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东莞市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伟成 孙成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8,共4页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与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分析了东莞市2000~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1年,东莞市人均...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与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分析了东莞市2000~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1年,东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逐渐减少,并出现生态赤字,东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压力 水资源利用强度 水资源可持续性 东莞市
下载PDF
基于熵权-云模型的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熠 薛雯文 王先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2,共5页
为实现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提高湖北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基于“人-资源-自然”构建了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由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3个子系统和19项指标构成,并确定了评价指标5级分级标准。基于熵权法和云模... 为实现湖北省高质量发展,提高湖北省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基于“人-资源-自然”构建了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由水资源条件、社会经济、环境生态3个子系统和19项指标构成,并确定了评价指标5级分级标准。基于熵权法和云模型构建了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对2019年湖北省17个市州的水资源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之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部分城市农业用水量过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够,水环境受到污染。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所建模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水资源可持续性 云模型 熵权法 评价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承德市水资源利用均衡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郝灿 陈义忠 +4 位作者 高田源 贺鹏明 张煊儿 赵允硕 樊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5-96,共12页
为探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整合了水资源约束指标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承德市水资源利用均衡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1.82%的区县水资源压力在40%~105%,面临很高的压力水平;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差异显著,双桥区最大... 为探究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整合了水资源约束指标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承德市水资源利用均衡性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1.82%的区县水资源压力在40%~105%,面临很高的压力水平;地下水污染风险空间差异显著,双桥区最大,是隆化的4.75倍。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稳中有降,呈现轻度生态赤字。在水资源利用均衡性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减小趋势,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经济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具有促进作用,而技术因素有抑制作用。通过对比,承德市水资源状况在京津冀地区较好,但稍劣于黄河沿线省区,远劣于川渝地区;通过对标川渝各县2015年水资源利用格局,得出承德市境内兴隆县、宽城县和丰宁县较为适宜页岩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性 水资源约束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利用均衡性 页岩气开发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足迹-LMDI的安徽省水资源压力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熊鸿斌 周银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4-203,共10页
[目的]探究区域水资源压力状态和产生的原因,为区域合理开发和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水足迹模型,利用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定性分析水资源可持续程度,并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结构效应... [目的]探究区域水资源压力状态和产生的原因,为区域合理开发和配置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三维水足迹模型,利用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定性分析水资源可持续程度,并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对2007-2016年间安徽省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①2007-2016年间安徽省水足迹总体先增加后下降,其中比例达97.88%~98.73%的内部水足迹中以农业生产用水比例最高且与总水足迹变化趋势一致;2016年安徽省由北向南人均农业用水依次递减,其他类型水足迹以长江流域比例最高;②2007-2016年间安徽省水足迹深度在2~4内波动并最终呈下降趋势且由北向南逐渐递减;2007-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整体可持续利用趋势在增强;③安徽省水足迹各驱动因素中,技术效应为逆向驱动,正向驱动中经济效应贡献值最大。[结论]本文所用三维水足迹模型更能反映安徽省水足迹的实际情况;虽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在增强,但还需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加快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水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三维水足迹 足迹深度 水资源可持续指数 LMDI 驱动力
下载PDF
关于农业节水灌溉改革创新的建议 被引量:9
5
作者 田园 刘斌 马济元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5-58,60,共5页
农业节水灌溉应做好的工作:采取工程的、农业的和管理的综合节水措施,降低腾发耗水量,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流域和灌区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统一管理,改变"近水者先用水"的现状,做到水资源均衡配置... 农业节水灌溉应做好的工作:采取工程的、农业的和管理的综合节水措施,降低腾发耗水量,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流域和灌区要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统一管理,改变"近水者先用水"的现状,做到水资源均衡配置,可持续利用;井渠结合,排灌统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综合防治旱涝盐碱;实行灌排区自主管理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科学研究,明确不同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和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节水灌溉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基于熵和F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83
6
作者 金菊良 洪天求 王文圣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8,共7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不确定性问题。为此,基于综合集成的方法论,提出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与评价的核心技术之一,其难点是如何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模糊性和随机性等不确定性问题。为此,基于综合集成的方法论,提出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理想区间法和相对隶属度理论处理不同评价样本隶属各评价标准区间的模糊性,用最大熵原理处理评价样本隶属各评价标准区间的随机性,通过上述方法的集成,建立了基于熵和F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新模型(EFAHP-FCEM),并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该模型参数。EFAHP-FCEM在汉中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用结果表明:EFAHP-FCEM直接由评价指标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和评价标准样本数据驱动,把利用全部隶属度值信息进行计算的可持续利用相对等级值作为评价结果,可避免应用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判断所可能导致的失真,提高了评价精度;EFAHP-FCEM是一种非参数评价方法,其数学物理概念明确,方法直观、通用,可在具有评价标准的各种资源环境综合评价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信息熵 模糊层次分析法 综合集成方法论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插值模型 被引量:50
7
作者 金菊良 丁晶 +1 位作者 魏一鸣 付强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0-615,共6页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提出的评价模型大多是用显式函数来表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函数形式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求解这些函数较复...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提出的评价模型大多是用显式函数来表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函数形式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求解这些函数较复杂。为此,提出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Shepard插值模型(SP模型)进行评价的新方法。实例研究的结果说明:SP模型直接由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等级标准产生的样本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简便而有效,在区域各种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 插值模型 系统评价 遗传算法 发展战略 SP模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法 被引量:41
8
作者 金菊良 张礼兵 魏一鸣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关键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探讨了把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实现过...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其关键是如何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此,探讨了把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实现过程,并提出用加速遗传算法(AGA)修正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同时计算判断矩阵各要素排序权值的新方法(AGA CAHP)。理论分析和应用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AGA CAHP方法直观、简便,计算结果稳定、精度高,在各种实际系统评价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层次分析法 遗传算法 评价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评价的层次分析法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好芳 董增川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2-14,共3页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把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系统分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 ,根据三个子系统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影响 ,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指标体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 :农业、工业、...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 ,把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系统分为人口、经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 ,根据三个子系统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影响 ,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指标体系 ,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及其比重 (P2 5)居第一 ,单位耗水资源量的GDP(P2 1)居第二 ,人口的节水意识 (P15)居第三 ,单位耗水量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及占GDP的比重 (P2 4)居第四 ;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P11)和植被的覆盖程度 (P3 4 )所占的权重最小。据此制定以提高区域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实现单位耗水量的最大GDP产出的区域发展战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区域水资源 可持续开发 指标体系 权重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49
10
作者 康绍忠 粟晓玲 +2 位作者 沈清林 石培泽 杨秀英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年第4期1-8,共8页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最强的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已严重超载。本文分析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讨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措施,即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两个关键"、把握"三大环节"、构建"四大保障"、实施"五大转变"、建设"六大工程";最后提出了流域节水生态农业发展的"五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用水 农业节水 水环境 综合治理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姜文来 《中国水利》 2000年第8期41-44,共4页
针对我国21世纪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从21世纪我国水资源安全战略考虑,提出应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实现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战略水资源及其技术储备,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等... 针对我国21世纪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从21世纪我国水资源安全战略考虑,提出应开展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中心的技术革命,实现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建立高效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高度重视战略水资源及其技术储备,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开展水资源贸易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价值 自然资源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宋松柏 蔡焕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4-249,共6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定义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RSWRS系统)。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建立了水...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定义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RSWRS系统)。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系统综合评价法,权重采用基于Bossel评分标准,以参考状态的离差平方和最大法计算,建立了以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数和发展态势度量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综合评价方法 Bossel基本定向指标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37
13
作者 韩美 杜焕 +2 位作者 张翠 李高伟 史丽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160,共7页
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口,兼受海陆交互影响,淡水资源贫乏。评价和预测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于进一步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DPSIR模型为框架,选... 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下游入海口,兼受海陆交互影响,淡水资源贫乏。评价和预测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对于进一步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DPSIR模型为框架,选取21项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2000-2012年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从总体评价值来看,2000-2012年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02年评价值最低,为0.107,2012年评价值最高,为0.801;从各因子来看,2002年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因子的评价值都较低,其中驱动力值和状态值最低。2012年五大因子评价值出现较大幅度增加,其中影响和响应因子的评价值最高;从各因子的相关性来看,驱动力、压力和状态三个因子的值变化趋势比较一致,说明表征这三个因子的指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影响和响应两个因子的值变化趋势接近,同样说明表征这两个因子的指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从各因子稳定性来看,驱动力值波动起伏较大,稳定性最差,这主要与黄河利津站径流量等驱动力因子的起伏变化大有关。文章还以2000-2012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值为原始数据,利用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7年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经与灰色预测精度等级划分标准对照发现,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值分布在合格(<0.05)与勉强(<0.20)两个等级之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预测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2014-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呈稳定上升趋势,2020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值为2.812 41,较2014年1.515 55增加近1倍,未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将持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DPSIR模型 指标体系 灰色预测 信度分析
下载PDF
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发东 李隆海 +1 位作者 张秋英 张万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分析了我国农业水资源分布特点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了农业水资源存在着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染和超采严重、地下水位和水质下降、农业用水效率低且浪费严重等问题 ,提出了实施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控制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污水、海水。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资源化 区域水资源调度 可持续发展 高效用水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29
15
作者 麻荣永 郑二伟 +1 位作者 王魁 李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并以广西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中,并以广西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构造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3个主要子系统共26个评价指标,得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广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水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与效率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雪松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3-16,共4页
本文强调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指出了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和开发利用上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实现水资源利用公平与效率还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 公平与效率原则
下载PDF
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沈红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34,共3页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水质的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许多国家的淡水供应出现危机,所以水资源必须得到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本文探讨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危机。水质的恶化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许多国家的淡水供应出现危机,所以水资源必须得到保护和合理的开发,本文探讨了全球水资源的短缺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持续开发 持续利用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守煜 柴春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物元分析法存在的数学逻辑错误。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评价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变模糊集合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黎枫 陈亚宁 +1 位作者 李卫红 孟丽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3-730,共8页
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2004-2007年统计年鉴资料,从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熵权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水... 以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2004-2007年统计年鉴资料,从社会经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和熵权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三源流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基本达到饱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呈现弱不可持续状态,具体表现为和田地区(Ⅲ)>阿克苏地区(Ⅲ)>喀什地区(Ⅲ).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促进三源流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 联系度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熵权法 三源流
下载PDF
水资源约束下中国沙化土地整治工程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永生 李玉恒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8-1416,共9页
受沙化区域影响的脆弱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减贫发展的难点与重点。文章梳理了我国沙化土地防治利用方式和节水措施,指出了沙化区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沙地,缺乏沙化土地整治利用背景下新造土地的节水研究。以榆林市沙化土地整... 受沙化区域影响的脆弱区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减贫发展的难点与重点。文章梳理了我国沙化土地防治利用方式和节水措施,指出了沙化区域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沙地,缺乏沙化土地整治利用背景下新造土地的节水研究。以榆林市沙化土地整治与区域农业发展实践为例,阐述了水资源约束区域,利用红黏土对沙化土地进行结构化整治,增强土壤持水性和保水性;结合种植模式优选和现代灌溉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和马铃薯生长季的灌水量分别节约41.72%—61.49%、25.57%—34.43%和63.92%—70.05%,实现了水资源缺乏区域的水土资源耦合与高效利用。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人地系统协调、生态文明建设、适宜性评价等方面展望了水资源约束下的沙化土地整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防治 土地整治工程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地理工程 现代农业 区域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