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地区隧道突水机理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子洪 付会彬 +1 位作者 马伟斌 马超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4,共4页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的分析发现含水结构中储有能量、岩溶水压力对岩体的应力作用、含水结构围岩的稳定性被破坏是隧道突水涌泥发生的必要条件;依据阻水结构性质将岩溶隧道的突水模式划分为防突岩层破坏型与填充介质... 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的分析发现含水结构中储有能量、岩溶水压力对岩体的应力作用、含水结构围岩的稳定性被破坏是隧道突水涌泥发生的必要条件;依据阻水结构性质将岩溶隧道的突水模式划分为防突岩层破坏型与填充介质渗透失稳型2大类。据此提出土石回填、超前小导管支护、注浆加固、加强监控量测等岩溶隧道突水涌泥综合防治措施,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隧道 防治措施 机理分析 突水涌泥 突水模式
下载PDF
重庆松藻矿区关闭煤矿涌水来源与模式判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康小兵 李晓雪 +3 位作者 饶丽芳 张文发 罗向奎 王克峰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0-230,共11页
关闭煤矿涌水来源的准确判识、涌水模式的正确划分对科学处置关闭煤矿排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重庆松藻矿区多个关闭煤矿一个水文年的涌水流量动态监测数据、水化学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数据,采用涌水的... 关闭煤矿涌水来源的准确判识、涌水模式的正确划分对科学处置关闭煤矿排水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重庆松藻矿区多个关闭煤矿一个水文年的涌水流量动态监测数据、水化学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数据,采用涌水的流量动态解析、流量-降雨水文序列相关函数等水量分析手段和水化学指标描述性统计、矿井水样间水化学指标Pearson相关函数等水质分析方法,并结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水量-水化学-微生物-水文地质条件”多元正-反演分析的关闭煤矿涌水来源综合判识、涌水模式研究的综合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关闭煤矿涌水量对降雨的响应存在骤升缓降、缓升缓降、平稳3种波动类型;涌水水源、导水介质的不同是导致矿井涌水流量动态变化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存在时空差异性的主要原因,也是矿井水TDS、pH、化学关联程度和微生物含量变异性大的关键因素;综合水量、水质的特性对关闭煤矿涌水来源进行综合判识,并基于识别结果,提出了降雨入渗型、含水层释水型、老空水溢出型、复合型4种矿区关闭煤矿涌水模式。多元综合分析方法能有效判识岩溶矿区关闭煤矿涌水来源,深化了对关闭煤矿涌水特征的认识,为松藻矿区关闭煤矿涌水的科学防治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相关函数 多元分析 涌水来源 涌水模式
下载PDF
隧道防突水岩体的破坏模式、特征及预警判识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希亮 武文龙 郭佳奇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9-117,183,共10页
突水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在岩溶隧道的建设中较为常见。防突岩体的结构类型、破坏模式与突水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30例突水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突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深长大跨岩溶隧道中,突水量集中在100~10000 m^3/h;根据案例中对防... 突水作为一种地质灾害,在岩溶隧道的建设中较为常见。防突岩体的结构类型、破坏模式与突水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对30例突水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突水灾害主要发生在深长大跨岩溶隧道中,突水量集中在100~10000 m^3/h;根据案例中对防突水岩体结构的具体描述提出了完整-较完整结构、层状碎裂结构、块状破碎结构、断续结构、土-石混合结构和致密散体结构六种结构类型,对每种岩体结构的破坏模式进行详细的阐述;描述三类具有代表性的防突岩体在高水压作用下的渗透特征,得出突水通道的形成是内部裂隙在高水压的反复作用下,不断发生扩展、贯通和冲刷扩径的渐变过程。最后,为预测突水发生的可能性,对突涌水水压力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防突岩体变形破坏时的位移变化和岩体温度场受地下水影响的变化等信息进行辨析,将其作为突水灾害的预警辨识,在突水发生之前采取措施对灾害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突水岩体 结构类型 破坏模式 渗透特征 预警判识
原文传递
富水粉细砂隧道失稳破坏特征分析及增稳固结技术研究
4
作者 孟翔鹏 刘彦龙 +1 位作者 潘红伟 宋战平 《高速铁路技术》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桃树坪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大变形、涌水涌砂和坍塌等一系列破坏特征。通过对隧道失稳破坏的分析,总结了隧道在富水粉细砂条件下失稳破坏的特征,分析了破坏特征发生的机制,认为隧道的破坏主要由围岩岩性和地下水... 桃树坪隧道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大变形、涌水涌砂和坍塌等一系列破坏特征。通过对隧道失稳破坏的分析,总结了隧道在富水粉细砂条件下失稳破坏的特征,分析了破坏特征发生的机制,认为隧道的破坏主要由围岩岩性和地下水造成;由隧道破坏机理提出了增稳固结措施,通过超前降水、超前小导管注高分子化学浆对掌子面前方砂层进行预先固结,提高钢架整体刚度,通过对扰动砂层进行灌浆和回填等措施进行固结,围岩的自承能力得到提高。从处理后围岩的情况、涌水量和监测情况分析发现,增稳固结技术能从根本上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抑制发生失稳破坏,为隧道在富水粉细砂地层中的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细砂地层 富水 涌水涌砂 失稳模式 增稳固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