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莫高窟围岩吸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娜 何满潮 +3 位作者 郭青林 陶志刚 侯东文 盛海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229,共8页
为了研究敦煌莫高窟典型围岩吸水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岩石水理作用智能测试系统,对从敦煌莫高窟采集的3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进行了无水压条件下的液态水吸附实验。依据吸水实验获得的3种围岩样品吸水随时间动态变... 为了研究敦煌莫高窟典型围岩吸水特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自主研发的岩石水理作用智能测试系统,对从敦煌莫高窟采集的3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进行了无水压条件下的液态水吸附实验。依据吸水实验获得的3种围岩样品吸水随时间动态变化曲线,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岩石样品的吸水特性,建立了其吸水过程函数。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电子显微镜扫描实验和压汞实验,分别获得了岩石样品的矿物成分及含量,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和孔隙率等重要物理性质参数,综合分析讨论了黏土矿物及微观孔隙结构这两大重要因素对莫高窟3种典型岩石样品吸水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莫高窟3种围岩样品吸水动态变化的总体趋势有相似性,均表现为减速吸水过程,并可以用负指数函数进行拟合。3种岩样吸水能力差异显著,按大小排序依次为:黑砂岩>泥岩>粉砂岩。对于此次研究的3种不同岩性的莫高窟围岩样品而言,黏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的含量不是制约其吸水性的主要因素,决定其吸水量大小、吸水速率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岩石样品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尤其是孔隙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围岩 吸水特性 黏土矿物 微观结构 孔隙率
下载PDF
不同温度浸种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纳伟 王文娟 +1 位作者 马青 薛永伟 《宁夏农林科技》 2017年第11期60-62,68,共4页
本文研究了黄秋葵种子的吸水特性及不同温度浸种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秋葵种子的吸水率和相对吸水量分别在种子浸泡到6 h和8 h时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0.43 g/h和72.44%,随后开始下降并趋于平缓,但吸水始终未停止,说明... 本文研究了黄秋葵种子的吸水特性及不同温度浸种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黄秋葵种子的吸水率和相对吸水量分别在种子浸泡到6 h和8 h时达到最大,其值分别为0.43 g/h和72.44%,随后开始下降并趋于平缓,但吸水始终未停止,说明黄秋葵种子内部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启动快,在种子萌发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2)不同温度浸种对黄秋葵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50℃水温处理时发芽势和发芽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7.5%和98.33%;当水温为70℃和80℃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出现明显的下降。因此,黄秋葵播种育苗过程中,适宜采用50℃的水温进行浸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种子 吸水特性 浸种温度 发芽率
下载PDF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模拟渗灌材料吸水特性曲线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健 张增志 毛一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了定量研究渗灌复合材料吸水特性与其组分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渗灌复合材料的吸水微分方程,同时模拟吸水率曲线,应用传递函数系数建立渗灌复合材料的吸水性与其试验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设置10组比例不同的组分制... 为了定量研究渗灌复合材料吸水特性与其组分之间的关系,该文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渗灌复合材料的吸水微分方程,同时模拟吸水率曲线,应用传递函数系数建立渗灌复合材料的吸水性与其试验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设置10组比例不同的组分制备而成的渗灌复合材料进行一次和二次吸水试验,另外6组比例不同的组分制备而成复合材料进行一次吸水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的渗灌材料吸水曲线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04%~7.17%,均方根误差<0.0717,说明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吸水曲线进行表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适用性及精确性;传递函数系数与材料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用指数函数来表达,应用指数函数计算获得的传递函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0.5,经验证,最大相对误差为4.01%,表明传递函数系数与复合材料试验组分间指数函数关系的可靠性。该研究对于后续的渗灌材料的研制及其导水特性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土壤 灌溉 拉普拉斯变换 渗灌 吸水特性 传递函数
下载PDF
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萌发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田宏 刘洋 +2 位作者 张鹤山 蔡化 王凤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8,共6页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 对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h时达最大值0.1363g/h,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为种子原重量的83.66%。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扁穗雀麦种子在25~30℃恒温条件下萌发相对较好,发芽率达97%,发芽指数较高。25℃萌发条件下活力指数最大,为679.41,其次为30℃。胚根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胚芽为25℃。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扁穗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当温度降低到10℃或升高到40℃时,种子发芽受阻,发芽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穗雀麦 种子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下载PDF
煤样吸水全过程纵波波速变化规律及波形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楠 张新 +2 位作者 王达轩 赵星智 李松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21-1929,共9页
为了研究含水煤体的纵波波速变化规律及波形特征,开展原煤试样吸水全过程的纵波测试实验;研究煤体纵波波速与孔隙率、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基于FFT和HHT研究不同含水饱和度煤样波形幅频和时频特征。结果表明:煤体纵波波速同时受孔... 为了研究含水煤体的纵波波速变化规律及波形特征,开展原煤试样吸水全过程的纵波测试实验;研究煤体纵波波速与孔隙率、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基于FFT和HHT研究不同含水饱和度煤样波形幅频和时频特征。结果表明:煤体纵波波速同时受孔隙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影响;波速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总体呈现非线性增加趋势,当含水饱和度达到70%左右时,波速增加速率明显提高;水自身性质及煤体内部孔隙水均匀存在形式是导致含水煤波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纵波波速随孔隙率的增加总体呈现线性降低趋势,含水饱和度越高波速受孔隙率影响越小,表明水的存在降低了煤体孔隙率对波速的影响。煤样在吸水过程中的波形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波形主频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呈现向低频非线性移动的"频移"现象;含水饱和度越大、孔隙率越大,波形最大幅值越小。Hilbert三维能量谱能够反应波形的频带能量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特征;随着煤样含水饱和度的增加,波形高频成分所占比例逐渐降低,且高能量频带范围不断向低频移动,表明煤体中孔隙水不但加快了波形中所有频带能量的衰减速度,而且对高频信号的吸收损耗大于低频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煤样 吸水过程 含水饱和度 孔隙率 纵波波速 幅频特征 时频特征
原文传递
28种植物种子形态学性状及其萌发对绵羊瘤胃消化的反应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洁晶 万娟娟 +2 位作者 娜丽克斯 任爱天 鲁为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以天山北坡低山带的主要植物种子作为研究对象,观测和分析了该区的28种(禾本科、藜科、豆科、菊科、蓼科、蔷薇科、唇形科、葱科、石竹科、蒺藜科和苋科)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对种子进行绵羊瘤胃消化实验,探讨了种子... 以天山北坡低山带的主要植物种子作为研究对象,观测和分析了该区的28种(禾本科、藜科、豆科、菊科、蓼科、蔷薇科、唇形科、葱科、石竹科、蒺藜科和苋科)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并对种子进行绵羊瘤胃消化实验,探讨了种子形态特征和消化前后萌发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8种植物种子的形态特征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种子的重量变化范围大,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2倍。种子的长、宽和高的变化范围也较大,最大值分别是最小值的14,24和22倍。形状指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种子主要以扁平状和近似球状为主,大部分植物的种子具有芒和果翅等附属结构,个别种子具有粘液结构。禾本科、藜科和豆科植物种子形态学特征可作为表征亲缘关系的指标,分类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他科属植物种类较少,形态学特征分类和亲缘关系分类之间的一致性未能得到很好地反映。种子吸水过程均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吸水、缓慢吸水和稳定阶段。豆科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很低,仅在4.2%~15.0%之间,菊科植物的萌发率为97.0%,6种藜科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为41.0%~97.0%,10种禾本科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为53%~99%。菊科、藜科和禾本科萌发率要明显高于豆科。经过瘤胃消化后的种子,除了豆科种子其萌发率提高之外,其他种子萌发都受到了明显抑制,但仍有部分种子存活并能成功萌发,这为种子消化道传播提供了可能。消化前原始种子萌发率与其形状指数和重量存在显著相关,消化后种子萌发率与种子形状指数和种子长度存在显著相关。并且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种子其消化前后的萌发行为具有趋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形态特征 吸水特性 瘤胃消化 萌发行为
下载PDF
大强煤矿深部巷道围岩吸水软化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晓杰 王嘉敏 +1 位作者 张民 张秀莲 《矿业科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32-438,共7页
随着煤炭开采进入深部,工程支护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为研究巷道开挖后岩石与水的相互作用对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以铁法大强煤矿深部巷道围岩为工程背景,对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软岩样品进行室内吸水试验和强度软化试验。吸水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煤炭开采进入深部,工程支护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为研究巷道开挖后岩石与水的相互作用对巷道变形破坏的影响,以铁法大强煤矿深部巷道围岩为工程背景,对不同含水率状态下的软岩样品进行室内吸水试验和强度软化试验。吸水试验结果表明:岩样吸水过程可划分为减速吸水和等速吸水两个阶段;有压吸水状态下岩样的最终吸水量大于无压状态下的吸水量。强度软化试验结果显示,砂岩、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吸水时间、含水率成负指数变化关系。大强煤矿围岩吸水初期强度衰减较快,开挖后应及时封闭和排除水分,防止围岩强度骤减而产生底鼓和大变形。研究结果对深部开采工程支护设计、施工与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石 吸水特性 水理作用 强度软化 巷道支护
下载PDF
南芬露天矿绿泥角闪岩吸水及强度软化规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秀莲 韩宗芳 +3 位作者 韩文帅 何满潮 陶志刚 谷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52-2460,共9页
研究表明降雨是诱发矿山边坡失稳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降低潜在滑动面(带)岩体强度诱发滑坡。国内外学者对南芬露天铁矿下盘滑坡机理和稳定性评价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所有研究成果证明该边坡潜在滑动面(... 研究表明降雨是诱发矿山边坡失稳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降低潜在滑动面(带)岩体强度诱发滑坡。国内外学者对南芬露天铁矿下盘滑坡机理和稳定性评价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所有研究成果证明该边坡潜在滑动面(带)岩体吸水性较弱,水通过何种途径影响边坡稳定性机理不清晰。采用自主研发的"软岩气态水吸附智能测试系统",对潜在滑动面(带)上分布的绿泥角闪岩进行吸水软化实验,揭示岩石的吸水特性及吸水后的强度衰减规律;运用Image-Pro Plus专业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其SEM微观图像;结合绿泥角闪岩的压汞实验结果,揭示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岩石吸水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绿泥角闪岩吸水特性是一个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而后下降达到均匀饱和的过程;(2)影响绿泥角闪岩吸水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岩石样品的孔隙结构特征而非黏土矿物含量;(3)岩石的孔隙累计体积与其吸水特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4)集中分布的孔隙直径越小,占据的比例越大,则岩石的吸水能力越差;(5)绿泥角闪岩的吸水率与单轴压缩强度以及弹性模量呈负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南芬露天矿降雨诱发顺层石质滑坡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角闪岩 吸水特性 矿物成分 孔隙结构 强度衰减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的随机特性及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瑾 朱磊 景宪航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7-104,130,共9页
通过96个不同来源废旧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样本的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堆积密度、饱和面干表观密度和压碎指标的概率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四个指标均服从正态分布。根据相对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确定了吸水率和压碎指标作为再... 通过96个不同来源废旧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样本的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堆积密度、饱和面干表观密度和压碎指标的概率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四个指标均服从正态分布。根据相对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确定了吸水率和压碎指标作为再生粗骨料品质分级的控制指标。然后对不同来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和压碎指标的分级范围,从而提出了再生粗骨料品质的分级方法。最后利用其他研究者的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对再生粗骨料分级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吸水率 压碎指标 随机特性 分级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吸水时间下页岩卸荷破坏特征的颗粒离散元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卞康 陈彦安 +4 位作者 刘建 崔德山 李一冉 梁文迪 韩啸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55-367,共13页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建立考虑页岩层理面强度和刚度弱化效应的页岩试样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依据页岩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所得的宏观力学参数随相对吸水率的演化规律,对数值模型中不同吸水时间条件下的细观参数进行标定,研究不同吸水时间... 基于颗粒离散元方法,建立考虑页岩层理面强度和刚度弱化效应的页岩试样二维颗粒流数值模型。依据页岩室内三轴压缩试验所得的宏观力学参数随相对吸水率的演化规律,对数值模型中不同吸水时间条件下的细观参数进行标定,研究不同吸水时间下页岩岩样的卸荷力学特性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加载和卸荷两种应力路径下的岩样强度参数均随吸水时间增加而减少,但卸荷路径下的黏聚力普遍小于加载条件,内摩擦角则相反;不同吸水时间下岩样主要发生沿层理面破坏及与层理面成一定角度的剪切破坏,随着吸水时间的增加,岩样的破碎程度明显提升,试样的破坏更容易受控于层理面,其破坏趋势也从单剪转化为双剪模式;不同卸荷阶段下岩样内部微裂纹数目的发展规律亦有所差异,在卸荷屈服阶段张、剪裂纹的增长产生分异,剪裂纹数量增长逐渐趋于平稳而张裂纹数量增长率持续增加,当到达峰后阶段应力残余点时张裂纹数量的增长速率明显降低并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时间 页岩 卸荷 破坏特征 颗粒流
下载PDF
气泡轻质土在国家体育场地下连续通道减荷回填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忠平 杨洋 孙仲均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2,共6页
气泡轻质土有较高的吸水性,胶凝材料采用快硬水泥时,可大幅度地降低其吸水率,提高气泡轻质土在工程中的减荷效果;为确保大体积气泡轻质土的施工质量,需要有高性能发泡剂,计量精度高、产能大的高端施工设备,对施工区进行适当的分区分层,... 气泡轻质土有较高的吸水性,胶凝材料采用快硬水泥时,可大幅度地降低其吸水率,提高气泡轻质土在工程中的减荷效果;为确保大体积气泡轻质土的施工质量,需要有高性能发泡剂,计量精度高、产能大的高端施工设备,对施工区进行适当的分区分层,合理地设置沉降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轻质土 吸水特性 减荷
原文传递
蒸汽预糊化处理对发芽糙米结构及吸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孔祺 李星骆 刘庆庆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3-198,共6页
为了研究蒸汽预糊化处理对发芽糙米蒸煮特性的影响机制,该文测定了预糊化发芽糙米的表面糠层结构、米粒内部结构、米粉微观结构、淀粉晶体结构及吸水特性,并与未处理发芽糙米及白米进行对比。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预糊化处理破坏了发... 为了研究蒸汽预糊化处理对发芽糙米蒸煮特性的影响机制,该文测定了预糊化发芽糙米的表面糠层结构、米粒内部结构、米粉微观结构、淀粉晶体结构及吸水特性,并与未处理发芽糙米及白米进行对比。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预糊化处理破坏了发芽糙米的糠层结构及内部结构并使其米粉微观结构发生变化。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表明,蒸汽预糊化处理使发芽糙米中天然的A型晶体结构转变为A、B、V混合晶型。吸水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白米和发芽糙米,预糊化发芽糙米在50℃(低于糊化温度)浸泡处理时的吸水速率明显加快,平衡吸水率也明显高于白米和发芽糙米;100℃浸泡时,预糊化发芽糙米的吸水速率明显高于发芽糙米且接近于白米,预糊化发芽糙米的平衡吸水率高于发芽糙米但略低于白米。由此可以推测,预糊化后发芽糙米结构及吸水特性的变化是其蒸煮特性改善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可为预糊化发芽糙米的产品开发及蒸煮品质改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预糊化 发芽糙米 结构 吸水特性
原文传递
不同处理对朝鲜白头翁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海燕 朴钟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5-179,184,共6页
以朝鲜白头翁种子为材料,测定其基本特征和吸水特性,研究GA3、PEG6000浸种和超声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鲜白头翁种子具有快速吸水的生物学特性,入水后1 h的吸水量可达最大吸水量的61.09%;适宜的GA3、PEG6000浸种以及超声... 以朝鲜白头翁种子为材料,测定其基本特征和吸水特性,研究GA3、PEG6000浸种和超声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鲜白头翁种子具有快速吸水的生物学特性,入水后1 h的吸水量可达最大吸水量的61.09%;适宜的GA3、PEG6000浸种以及超声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朝鲜白头翁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100 mg.L-1GA3浸种12 h、10%~30%PEG6000浸种12 h和40℃条件下80 W超声波处理20 min,3种前处理萌发出苗效果最好,其出苗率可分别达到48.33%、52.00%和55.67%。赤霉素GA3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生产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白头翁种子 基本特征 吸水特性 GA3 PEG6000 超声波 发芽率 出苗率
下载PDF
硬雀麦(Bromus rigidus Roth)种子萌发吸水特性和萌发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宏 刘洋 +2 位作者 张鹤山 蔡化 王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24,29,共4页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雀麦 吸水特性 萌发温度
下载PDF
不同浸泡条件下糙米吸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群 单杨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共2页
针对发芽糙米生产工艺中浸泡处理这一关键步骤,对糙米的吸水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选取3种稻谷为原料,通过改变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溶液浓度,考察在不同浸泡条件下糙米粒的吸水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提高浸泡温度,可提高前2~4 ... 针对发芽糙米生产工艺中浸泡处理这一关键步骤,对糙米的吸水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选取3种稻谷为原料,通过改变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浸泡溶液浓度,考察在不同浸泡条件下糙米粒的吸水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提高浸泡温度,可提高前2~4 h吸水率,缩短吸水达饱和的时间;浸泡溶液的浓度越高,在前2~4 h吸水率越低,但对达到饱和时的吸水率没多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吸水特性 浸泡温度 浸泡时间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红薯淀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雪丽 张梦迪 +6 位作者 王梦赟 李光辉 王永辉 何胜华 黄继红 孙溪烽 郭卫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6,共7页
为了研究湿热处理对红薯淀粉理化和结构等特性的影响,以五种红薯淀粉为实验对象,测定并分析湿热处理后淀粉溶解度、膨润力、持水力、透光率、凝沉性等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探明湿热处理对不同初始含水量红薯淀粉吸水特性及晶体结构... 为了研究湿热处理对红薯淀粉理化和结构等特性的影响,以五种红薯淀粉为实验对象,测定并分析湿热处理后淀粉溶解度、膨润力、持水力、透光率、凝沉性等理化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探明湿热处理对不同初始含水量红薯淀粉吸水特性及晶体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的溶解度、膨润力、凝沉性与透光率均较原淀粉降低,持水力均增强,且五种红薯淀粉均呈现相同趋势,说明红薯品种与湿热处理对淀粉性质的影响规律无显著相关性。经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未见新的衍射特征峰,晶体类型仍为C型,而衍射强度和结晶度降低。湿热处理淀粉吸水达到平衡所需要时间较原淀粉短,且饱和吸水量较原淀粉有减小的趋势。利用Peleg模型方程模拟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的吸水规律,并计算出浸泡动力学吸水常数K1和K2,确定了淀粉的吸水动力学方程,可预测湿热处理后红薯淀粉在浸泡过程中的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红薯淀粉 理化性质 吸水特性
下载PDF
预糊化-复合酶解法制备婴幼儿留胚米粉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子妍 刘颖 +2 位作者 贾健辉 窦博鑫 张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28-234,共7页
以留胚米为原料,制备高品质的婴幼儿米粉,研究预糊化-复合酶解法在婴幼儿米粉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经焙炒-挤压膨化预糊化后酶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复合酶解技术的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酶解工艺对婴幼... 以留胚米为原料,制备高品质的婴幼儿米粉,研究预糊化-复合酶解法在婴幼儿米粉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理化性质的影响。经焙炒-挤压膨化预糊化后酶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的复合酶解技术的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酶解工艺对婴幼儿留胚米粉表层形态、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冲调分散性、溶解度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总添加量1250 U/g,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温度58℃,在此条件下DE值(还原糖当量)33.08%±0.33%,WSI 0.823%±0.07%,综合评分1.012;与未经处理的留胚米粉、预糊化的留胚米粉比较,经预糊化-酶解制得的留胚米粉的吸水性指数、分散时间和黏度显著降低(P<0.05),水溶性指数、溶解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预糊化-复合酶解法得到的婴幼儿留胚米粉具有黏度低、冲调性和消化性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糊化 复合酶解 留胚米 婴幼儿米粉 吸水性指数 水溶性指数 糊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砂岩无损检测参数的尺度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新荣 王子娟 +2 位作者 傅晏 袁文 邓志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92-200,共9页
利用螺旋CT机和智能超声波测速仪对5种尺寸的砂岩试样进行干燥及不同饱和条件下的无损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试件直径一定时(D=50 mm),真空饱和法吸水率比自然浸水法略大,饱和吸水率与试件高度几乎成线性相关,试件两个方向的尺寸比... 利用螺旋CT机和智能超声波测速仪对5种尺寸的砂岩试样进行干燥及不同饱和条件下的无损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试件直径一定时(D=50 mm),真空饱和法吸水率比自然浸水法略大,饱和吸水率与试件高度几乎成线性相关,试件两个方向的尺寸比值为2.0附近时其吸水能力较强,高径比最大的h/D=3.5时其吸水能力最差;由于岩石天然缺陷造成的各向异性,试件尺寸选取越小其各向异性指数越高,尺寸足够大其宏观均匀性才明显;砂岩的宏观力学参数和细观特征都存在尺度效应,当试件高径比h/D<2.0时岩样的弹性模量波动比较大,当高径比h/D≥2.0时试件计算弹性模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得到了不同含水率砂岩无损检测参数的尺度效应方程,公式表明砂岩的吸水效果与试件的纵波波速的平方和CT数反比例相关,对于研究水岩相互作用时考虑试件的尺度效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CT 饱和吸水率 尺度效应 无损检测 细观特征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吸水特性及其对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桂芹 王国勇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0-534,共5页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施工后会有大量的压裂液滞留在储层中,页岩吸水后不仅会改变储层中流体的赋存状态,还会对储层渗透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以涪陵地区某页岩气区块龙马溪组储层段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页岩吸水实验,并评价了页岩岩心...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施工后会有大量的压裂液滞留在储层中,页岩吸水后不仅会改变储层中流体的赋存状态,还会对储层渗透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以涪陵地区某页岩气区块龙马溪组储层段岩心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页岩吸水实验,并评价了页岩岩心渗透率在吸水过程及液体扩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页岩岩心吸水量随着伊/蒙混层质量分数及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大;平行层理方向的岩心吸水能力强于垂直层理方向的岩心;岩心在蒸馏水中的吸水量最大(0.0373 g/cm^(2)),在3%KCl溶液中次之(0.0241 g/cm^(2)),在滑溜水中最小(0.0158 g/cm^(2));页岩岩心在吸水初期渗透率迅速下降,然后迅速升高,最后逐渐稳定,在吸水实验结束后,表面产生了明显的微裂缝,最终的渗透率明显高于初始渗透率;页岩岩心吸水1 h后,其渗透率在液体扩散过程中逐渐升高,并且液体扩散初期渗透率的提升幅度较大。研究结果认为,页岩气储层滑溜水压裂液滞留可以诱导储层产生微裂缝,提高地层渗透率,从而有利于页岩气井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吸水特性 影响因素 渗透率 微裂缝
下载PDF
喀什霸王的结实和种子萌发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艾沙江·阿不都沙拉木 迪丽娜尔·阿布拉 +3 位作者 张凯 买热也木古`吐尔逊 卡迪尔·阿布都热西提 李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7-446,共10页
喀什霸王(Zygophyllum kaschgaricum)是生长于中国新疆南部荒漠环境的稀有种及二级保护植物。当前,该物种在自然种群中呈分散式及片段化分布,且种群密度低,种群老龄化较严重。因此,为了了解该物种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荒漠环境的响应,该... 喀什霸王(Zygophyllum kaschgaricum)是生长于中国新疆南部荒漠环境的稀有种及二级保护植物。当前,该物种在自然种群中呈分散式及片段化分布,且种群密度低,种群老龄化较严重。因此,为了了解该物种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对荒漠环境的响应,该文采用室内控制实验方法,对该物种的自然坐果率、结籽率、种子吸水特性、种子休眠和萌发特性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喀什霸王在自然种群中的坐果率及结籽率较低,且种子的败育率较高。不同干藏时间种子的吸水速率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干藏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吸水率逐步增强。刚成熟的种子在不同温度及光周期下均可萌发;其中高温(10/20℃, 20/30℃)及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比低温(10/5℃, 5/2℃)及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高。不同干藏时间的种子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下的萌发率均较高;但低温储藏时间对该物种种子的打破休眠及萌发率没有促进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该物种存在非深度生理休眠;而干藏时间、高温且黑暗及高浓度(50 mmol·L^-1) GA3是打破休眠及促进种子萌发的最合适条件。高温条件下的干旱胁迫对喀什霸王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春季和秋季降水量决定种子的萌发率。总之,喀什霸王种子在物候上表现出的春秋季萌动及非深度生理休眠以提高幼苗存活力及保障种群稳定性,是一种对新疆南部干旱及高温胁迫荒漠环境的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萌发 干藏时间 吸水特性 非深度生理休眠 暖温带荒漠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