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膜温度对无铬达克罗涂层结构组成和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驰
卞启玉
+8 位作者
邓志远
徐哲婷
殷成龙
秦孔飞
侯琳琳
高雪莹
张晔娜
李庆鹏
杨宏强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目的]温度对水性无铬达克罗涂层成膜机制的影响尚不明确。[方法]采用KH560硅烷偶联剂作为成膜物,钼酸盐作为钝化剂,片状锌、铝粉作为牺牲阳极组分,制备出一种水性无铬达克罗涂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中性...
[目的]温度对水性无铬达克罗涂层成膜机制的影响尚不明确。[方法]采用KH560硅烷偶联剂作为成膜物,钼酸盐作为钝化剂,片状锌、铝粉作为牺牲阳极组分,制备出一种水性无铬达克罗涂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量等手段对不同温度(240~600℃)下成膜后涂层的表面形貌、相组成及耐蚀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成膜温度为330℃和390℃时,涂层微观结构最佳,片状锌、铝粉层层叠加,且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经720 h中性盐雾试验后无红锈。成膜温度为330℃时,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极化电阻最大,表现出优异的防护性能。[结论]成膜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获得耐蚀性良好的无铬达克罗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无铬达克罗涂层
锌
铝
成膜温度
耐蚀性
电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膜温度对无铬达克罗涂层结构组成和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驰
卞启玉
邓志远
徐哲婷
殷成龙
秦孔飞
侯琳琳
高雪莹
张晔娜
李庆鹏
杨宏强
机构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市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重点实验室
沈阳市航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2,共12页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149001)
2021年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JH1/10400091)
+1 种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2021年面上项目(LJK Z0470)
中国-西班牙材料联合实验室(2022JH2/10700005)。
文摘
[目的]温度对水性无铬达克罗涂层成膜机制的影响尚不明确。[方法]采用KH560硅烷偶联剂作为成膜物,钼酸盐作为钝化剂,片状锌、铝粉作为牺牲阳极组分,制备出一种水性无铬达克罗涂料。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中性盐雾试验、电化学测量等手段对不同温度(240~600℃)下成膜后涂层的表面形貌、相组成及耐蚀性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成膜温度为330℃和390℃时,涂层微观结构最佳,片状锌、铝粉层层叠加,且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缺陷,经720 h中性盐雾试验后无红锈。成膜温度为330℃时,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最小,极化电阻最大,表现出优异的防护性能。[结论]成膜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获得耐蚀性良好的无铬达克罗涂层。
关键词
水性无铬达克罗涂层
锌
铝
成膜温度
耐蚀性
电化学
Keywords
water
-
based
chromium
-
free
dacromet
coating
zinc
aluminum
film-forming
temperature
corrosion
resistance
electrochemistry
分类号
TQ630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膜温度对无铬达克罗涂层结构组成和耐蚀性的影响
徐驰
卞启玉
邓志远
徐哲婷
殷成龙
秦孔飞
侯琳琳
高雪莹
张晔娜
李庆鹏
杨宏强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