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褒斜道石门遗迹与三门峡漕运遗迹之比较研究
1
作者 何健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9-84,共6页
相同类型和性质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比较,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思路和手段,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历史信息的互补性,进而解决相关领域的一些问题。褒斜道石门遗迹与三门峡漕运遗迹在类型和性质上相似,褒斜道石门遗迹中的凹槽式栈道,可能与... 相同类型和性质的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比较,是研究工作的重要思路和手段,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其历史信息的互补性,进而解决相关领域的一些问题。褒斜道石门遗迹与三门峡漕运遗迹在类型和性质上相似,褒斜道石门遗迹中的凹槽式栈道,可能与三门峡栈道性质相似,是开通漕运的一种尝试;三门峡栈道壁孔的遗迹显示,栈道壁孔是以“田”字形对角逐层开凿,或“□”字形由下而上逐层开凿,这种工艺在栈道开凿方式上具有普遍性;两处遗迹中部分石刻的风格,反映出“大开通类型”是一种简易、朴素的摩崖镌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褒斜道石门 三门峡漕运 栈道 栈孔 摩崖石刻
下载PDF
邛海核桃村至青龙寺段水域水上栈道修建前、后水环境状况研究
2
作者 姜柯臣 王雪梅 +2 位作者 胡金朝 彭聪 雷娟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3-738,共6页
以邛海核桃村至青龙寺段水域及周边沙滩和湖岸分布范围为研究区,采用原位生物膜法、植物群落分析法和生理生态学方法,研究水上栈道修建前(2013年12月)、后(2017年12月)该水域中石头表面生物膜的藻类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水上栈道... 以邛海核桃村至青龙寺段水域及周边沙滩和湖岸分布范围为研究区,采用原位生物膜法、植物群落分析法和生理生态学方法,研究水上栈道修建前(2013年12月)、后(2017年12月)该水域中石头表面生物膜的藻类结构和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水上栈道修建后沙滩区和石头湖岸区石头表面生物膜的藻类结构和功能指标,比较了不同采样地的环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水上栈道修建后,水上栈道区采样地水中石头表面生物膜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生物量和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含量都明显增大,水体中溶解氧、总氮和总磷含量以及生物膜的硅藻和蓝藻物种数量所占比例都明显减小,说明修建水上栈道使该水域的水环境质量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邛海 水上栈道 水质 生物膜 硅藻
原文传递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结构措施
3
作者 姜丛梅 《江苏建筑》 2015年第5期53-56,共4页
文章例举在景观设计中结构处理的方法,及对景观效果的影响;在海绵城市的指导思路下结构的处理方式对景观的作用。提出景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因结构做法原因导致达不到景观效果等。
关键词 土壤自然倾斜面 挡土墙 自然水体 人工水体 栈道 屋顶花园 海绵城市
下载PDF
公路水毁冲失段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设计
4
作者 唐红梅 高雨 陈洪凯 《路基工程》 2017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针对道路水毁冲失段公路交通应急通行的迫切需要,以花横公路宝华段道路冲失段工程为依托,提出了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新方法。在介绍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组成的基础上,采用材料力学和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该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方法。计算结果... 针对道路水毁冲失段公路交通应急通行的迫切需要,以花横公路宝华段道路冲失段工程为依托,提出了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新方法。在介绍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组成的基础上,采用材料力学和极限平衡理论,提出了该结构的稳定性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安全可靠,简单实用,能够满足应急通行快速修复交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路基水毁冲失 栈道型应急修复结构 应急通行 稳定性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