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监测技术在雁107砾岩油藏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志刚 王轶平 文志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4期146-148,9,共4页
通过同位素示踪监测技术和水驱前缘监测技术这两项技术,在雁107沙四段孔店组复杂砾岩油藏分别进行1个井组的示踪剂测试和4个井组的水驱前缘测试,解释了复杂砾岩油藏渗流特征及断层性质,对现场注采结构调整具有切实的使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复杂砾岩油藏 同位素示踪 水驱前缘 监测技术 孔店组
下载PDF
基于井地电阻率技术的水驱前缘解释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白泽 谭茂金 张福莱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71-76,共6页
井地电阻率技术通过在井中激发电流源,利用地表观测异常电位信号进行目的层电阻率反演,以达到对水驱前缘探测的目的。但随着注水层埋深的增加,反演的电阻率受注水层上方地层电性信息的影响增大,降低了对水驱前缘的解释精度。该研究基于... 井地电阻率技术通过在井中激发电流源,利用地表观测异常电位信号进行目的层电阻率反演,以达到对水驱前缘探测的目的。但随着注水层埋深的增加,反演的电阻率受注水层上方地层电性信息的影响增大,降低了对水驱前缘的解释精度。该研究基于井地电阻率技术基本原理,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开展目的层电阻率反演,并提出1种新的注水井水驱前缘探测方法。首先,利用点电流源在注水层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进行激发,然后对地表观测的电位异常分别进行电阻率反演,最后利用这2次电阻率反演结果的差值进行水驱前缘解释。通过对理论注水模型的实验分析表明,新探测方法比单次观测反演的效果更好,对注水体边界的识别精度更高,有效提高了水驱前缘的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电阻率技术 电阻率反演 注水井 水驱前缘 探测方法
下载PDF
致密储层水驱前缘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春生 蔡明钰 +2 位作者 仪记敏 周明岩 瓮子文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2期15-18,共4页
为明确致密储层中水驱前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渗流力学知识结合达西定律及连续性方程,结合三维数字岩心重构并截取二维轴向岩心切片,实现数值岩心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水驱前缘特征。分别从注入速度和含油饱... 为明确致密储层中水驱前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渗流力学知识结合达西定律及连续性方程,结合三维数字岩心重构并截取二维轴向岩心切片,实现数值岩心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水驱前缘特征。分别从注入速度和含油饱和度方面对影响水驱前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孔隙结构一定的情况下,得到水驱注入速度是影响水驱前缘特征的主要因素;水驱速度较小时,水驱前缘形态容易发生均匀驱替现象,但其驱油时间较长;水驱速度较大时,水驱前缘形态极易发生指进现象且残余油较多;水驱速度达到适中速度时,水驱前缘形态刚好达到活塞式驱替与指进驱替现象的临界状态,认为该状态下的驱替速度驱油效果最好。该研究对明确水驱前缘特征及探明影响因素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水驱前缘 数字岩心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泊肃叶方程改进的驱替面积确定方法
4
作者 冯高城 马良帅 +3 位作者 姚为英 陈凯 司宇 张海勇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31-37,共7页
为解决B-L水驱前缘理论中前缘推进位置的准确度有限问题,基于泊肃叶方程,通过联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转化为地层压力与流管数的最小化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寻优最小目标值,获取各注采方向的流管数,从而确定注采井间驱替面积。该模型量化了B-... 为解决B-L水驱前缘理论中前缘推进位置的准确度有限问题,基于泊肃叶方程,通过联立油藏物质平衡方程,转化为地层压力与流管数的最小化问题,运用遗传算法寻优最小目标值,获取各注采方向的流管数,从而确定注采井间驱替面积。该模型量化了B-L方程中驱替面积参数取值,利用改进后的井间驱替面积计算公式,提高了连通的注采井之间水驱前缘推进位置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更加符合油田实际生产,对类似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替面积 流管数 水驱前缘 泊肃叶方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高含水期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藏注采结构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涛 姜汉桥 +2 位作者 李波 吕照明 王玉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5,56,共4页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 注水开发油藏时,储层各小层之间的物性差异会引起水驱前缘的不均匀推进,即形成指进现象。储层渗透率差异、油水黏度差异和储层倾角等都会影响指进的程度。储层渗透率差异和油水黏度差异的增加会加剧孔道内油水流动速度的差异,进而加剧指进现象;而储层倾角的增大则使水驱前缘的含水饱和度增大,移动距离变小,有利于削弱指进现象。在油藏高含水阶段,指进现象十分明显,会严重影响油田水驱的开发效果。通过对指进现象的研究,分析形成指进现象的原因,进而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为改善高含水期水驱油藏的开发效果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实验,进行注采结构调整时,采收率提高2.97%,说明利用指进现象调整油田开发的注采结构模式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指进现象 注采结构 水驱前缘 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