表明,6℃下保活,无水保活对鱼肉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影响较小,且在无水保活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在恢复24 h后基本消除,而较低温度下0、2℃,会对斑点叉尾鮰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该研究结果为无水保活在淡水鱼活鱼运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无水保活
温度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题名
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对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
14
1
作者
徐德峰
王雅玲
孙力军
房志家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01-10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2048)
广东海洋大学自然科学基金(C16396)
文摘
【目的】确定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流通的关键工艺参数。【方法】通过观察明确休眠临界温度,计时测定,确定降温程序、氧气含量及生态冰温保藏温度对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生态冰温区为-2~10℃。设定4种降温方式,其梯度降温均为≥18、18~15、15~10℃等3个区段,第Ⅰ种方式对应区段的降温速率为4、1、0.5℃/h,第Ⅱ种为4、2、0.5℃/h,第Ⅲ种为4、1、1℃/h,第Ⅳ种为4、4、4℃/h。第Ⅰ种方式下的存活时间(12.48±0.56)h,显著大于第Ⅱ种(8.75±0.77)h、第Ⅲ种(8.29±0.58)h和第Ⅳ种(6.19±0.62)h(P<0.05)。在99.9%氧气含量且维持生态冰温5℃的无水条件下可使存活时间进一步延至(23.82±0.77)h,之后常温新鲜海水中5 min可复苏至鲜活状态,成活率在98.5%以上。【结论】通过调整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可显著延长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
关键词
对虾
生态冰温
无水存活
存活率
Keywords
shrimp
ecological
ice
temperature
waterless
preservation
survival
rate
分类号
S981.21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5
2
作者
聂小宝
吴波
侯梦然
刘悦
许启军
张长峰
机构
山东省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GGH4526)
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2014ZZCX02701)
文摘
为研究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了鲟鱼在5、2、-1℃无水保活温度下0、12、24 h时皮质醇(COR)、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肌糖原、肝糖原、O_2、CO_2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无水保活环境下,24 h后,整个无水保活过程中耗氧量最少,CO_2释放量上升最缓慢,其皮质醇含量最高,谷丙转氨酶变化小,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总胆红素含量最少,糖原含量降低速率最缓慢,因此,-1℃为鲟鱼最佳无水保活温度。
关键词
鲟鱼
无水保活
温度
Keywords
sturgeon
waterless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分类号
S981.14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原文传递
题名
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马舒恬
董诗瑜
陈梅
董鑫磊
周昕仪
陈尚里
刘小玲
机构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1-379,共9页
基金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20302019-7)。
文摘
为探究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品质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无水贮藏温度下克氏原螯虾保活期间存活率、肌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无水贮藏72 h时,4~16℃组的克氏原螯虾的存活率仍有80%~90%;24℃组降至40%;32℃组为0。虾尾肌肉的水分含量、持水率、硬度和弹性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与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P<0.05),乳酸的生成降低了肌肉的pH。4、24与3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酶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8~16℃组的氧化应激响应较低于4、24和32℃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以及溶菌酶(LZM)活性在4、24与32℃贮藏条件下显著升高(P<0.05),8~16℃组的变化相对平稳。研究表明,无水贮藏中保持适当低温条件,在12~16℃范围内,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存活率和肌肉品质,这与机体保持较低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制有关,本实验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无水贮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无水贮藏
温度
质地
生理指标
Keywords
Procambarus
clarkii
waterless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texture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温无水保活对缢蛏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方佳琪
张敏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冷链装备性能与节能评价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64-770,共7页
文摘
为探究无水保活期间双壳贝类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变化,以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为试验材料,将缢蛏分别在4℃、10℃和15℃下无水保活,测定其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含量、糖原及乳酸含量。结果显示,保活前3 d各组缢蛏均维持90%以上的存活率;保活7 d后4℃组存活率仍可达到84%,高于10℃组的67%,15℃组存活率最低,仅为52%。在整个无水保活期间,4℃组缢蛏SOD活性、CAT活性以及GSH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各组(P<0.05);在保活后期,相较于其他处理组,4℃组缢蛏有着显著最低的MDA含量和H_(2)O_(2)含量(P<0.05);此外,保活1~3 d时10℃组缢蛏体内糖原含量下降幅度仅有3.7%,为各组最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各组缢蛏体内的糖原含量持续减少,乳酸含量则不断增加,且同时期4℃组缢蛏比其他各组糖原消耗量更少,乳酸积累的速率也更慢。以上结果表明,在缢蛏短途运输(2 d)时,10℃和15℃能维持缢蛏较高的存活率,是较适宜的保活温度;而4℃在保活后期能有效地诱导了缢蛏机体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的增加,同时抑制MDA和H_(2)O_(2)的含量,并减缓糖原的消耗和乳酸积累的速率,具有更好的保活效果,更利于缢蛏的长途运输(7 d)。
关键词
缢蛏
无水保活
温度
活性氧代谢
糖原
乳酸
Keywords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waterless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etabolism
glycogen
lactic
acid
分类号
S984.3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聚糖对无水保活单环刺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仲堃
李姿萱
刘辰昊
刘春娥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出处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132,共6页
基金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基金(编号:YT20190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ZR202103030164)。
文摘
目的:降低单环刺螠运输成本,减少单环刺螠营养损失。方法:采用壳聚糖对单环刺螠进行前处理,测定无水保活前、后及复水后3种状态下单环刺螠的主要营养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壳聚糖保活单环刺螠的较适质量浓度为3 g/L,经壳聚糖前处理后,无水保活64 h后存活率为67%,壳聚糖处理后的试验组其存活率、肌糖原、持水力、水分、乳酸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未复水相比,复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蛋白质、乳酸、脂肪、水分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壳聚糖处理提高了无水保活单环刺螠的存活率及品质。
关键词
单环刺螠
壳聚糖
无水保活
生化指标
Keywords
Urechis
uniconctus
chitosan
waterless
preserva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MS鉴别活体太平洋牡蛎不同流通阶段气味特征变化
被引量:
7
6
作者
林恒宗
梁志源
秦小明
高加龙
范秀萍
黄艳平
常向阳
邓杰
吴炜俊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9-287,共9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9YFD0901601)。
文摘
为揭示活体牡蛎在商业流通各环节风味品质变化规律,优化活品运输管理,提升牡蛎存活质量,本研究模拟太平洋牡蛎产业流通实际,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活体太平洋牡蛎暂养净化、诱导休眠、无水保活流通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活体太平洋牡蛎组织中共鉴定出4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由醛类、酮类、酯类、烃类、醇类、含氮含硫杂环类化合物构成;采捕后应激胁迫对其风味品质有较大影响,通过24 h暂养净化,牡蛎愉悦性风味化合物明显提升,刺激性气味化合物明显降低,脂质氧化得到明显的缓解;诱导休眠至保活流通阶段,牡蛎脂质氧化随保活流通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加剧,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呈缓慢积聚特征。气味活性值分析表明,己醛、庚醛、十一醛、(E)-2-壬烯醛、4-乙基苯甲醛、壬醛、(E)-2-癸烯醛、(E,E)-2,4-壬二烯醛、癸醛、(E)-2-辛烯醛、2-戊基呋喃、3-辛酮、2-壬酮是活体太平洋牡蛎流通中的关键风味物质,可以作为反映活体牡蛎生理状态的参考。主成分分析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6%,可对不同流通阶段进行明显区分。研究表明,太平洋牡蛎采捕后通过暂养净化24 h,其活力品质与风味物质达到新的水平,更有利于后期长时低温无水保活;同时挥发性成分分析可以作为活体贝类流通过程中活力品质鉴定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太平洋牡蛎
暂养净化
无水保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Keywords
Crassostrea
gigas
depuration
waterless
live
shellfish
preserva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
分类号
TS25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7
作者
白婵
熊光权
刘磊
李宁
饶丹华
耿胜荣
鉏晓艳
廖涛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湖北省农产品辐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8-135,共8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项目(CARS-46)
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5ABA038)
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8-620-000-001-036)
文摘
为探讨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理应激和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了MS-222麻醉的斑点叉尾鮰无水保活5 h所需的较佳温度范围,测定了不同保活温度(0、2、4、6℃)下,保活前(对照)、保活中(5 h)和保活后3种状态下斑点叉尾鮰的血液生化及鱼肉蛋白质、脂肪、水分、质构和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MS-222麻醉斑点叉尾鮰在(2~6)℃下可以保活5 h,在清水中恢复24 h后存活率达到100%;无水保活5 h后,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明显高于未处理值(P<0.05),恢复24 h后,基本都恢复至未处理组值,但0、2℃保活组仍明显高于未处理组值(P<0.05);肌酐和尿素氮在保活5 h后都显著升高,恢复24后很难回到初始水平,无水保活对肾脏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4℃保活组尿素氮增量最大,达7.22 mmol/L;0、2℃下,鱼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保活5 h后下降,而在4、6℃下有所上升,24 h后基本恢复至未处理组值;保活温度越低,对鱼肉质构影响越大,在6℃下,质构变化较小。因此,研究表明,6℃下保活,无水保活对鱼肉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影响较小,且在无水保活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在恢复24 h后基本消除,而较低温度下0、2℃,会对斑点叉尾鮰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该研究结果为无水保活在淡水鱼活鱼运输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无水保活
温度
生化指标
Keywords
Ictalurus
punctatus
waterless
alive
preservation
temperatur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分类号
TS254.4 [轻工技术与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降温及生态冰温条件对凡纳滨对虾无水存活时间的影响
徐德峰
王雅玲
孙力军
房志家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聂小宝
吴波
侯梦然
刘悦
许启军
张长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
5
原文传递
3
无水贮藏温度对克氏原螯虾保活期品质的影响
马舒恬
董诗瑜
陈梅
董鑫磊
周昕仪
陈尚里
刘小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低温无水保活对缢蛏活性氧代谢、糖原及乳酸的影响
方佳琪
张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壳聚糖对无水保活单环刺螠品质的影响
李仲堃
李姿萱
刘辰昊
刘春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GC-MS鉴别活体太平洋牡蛎不同流通阶段气味特征变化
林恒宗
梁志源
秦小明
高加龙
范秀萍
黄艳平
常向阳
邓杰
吴炜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无水保活温度对斑点叉尾鮰生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白婵
熊光权
刘磊
李宁
饶丹华
耿胜荣
鉏晓艳
廖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