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YSPLIT4的一次四川盆地夏季暴雨水汽路径和源地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佳津 王春学 +1 位作者 陈朝平 任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15-1327,共13页
利用四川省156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13AS)资料,引入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定量分析了2013年7月7—11日四川盆地西部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950和850 hPa,并且两者的水汽路径和... 利用四川省156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13AS)资料,引入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定量分析了2013年7月7—11日四川盆地西部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950和850 hPa,并且两者的水汽路径和来源有着显著差别。后向追踪1天,950和850 hPa的水汽来源大值区都出现在四川盆地区;追踪3天,950 hPa的水汽来源大值区仍然在四川盆地附近,但是850 hPa上则追踪到孟加拉湾东部;追踪到9天时,950 hPa的水汽主要来源出现在阿拉伯海到我国南海地区,850 hPa上则追踪到索马里半岛东部。总体上950 hPa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五条,其中两条是北方路径,另外三条为南方路径。850 hPa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北方路径,另一条是南方路径。定量分析指出,950 hPa的水汽源地主要有四个,其中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地区的水汽输送贡献率最大(44.1%),中南半岛—南海地区的水汽贡献率次之(33.1%),巴尔喀什湖地区(15.7%)和贝加尔湖地区(7.1%)的水汽贡献率相对较弱。850 hPa上的水汽源地也有四个,其中从阿拉伯海地区,沿南亚夏季风爆发路径而来的暖湿空气最重要(89.4%),其次从西北部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地区而来的干冷空气相对较弱(6.3%),而来自孟加拉湾(3%)和局地(1.3%)的水汽则非常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轨迹 水汽路径 水汽源地
下载PDF
基于HYSPLIT4的一次新疆天山夏季特大暴雨水汽路径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姚俊强 杨青 +1 位作者 毛炜峄 韩雪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7,共10页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5个观测站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引入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_v4),定量分析了2004年7月17-21日新疆天山山区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2004年7月17-21日暴雨降水主要以天山山区为主... 利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5个观测站气象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引入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_v4),定量分析了2004年7月17-21日新疆天山山区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2004年7月17-21日暴雨降水主要以天山山区为主,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700 h Pa,水汽输送路径有3条,其中偏北路径有2条,另1条为偏西路径;暴雨的水汽源地主要有3个,其中超过50%的水汽来自阿拉伯海以北—里海—巴尔喀什湖地区的水汽输送贡献,其次是波罗的海—北冰洋沿岸地区,占到26%,而鄂霍次克海以东地区为21%;伊朗高压北抬与欧洲脊东移形成的乌拉尔脊叠加是暴雨过程的主导系统,中亚低涡东南移动形成强降水。同时,对流层高层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和低层的偏东低空急流对强降水的水汽输送和辐合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 拉格朗日方法 水汽路径 暴雨
下载PDF
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的济南地区水汽及云液态水特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秋晨 龚佃利 +1 位作者 王俊 张洪生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7年第5期35-43,共9页
基于德国RPG公司研制的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RPG-HATRPO-G3)反演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的水汽和液态水产品,分析了济南地区水汽和云液态水不同季节的月变化、日变化特征及其在强对流天气与小雨天气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 基于德国RPG公司研制的14通道地基微波辐射计(RPG-HATRPO-G3)反演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的水汽和液态水产品,分析了济南地区水汽和云液态水不同季节的月变化、日变化特征及其在强对流天气与小雨天气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济南地区柱大气积分水汽量(Integrated Water Vapour,IWV)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其变化趋势与多年(1981—2010年)月平均降水量相关性较好,IWV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四季IWV均具有弱的日变化特征,四季IWV标准偏差按照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顺序递减。对于济南地区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有云无雨和降水前后液态水路径(Liquid Water Path,LWP)的数据,春季LWP可用数据量最少,夏季LWP可用数据量最多;月LWP在0—200 g·m^(-2)范围内的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最多,LWP数值越大,其所占比例越小。月LWP大于1000 g·m^(-2)数据的比例随着夏季的临近和降水量的逐渐增加也呈增加的趋势。IWV和LWP在强对流过程发生前均明显增长,数值大于1000 g·m^(-2)的LWP数据比例为53.41%;而小雨天气发生前IWV呈波动上升的趋势,LWP仅在临近降水时才明显增大,LWP数值主要分布在0—200 g·m^(-2)之间,占总数据的比例为8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水汽含量 液态水路径 地基微波辐射计 强对流
下载PDF
TRMM资料分析热带气旋的降水与水汽、潜热的关系 被引量:15
4
作者 牛晓蕾 李万彪 朱元竞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利用TRMM(TropicalRainfallMeasuringMission)卫星上搭载的TMI(微波成像仪)资料,以2004年桑达热带风暴和1999年9908号热带风暴为例,定量分析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降水与水汽、潜热的关系。结果发现,日平均降水率与气柱水汽量之间存在着... 利用TRMM(TropicalRainfallMeasuringMission)卫星上搭载的TMI(微波成像仪)资料,以2004年桑达热带风暴和1999年9908号热带风暴为例,定量分析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降水与水汽、潜热的关系。结果发现,日平均降水率与气柱水汽量之间存在着很好的双对数关系,对流层中高层(3.0~14km)潜热与地面日平均降水率之间存在很好的双对数关系,在热带气旋密闭云区和外围螺旋云区两个区域内,降水与潜热的相关程度最好,并且每相隔24h出现一次极大值。本工作试图为台风预报模式提供降水参数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降水 气柱水汽量 潜热 热带气旋
下载PDF
Analysis of Paths and Sources of Moisture for the South China Rainfall during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of 1979–2014 被引量:11
5
作者 Yangruixue CHEN Yali LUO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8年第5期744-757,共14页
The paths and sources of moisture supplied to South China during two periods of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April-June) of 1979-2014, i.e.,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 The paths and sources of moisture supplied to South China during two periods of the presummer rainy season (April-June) of 1979-2014, i.e.,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 the summer monsoon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HYSPLIT) model. During the premonsoon-onset period, the moisture transport trajectories are clustered into 6 groups, with four ocean-originating paths providing 83.9% and two continent-originating paths (originating over Lake Baikal and the Persian Gulf) con- tributing the remaining 16.1% of the total moisture. The two Pacific-originating paths,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the East China Sea, combined account for about 46%, the SCS-originating path contributes about 24.3%, while the Bay of Bengal-originating path accounts for 13.6% of the total moisture over South China. The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postmonsoon-onset period are clustered into 4 groups, with three southwesterly paths (from the Arabian Sea, the central Indian Ocean, and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76% and the sole Pacific-originating path accounting for 23.8% of the total moisture. The formation of the moisture transport tra-jectories is substantially affected by the topography, especially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Indian and Indo-China Peninsulas. The SCS region contributes the most moisture during both periods (35.3% and 31.1%). The Pacific Ocean is ranked second during the former period (about 21.0%) but its contribution is reduced to 5.0% during the lat-ter period, while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Indian Ocean combined increases from 17.1% to 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ummer rainy season South China the 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HYSPLIT) model water vapor path moisture source
原文传递
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青藏高原水汽抽吸作用和水汽路径的定量化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敬文琪 崔园园 +4 位作者 刘瑞霞 王业桂 方涵先 赵小艳 马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0-911,共12页
基于2008年夏季JICA高原探空资料、1979-2015年ERA-Interim和MERRA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点降水资料,首先评估了两种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的适用性;其次,提出将高原高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差定义为高原水汽抽吸指数;然后,采用合... 基于2008年夏季JICA高原探空资料、1979-2015年ERA-Interim和MERRA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站点降水资料,首先评估了两种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的适用性;其次,提出将高原高低层水汽通量散度差定义为高原水汽抽吸指数;然后,采用合成分析法定义了与长江中下游(MLRYR)夏季降水关系密切的水汽路径有5条:孟加拉湾路径、云贵路径、南海路径、低纬路径和汇合路径,并对其强度进行了定量计算。研究表明:ERA-Interim相对MERRA再分析资料在高原适用性更优。在年际变化上,5条水汽路径与MLRYR夏季降水呈同相位变化。5条路径之间关联密切,构成了两条影响M LRYR降水的反气旋式水汽输送相关链:"南海-孟加拉湾-高原南缘-云贵-M LRYR"和"南海-华南-M LRYR"。南海水汽路径是中国东部地区降水重要的水汽通道;汇合路径是调控M LRYR夏季降水的重要水汽输入通道,而云贵东向路径与整个长江流域的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影响MLRYR夏季降水的高原水汽抽吸作用主要发生在高原南缘。高原水汽抽吸作用可以将低层的水汽抽吸至高层,通过增加长江流域西入的纬向水汽输送间接影响到长江流域的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水汽抽吸 水汽路径 长江中下游 夏季降水
下载PDF
微波辐射计资料在降水临近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奕萍 汪博炜 冼星河 《广东气象》 2018年第5期31-34,共4页
利用费舍判别分析方法,将综合水汽含量(integrated water vapor,IWV)和液态水路径(liquid water path,LWP)作为预报因子,选取2016年36个降水样本和33个非降水样本,对降雨发生前120 min每10 min建立1个降水预报2级判别方程(共12个),并用2... 利用费舍判别分析方法,将综合水汽含量(integrated water vapor,IWV)和液态水路径(liquid water path,LWP)作为预报因子,选取2016年36个降水样本和33个非降水样本,对降雨发生前120 min每10 min建立1个降水预报2级判别方程(共12个),并用2017年的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降水发生前2 h内,综合水汽含量(IWV)有明显波动,液态水路径(LWP)有明显增加,这些变化特征可作为判断降水临近的一个参考指标。(2)根据判别分析方法建立预报模型,发现随着距离降水时间越长,预报方程准确率越低,降水前10 min预报准确率最高,达83. 56%,降水前20、30、40 min次之,分别为73. 97%、63. 01%、58. 90%。(3)选取降水前20 min的预报方程,对其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并结合10、30 min的预报方程进行判断,发现预报降水时间比实况略偏早。实际应用时还可能出现短暂空报情况,因此还应结合预报因子增长趋势,剔除其他因素导致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降水 临近预报 综合水汽含量 液态水路径 费舍判别分析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一次持续性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佳津 肖红茹 +1 位作者 杨康权 王彬雁 《干旱气象》 2023年第3期474-482,共9页
为深入认识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及来源,提高该地区暴雨预报能力,利用四川省4955个国家级及区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 为深入认识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的水汽特征及来源,提高该地区暴雨预报能力,利用四川省4955个国家级及区域级自动气象站资料、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GDAS)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对四川盆地2020年8月的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降水开始前和强降水过程中,不同起始高度层水汽输送特征有所不同。中高层起始高度(5500~10000 m),强降水开始前气团轨迹源地主要为低纬洋面,而在强降水过程中调整为地中海南岸并为盆地带来中高纬西风带干冷空气;中低层起始高度(1500~5500 m),降水过程中气团轨迹源地由地中海南岸逐渐调整为低纬洋面并为盆地带来低纬洋面暖湿空气;低层起始高度(地面至1500 m),强降水开始前轨迹源地率先调整为低纬洋面并为盆地输送比中低层更为暖湿的气流。统计不同源地水汽贡献率可知,孟加拉湾—泰国湾的水汽占主导(66.6%)、阿拉伯海次之(23.9%)、中国南海最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 四川 水汽输送 暴雨 水汽路径
下载PDF
1991年江淮特大暴雨的平均云图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健民 季良达 +2 位作者 王峰 黄涛 崔小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21-425,共5页
利用平均云图资料分析1991年汛期江淮特大暴雨的大尺度云系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时期有三条云带伸向江淮地区.水汽通道主要有两条:分别为南海和孟加拉湾,它显示了低纬度向中纬度的水汽输送作用.文中还分析了青藏高压对江淮暴雨... 利用平均云图资料分析1991年汛期江淮特大暴雨的大尺度云系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暴雨时期有三条云带伸向江淮地区.水汽通道主要有两条:分别为南海和孟加拉湾,它显示了低纬度向中纬度的水汽输送作用.文中还分析了青藏高压对江淮暴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暴雨 平均云图 水汽通道
下载PDF
达州“8.8”特大暴雨过程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10
作者 罗贵东 甘丛槐 +1 位作者 肖月鹏 谢静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S01期19-25,共7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4模型,分析了2021年8月8日达州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1)此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中,环流背景和西南涡的位置、强度和移动速度等均利于暴雨的发生,...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HYSPLIT4模型,分析了2021年8月8日达州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1)此次极端暴雨天气过程中,环流背景和西南涡的位置、强度和移动速度等均利于暴雨的发生,达州南部的渠县、大竹为水汽辐合的大值中心。(2)不同高度水汽输送路径和比例不同,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有3条: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西南路径,来自周边地区的偏南路径以及来自东海和西太平洋的偏东路径(3)东海水汽贡献率最高,周边地区次之,最后是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水汽路径 水汽输送 水汽源地
下载PDF
2018年1月鄂北大暴雪的异常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贺晓露 秦幼文 《气象科技进展》 2021年第4期28-33,共6页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GDAS资料,结合HYSPLIT模式分析2018年1月3—4日鄂北地区大暴雪的异常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100 hPa极涡向亚洲东北部分裂,极锋急流位置偏南,500 hPa乌山的阻塞形势和偏强偏东的东亚大...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GDAS资料,结合HYSPLIT模式分析2018年1月3—4日鄂北地区大暴雪的异常环流形势和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100 hPa极涡向亚洲东北部分裂,极锋急流位置偏南,500 hPa乌山的阻塞形势和偏强偏东的东亚大槽,有利于将强冷空气向我国中东部输送;700 hPa强盛的西南急流配合850 hPa偏东风辐合,提供有利的动力、水汽;地面冷高压势力偏强,从东路南下并不断补充,有利于降雪天气长时间的维持。2)整层水汽通量高值舌从华南沿海伸至长江沿线,鄂北地区水汽输送强度、水汽辐合偏强;4条水汽输送路径分别是650 hPa干冷空气在黄海转向从东北路输送水汽,水汽贡献率排第二;650~700 hPa气团将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至暴雪区,水汽贡献率排第一;500 hPa干冷空气自偏西方向过来,水汽贡献率最少;近地层暖湿气团将南海水汽自偏南路径输送至暴雪区,水汽贡献率排第三。与一般降雪过程比,增加了偏南的输送路径,且水汽贡献最多和次多路径的气团水汽含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环流形势 水汽路径 水汽贡献率
下载PDF
滇中喀斯特地区大气降水水汽来源和输送特征
12
作者 彭晓红 丁文荣 陈相标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1-789,共9页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滇中石林县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林县四季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运移路径存在差异。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受高空西风影响的欧亚大陆和... 本文利用2010—2019年滇中石林县的全球再分析资料,通过HYSPLIT模型的后向轨迹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高度的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石林县四季的水汽源地和水汽运移路径存在差异。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受高空西风影响的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海域,秋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冬季主要来源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北部的高空西风、孟加拉湾海域。石林县的水汽通道有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欧亚非大陆、局地五条水汽通道,且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高度层的水汽输送通道和水汽贡献率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来源 运移路径 输送特征 贡献率 HYSPLIT模型 石林县
下载PDF
地基GPS水汽层析的投影面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楠 张书毕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5-903,共9页
水汽层析技术在研究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预警、辅助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规的水汽层析技术在计算层析方程系数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求交运算。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投影面算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反演的精度。本文采用的试验... 水汽层析技术在研究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预警、辅助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规的水汽层析技术在计算层析方程系数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求交运算。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投影面算法,提高了运算速度和反演的精度。本文采用的试验数据是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SatRef)提供的GPS信号数据,与传统算法相比,投影面算法的计算速度更快、计算量更小,不受层析区域大小影响,水汽层析的结果与探空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层析 信号路径 像素 体素遍历算法 代数重构算法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射计的张掖地区水汽、液态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鹏 樊旭 +3 位作者 胡晓辉 张文煜 张丰伟 庞朝云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30-237,共8页
针对张掖地区大气水汽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对大气水汽总量(IWV)和液态水含量(LWP)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探空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数据可用性较好,通过了0.05的信... 针对张掖地区大气水汽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利用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数据对大气水汽总量(IWV)和液态水含量(LWP)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探空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数据可用性较好,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夜间反演效果好于白天。张掖地区IWV和LWP的最大值分别出现于7月和4月,分别为2.34 cm和0.84 mm;IWV的日变化"双峰型"特征明显,主峰在17:00,次峰在03:00,LWP的日变化存在4个峰值,但峰值间数值接近;IWV和LWP的季节日变化均差异明显,IWV季节日平均值夏季(2.242 cm)>春季(0.975 cm)>秋季(0.893 cm)>冬季(0.320 cm);LWP主要集中于0.6~1.2 km高度,最大值出现在0.9 km(0.042 mm)。晴空条件下,张掖市观象台所在地区水汽来源以太阳加热地表导致的局地蒸发为主。降水和IWV及LWP的变化相关,当IWV和LWP明显增大时降水明显增强,IWV高值出现时间较降水高值提前1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大气探测 大气水汽总量 液态水含量 微波辐射计
下载PDF
影响云南高原地区的南海西行台风水汽输送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曼 许美玲 +3 位作者 段旭 张瑾文 陈新梅 李华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4-592,共9页
南海西行台风是云南高原地区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之一,研究其水汽输送特征为本地降水预报和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本文利用2010-2019年10年的南海西行台风样本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影响云南高原地区的南海西行台风水汽输送特... 南海西行台风是云南高原地区重要的降水天气系统之一,研究其水汽输送特征为本地降水预报和分析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本文利用2010-2019年10年的南海西行台风样本资料和NCEP再分析数据,研究了影响云南高原地区的南海西行台风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西行登陆台风向云南水汽输送路径主要是东、南、北方三个方向,东侧面水汽输入最大,北侧面水汽输入最小,这两个方向的水汽来源自南海,南侧面水汽输入较东侧面小、比北侧面大,水汽来源自南海和孟加拉湾;(2)东面和南面是两个水汽输入主要方向,北部湾登陆西行台风对云南的影响大于海南岛以东登陆的西行台风;(3)海南岛以东登陆的西行台风东侧面水汽输入大值中心比其他类型台风偏北,南侧面水汽输入分布东西部区域各存在一个相对的大值中心;(4)东侧面北部湾登陆西行台风水汽输入登陆前后6 h达到最大,海南岛以东登陆西行台风稍有滞后,登陆后6~12 h达到最大;(5)南侧面东部区域登陆西行台风水汽输入峰值出现在登陆后12~24 h,南侧面西部区域登陆西行台风水汽输入情况比较复杂,受孟加拉湾与南海两支水汽输送叠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行台风 水汽输送特征 云南高原地区 登陆 水汽带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夏季一次特大暴雨水汽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丛芳 曹萍萍 +2 位作者 王佳津 肖红茹 王春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28-2037,共10页
利用四川省5001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分析了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西部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特大暴雨存在明显日变... 利用四川省5001站气象资料、全球同化系统(GD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基于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道模型(HYSPLIT4),分析了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西部特大暴雨的水汽输送情况。结果表明:2020年8月14~17日四川盆地特大暴雨存在明显日变化,夜间降水显著,共出现4次峰值。特大暴雨初期水汽主要来自于孟加拉湾,随着降水过程的持续,阿拉伯海东部、孟加拉湾南部及泰国湾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盆地西部输送。定量分析不同水汽源地的贡献可知孟加拉湾的水汽占主导地位,阿拉伯海次之,泰国湾的水汽贡献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格朗日 四川 水汽输送 暴雨 水汽路径
原文传递
新疆及周边中亚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分布的中亚低涡响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倩 光莹 +5 位作者 刘琼 史文浩 陈勇航 杨莲梅 李建刚 王羽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70-1078,共9页
中亚低涡是新疆及中亚地区主要降水系统,为了揭示其影响下的大气降水潜力,利用2003-2014年夏半年中亚低涡发生时的AIRS Version 6 Level 2卫星资料,对夏半年中亚低涡降水系统月际变化和不同类型路径的大气可降水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 中亚低涡是新疆及中亚地区主要降水系统,为了揭示其影响下的大气降水潜力,利用2003-2014年夏半年中亚低涡发生时的AIRS Version 6 Level 2卫星资料,对夏半年中亚低涡降水系统月际变化和不同类型路径的大气可降水量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中亚低涡的南涡与北涡发生率明显不同。北涡占中亚低涡总发生率的68.31%,南涡占31.69%。其中,7、8月中亚低涡发生频次最高。②按照中亚低涡不同路径分类来看,各路径发生率明显不同,其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中亚低涡发生率最高。③从月际变化来看,5-9月平均大气可降水量整体分布趋势为中亚地区高于中国新疆地区。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高于沿山脉分布的地区。④从路径类型来看,北涡各路径平均大气可降水量分布趋势整体相似,各路径均有26 mm以上大范围高值区,南涡各路径含量整体偏小,大都在18 mm以下。上述研究将为新疆和中亚地区突发性强降水天气预报预警以及人工增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低涡 大气可降水量 移动路径 空间分布 新疆
原文传递
The Improved Calibration Method and Retrieval Models Using Advanced Ground-based Multi-frequency Microwave Sounder
18
作者 Jieying He Shengwei Zhang 《遥感科学(中英文版)》 2013年第3期27-40,共14页
关键词 检索模型 校准方法 探测仪 多频道 微波 人工神经网络 液态水含量 非线性校正
下载PDF
南亚高压突变引起的一次新疆暴雨天气研究 被引量:61
19
作者 杨莲梅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1-25,共5页
分析了 2 0 0 1年夏季一次最强的全疆性大降水天气过程 ,指出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异常突变的形势下 ,高、中、低层多种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给出了影响新疆的水汽路径和输送方式模式 ,认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通过接... 分析了 2 0 0 1年夏季一次最强的全疆性大降水天气过程 ,指出暴雨是在大尺度环流异常突变的形势下 ,高、中、低层多种尺度系统相互作用及恰当配置的结果。给出了影响新疆的水汽路径和输送方式模式 ,认为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通过接力方式可以影响南疆、东疆 ,并探讨了新疆暴雨与能量锋的关系 ,总结了指标 ,加深了对新疆尤其是南疆暴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 高压突变 新疆 暴雨 天气研究 水汽路径 输送方式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夏季强干、湿事件降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再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蔡英 宋敏红 +2 位作者 钱正安 吴统文 栾晨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7-610,共14页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首先,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接着,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湿日(月)事件,再进行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过去西北干旱区各地的干、湿环流研究共识多,进展快;而水汽输送分析依旧众说纷纭。(2)过去的水汽输送分析联系降水环流不够;针对西北干旱区降水特点不够;还应加进数值模拟等分析手段。(3)在本文诊断分析和先前数值模拟基础上,指出西北内陆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在东南沿海一带,它借助西行台风、西伸了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柴达木低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南风急流、西侧南风低空急流及河西偏东风等三支气流的次第密切配合,首先,水汽被输送到四川盆地;接着,被北输到西北区东部;继而,再被接力西输到河西走廊及南疆盆地东部。谓之"三支气流+两个中转站的三棒接力"式水汽输送模型。它是夏季输向西北内陆旱区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干旱区 强干、湿事件 干、湿环流型 聚类分析 水汽输送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