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翅柱式水冷散热器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丁杰 何多昌 唐玉兔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3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化解强化换热与流动阻力的矛盾、优化某IGBT水冷散热器的设计,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翅柱结构(带小突起枣核状、光滑枣核状、菱形、圆形和方形)对流速、压降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小突起枣核状翅柱的换热效果最佳,圆形翅柱的换热... 为化解强化换热与流动阻力的矛盾、优化某IGBT水冷散热器的设计,对比分析了5种不同翅柱结构(带小突起枣核状、光滑枣核状、菱形、圆形和方形)对流速、压降和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小突起枣核状翅柱的换热效果最佳,圆形翅柱的换热效果最差;光滑的枣核状翅柱流线型最好、压降最小,方形翅柱的流线型最差、压降最大;温度对冷却介质物性参数有较大的影响,在水冷散热器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温度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水冷散热器 翅柱 枣核状 流速 压降 温度
下载PDF
水石流起动的流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晓辉 孙红月 +2 位作者 梅成 张文君 钱文见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199,共6页
沟谷中水石流的发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坡度,还需要一定的水深。对于确定的沟谷,其断面形式是一定的,通过研究水石流发生时层移运动厚度与沟谷中所需最小水深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均匀流的水力学模型理论分析水深与流量的关系,可建立沟谷中层... 沟谷中水石流的发生不仅需要一定的坡度,还需要一定的水深。对于确定的沟谷,其断面形式是一定的,通过研究水石流发生时层移运动厚度与沟谷中所需最小水深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均匀流的水力学模型理论分析水深与流量的关系,可建立沟谷中层移层厚度与沟谷中水流流量关系,从而确定水石流发生时层移运动厚度与所需流量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得出汇水动力区接触松散堆积物前的均匀流水深h水与水石流层移运动厚度z的关系式,表明在特定沟谷坡度和堆积物特性一定的条件下,水深是决定松散堆积物转化为层移层厚度大小的动力关键因素,纵坡坡度、沟谷断面形式以及横坡系数大小都会对水深产生影响。随着沟谷坡度的增大,水石流起动所需的清水水深变小。基于这理论分析结果,工程上可通过流量控制的方法,实现最低限度的分流,避免松散堆积物整体性的层移运动,防止水石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石流 流量控制 沟谷 断面 层移运动 松散堆积物 纵坡 横坡系数
下载PDF
双排桩式导流堤在泥石流治理中应用研究
3
作者 杨建伟 车路宽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7期226-228,共3页
天津市蓟州区西毛峪山谷在2021年发生泥石流,造成国道断交,严重危及公路通行安全。文章在分析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在泥石流堆积区尝试采用双排桩作为导流堤,形成导流槽治理西毛峪泥石流。文章分析了双排桩式导流堤的受力状态,计算了其... 天津市蓟州区西毛峪山谷在2021年发生泥石流,造成国道断交,严重危及公路通行安全。文章在分析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在泥石流堆积区尝试采用双排桩作为导流堤,形成导流槽治理西毛峪泥石流。文章分析了双排桩式导流堤的受力状态,计算了其稳定性,提出了治理方案,工程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为后续同类泥石流治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钻孔灌注桩 导流堤 水石流
下载PDF
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区“7·18”水石流灾害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敏 马东涛 陈英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2-738,共7页
2013-07-17T20:00—2013-07-18T3:00,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区7 h降雨219 mm,瓦维埃河及支沟发生6处水石流,对采矿场、选矿厂、地面站、弃土场、排洪沟、矿山公路及矿山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研究发现:牦牛坪矿区具备水石流发育的充分条件... 2013-07-17T20:00—2013-07-18T3:00,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区7 h降雨219 mm,瓦维埃河及支沟发生6处水石流,对采矿场、选矿厂、地面站、弃土场、排洪沟、矿山公路及矿山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研究发现:牦牛坪矿区具备水石流发育的充分条件,泥石流沟处于发育壮年期,但泥石流处于衰退期。"7·18"水石流是在100 a一遇强暴雨激发下,沟床及岸坡老泥石流堆积物和沟床堆积物在山洪冲蚀下切、侧蚀下形成的,暴雨和水石流暴发频率同步。其水石流具有固体物质粗大(最大粒径8 m),块砾石含量高(80%以上),粉、粘粒含量极低(小于1%),容重高(1.6-1.85 t/m3),冲淤变化大(最大冲深10 m,最大淤积5 m),规模大(总冲出量50×104m3)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石流 形成条件 特征 稀土矿区 危害
下载PDF
纪家沟水石流的成因与防治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昭淑 陈永庆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81-86,共6页
略阳县纪家沟地处秦岭山区,交通不便。1992年8月12日突降罕见暴雨,沟谷上游暴发了来势凶猛的水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及其他严重灾害损失。在血的深刻教训中得知,山区必须加强泥石流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 略阳县纪家沟地处秦岭山区,交通不便。1992年8月12日突降罕见暴雨,沟谷上游暴发了来势凶猛的水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及其他严重灾害损失。在血的深刻教训中得知,山区必须加强泥石流防治工作,才能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水泵流 成因 防治 泥石流
下载PDF
北京大烂碴沟泥石流堆积扇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甲荣 胡封兵 刘瑛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6,共7页
北京山区由于山坡陡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加上气候条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密云县是北京山区泥石流高发区,冯家峪镇则是密云县泥石流发生最多的区域。密云县冯家峪镇西白莲峪历史上发生多次泥石流,其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 北京山区由于山坡陡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加上气候条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密云县是北京山区泥石流高发区,冯家峪镇则是密云县泥石流发生最多的区域。密云县冯家峪镇西白莲峪历史上发生多次泥石流,其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泥石流堆积形态多样,大烂碴沟泥石流堆积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泥石流堆积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以期丰富北京山区泥石流基础资料,同时对完善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危险区区划有所裨益。在收集当地泥石流发生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的调查了西白莲峪大烂碴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大烂碴沟上游沟谷剖面呈"V"形,切割明显,地形坡度一般在32°以上,而下游沟谷剖面呈"U"形。从泥石流形成的年代和冲刷痕迹推测,"U"形沟谷为泥石流冲刷形成。整个流域成扇形,泥石流形成区面积为0.58km2,流通区面积为0.09km2。大烂碴沟流通区沟道极短,这样,形成区汇集洪水到达流通区后,严重冲刷沟谷坡脚,破坏基岩的稳定性,造成两岸岩石滑坡、崩塌和沟床岩石的整体性搬运,从而形成泥石流。流域出口处有泥石流扇形堆积体,砾石含量较多。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大烂碴沟泥石流的堆积物特点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地貌特征:采用野外量测与填图的方法,主要调查堆积扇的部位及其地形、沟道比降与宽度,堆积物外部形态等。(2)结构组成:主要有颗粒级配、岩性组成、砾石排列与分选性、堆积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以及粒态、擦痕、砾石包裹情况,大漂砾粒径、堆积位置与排列等颗粒特征。砾石的调查通过在沟道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砾石进行abc长度和倾向调查。以上参数通过现场观测、测量取得。选定泥石流堆积区典型部位Ⅰ和Ⅲ,通过挖圆形探坑,取出全部颗粒。将颗粒直径大于10mm的大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扇 泥石流 水石流 北京山区
下载PDF
水石流冲击信号频谱及其能量分布特征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洪凯 廖学海 张金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4-670,共7页
综合考虑5组颗粒级配碎石(A—E)和6级固液比(0.01、0.05、0.10、0.15、0.20、0.25)的组合工况,采用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水石流对防护结构的冲击振动特性,并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提取了冲击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频谱和能量谱。试验结果表明:... 综合考虑5组颗粒级配碎石(A—E)和6级固液比(0.01、0.05、0.10、0.15、0.20、0.25)的组合工况,采用室内大型模型试验,研究了水石流对防护结构的冲击振动特性,并采用小波理论分析提取了冲击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频谱和能量谱。试验结果表明:冲击信号的自相关曲线在τ=0时出现峰值,两侧出现非周期性波动,信号的周期性差,但同一信号中的两段脉冲信号具有高度相关性,信号的稳定性好;冲击信号能量最大值位于低频近似系数a_(8)频段,各频段的最大幅值均由低频(a_(8):0~0.3905 Hz)向高频(d_(5):3.125~6.250 Hz)衰减,衰减幅度逐渐降低;水石流有效冲击加速度信号位于0~6.250 Hz范围,其余中高频段主要为噪声信号。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水石流的冲击特性提供一种新的测试方法,为水石流灾害防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动力学 水石流 模型试验 冲击特性 能量分布
下载PDF
北京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特征及演变
8
作者 吕晶 高甲荣 胡封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北京山区具备泥石流形成与发生条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在收集当地泥石流发生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调查了西白莲峪双紧梢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采用野外量测和填图的方法调查双紧梢沟泥石流的地貌特征;现场... 北京山区具备泥石流形成与发生条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在收集当地泥石流发生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调查了西白莲峪双紧梢沟的自然地理状况和泥石流堆积物的特点。采用野外量测和填图的方法调查双紧梢沟泥石流的地貌特征;现场选取一定数量的砾石进行abc长度和倾向调查,测定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物的结构特征;选定泥石流典型区域,进行挖圆探坑,取出全部颗粒并带回实验室,进行粒度分析;同时,对双紧梢梢沟泥石流堆积扇的发育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物砾石平均粒径为0.256m,磨圆度为2~6。90%以上砾石直径为0.220~0.410m,最大砾石直径为0.409m,堆积物主要有砾石和一些粗骨性碎屑物质组成,砾石排列无明显特征,分选差。由粒度分析可知,该区泥石流堆积扇的形成受到水石流形成过程的影响,水石流形成堆积扇,之后可能发生粘性泥石流。由其频率曲线为一多峰曲线。该曲线说明泥石流发生时,其砾石的搬运方式由推移、跳跃、悬浮三大部分组成。双紧梢沟泥石流堆积扇的演变过程和特征明显受到双紧梢沟和西白莲峪主沟水流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今后进一步探讨北京山区泥石流形成机理和运动过程以及为泥石流防治制定有效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物 泥石流 水石流 北京山区
下载PDF
贵州关岭大寨崩滑碎屑流灾害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刘传正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3-630,共8页
2010年6月28日,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特大型崩滑碎屑(石)流灾害,造成99人死亡或失踪。通过现场考察崩滑区的地质环境与斜坡岩体结构,认为斜坡体由似"干砌块石结构"的裂隙化岩体组成是发生崩溃式破坏的主要内在原因。... 2010年6月28日,贵州省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特大型崩滑碎屑(石)流灾害,造成99人死亡或失踪。通过现场考察崩滑区的地质环境与斜坡岩体结构,认为斜坡体由似"干砌块石结构"的裂隙化岩体组成是发生崩溃式破坏的主要内在原因。超常暴雨(过程雨量237mm)条件下斜坡岩体后缘裂缝充水形成持续的"水楔作用"是斜坡岩体松动、倾倒垮塌的主要外部引发因素。碎屑(石)流块度的空间分布具有从源头向沟口逐次减小,碎屑(石)流运动冲击高度逐步降低,冲击速度逐步减小,并显示4个能级4个冲程的特点。根据动势能守恒定律,计算了每个冲程的最大速度,得出第1冲程为高速崩滑,其它冲程属于碎屑(石)流动冲击。未发现区域天然地震、光照水库诱发地震与外围历史采矿活动与本次事件相关的直接证据。由于滑坡后缘仍存在不稳定岩体,碎屑(石)流堆积体上多处分布直径3~5m的堰塞塘,说明碎屑(石)空隙的排泄能力不足,在未来暴雨条件下引发新的崩滑或形成沟谷型泥石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化岩体 干砌块石结构 水楔作用 碎屑(石)流 多能级多冲程
下载PDF
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次生灾害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昭淑 崔鹏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30,共6页
陕西华县于1556-01-23(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发生里氏8 1/4级地震,死亡83万人,成叶为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地震期间和地震以后,由于震动荷载作用,地震区岩石破碎,发生了大范围崩塌灾害,为水石流发育提供了丰富的... 陕西华县于1556-01-23(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深夜,发生里氏8 1/4级地震,死亡83万人,成叶为世界罕见的特大灾难。地震期间和地震以后,由于震动荷载作用,地震区岩石破碎,发生了大范围崩塌灾害,为水石流发育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震后450a(1556-2006年)以来,这些碎屑物质在暴雨激发下,多次暴发水石流,在山前洪积扇和平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和巨大损失;同时,也形成了地形上的淤积,改变了局部地形条件,使得该区容易遭受洪水灾害。1960年三门峡大坝建成蓄水之后,渭河下游淤积了大量泥沙,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与从秦岭北坡沿溪流出山口向下发育的洪积扇共同作用,形成了地形相对下凹的“二华夹槽”,这里常受洪水侵袭,损失巨大,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华县 地震 崩塌 水石流 洪水 灾害
下载PDF
水石流的输沙浓度与流动速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费祥俊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2,共5页
自然界水石流以粗颗粒为主体 ,仍有一部分作悬移运动的细颗粒存在 ,这种情况下 ,水石流输沙浓度不仅与沟道纵坡有关 ,还与细颗粒含量有关。研究表明 ,水石流中细颗粒的存在 ,其输沙浓度比相同纵坡下没有细颗粒时有很大提高。由于水石流... 自然界水石流以粗颗粒为主体 ,仍有一部分作悬移运动的细颗粒存在 ,这种情况下 ,水石流输沙浓度不仅与沟道纵坡有关 ,还与细颗粒含量有关。研究表明 ,水石流中细颗粒的存在 ,其输沙浓度比相同纵坡下没有细颗粒时有很大提高。由于水石流中细颗粒所占比重小 ,故其液相流速可以通过对一般水流流速公式的阻力因子进行修正获得。水石流的流速随其浓度增加而减少 ,在相同浓度下 ,水石流流速还因细颗粒含量大小而变化 ,在浓度较低时 (Sv <0 4 5 )影响还不明显 ,在浓度较高时 (Sv>0 4 5 ) ,细颗粒含量增加 ,使同浓度水石流的流动速度提高。笔者求得的水石流流速公式 ,经实际观测资料检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石流 粗颗粒 输沙浓度 流动速度 运动阻力
下载PDF
钢筋面网溢流堆石坝流态转换特性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秀芬 冷贤芝 吴兴亚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1年第3期38-40,共3页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探讨了不设置鼻坎的钢筋面网溢流堆石坝水流流态转换规律及其转换条件;提出了现有渠道堆石坝 可不设置鼻坎即能形成面流衔接的水流方式,具有节省投资和减轻下游冲刷等优点。
关键词 钢筋面网 溢流堆石坝 面流消能 流态转换 水工模型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