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3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90
1
作者 惠泱河 蒋晓辉 +1 位作者 黄强 薛小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4,共5页
水资源承载力涉及到整个资源、经济、环境大系统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否协调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充分理解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并... 水资源承载力涉及到整个资源、经济、环境大系统 ,水资源承载力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否协调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充分理解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并以典型缺水的关中地区为例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指标体系 评价 关中地区
下载PDF
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被引量:159
2
作者 韩宇平 阮本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67-272,共6页
在对水安全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区域水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利用半结构化的决策理论与模糊优选方法对区域水资源持续利用方案进行评价 .最后本文以典型的水资源紧张的宁夏为例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水安全 评价 指标体系 宁夏
下载PDF
中国区域水足迹的估算 被引量:107
3
作者 马静 汪党献 +1 位作者 来海亮 王茵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100,共5页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 水足迹和虚拟水是目前国际水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的概念,计算了我国及各区域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通过分析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关系,计算了我国国际和国内区域间的虚拟水流量,以及相应的水足迹和水的自给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中国是一个水资源高度自给的国家,但区域间差别较大。绿色水在我国国内总用水中占具了较大份额,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意义重大。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1999年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达到520×108m3,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同时认为,人的消费模式,特别是膳食结构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非常显著,我国人均水足迹的计算结果与这一结论基本吻合,因此倡导节约的消费方式,研究并推荐符合中国国情的膳食结构,将有助于全面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虚拟水 农产品 区域 中国 中国国情 虚拟水 农产品生产 水资源消耗 计算结果 估算 消费模式 膳食结构 1999年
下载PDF
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4
作者 马静 汪党献 +1 位作者 A. Y. Hoekstra 夏海霞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7,共6页
借助虚拟水的概念,分析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国际、区际流量关系,以勾勒我国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格局。通过对未来我国在不同粮食发展战略下的粮食供需情况,确定我国粮食进口基本规模,对未来我国虚拟水贸易格局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 借助虚拟水的概念,分析以粮食为载体的虚拟水国际、区际流量关系,以勾勒我国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格局。通过对未来我国在不同粮食发展战略下的粮食供需情况,确定我国粮食进口基本规模,对未来我国虚拟水贸易格局进行展望。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我国北方通过粮食贸易向南方地区输出的虚拟水量达到184亿m^3。我国北方地区以有限的水资源在支持其他区域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30年中国将面临新增粮食需求1.4亿~2.0亿t的巨大压力,在保持较高自给水平的前提下,我国虚拟水贸易的格局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外流域调水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和造福中国人民的重大举措。虚拟水战略可作为跨流域调水的补充,在保障缺水地区水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粮食安全 区域 贸易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功能解析 被引量:85
5
作者 周佳雯 高吉喜 +1 位作者 高志球 杨伟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9-1686,共8页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多数研究中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狭义地等同于森林对降雨的拦蓄能力或对径流的调节能力,而忽略了其对各水文过程的整体性作用以及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多数研究中将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狭义地等同于森林对降雨的拦蓄能力或对径流的调节能力,而忽略了其对各水文过程的整体性作用以及对气象和土壤因子的综合性影响。此外,在不同研究区域中,对于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理解和研究方法往往一概而论,并未考虑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征,这使得研究结果的区域针对性不足,限制了对其进一步的应用推广。针对上述问题,在全面分析森林水源涵养的含义和特征之后,定义了不同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内涵和主导服务,并给出了不同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适宜计算方法,以期为不同区域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全面提升和水源涵养林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区域 主导服务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2
6
作者 吴利 冯伟松 +2 位作者 陈小娟 舒凤月 梁小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2006年6—7月在新疆伊犁地区对伊犁河干流、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恰甫其海水库、吉林台水库、间歇性水体和小水塘中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134属217种,其中原生动物95属153种,占浮游动物物种数的71%;轮... 2006年6—7月在新疆伊犁地区对伊犁河干流、三大支流(特克斯河、巩乃斯河和喀什河)、恰甫其海水库、吉林台水库、间歇性水体和小水塘中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134属217种,其中原生动物95属153种,占浮游动物物种数的71%;轮虫27属51种,占23%;枝角类7属8种,占4%;桡足类5属5种,占2%.伊犁河干流、小水塘和间歇性水体浮游动物种类数较多,分别达132、114和92种,吉林台水库种类数最少,仅7种.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以恰甫其海水库最高,分别为11391ind.L-1和2.79mg.L-1,特克斯河密度最低,为578ind.L-1,喀什河生物量最低,为0.03mg.L-1.相关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浮游动物种类数与水体的流速呈显著负相关.采用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对伊犁河干流、三大支流及两个水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表明,伊犁河、特克斯河、喀什河、巩乃斯河为寡营养水体,恰甫其海水库和吉林台水库为中营养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 伊犁地区 新疆
下载PDF
关中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与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文科 王钊 +2 位作者 孔金玲 杨泽元 赵成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9-504,共6页
该文在对关中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根据区内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潜力和环境状况,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关中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4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质、地... 该文在对关中地区水资源分布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根据区内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潜力和环境状况,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关中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4种模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资源分布特征,进一步细分为8种亚模式,分析研究了各种亚模式水资源赋存规律、利用现状、开发潜力和合理利用方向,从而为水资源宏观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也为关中地区水资源配置、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 关中地区 分布特点 开发模式 资源配置
下载PDF
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8
8
作者 周颖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福建某热电厂1号锅炉B级检修时发现锅炉两侧墙燃烧器区域水冷壁管发生严重高温腐蚀。经对该位置管壁表层高温腐蚀产物进行宏观分析和X射线荧光探针检测,发现腐蚀产物疏松多孔,性脆易剥落,成分主要为铁硫化物、铁氧化物,属典型的硫化物... 福建某热电厂1号锅炉B级检修时发现锅炉两侧墙燃烧器区域水冷壁管发生严重高温腐蚀。经对该位置管壁表层高温腐蚀产物进行宏观分析和X射线荧光探针检测,发现腐蚀产物疏松多孔,性脆易剥落,成分主要为铁硫化物、铁氧化物,属典型的硫化物型腐蚀。对此,采取了相应的燃烧调整和防范措施,如严格控制入炉煤的含硫量低于1%、炉膛出口氧量在3.0%~3.5%内,两侧墙燃烧器区域的水冷壁管喷涂保护层,在制粉系统和机组汽温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煤粉细度,提高磨煤机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提高两侧墙近壁烟气含氧量,降低还原性气氛烟气含量等。半年的运行实践证明,管壁的高温腐蚀情况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水冷壁 螺旋管 燃烧器区域 硫化物 高温腐蚀 燃烧调整
下载PDF
地下咸水滴灌对内蒙古河套地区蜜瓜用水效率和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雷廷武 肖娟 +4 位作者 王建平 刘志忠 李光永 张建国 冒建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4,共5页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长胜试验站进行了蜜瓜的微咸水滴灌适宜性试验研究。灌溉水源为地下微咸水 ,水质的电导率从生育初期的 3 .3 d S/ m到收获期的 6.3 d S/ m。该试验采用 4种灌溉处理 :按蒸发量的 3 0 %、60 %、90 %灌水 (一行作物分别...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长胜试验站进行了蜜瓜的微咸水滴灌适宜性试验研究。灌溉水源为地下微咸水 ,水质的电导率从生育初期的 3 .3 d S/ m到收获期的 6.3 d S/ m。该试验采用 4种灌溉处理 :按蒸发量的 3 0 %、60 %、90 %灌水 (一行作物分别铺 1、2、3条滴灌带 )及不灌水的对照处理。各处理的灌溉水质和灌溉时间、灌水次数相同。试验结果表明 :用微咸水滴灌灌溉的蜜瓜与不灌溉的蜜瓜相比 ,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的提高。 60 %处理的西瓜产量最高。 4种处理 (对照 ,3 0 %,60 %和90 %)的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 :2 5 ,2 0 .5 ,18和 11.3 7kg/ m3。在微咸水滴灌情况下 ,各处理土壤剖面盐分分布基本相似 ,表层土壤 (0~ 10 cm)盐分积累高于下层土壤。各处理距离滴头 5 0 cm处各剖面的盐渍度要高于距离滴头 10 cm处各剖面的盐渍度。 3种处理在灌溉结束后 ,土壤剖面的平均盐渍度和灌溉初期相比 ,基本没有形成土壤盐分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 滴灌 电导率 盐碱地 蜜瓜 河套地区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水资源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张济世 康尔泗 +2 位作者 蓝永超 陈仁升 陈满祥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5-382,共8页
河西内陆河水资源产生于祁连山区 ,河流出山以后依次穿越山前洪积扇、走廊南部盆地、北部盆地 ,最后进入尾闾湖 .由于山前洪积扇、南北盆地及河床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巨大的蓄水能力使地表水易于转化为地下水 ,出山水量的很大一部分渗入... 河西内陆河水资源产生于祁连山区 ,河流出山以后依次穿越山前洪积扇、走廊南部盆地、北部盆地 ,最后进入尾闾湖 .由于山前洪积扇、南北盆地及河床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巨大的蓄水能力使地表水易于转化为地下水 ,出山水量的很大一部分渗入地下避免无效蒸散损耗 ;同时由于特殊的串珠状水文地质盆地构造 ,水资源具有同源性和多次转化特点 ,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研究表明 ,1999年河西水资源总量为 6 3 79× 10 8m3 ,其中 ,地表水资源量为 5 8 36× 10 8m3 ,地下水资源量为 5 6 39× 10 5m3 ,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高达 5 0 96× 10 5m3 .三个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达到 6 1 4%~ 2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多次转化 河西地区 水资源 利用率 内陆河
下载PDF
中国干旱区的湖泊 被引量:41
11
作者 王亚俊 孙占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7,共6页
湖泊作为地表水的重要载体,参与自然系统的水分循环,这在世界干旱地区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应用浏览软件(Google Earth),对2001-2005年中国干旱区湖泊进行判别,并结合有关实地调查资料得知,我国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其中,10 km2以... 湖泊作为地表水的重要载体,参与自然系统的水分循环,这在世界干旱地区显得格外突出和重要。应用浏览软件(Google Earth),对2001-2005年中国干旱区湖泊进行判别,并结合有关实地调查资料得知,我国干旱区有大小湖泊近400个,其中,10 km2以上的有29个,10 km2以下的有334个,在我国3大自然地理区域中位居第二。开展干旱区湖泊的研究,对破解干旱区的气候变化和湖泊演变过程、形成特征,以及湖泊水生生物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循环 产流系统 山区 湖泊 干旱区 中国
原文传递
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与协调模型与应用(Ⅰ)模型体系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志峰 曾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6,共6页
针对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引起的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 ,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和博奕理论构建了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与协调模型体系 .该模型体系通过在行政边界出境处设置控制断面 ,按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分类预测了未来断面控制区域... 针对水量短缺和水质污染引起的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 ,运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和博奕理论构建了跨边界区域水资源冲突与协调模型体系 .该模型体系通过在行政边界出境处设置控制断面 ,按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分类预测了未来断面控制区域的用水量和水污染物排放量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断面非合作与合作模型对冲突中的竞争和合作行为进行模拟 ,并选用纳什法协调冲突 .模型确保了河道的最小生态用水需求 ,并通过关联预估法协调模型中的水量子系统和水质子系统 ,模型既可对断面水量进行优化调度 ,又可对断面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边界 区域 水资源冲突 协调发展 模型 控制断面 水质污染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资源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新 程国栋 +3 位作者 丁永建 卢玲 马明国 郭晓寅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8-382,共5页
建立黑河流域水资源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为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并辅助建立流域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模型。本文介绍黑河流域水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共包括 2 7个图层... 建立黑河流域水资源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为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并辅助建立流域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模型。本文介绍黑河流域水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共包括 2 7个图层的空间数据、40a气候和水文序列、以及部分NOAAAVHRR和TM遥感数据 ,是我国西北内陆河流域最完整的水资源信息系统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水资源 水文 干旱区 黑河流域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地下水资源的环境同位素探讨 被引量:21
14
作者 顾慰祖 陆家驹 +1 位作者 谢民 张汝智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2,共7页
工作范围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 ,面积共约 4 2 0 0km2 。年平均降水量 85~ 1 4 0mm ,由西南向东递增 ,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恰与Craig线一致 ,并与阿拉善地区相同。测得地下水中同位素含量范围 ,δ18O为 -7 4‰~ 1 2 1‰ ,氚为 0~... 工作范围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 ,面积共约 4 2 0 0km2 。年平均降水量 85~ 1 4 0mm ,由西南向东递增 ,降水同位素组成δD~δ18O恰与Craig线一致 ,并与阿拉善地区相同。测得地下水中同位素含量范围 ,δ18O为 -7 4‰~ 1 2 1‰ ,氚为 0~ 1 90TU ,14 C为 1 7~ 97pMC。由地下水同位素组成区别出与降水线平行或相交的 6种类型。从所有地下水水点 ,以及可能有补给关系的其它水点的各类同位素关系 ,包括δ18O ,T ,δ13 C和pMC ,识别出两类承压水的各 3个补给源和潜水的 3个补给源 ,并区别出一组氚含量极低的潜水 ,对不同位置的承压水和潜水 ,由其同位素关系估算出了各补给源的组成和变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 沙漠 地下水资源 环境同位素 干旱地区
下载PDF
苏里格地区致密砂岩地层水赋存状态和产出机理探讨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晓梅 赵靖舟 刘新社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是中国最大的非常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区,该地区西部和北部上古生界产水普遍,气藏内无统一气水界面,气水分布十分复杂。该文以致密砂岩成藏动力学为出发点,综合成藏要素、现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流体的渗流机...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区是中国最大的非常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大气区,该地区西部和北部上古生界产水普遍,气藏内无统一气水界面,气水分布十分复杂。该文以致密砂岩成藏动力学为出发点,综合成藏要素、现今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和流体的渗流机理,探索了苏里格地区的地层水赋存状态和产出机理。研究认为,苏里格地区气、水分布规律复杂性的主要原因即生烃膨胀力和储层毛细管阻力的差异。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地层水存在束缚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3种赋存状态,束缚水区基本位于生气强度大的东部地区,试气井主要为产气井;毛细管水基本分布在生气强度小的西部和北部地区,试气井主要为气水同产井;自由水呈零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隙结构 地层水 致密砂岩 苏里格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水环境保护——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西琴 杨志峰 刘昌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7-718,共12页
结合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 ,对陕西关中水环境保护进行研究。采用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 ,建立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和工业结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 ,在推荐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下 ,既可以保证经济按规划的速度发展 ,达到总... 结合水资源可再生性理论 ,对陕西关中水环境保护进行研究。采用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 ,建立区域水环境经济系统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和工业结构优化模型。结果表明 ,在推荐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下 ,既可以保证经济按规划的速度发展 ,达到总的经济目标 ,同时又能够满足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目标 ,保护水环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区域经济 工业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 陕西
下载PDF
流体势原理在注水油田开发中的潜力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蒲玉国 李道轩 +2 位作者 王斌 徐亮 于红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5-50,共6页
油田的注水开发同其成藏一样,本质上都遵循了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聚的流体势原理,即开发中可动的油气一部分 将运聚到更低势区的油井而被采出,另一部分将它集在圈闭中无并控制的低势闭合区而成为开发中所谓的潜力区。文中 应用流体势... 油田的注水开发同其成藏一样,本质上都遵循了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聚的流体势原理,即开发中可动的油气一部分 将运聚到更低势区的油井而被采出,另一部分将它集在圈闭中无并控制的低势闭合区而成为开发中所谓的潜力区。文中 应用流体势原理,对潜力区进行了本质上的阐述,指出注水油田潜力区的控制因素为静态遮挡与动态水势两个方面,由此 分析研究了目前注水老油田潜力区的形成原因,划分出三种基本类型,并总结了其特征与分布形式;在此研究认识的基础 上,应用于纯化油田的挖潜增效工程,在三种类型的潜力区中均获得了显著的增储上产效果,尤其在高注低采的实例中, 通过分析研究其流体势格局与低势闭合区形成分布状况后,在该低部位特高含水区的更低部位打井获得了初产不含水的 显著效果,同时原高含水报废多年的老并适时恢复生产(动态型潜力区)等方面也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由此突破了目 前老油田所谓的潜力区即是正向型微构造区而缺乏油田中因水动力作用及变化对潜力区形成作用的认识与实践的局限 范围,从而拓开了注水油田的挖潜方向,展示了注水油田可观的潜力,对目前注水油田进一步提高开发水平具有现实的参 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势 水动力 注水油田 油田开发 油田注水
下载PDF
论干旱区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及其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强 王胜 曾剑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2-400,共9页
雾、露水(或霜)、土壤吸附水、蒸馏水、毛管抽吸水、植物吐水等陆面液态水分分量是表层土壤的重要水分来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贡献甚至超过了降水量,具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在综合归纳以往陆面水分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 雾、露水(或霜)、土壤吸附水、蒸馏水、毛管抽吸水、植物吐水等陆面液态水分分量是表层土壤的重要水分来源,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贡献甚至超过了降水量,具有重要的水文学和生态学意义。在综合归纳以往陆面水分过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来自大气的向下水分输送过程和来自土壤的向上水分输送过程,分析各种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的输送特征和形成机制,给出区分和判别各种非降水性陆面液态水分分量的依据,探讨陆面液态水分分量与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参数和陆面蒸散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露水 土壤吸附水 毛管抽吸水 植物吐水 降水量 干旱区
原文传递
黄河灌区水热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雷慧闽 杨大文 +4 位作者 沈彦俊 宫崎真 鼎信次郎 冯宝清 刘新兵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1-804,813,共5页
为解决农田节水问题,进行了田间水热通量观测和水热耦合循环过程机制分析。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辐射、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以及土壤水分观测剖面。该系统能够连续和稳定地观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循环过程,涡度相关法... 为解决农田节水问题,进行了田间水热通量观测和水热耦合循环过程机制分析。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辐射、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以及土壤水分观测剖面。该系统能够连续和稳定地观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循环过程,涡度相关法观测数据具有与国际同类观测一致的精度。对2005年山东省位山引黄灌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内水热平衡的分析表明:当叶面积指数较大时潜热是农田能量消耗的主要方式;在冬小麦返青至收割期内作物耗水略小于供水,而在玉米生长期内供水远大于作物耗水,灌区供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通量 能量平衡 水量平衡 涡度相关法 灌区 冬小麦 夏玉米
原文传递
基于双作物系数法的干旱区覆膜农田耗水及水量平衡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文冶强 杨健 尚松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农田覆膜技术应用广泛,覆膜条件下农田蒸散发(ET)规律是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根据2014—2015年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春小麦试验观测资料率定和验证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利用双作物系数法得到作物的耗水规律和耗水结构。结果... 农田覆膜技术应用广泛,覆膜条件下农田蒸散发(ET)规律是制定合理灌溉制度、提高用水效率的基础。根据2014—2015年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春小麦试验观测资料率定和验证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利用双作物系数法得到作物的耗水规律和耗水结构。结果表明,覆膜春小麦全生育期耗水比不覆膜减少10%~16%,有一定的节水效果。覆膜促进了春小麦全生育期蒸腾,蒸腾占总耗水的比例在70%~74%之间,比不覆膜情况提高了25%~27%。在春小麦生长前期,覆膜能够显著降低ET;中期,覆膜能够降低土壤蒸发、促进作物蒸腾。此外,覆膜还具有促进作物前期生长、延长作物中期生长、延缓冠层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蒸散发 模型 双作物系数 覆膜 春小麦 水量平衡 干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