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渗透油藏微观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伟 朱玉双 +3 位作者 陈大友 魏晨阳 李亮 王振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通过微观砂岩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微观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对物性、孔喉等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渗流分为指状渗流、网状渗流和均匀状渗流,... 通过微观砂岩模型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微观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对物性、孔喉等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渗流分为指状渗流、网状渗流和均匀状渗流,研究区岩石可分为剩余粒间孔型、溶孔型和溶孔-剩余粒间孔型3种,不同类型岩石渗流特征不同,其驱油效率也不同。溶孔-剩余粒间孔型岩石驱油效率高,溶孔型岩石驱油效率低。非均质性是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内部因素,物性、孔喉等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较弱。外部因素中注水压力和注入水倍数对驱油效率影响大,相比于注入水倍数,提高注水压力对提高驱油效率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水驱油 渗流特征 驱油效率
下载PDF
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优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友启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针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层中仍有大量原油未被采出的情况,选取应用聚合物驱较为典型的孤岛中一区Ng3油藏开展了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并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状态,其吸附量小,热... 针对胜利油田聚合物驱后油层中仍有大量原油未被采出的情况,选取应用聚合物驱较为典型的孤岛中一区Ng3油藏开展了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优化,并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与原油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状态,其吸附量小,热稳定性及驱油效果好。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二元复合驱可提高采收率10.6%,优于单一聚合物驱,经济效益和可操作性优于三元复合驱,且具有较好的调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合物 复合驱动 驱替液 提高采收率 胜利油田
下载PDF
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英芳 刘志军 +2 位作者 茆春锦 王晓冬 张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2-75,共4页
准确计算砂层间由不可渗透页岩或致密砂岩层分隔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可以为高效、合理开发油藏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应用达西定律和Buckley-Leverett方程找出了各层突破时油藏总体含水率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约束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含水... 准确计算砂层间由不可渗透页岩或致密砂岩层分隔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可以为高效、合理开发油藏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应用达西定律和Buckley-Leverett方程找出了各层突破时油藏总体含水率的确定方法,并通过约束最小二乘法回归得到了含水率方程,最终结合Welge-Craig方程得出了一种计算多层油藏水驱驱替效率的新方法,并通过矿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对于多层油藏水驱开发中后期驱替效率预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油藏 水驱开发 含水率方程 约束最小二乘法 驱替效率
下载PDF
水驱油藏特高含水阶段提高采收率可行性研究及技术对策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晓光 李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0-137,共8页
常规砂岩油田注水开发最终采收率多为35%~50%。基于大量室内实验、应用实例和中外油田案例类比,分析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驱油效率的可行性。讨论了水驱油藏在周期注水、关停老井侧钻、多油层逐层上返或沿断层面钻加密... 常规砂岩油田注水开发最终采收率多为35%~50%。基于大量室内实验、应用实例和中外油田案例类比,分析了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驱油效率的可行性。讨论了水驱油藏在周期注水、关停老井侧钻、多油层逐层上返或沿断层面钻加密井等扩大注水波及体积基础上,长期高孔隙体积倍数注水、低矿化度水驱等经济可行的提高驱油效率思路和方法。室内研究和矿场实践结果表明,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藏润湿性由偏亲油性向偏亲水性转化,残余油饱和度降低,有利于提高驱油效率。依据成熟开发油田大量类比实例,在油层和流体性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强天然水驱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采,或弱天然能量油藏通过注水开发最终采收率可达70%。采用自流水注水、低矿化度水驱、同井注采工艺等技术已证实是经济可行的。特高含水开发阶段老油田已有的大量开发井和配套设施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基础。应用经济可行的长期高孔隙体积倍数注水思路有望将水驱开发油田采收率进一步提高至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特高含水阶段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自流水注水 同井注采 低矿化度水驱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类型储集层水驱油特征实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文联 杨玉斌 +7 位作者 李闽 李农 尤靖茜 赵金洲 郑玲丽 周克明 任吉田 王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7-816,共10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微观可视化水驱油实验和柱塞岩心水驱油核磁共振实验,揭示不同类型储集层水驱油过程中原油赋存状态、动用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分析孔隙结构和驱替压力对水驱油... 以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微观可视化水驱油实验和柱塞岩心水驱油核磁共振实验,揭示不同类型储集层水驱油过程中原油赋存状态、动用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分析孔隙结构和驱替压力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束缚水状态下,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原油主要赋存于中—大孔隙,而小孔隙和中等孔隙是特低渗透储集层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原油的主要分布空间。水驱油过程中,3类储集层岩心优先动用中—大孔隙中的原油;随着储集层岩心渗透率的逐渐降低,水驱前缘依次表现出均匀驱替、网状驱替和指状驱替,且驱油效率依次降低。水驱油结束后,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中等孔隙,且以膜状和角状的分散相为主;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储集层岩心中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小孔隙,且以分散相和绕流形成的连续相为主。低渗透岩心具有较高的稳定驱油效率,特低渗透和超低渗透岩心驱油效率较低,且随着驱替压力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图14表1参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特征 原油赋存状态 剩余油分布 核磁共振 驱替效率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厚油层动用状况及注水无效循环对开发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管错 石成方 +2 位作者 王继强 胡水清 王鸣川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2016年第5期54-58,5,共5页
利用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求取的含水饱和度以及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求取的束缚水饱和度,确定出细分储层驱替状况的依据——驱油效率,并给出厚油层内部划分出4个不同驱替效率分区的驱替效率界限。基于北三西区块某油田正韵律厚油层物性特征... 利用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求取的含水饱和度以及储层参数解释模型求取的束缚水饱和度,确定出细分储层驱替状况的依据——驱油效率,并给出厚油层内部划分出4个不同驱替效率分区的驱替效率界限。基于北三西区块某油田正韵律厚油层物性特征建立油藏地质概念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厚油层整个开发过程中的驱替状况,精细化分析了整个开发过程中特别是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厚油层内部驱替状况的差异性。通过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开发过程中各个驱替分区的区域范围、过水量以及产油量随含水率上升的变化状况,判断无效注水循环出现的时机。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际统计数据,针对无效水循环对储层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无效水循环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抑制低渗透层、稀释有效产出层以及油田开发成本巨大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 正韵律厚油层 注水开发 无效循环 驱替分区
下载PDF
基于均衡驱替的多井干扰下产液量优化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韩光明 代兆国 +3 位作者 杨建雷 曹孟菁 闫建钊 刘海婴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为实现水驱油田多井干扰下均衡驱替,采用油藏数值模拟和实例验证方法,提出以驱替突破系数作为均衡驱替新标准,并将实际驱替分为油井水井均衡、油井不均衡但水井均衡、油井均衡但水井不均衡、油井水井不均衡4种模式,针对每种模式,研究建... 为实现水驱油田多井干扰下均衡驱替,采用油藏数值模拟和实例验证方法,提出以驱替突破系数作为均衡驱替新标准,并将实际驱替分为油井水井均衡、油井不均衡但水井均衡、油井均衡但水井不均衡、油井水井不均衡4种模式,针对每种模式,研究建立了合理液量优化方法,通过注采调配,实现了多井干扰条件下均衡驱替。研究表明:驱替突破系数小于3时为均衡驱替,驱替突破系数大于3时为非均衡驱替,驱替突破系数介于3~14时为注采调配优化方法的最佳适用范围。研究结果为油水井配产配注提供了新的措施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均衡驱替 多井干扰 产液量 优化方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特低-超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赵丁丁 孙卫 +5 位作者 杜堃 雒斌 吴育平 李冠男 孟子圆 欧阳思琪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油水的微观流动特征及其表现出差异性的因素,以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为代表,对典型样品进行了微观渗流实验,并结合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多种实验测试结果对储层流体的微观...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油水的微观流动特征及其表现出差异性的因素,以马岭油田长8_1储层为代表,对典型样品进行了微观渗流实验,并结合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及核磁共振等多种实验测试结果对储层流体的微观驱替机理及导致驱油效率高低不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块长8_1油藏按微观渗流通道类型可分为溶孔-粒间孔型、溶孔型、微孔型3类,其驱油效率逐类降低,不同微观渗流通道类型样品的渗流特征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溶孔-粒间孔型样品平均驱油体积为0.010 cm^3,最终平均驱油效率高达45.60%,驱替效果最为理想。储层微观条件中,喉道半径大小及分布状况对驱油效率的大小起决定性的作用,物性和可动流体饱和度两者对驱油效率的大小均具有较低程度的控制作用;外部实验条件中,对驱油效率产生较大控制作用的为注入水体积倍数和驱替压力。因此,在油藏实际水驱采油过程中应当采用较为合理的注水压力和注入水体积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油田 水驱油特征 驱油效率 特低-超低渗透储层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基于最大净现值的水驱多层油藏均衡驱替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存良 王相 +2 位作者 刘学 张伟 杨贯虹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由于储层物性及开发条件存在差异,注入水在多层油藏各小层的驱替并不均衡,层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传统基于均衡驱替的生产指导多为定性的经验认识,无法定量化描述驱替均衡强度,为此,提出了基于最大净现值的水驱多层油藏... 由于储层物性及开发条件存在差异,注入水在多层油藏各小层的驱替并不均衡,层间矛盾突出,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传统基于均衡驱替的生产指导多为定性的经验认识,无法定量化描述驱替均衡强度,为此,提出了基于最大净现值的水驱多层油藏均衡驱替开发理论。从指数型渗流表征方程和达西渗流定律出发,根据物质平衡理论推导出注采平衡条件下注水开发动态描述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注水开发动态数据与油田开发净现值的关系式,以最大净现值为目标,求解得到水驱多层油藏达到均衡驱替的条件,并进行了注水方案研究。研究表明,实现均衡驱替时,注入水驱油效率最高,净现值最大。在渤海海上油田F3井组进行了成功应用,井组平均日产油增加20 m^3/d,平均含水率下降3. 5个百分点,起到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研究成果为油田均衡驱替评价提供了定量标准,对水驱油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技术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 多层油藏 净现值 均衡驱替 物质平衡 渤海油田
下载PDF
渤海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功 杨小婕 +2 位作者 耿娜 杨东东 刘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5年第5期61-65,7,共5页
驱油效率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水驱油田的极限采收率,因此要评价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潜力,首先应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以渤海油田283条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 驱油效率是注水开发油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水驱油田的极限采收率,因此要评价油田水驱采收率的潜力,首先应分析驱油效率的理论值。以渤海油田283条天然岩心测量的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为样本,统计得到了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下水饱和度、束缚水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水相相对渗透率、残余油下归一化水相相对渗透率与有效渗透率间的统计规律,由此得到渤海油田驱油效率与岩石有效渗透率的统计规律。同时,利用相对渗透率曲线、分流量方程和Welge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水驱油效率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水驱油实验的取值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效率 注水开发 水驱采收率 相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Welge方程
下载PDF
聚驱后续水驱阶段驱替特征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放 宋考平 +1 位作者 刘丽 王雨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测定相渗曲线时发现,聚驱后续水驱阶段与单纯水驱的相渗曲线出现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后者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对应含水饱和度Sw在半对数坐标系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前者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对应含水饱和度在直角坐标系下就... 测定相渗曲线时发现,聚驱后续水驱阶段与单纯水驱的相渗曲线出现完全不同的变化趋势,后者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对应含水饱和度Sw在半对数坐标系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前者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比与对应含水饱和度在直角坐标系下就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了后续水驱阶段的驱替特征模型,包括采出程度与油水比的关系及累积产水量与累积产油量的关系。利用大庆油田已有后续水驱数据的区块对建立的后续水驱驱替特征模型进行了验证,采出程度与油水比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Wp与lg(AN-Np)在直角坐标系下也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以上。利用所建立的驱替特征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聚驱后续水驱阶段的开发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聚合物 水驱 驱替特征曲线 采出程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注水驱油效果分析——以子北油田玉家湾区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峰华 罗然浩 +2 位作者 张建国 梁红兵 刘金宝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3期139-142,共4页
本文收集整理了子北油田玉家湾油区的静态地质资料,试采资料,注水动态资料等,利用动态数据对比该区注水前和注水后油井产量、含水率的变化,对子北油田玉家湾油区的注水效果进行了见效层位、见效周期、见效方向等综合研究及评价。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动态分析 注水驱油 见效周期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gas-cap edge-water reservoir:A case study of Khasib reservoir of Halfaya oilfield in Iraq 被引量:1
13
作者 WANG Zhouhua WANG Tao +3 位作者 LIU Hui LI Nan ZHU Guangya GUO Pi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3期625-635,共11页
Based on the oil,gas and 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hasib reservoir in Halfaya oilfield,Iraq,a cor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lacement methods and displ... Based on the oil,gas and water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hasib reservoir in Halfaya oilfield,Iraq,a core displacement experiment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isplacement methods and displacement parameters on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The research shows that,in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with water injected from the edge of the reservoir,early depletion produc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elastic expansion of the gas cap,form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placement of"upper pressure and lower pushing",and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 is good.When gas injection at the top and water injection at the edge are used fo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the injection timing has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high and low parts.Considering the overall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the injection pressure should be greater than the bubble point pressure of crude oil.Two displacement methods are recommended with 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time at 20–25 MPa.The injection speed has the same influence on different injection media.Appropriately reducing the injection speed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displacement front,delaying the breakthrough of injection media and improving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ect.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rate of water flooding is 0.075 mL/min,the reasonable injection rates of water and gas are 0.15 mL/min and 0.10 mL/min,respectively in gas-wate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Gas-wate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 is conducive to the production of crude oil at high position,and has crude oil recovery 5.0%–14.8%higher than water flooding from the edge,so it is recommended as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Khasib reservoir at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cap edge-water reservoir development mode waterflooding gas-water synergistic displacement injection timing injection speed
下载PDF
普通稠油开发水驱油转N_2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星 杨胜来 +4 位作者 章玲 李芳芳 陈浩 聂向荣 丁景臣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61-63,共3页
三塘湖油田在稠油开发过程中,具有流体渗流阻力大、油井产量低等特点。研究表明,水驱油转N2驱油效率远远大于水驱油和N2驱油效率,现场应制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和工作制度。N2突破时会出现采出程度大幅度增加,并对最终采收率有明显影响,矿... 三塘湖油田在稠油开发过程中,具有流体渗流阻力大、油井产量低等特点。研究表明,水驱油转N2驱油效率远远大于水驱油和N2驱油效率,现场应制定合理的开采方式和工作制度。N2突破时会出现采出程度大幅度增加,并对最终采收率有明显影响,矿场上应防止气体过早突破,提高N2在地层中的波及面积和驱油效率。考虑到压力梯度的影响,初期水驱油应控制注入水流量及其注入体积,防止压漏地层或过早形成水窜,以提高油田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驱 稠油 水驱 驱油效率 压力梯度
下载PDF
窄条带状稠油油藏均衡驱替产液量调整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强 石洪福 +2 位作者 凌浩川 潘杰 邓琪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针对窄条带状油藏平面水驱不均衡问题,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基于平面均衡驱替的产液量调整方法,提出利用注采连通值表征注水井各注采方向驱替效果,利用不均衡系数表征水驱不均衡程度;综合考虑窄条带状油藏河道宽度、储层厚... 针对窄条带状油藏平面水驱不均衡问题,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基于平面均衡驱替的产液量调整方法,提出利用注采连通值表征注水井各注采方向驱替效果,利用不均衡系数表征水驱不均衡程度;综合考虑窄条带状油藏河道宽度、储层厚度、注采井距、注水量等多种因素,推导得到平面产液量调整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各注采方向的采出程度趋于一致,实现平面均衡驱替;对于不均衡系数大于0. 6,驱替较不均衡的井组,利用该方法对生产井产液量进行优化,井组采收率可以提高1. 5个百分点以上。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水驱开发油藏实现均衡驱替,改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开发 窄条带状油藏 注采连通值 均衡驱替 产液量 优化方法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VOF, LS, and VOSET on pore-scale immiscible waterflooding modeling 被引量:1
16
作者 Jiajun Peng Rui Song +1 位作者 Yao Wang Hanmin Xiao 《Petroleum》 CSCD 2021年第3期314-324,共11页
The pore-scale mechanism of the waterflooding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oil recovery,which has been widely emphasized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In this paper,the performances and accuracy of three tracking interface al... The pore-scale mechanism of the waterflooding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oil recovery,which has been widely emphasized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In this paper,the performances and accuracy of three tracking interface algorithms,including VOF,LS,and VOSET,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rough twophase flow in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pore-throa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OSET method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other two methods,which not only satisfies the mass conservation but also improves the continuity of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near the interface.Then,based on the binary image of the pore,the two-dimensional micro pore model is reconstructed by extracting image contour.The grid independence of the reconstructed pore model is verified by the single-phase flow simulation.The waterflooding process in the reconstructed pore model is simulated using the VOSET method,and the effects of displacement speed and wettability on the oil recovery are analyzed.The morphologies of residual 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wettability a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The study provides a basic theory for modeling the pore-scale oil-water flow and optimizing the scheme of the water in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flooding Oil recovery VOSET displacement speed WETTABILITY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oil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waterflood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reservoirs in Ordos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1
17
作者 XIAO Wenlian YANG Yubin +7 位作者 LI Min LI Nong YOU Jingxi ZHAO Jinzhou ZHENG Lingli ZHOU Kerning REN Jitian WANG Yu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4期935-945,共11页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micro-models(microscopic scale)and on plunger cores from low permeability,extra-low permeability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 under different dis... Waterflood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micro-models(microscopic scale)and on plunger cores from low permeability,extra-low permeability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in the Ordos Basin under different displacement pressures using the NMR techniques to find out pore-scale oil occurrence state,oil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terflooding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pore structure and displacement pressure on waterflooding efficiency.Under bound water condition,crude oil mainly occurs in medium and large pores in the low-permeability sample,while small pores and medium pores are the main distribution space of crude oil in extra-low permeability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mples.During the waterflooding,crude oil in the medium and large pores of the three types of samples are preferentially produced.With the decrease of permeability of the samples,the waterflooding front sequentially shows uniform displacement,network displacement and finger displacement,and correspondingly the oil recovery factors decrease successively.After waterflooding,the residual oil in low-permeability samples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medium pores,and appears in membranous and angular dispersed phase;but that in the extra-low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mples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small pores,and appears in continuous phase formed by a bypass flow and dispersed phase.The low-permeability samples have higher and stabl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while the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f the extra-low permeability and ultra-low permeability samples is lower,but incr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displacement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flooding characteristics oil occurrence state residual oil distribution NMR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Ordos Basin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岩性油藏微观水驱油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华庆油田长81油藏为例 被引量:41
18
作者 任大忠 孙卫 +2 位作者 赵继勇 屈雪峰 张茜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3-1052,共10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油藏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薄弱的现状,以华庆油田长81储层为例,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渗流实验、物性、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测试资料研究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认为喉道半径大小及...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油藏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薄弱的现状,以华庆油田长81储层为例,应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渗流实验、物性、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测试资料研究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及驱油效率的影响因素,认为喉道半径大小及分布形态与水驱油渗流规律关系密切.结果表明:长81储层微观渗流路径为均匀驱替、网状-均匀驱替、指状-网状驱替、指状驱替4类,在同一实验条件下对应的驱油效率依次降低;70%以上的残余油以绕流、油膜状分布;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可动流体饱和度均受控于成岩作用,其对水驱油机理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总体上,当渗透率>1.5mD、喉道半径>0.5μm、分选系数>0.15、可动流体饱和度>40%、驱替压力增加率>50%、驱替速度>0.012mL/min时,驱油效率增大趋势明显减弱.油藏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将采油数据和岩心水驱油渗流实验相结合,优选高渗带设计合理的开发工艺、分段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渗流实验 物性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饱和度 驱替压力 驱替速度 华庆油田
原文传递
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阳晓燕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为深入了解层间非均质性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采用层间非均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室内水驱油实验,研究高、中、低渗层3层组合下,驱替压差、开采方式对不同渗透率储层的水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差的增加,中、低渗层水驱波及... 为深入了解层间非均质性对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采用层间非均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室内水驱油实验,研究高、中、低渗层3层组合下,驱替压差、开采方式对不同渗透率储层的水驱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驱替压差的增加,中、低渗层水驱波及效果越来越明显,高渗层水驱波及效果变化不大,提高驱替压差能有效启动中、低渗层的剩余油,合理的驱替压差对非均质性严重的储层开发有重要影响。不同开采方式对采收率影响较大,3层同采时采收率最低,高渗层的优势通道给中、低渗层的开发带来困难,分层系单采采收率最高,实际生产中有必要采取分层开采等措施来提高中、低渗层水驱开发效果。实验结果有效指导了渤海南部垦利A油田层系调整及增产措施制订,同时研究成果对后续新油田的方案编制及油田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非均质性 三维水驱实验 驱替压差 开采方式 层系调整 增产措施 渤海油田
下载PDF
特低渗透油藏水驱规律及最佳驱替模式 被引量:26
20
作者 王文环 彭缓缓 +2 位作者 李光泉 蔚涛 魏晨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2-189,共8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通过大量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采特征研究,揭示了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规律: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特低渗透油藏会首先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注、采井间开启注水动态裂缝,随着注水压力的... 为了进一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通过大量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采特征研究,揭示了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规律: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特低渗透油藏会首先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注、采井间开启注水动态裂缝,随着注水压力的升高,或将开启与之成最小角度的注采井连线方向裂缝,导致注入水沿裂缝方向注采井无效循环,造成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很差。等值渗流阻力法计算结果也证明了面积驱替径向渗流转为裂缝线性侧向驱替平行流后可大大降低渗流阻力。由此提出了"沿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注水动态裂缝线性注水、侧向基质驱替"的井网转换模式。井网模式的转换避免了注水动态裂缝导致的注入水无效循环,消除了动态裂缝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减小了渗流阻力,扩大了水驱波及程度。现场应用效果显著,单井产能增加了一倍,平面波及系数提高了43. 2%,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9.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阻力 注水动态裂缝 侧向驱替 平面径向流 平面平行流 水驱规律 特低渗透油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