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羊河流域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志桥 田霄鸿 +2 位作者 张久东 包兴国 马忠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试验于2008年在甘肃武威进行,采用水量平衡法在充分灌溉的条件下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春玉米、制种油葵、色素辣椒、小麦/玉米带田等5种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并根据作物生育期需水规律提出了适宜的灌溉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春小... 试验于2008年在甘肃武威进行,采用水量平衡法在充分灌溉的条件下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春小麦、春玉米、制种油葵、色素辣椒、小麦/玉米带田等5种作物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并根据作物生育期需水规律提出了适宜的灌溉制度。试验结果表明,春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为480.5 mm,需水关键期为拔节期和抽穗开花期;春玉米需水量为569.0 mm,需水关键期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制种油葵需水量291 mm,需水关键期为现蕾期和开花期;色素辣椒需水量为395.8 mm,需水关键期为坐果期和膨大期;小麦/玉米带田需水量为636.4 mm,需水关键期为小麦拔节期即玉米壮苗期、小麦孕穗期即玉米拔节期。春小麦、春玉米、制种油葵、色素辣椒、小麦/玉米带田适宜的灌水次数分别为:4次、5次、2次、5次和6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量 需水规律 灌溉制度 制种油葵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北疆干旱荒漠地区青贮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虎 魏永富 郭克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3期94-100,共7页
为了确定北疆地区青贮玉米在生育期内不同阶段需水量与需水规律,提出青贮玉米合理的灌溉制度,为灌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水利工程设计偏大造成的浪费。于2010年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对青贮玉米采用非充分灌溉试验,通过对非充... 为了确定北疆地区青贮玉米在生育期内不同阶段需水量与需水规律,提出青贮玉米合理的灌溉制度,为灌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水利工程设计偏大造成的浪费。于2010年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对青贮玉米采用非充分灌溉试验,通过对非充分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到该区域青贮玉米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结果表明,在适宜水分条件下青贮玉米需水量为593 mm,需水量变化规律是生育前、后期需水量较少,生育盛期需水量多,需水过程线为抛物线型,耗水强度随气温的变化较为明显,耗水强度的高峰在气温最高的8月上旬。不同处理的苗期耗水模数均为各个生育阶段的最小值,除了孕穗—开花期受旱处理的耗水模数最大值为分蘖—拔节期外,其他处理的耗水模数最大值均为孕穗—开花期。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最大为54.5 t/hm2,不同生育阶段的不同程度缺水对最终产量的影响不同,拔节期和孕穗—开花期连续受旱时,产量最小为22.9 t/hm2。孕穗—开花期受轻旱的处理水分生产率最大,为12.42 kg/m3。在水量充足情况下,青贮玉米灌水量不超过YM8的灌水量;当灌溉水量十分紧缺时,为了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应该采用YM3处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青贮玉米 需水量 需水规律
下载PDF
北疆地区干旱荒漠草地牧草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虎 伊力哈木 +1 位作者 郭克贞 苏佩凤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草地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1990—1994年牧草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该区域苜蓿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在全年中收获3...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草地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1990—1994年牧草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该区域苜蓿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结果表明,苜蓿在全年中收获3茬,每一茬中各生育阶段的需水强度不同,苜蓿的整个生长期中有3个需水高峰,分别为7.4、9.5、9.0 mm/d。整个生长期为173 d,需水量为810 mm,全生育期内日最大需水量为11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草地 需水量 需水规律
下载PDF
新疆北部荒漠地区春小麦、甜菜需水量与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虎 苏佩凤 +2 位作者 王永增 郭克贞 杰恩斯.马坦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186,共5页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农牧业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1990年-1992年春小麦和甜菜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该区域春小麦和甜菜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结果表明... 新疆北部阿勒泰草原的农牧业生产主要是在荒漠瘠薄的土地上开发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联合国"2817项目"1990年-1992年春小麦和甜菜灌溉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初步得到该区域春小麦和甜菜土壤水分与生长发育及产量关系。结果表明:春小麦和甜菜的最优灌溉定额分别为433.7和251.2mm,需水系数为1.7和0.22。最大需水量阶段分别为春小麦的拔节-抽穗期、抽穗-灌浆期和甜菜的中期,占总需水量的34%和50%。春小麦的棵间蒸发和植株蒸腾量约占总需水量的40%和60%,而甜菜的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各占31%和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春小麦 甜菜 需水量 需水规律
原文传递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谷子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潘永霞 田军仓 +2 位作者 沈晖 马波 张会梅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106-109,共4页
为了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绿洲农区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谷子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张杂谷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全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呈"凸"抛物线变化规律,拔... 为了研究内蒙古阿拉善绿洲农区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谷子需水规律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张杂谷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对比法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处理全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呈"凸"抛物线变化规律,拔节期需水量最大;当地膜下滴灌较适合的灌溉定额为175 m3/667 m^2,其生育期需水量为336.91 m3/667 m^2,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占生育期需水量的比例分别为13.05%,33.30%,20.86%,18.77%,14.02%;作物产量为307.3 kg/667 m^2,作物水分生产效率为0.91 kg/m^3,灌溉水分生产效率为1.76 kg/m^3,作物系数为0.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膜下滴灌 谷子 需水规律 水分生产效率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主要旱作物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靳伟荣 柳根水 +3 位作者 徐兰 谢亨旺 刘方平 许亚群 《江西水利科技》 2015年第5期355-358,共4页
应用大田试验和小型旱作物需水测坑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喷/滴灌、沟灌、不灌三种不同灌溉方式,针对鄱阳湖流域主要旱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缺水敏感期,为灌好关键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分析其作物需水系数,提出不同灌溉方式下... 应用大田试验和小型旱作物需水测坑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喷/滴灌、沟灌、不灌三种不同灌溉方式,针对鄱阳湖流域主要旱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其缺水敏感期,为灌好关键水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分析其作物需水系数,提出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水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规律 作物需水系数 缺水敏感期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温室番茄膜下滴灌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凡久彬 《吉林水利》 2016年第2期14-16,31,共4页
为确定温室番茄膜下滴灌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开展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水分条件对番茄生理指标、耗水量及产量影响试验,试验表明,温室番茄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番茄生长,采用膜下滴灌灌溉技术,番茄田... 为确定温室番茄膜下滴灌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开展温室番茄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试验研究,通过不同水分条件对番茄生理指标、耗水量及产量影响试验,试验表明,温室番茄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番茄生长,采用膜下滴灌灌溉技术,番茄田间持水率灌溉下限:苗期控制在50%~60%,开发座果期控制在70%~80%,成熟采摘期控制在60%~70%,番茄生育期需水量354.3mm,苗期、开花座果期、成熟采摘期日均耗水量分别为1.54mm、3.31mm、2.54mm。试验结果可为温室番茄生产提供灌溉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番茄 膜下滴灌 需水规律 灌溉制度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玉米需水规律与节水补灌技术指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斌 李凤霞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9期1-4,8,共5页
结合宁夏中部干旱带补灌区限额供水的特点,集成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参考1989—2003年和2010—2011年宁夏同心县玉米种植观测记录,分析玉米需水量的时空变化,提出了科学的节水补灌措施。
关键词 玉米 需水规律 水分敏感期 补充灌溉
下载PDF
柳园口灌区作物ET_0变化及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诚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2,78,共4页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灌区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以柳园口灌区为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Penman公式,分析研究主要参考作物的需水量变化情况,并结合引黄河水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特点,探讨了灌区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表明:柳园口灌区ET_0呈近年来处于... 为了研究黄河下游灌区作物需水量变化规律,以柳园口灌区为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Penman公式,分析研究主要参考作物的需水量变化情况,并结合引黄河水流量与含沙量的变化特点,探讨了灌区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表明:柳园口灌区ET_0呈近年来处于稳定态势,整体略有下降,主要农作物受生长季节和生育周期的限制,棉花生育期需水量大于小麦,小麦的需水量大于玉米。结合黄河来水来沙分布情况,引导灌区适时使用引黄灌溉和井灌的灌溉模式,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变化规律 节水灌溉 柳园口灌区
下载PDF
庆阳苹果树需水规律分析
10
作者 姚志龙 韩萍 +1 位作者 王军锋 王嘉倩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23期27-31,共5页
为了探究半干旱地区苹果树的需水规律,以封闭果树根域土壤为试材,防止地面蒸发,采用定期连续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来测算果树的蒸腾量。结果表明:9年生矮化中间砧果树吸收土壤水分的主要垂直空间在0~60 cm土层,6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变化... 为了探究半干旱地区苹果树的需水规律,以封闭果树根域土壤为试材,防止地面蒸发,采用定期连续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来测算果树的蒸腾量。结果表明:9年生矮化中间砧果树吸收土壤水分的主要垂直空间在0~60 cm土层,6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变化不明显。果树秋季蒸腾耗水量为134 kg/棵,春季萌芽到花期,蒸腾耗水量为104 kg/棵。因此,在进行田间管理时,以0~60 cm湿润层确定节水灌溉较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树 需水规律 土壤含水量 蒸腾
下载PDF
生态环境用水:国际法的视角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德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3,共9页
一定最低数量和适当质量的水对于任何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都不可或缺。为了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国际社会制定了大量的国际法律与政策文件,承认生态环境用水需求,规定国家负有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一般法律义务、具体法律义务... 一定最低数量和适当质量的水对于任何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都不可或缺。为了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国际社会制定了大量的国际法律与政策文件,承认生态环境用水需求,规定国家负有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一般法律义务、具体法律义务、涉及共享国际水资源的国际义务以及核心义务。国家应当(该)通过采取制定立法、战略和政策,规定指标和基准等措施,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生态环境用水供应 国际法律与政策
下载PDF
运城市主要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空变化研究
12
作者 霍伊雪 白思雨 +2 位作者 庞国伟 陈安安 王国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3,共9页
明确运城市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未来该市灌溉用水的科学配置提供基本参数。基于运城市域内13个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确定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有效降雨量和作物系数等参数... 明确运城市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需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为未来该市灌溉用水的科学配置提供基本参数。基于运城市域内13个气象站点的长期观测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确定参考作物蒸散量,结合有效降雨量和作物系数等参数,计算分析了运城市近50 a冬小麦与夏玉米的灌溉需水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冬小麦和夏玉米年灌溉需水量整体均呈现波动式降低的变化趋势,整体降低幅度分别为-0.7和-2.1 mm/(10 a)。冬小麦在4月和5月的灌溉需水量较多,分别为80.5 mm和108.4 mm;夏玉米则为8月份的灌溉需水量最大,约为85.3 mm。冬小麦和夏玉米全生育期的平均灌溉需水量都呈现从东向西逐渐递增的趋势,冬小麦灌溉需水量的变化范围处于283.6~336.8 mm,夏玉米则为165.4~253.9 mm。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汽压差与太阳辐射对运城市冬小麦和夏玉米灌溉需水量的影响较大。运城市冬小麦与夏玉米灌溉需水量在时间上呈波动降低趋势,在空间上则由东向西逐步递增;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显示运城市的气候正在朝暖湿化方向发展,未来灌溉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应当予以充分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粮食作物 灌溉需水量 时空变化规律 山西运城 主要影响因子
下载PDF
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分析
13
作者 康文钦 石晓华 +3 位作者 段海文 李蕾 张兰英 景宇鹏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13-16,20,共5页
为分析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和离水规律,根据阴山北麓地区作物和气候资料,计算该地区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并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栽培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各作物需水... 为分析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和离水规律,根据阴山北麓地区作物和气候资料,计算该地区主要作物的需水量,并对不同作物水分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阴山北麓旱作区主要栽培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各作物需水量大小依次为:向日葵>玉米>多年生苜蓿>马铃薯>莜麦>春小麦,并分析作物需水与作物生长的关系。考虑到作物在该地区产量和种植面积的优势,应优先考虑马铃薯的种植。玉米和多年生苜蓿是阴山北麓旱作区重要的饲草料作物,由于该地区热量和水分不足,推广大面积种植受到制约。综上所述,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优化作物布局,能够促进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旱作区 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规律
下载PDF
宁夏土壤墒情监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升 《宁夏农林科技》 2014年第4期20-25,共6页
介绍了宁夏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墒情监测的主要工作,由监测结果进一步掌握了各区域主要种植作物的需水规律,同时对2011—2013年不同区域墒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宁夏土壤墒情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为... 介绍了宁夏土壤墒情监测点的分布情况及土壤墒情监测的主要工作,由监测结果进一步掌握了各区域主要种植作物的需水规律,同时对2011—2013年不同区域墒情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宁夏土壤墒情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为更好地指导旱作农业发展、科学种田、高效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监测 土壤含水量 变化特点 建议
下载PDF
盐碱地人工种植芨芨草需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范文波 刘焕芳 +2 位作者 吴海江 马富裕 王振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52,共3页
芨芨草是盐碱化土地改良中的先锋草种。通过对人工种植芨芨草需水规律的研究,发现其从返青期到抽穗期耗水强度和需水量呈增长趋势。从抽穗期到结实期呈下降趋势,其中在抽穗期,耗水强度和需水量模数均达到最高值。此外,初步提出了盐碱地... 芨芨草是盐碱化土地改良中的先锋草种。通过对人工种植芨芨草需水规律的研究,发现其从返青期到抽穗期耗水强度和需水量呈增长趋势。从抽穗期到结实期呈下降趋势,其中在抽穗期,耗水强度和需水量模数均达到最高值。此外,初步提出了盐碱地芨芨草灌溉制度以供生产实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芨草 盐碱地 需水规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春小麦灌溉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学明 陈政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5-51,共7页
本文在总结香日德农场创造的春小麦亩产1013.05kg的世界最高记录栽培经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柴达木盆地春小麦的需水规律,提出了该地区春小麦高产的科学灌溉措施.
关键词 春小麦 灌溉 小麦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