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8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底板断层滞后型突水时效机理的力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武强 周英杰 +5 位作者 刘金韬 钟亚平 殷作如 李建民 洪益清 周瑞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1-565,共5页
通过室内单向压缩、蠕变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对断层带物质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围压、不同加载方式条件下,其变形破坏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试验分析与研究.提出断层带物质随围压的增加,强度有所提高,但随含水量的增加强度将降低;起始流... 通过室内单向压缩、蠕变和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对断层带物质在不同含水量、不同围压、不同加载方式条件下,其变形破坏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试验分析与研究.提出断层带物质随围压的增加,强度有所提高,但随含水量的增加强度将降低;起始流变压力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大,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断层带物质的变形破坏特征与荷载作用时间和其组成物质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 滞后效应 蠕变 变形破坏
下载PDF
焦作矿区突水灾害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2
作者 武强 潘国营 +5 位作者 管恩太 李德安 夏镛华 卜昌森 武小燕 武 钢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4-49,共6页
本文首先对焦作矿区地质构造与采矿复合型人为突水灾害在时、空域上的表现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按照突水水源与突水成因对突水灾害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焦作矿区底板突水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方法,提出了突水灾害的具... 本文首先对焦作矿区地质构造与采矿复合型人为突水灾害在时、空域上的表现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按照突水水源与突水成因对突水灾害进行了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焦作矿区底板突水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方法,提出了突水灾害的具体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 灾害 防治对策 煤矿 矿井水灾
下载PDF
煤层底板断裂突水时间弱化效应机理的仿真模拟研究——以开滦赵各庄煤矿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武强 刘金韬 +2 位作者 董东林 武雄 周瑞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4-561,共8页
采用现场地应力实测、室内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断裂带物质的单轴、三轴常规和流变力学试验以及弹塑性三维可视化数值仿真模拟(FLAC^(3D))等研究,获得了断裂带物质弱化效应力学参数,阐述了其弱化机理和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煤层底板断裂构... 采用现场地应力实测、室内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断裂带物质的单轴、三轴常规和流变力学试验以及弹塑性三维可视化数值仿真模拟(FLAC^(3D))等研究,获得了断裂带物质弱化效应力学参数,阐述了其弱化机理和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煤层底板断裂构造实水时间弱化效应的新概念。对赵各庄矿13水平(—1100m)F_8断层破碎带穿越的首采区安全回采方案做出了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滞后突水 突水时间效应 流变试验 三维可视化模拟 煤层 底板
下载PDF
高承压水作用下突水巷道注浆恢复与支护技术 被引量:17
4
作者 宗义江 韩立军 +1 位作者 黄小忠 郝鸿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2-998,共7页
基于白象山铁矿-390 m巷道过F4断层发生突水后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地面注浆技术方案,对突水巷道进行注浆堵水恢复。基于隧道地震波勘探和瞬变电磁法超前物探结果,提出超前管棚预加固技术方案,保证了巷道通过F4断层过程中围岩的稳定与施... 基于白象山铁矿-390 m巷道过F4断层发生突水后的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地面注浆技术方案,对突水巷道进行注浆堵水恢复。基于隧道地震波勘探和瞬变电磁法超前物探结果,提出超前管棚预加固技术方案,保证了巷道通过F4断层过程中围岩的稳定与施工安全。针对后期承载和高抗渗性的要求,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确定了型钢支架与网喷初次支护、二次衬砌支护结构型式与技术参数,并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对衬砌壁后及破碎围岩进行二次补强注浆加固,保证了高承压水作用下突水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长期稳定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承压水 断层破碎带 突水 超前探测 预加固
原文传递
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及导水类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司海宝 杨为民 吴文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2-55,共4页
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 ,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 ,论文探讨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 ,认为可溶性岩层、地下水迳流、区域性贯穿陡倾节理、层滑构造和以重力为最大主动作用力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必要条件 ,并在此基... 根据刘桥一矿已揭露岩溶陷落柱的现场调查 ,结合以往华北煤田陷落柱资料 ,论文探讨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环境 ,认为可溶性岩层、地下水迳流、区域性贯穿陡倾节理、层滑构造和以重力为最大主动作用力是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必要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溶陷落柱柱边围岩结构变化特点 ,总结了陷落柱识别方法以及导水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陷落柱 地质环境 导水类型
下载PDF
涌水综采工作面排水系统改造实践 被引量:8
6
作者 袁向涛 杨树保 +2 位作者 张风磊 刘世峰 李春元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0-122,125,共4页
赵固一矿12041工作面回采时受顶板裂隙水及底板L8灰岩水影响严重,最大涌水量达486 m3/h,为系统解决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不佳及涌水量大的问题,应用工作面、运输巷增设水泵及排水管路、轨道巷挖设水沟及水仓等排水综合措施,同时,优化了注... 赵固一矿12041工作面回采时受顶板裂隙水及底板L8灰岩水影响严重,最大涌水量达486 m3/h,为系统解决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不佳及涌水量大的问题,应用工作面、运输巷增设水泵及排水管路、轨道巷挖设水沟及水仓等排水综合措施,同时,优化了注浆加固工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正常回采。系统改造应用后,探索了一条解决涌水量大的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途径,介绍了排水设备、沉淀池的布置方式及改造运输系统的措施,为后续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 排水系统 系统改造 综采工作面
原文传递
曹村煤矿十采区水文地质条件与突水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玉海 李曦滨 +1 位作者 李茸 王宝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66-68,共3页
通过对曹村煤矿十采区综合研究分析,认为K8砂岩、第四系空隙含水层是2#煤开采时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十采区下组煤主要受到顶板K2灰岩含水层和底板奥灰水突水的影响;通过对奥灰水突水危险性的定量计算,并对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在Ⅰ区突水... 通过对曹村煤矿十采区综合研究分析,认为K8砂岩、第四系空隙含水层是2#煤开采时的主要充水含水层;十采区下组煤主要受到顶板K2灰岩含水层和底板奥灰水突水的影响;通过对奥灰水突水危险性的定量计算,并对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在Ⅰ区突水危险性较小,应重点加强对Ⅱ、Ⅲ区探测和监测工作,对局部富水地段进行注浆加固,以增加隔水底板的有效厚度和强度,达到防治突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村煤矿 水文地质条件 涌水量 突水
下载PDF
铁生沟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出水特征与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翟二安 李松营 《煤炭技术》 CAS 2005年第10期65-66,共2页
介绍了铁生沟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出水的形式、规律和特征,对该矿采取的主要防治水措施做了概括。为彻底防治水害,提出了有关建议。
关键词 顶板 突水 特征 防治水
下载PDF
隧道岩溶突水危险性模糊多模型组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毅 王希良 刘振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1年第5期38-42,24,共6页
评价隧道突水危险性对于保障岩溶地区铁路工程施工、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评价过程中主控因素的多源性以及不确定模糊性,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岩溶地区隧道突水危险性评价中。首先,通过收集大量隧道突水灾害资料,提取... 评价隧道突水危险性对于保障岩溶地区铁路工程施工、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评价过程中主控因素的多源性以及不确定模糊性,将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应用于岩溶地区隧道突水危险性评价中。首先,通过收集大量隧道突水灾害资料,提取突水主控因素并建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可溶岩成分、岩石结构、岩性特征、断层性质、断层宽度、褶皱构造形态、地下水富水性、承压水压力条件、含水层渗透性、地形地貌特征、隧道埋深、隧道长度共12个指标。然后,对定性指标作量化处理,利用乘积标度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利用模糊可变评价模型,通过改变模糊可变评价模型参数对隧道突水危险性进行线性与非线性组合评价,并将均值作为最终评价结果。该模型方法应用于圆梁山隧道实例中,结果表明,所建立指标体系能恰当描述隧道突水的潜在危险性,模型评价结果合理、客观,具有更好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岩溶地区隧道工程突水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岩溶 突水 危险性 评价 模糊集 相对隶属度
下载PDF
罐子沟煤矿突水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志军 赵宏亮 徐春荣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5期418-419,共2页
通过分析罐子沟煤矿主要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罐子沟煤矿突水主要原因,并提出矿井涌水治理途径;为同类条件下矿井防治水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突水 分析 防治 措施
下载PDF
跃进煤矿25采区煤层顶板出水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二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2,共2页
文章介绍了跃进煤矿及其 2 5采区水文地质条件 ,从开采深度、厚度及方式 ,地质构造 ,顶板岩性等方面 ,分析了 2 5采区采煤工作面顶板出水原因与机理 ;从水文地质调查 ,井巷工程布置 ,设备选择 ,防水预案等方面总结了防治水经验。
关键词 煤层顶板 出水 防治
下载PDF
弱胶结软岩斜井支护形式及监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伟 李军 +3 位作者 荆平 惠永岗 程子厚 王磊 《山西建筑》 2015年第23期37-38,共2页
鉴于红庆梁矿主斜井随着掘进深度的不断增加,主斜井顶板、两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尤其是底板部分出现了大量的涌水使得掘进速度变慢,围岩遇水软化,施工难度大,提出了树脂锚杆+注浆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式支护形式,并阐述... 鉴于红庆梁矿主斜井随着掘进深度的不断增加,主斜井顶板、两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尤其是底板部分出现了大量的涌水使得掘进速度变慢,围岩遇水软化,施工难度大,提出了树脂锚杆+注浆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封闭式支护形式,并阐述了具体的支护措施,指出该支护形式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综合效益好,可用于能注入浆液的砾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胶结软岩 涌水 树脂锚杆 注浆锚杆 封闭支护
下载PDF
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 被引量:75
13
作者 周健 史秀志 王怀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8-282,共5页
应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结合矿井含水层的水化学分析资料,选取6种离子组分的浓度作为突水水源识别的判别因子,建立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以35组采样的水源样品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35组实测数据用... 应用距离判别分析理论,结合矿井含水层的水化学分析资料,选取6种离子组分的浓度作为突水水源识别的判别因子,建立矿井突水水源识别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以35组采样的水源样品作为学习样本进行训练,建立相应线性判别函数对35组实测数据用回代估计方法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为97.14%。将建立的模型对待识别的4个样本进行测试,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利用本文方法对梧桐庄煤矿的突水水源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良好,预测精度高,回代估计的误判率为0.0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突水 水源识别 距离判别分析(DDA)
下载PDF
可拓识别方法在矿井突水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14
作者 张瑞钢 钱家忠 +1 位作者 马雷 覃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8,共6页
为了快速判别矿井突水水源,进而为防治矿井水害服务,以水质指标为判别因子,应用可拓识别方法,建立了谢桥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改进了该方法中经典域的形式,提出以各指标的统计值F来量化各指标的识别能力,并作为确定权重的依据.将结果... 为了快速判别矿井突水水源,进而为防治矿井水害服务,以水质指标为判别因子,应用可拓识别方法,建立了谢桥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改进了该方法中经典域的形式,提出以各指标的统计值F来量化各指标的识别能力,并作为确定权重的依据.将结果与模糊综合法、灰色关联度法、Bayes逐步判别分析法分别进行比较,其正确率略高于前两者,与Bayes逐步分析法判别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识别 矿井突水 水源判别 物元 权重
下载PDF
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移动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55
15
作者 宣以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2-516,共5页
以榆阳煤矿为研究基地,进行了地下水动力学参数、覆岩力学组合结构特征与基岩风化带的阻隔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风积沙层底部为强含水层;主采煤层上覆覆岩泥岩强度高于砂岩;砂岩孔隙率高,含水率大,抗压、抗拉强度比值高;泥岩和砂岩的... 以榆阳煤矿为研究基地,进行了地下水动力学参数、覆岩力学组合结构特征与基岩风化带的阻隔水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风积沙层底部为强含水层;主采煤层上覆覆岩泥岩强度高于砂岩;砂岩孔隙率高,含水率大,抗压、抗拉强度比值高;泥岩和砂岩的黏土矿物含量低、具有典型的脆性易裂、抗扰动能力差和再生隔水能力弱等新的破坏移动特性,并通过多因素拟合,确立了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采动破坏"两带"高度的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长壁工作面开采防止突水溃砂的调控技术,成功应用于榆阳煤矿并实现绿色保水开采,为陕北榆神大煤田薄基岩浅埋煤层进一步推广高效开采技术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保水开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基岩浅埋煤层 覆岩破坏 绿色保水开采 突水溃砂 演化规律
下载PDF
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对策 被引量:34
16
作者 蒋建平 高广运 +1 位作者 李晓昭 罗国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82,共7页
为防治隧道工程水害,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岩土优势面理论,研究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其对策。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源、顺畅的和足够大的通道是突水必须具备的2个基本条件。水源包括含水层、江河、溶洞和采空区积水、洪水倒... 为防治隧道工程水害,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岩体结构控制理论和岩土优势面理论,研究隧道工程突水机制及其对策。结果表明,充足的水源、顺畅的和足够大的通道是突水必须具备的2个基本条件。水源包括含水层、江河、溶洞和采空区积水、洪水倒灌水、富水优势断裂;通道主要是断裂,断裂包括原生断裂、活化断裂和后生断裂。断裂的富水性、导水性受断裂的时间性、断裂的规模及空间结构、断裂力学性质、断裂两盘的岩性、施工对断裂的扰动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建立断裂的时间、断裂力学性质、断裂规模、断裂两盘岩性4种优势指标及其量化评价体系。根据优势指标确定某具体隧道工程中断裂的突水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突水优势断裂采用不同的工程对策,但对非突水优势断裂必须考虑施工扰动后的活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突水 隧道工程 断裂 水源 导水性 富水性
下载PDF
神府矿区突水溃砂地质灾害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魏秉亮 《中国煤田地质》 1996年第2期28-30,共3页
针对神府矿区威肋安全生产的最大地质灾害──突水溃砂,本文通过实例,结合勘察成果,对其地质背景形成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解决这一地质灾害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采前疏排基岩顶部直接充水含水层中地下水,使砂失去地下水载体而无... 针对神府矿区威肋安全生产的最大地质灾害──突水溃砂,本文通过实例,结合勘察成果,对其地质背景形成机理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解决这一地质灾害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采前疏排基岩顶部直接充水含水层中地下水,使砂失去地下水载体而无法进入矿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突水溃砂 浅埋煤层 煤矿床
下载PDF
不同地质边界条件岩溶隧道涌水量预测及展望 被引量:30
18
作者 吴治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8-55,64,共9页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岩溶隧道涌水量有许多计算方法。虽然方法众多,但对隧道设计要求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仍存在较大误差,有必要深入研究,寻求新的途径。研究方法:根据浅埋岩溶长隧道-南岭隧道涌水量及地表泉的长期...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岩溶隧道涌水量有许多计算方法。虽然方法众多,但对隧道设计要求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还不能完全满足,仍存在较大误差,有必要深入研究,寻求新的途径。研究方法:根据浅埋岩溶长隧道-南岭隧道涌水量及地表泉的长期观测资料,利用反演推导得出新的方法。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得出大泉流量预测法、隧道涌水曲线反演分析法(新均衡法),同时根据长期观测资料得出隧道影响半径(集水范围)、枯水期涌水量、枯水期单位长度富水量、降雨入渗系数等重要水文地质参数及不同季节隧道涌水量比值。研究结论:建议在水文地质参数和涌水量取值方面,转变设计、施工观念;岩溶隧道的修建应贯彻科学发展观进行全面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边界条件 长期观测 涌水量 参数 预测 展望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 被引量:15
19
作者 汪嘉杨 李祚泳 +1 位作者 张雪乔 丁恒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以多项地下水化学组分指标作为判别因子,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中的参数,建立了最优结构的基于粒子群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实例分析中,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 以多项地下水化学组分指标作为判别因子,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中的参数,建立了最优结构的基于粒子群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实例分析中,并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模型的判别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避免了权重分配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与传统最小二乘法的RBF神经网络相比,其精度更高,优化结果更为合理,具有较强的突水水源判别能力,可为矿井突水水源判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突水水源 水质判别 径向基函数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富水隧道全风化花岗岩和蚀变大理岩段涌水涌砂加固治理技术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运祥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2,共7页
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DK554+400^+456段处于全风化花岗岩、蚀变大理岩区接触带,隧道施工遭遇了长期的涌水涌砂等病害。结合东科岭隧道施工期间的涌水、涌砂概况及病害成因,治理采用堵排结合,即洞身全风化花岗岩段采用袖阀管注浆、仰拱底... 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DK554+400^+456段处于全风化花岗岩、蚀变大理岩区接触带,隧道施工遭遇了长期的涌水涌砂等病害。结合东科岭隧道施工期间的涌水、涌砂概况及病害成因,治理采用堵排结合,即洞身全风化花岗岩段采用袖阀管注浆、仰拱底部蚀变大理岩部位采用钢管桩注浆加固,同时设置泄水洞等措施,成功解决了涌水涌砂加固治理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富水区 涌水涌砂 钢管桩注浆 袖阀管注浆 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