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江下游沿江升金湖河湖过渡带地下水来源及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崔玉环
王杰
+2 位作者
刘友存
郝泷
周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8-1457,共10页
为探究河湖过渡带地下水来源及其水质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而后采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定量解析不同补给源对地下水的贡献率,并计算混合水源对地下水酸碱度(pH)、电导率(Cond)...
为探究河湖过渡带地下水来源及其水质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而后采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定量解析不同补给源对地下水的贡献率,并计算混合水源对地下水酸碱度(pH)、电导率(Cond)和总溶解固体(TDS)的贡献量,探究水源混合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近长江和湖岸的地下水同位素特征与长江水、湖水接近,其水力联系密切,而中部地下水同位素特征与河水接近,受河水补给明显;河水对地下水的贡献率最大,约为47%,降水贡献率约为20%,湖水和长江水的贡献率分别约为16%和17%;混合水源对pH的贡献率接近100%,对Cond的贡献率约为70%,而对TDS的贡献率很小.此外,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外源输入也会导致地下水pH下降,Cond和TDS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地下水转换
氢氧同位素
mix
SAIR模型
水源混合
河湖过渡带
升金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热带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变化的水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锐
章新平
+3 位作者
戴军杰
罗紫东
贺新光
关华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09,共8页
旨在揭示亚热带湿润地区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和了解区域森林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以长沙地区典型常绿植物樟树、刺杉和野茶花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及Iso-source混合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植物水分利用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
旨在揭示亚热带湿润地区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和了解区域森林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以长沙地区典型常绿植物樟树、刺杉和野茶花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及Iso-source混合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植物水分利用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的观测期内,0-10 cm土壤水中δD与降水中δD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时间变化逐渐偏正。随深度的增加,土壤水中δD受降水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在9-11月,3种植物对降水响应程度低,植物茎杆水中δD并未随降水中δD表现出明显偏正的趋势,在12月至翌年2月,3种植物对降水响应明显,植物茎杆水中δD与降水中δD变化趋势一致。观测期内3种植物水分利用深度均随时间变化由深变浅。在9月,3种植物主要利用60-10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均超过65%。在10-11月,3种植物水分利用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樟树对0-10,10-20,20-60,60-100 cm 4个土层的水分利用较均匀,利用比例分别为28.2%,23.5%,22.0%,26.3%;刺杉主要利用0-10,60-10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56.4%和22.2%;林外野茶花主要利用0-20 cm浅层土壤水,利用比例为67.4%。在12月至翌年2月,3种植物主要利用0-1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均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定同位素
Iso-
source
混合模型
土壤
植物
水分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下游沿江升金湖河湖过渡带地下水来源及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崔玉环
王杰
刘友存
郝泷
周婷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8-145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022,41861002,41801332)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9A0045)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E158)联合资助.
文摘
为探究河湖过渡带地下水来源及其水质影响因素,本文分析了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而后采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定量解析不同补给源对地下水的贡献率,并计算混合水源对地下水酸碱度(pH)、电导率(Cond)和总溶解固体(TDS)的贡献量,探究水源混合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近长江和湖岸的地下水同位素特征与长江水、湖水接近,其水力联系密切,而中部地下水同位素特征与河水接近,受河水补给明显;河水对地下水的贡献率最大,约为47%,降水贡献率约为20%,湖水和长江水的贡献率分别约为16%和17%;混合水源对pH的贡献率接近100%,对Cond的贡献率约为70%,而对TDS的贡献率很小.此外,生活污水、农业污染等外源输入也会导致地下水pH下降,Cond和TDS明显升高.
关键词
地表地下水转换
氢氧同位素
mix
SAIR模型
水源混合
河湖过渡带
升金湖
Keywords
Surface
water
-ground
water
interaction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mix
SIAR
model
water
source
mixing
the
river-lake
transition
zone
Lake
Shengjin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X52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热带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变化的水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
罗紫东
贺新光
关华德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National Centre for Groundwater Research and Training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0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21)
文摘
旨在揭示亚热带湿润地区不同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和了解区域森林系统水文循环过程,以长沙地区典型常绿植物樟树、刺杉和野茶花为研究对象,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及Iso-source混合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植物水分利用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在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的观测期内,0-10 cm土壤水中δD与降水中δD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时间变化逐渐偏正。随深度的增加,土壤水中δD受降水影响的程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在9-11月,3种植物对降水响应程度低,植物茎杆水中δD并未随降水中δD表现出明显偏正的趋势,在12月至翌年2月,3种植物对降水响应明显,植物茎杆水中δD与降水中δD变化趋势一致。观测期内3种植物水分利用深度均随时间变化由深变浅。在9月,3种植物主要利用60-10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均超过65%。在10-11月,3种植物水分利用状况存在显著差异,樟树对0-10,10-20,20-60,60-100 cm 4个土层的水分利用较均匀,利用比例分别为28.2%,23.5%,22.0%,26.3%;刺杉主要利用0-10,60-10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56.4%和22.2%;林外野茶花主要利用0-20 cm浅层土壤水,利用比例为67.4%。在12月至翌年2月,3种植物主要利用0-10 cm土壤水,利用比例均在70%以上。
关键词
水稳定同位素
Iso-
source
混合模型
土壤
植物
水分利用
Keywords
water
stable
isotope
Iso-
source
mix
ed
model
soil
plants
water
utilization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江下游沿江升金湖河湖过渡带地下水来源及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崔玉环
王杰
刘友存
郝泷
周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热带典型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变化的水稳定同位素分析
王锐
章新平
戴军杰
罗紫东
贺新光
关华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