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引江调水工程在外秦淮河水环境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卫民 房晓玲 周亮 《江苏水利》 2016年第8期12-15,共4页
引江调水工程是外秦淮河水环境整治的重要工程项目,本研究介绍了引江调水项目实施的背景、方案和实施效果,可为其它类似的水环境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引江调水 外秦淮河 水环境
下载PDF
山东省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成效、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强 袁明皓 《水利发展研究》 2023年第8期49-53,共5页
山东省德州市水资源短缺严重,水一直是发展振兴的制约瓶颈。多年来德州市一直通过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灌区黄河渠首闸积极引调黄河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总结了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存... 山东省德州市水资源短缺严重,水一直是发展振兴的制约瓶颈。多年来德州市一直通过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灌区黄河渠首闸积极引调黄河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文章总结了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工作成效,分析了当前德州市引黄调水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力争高效利用每一滴黄河水、全力保障德州市用水安全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黄调水 水资源管理 山东省德州市
下载PDF
城市内河应急水源地富营养化预测评价与技术对策
3
作者 舒锦琼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4-67,共4页
以长江中下游Z市在长江引清通道Y河新建的应急水源地为例,根据现状地表水质情况以及在应急供水时形成封闭水体的条件下,通过水动力模型、对流扩散模型、常规水质模型和富营养化模型,模拟各种水文、气象条件下水体的流场分布、流速大小... 以长江中下游Z市在长江引清通道Y河新建的应急水源地为例,根据现状地表水质情况以及在应急供水时形成封闭水体的条件下,通过水动力模型、对流扩散模型、常规水质模型和富营养化模型,模拟各种水文、气象条件下水体的流场分布、流速大小和方向、污染物迁移转化及水生生态演变规律,对Y河的富营养化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提出引江调度方案,为保障应急水源地的水质安全等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水源地 封闭水体 富营养化趋势预测 引江调水
原文传递
“引江济太”对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的直接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朱伟 薛宗璞 +7 位作者 章元明 翟淑华 冯甘雨 王若辰 陈怀民 胡思远 赵帅 周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2-1445,共14页
针对"引江济太"工程将总磷浓度偏高的长江水引入太湖后对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的影响,本文实测并收集整理了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调水入湖水量、磷通量及全太湖入湖水量、磷通量与太湖磷存量等数据,对2016年前后&qu... 针对"引江济太"工程将总磷浓度偏高的长江水引入太湖后对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的影响,本文实测并收集整理了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调水入湖水量、磷通量及全太湖入湖水量、磷通量与太湖磷存量等数据,对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调水入湖水量、磷通量、磷形态与其他入湖河道水量、磷通量、磷形态以及全太湖的水质、受水区贡湖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前后,"引江济太"年均入湖磷通量为97.56 t,年均入湖水量为8.16亿m^3,从调水量、入湖磷通量、调水后短期磷响应及各湖区磷增量来看,"引江济太"与2016年后太湖总磷反弹相关性不强."引江济太"调水累计入湖磷通量为877.97 t,占太湖总入湖磷通量的4.58%,累计入湖水量占太湖累计入湖水量的7.36%,单位水量携带的磷通量仅为其他来水的一半左右,占比相对有限.与太湖主要入湖河流相比,"引江济太"调水属于优质来水,湖泊的入湖河流总磷浓度一般都高于湖泊本身的总磷浓度,"引江济太"调水总磷浓度偏高属于正常范围.目前"引江济太"工程在保证供水安全、缓解水华危机的同时对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的太湖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未来引水量增加的情况下,必须继续关注引水带来的磷通量与太湖磷循环系统的关系,确保"引江济太"对太湖继续产生良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引江济太” 入湖通量 磷反弹
下载PDF
引江济太对不同水域氮磷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贾锁宝 尤迎华 王嵘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3-56,共4页
在国内外调水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现状监测资料,具体分析流经望虞河、望亭立交水利枢纽调入太湖的长江水质和太湖不同湖区的水质,研究在调水初期及其后的过程中,氮磷浓度影响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水源中总磷、总氮浓度总体上低... 在国内外调水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现状监测资料,具体分析流经望虞河、望亭立交水利枢纽调入太湖的长江水质和太湖不同湖区的水质,研究在调水初期及其后的过程中,氮磷浓度影响水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水源中总磷、总氮浓度总体上低于贡湖、梅梁湖;长江水在流经望虞河进入太湖的过程中,太湖地区水质随着进水时间的延长而好转,水质浓度与进水流量的大小成反比;"引江济太"调水对迅速抑制太湖蓝藻暴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引江济太工程 总磷 总氮 太湖
下载PDF
望虞河引清调水改善太湖水环境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水 胡开明 周家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3-998,共6页
以望虞河引清调水实践为背景,利用引水调水现状及实测数据,建立适合太湖的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模拟计算调水前后湖体各项水质因子浓度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利调度影响下太湖湖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氮的浓度大体上有... 以望虞河引清调水实践为背景,利用引水调水现状及实测数据,建立适合太湖的二维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模拟计算调水前后湖体各项水质因子浓度的空间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利调度影响下太湖湖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氮的浓度大体上有所减小,改善率分别为6.0%、16.0%和9.2%,总磷稍有反弹,其指标恶化了4.4%,太湖湖体水质总体改善面积37%,主要集中在贡湖、梅梁湖及东部湖区这些引排水水流流经的区域,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工程对改善太湖局部湖区水质、保障太湖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其他类似水域的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 二维水量水质模型 水环境 水质变化 定量分析 水污染治理
原文传递
引江济汉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及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贡权生 陈崇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0-33,共4页
依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施工监理二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AHP方法建立了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阈值,分析了监理机构设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质量控制效果等敏感指标,并用实际资料对质量控制情况进行了综合评... 依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引江济汉工程施工监理二标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实际情况,采用AHP方法建立了工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阈值,分析了监理机构设置、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质量控制效果等敏感指标,并用实际资料对质量控制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论为:该工程质量控制综合评价为优良;监理机构设置评价为良好;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评价为优良;质量控制效果评价为优良。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评价指标 施工监理 引江济汉工程
下载PDF
对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的初步认识和探讨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宁 《中国水利》 2004年第2期36-38,共3页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太湖流域实施由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由水量调度向水资源综合调度的有益尝试。通过对引江济太作用和效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框架下,统筹协调各...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自2002年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太湖流域实施由汛期调度向全年调度,由水量调度向水资源综合调度的有益尝试。通过对引江济太作用和效果的分析,阐述了在流域综合治理的总体框架下,统筹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要以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改善流域水生态环境为重点,加强工程和非工程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实现洪涝相机调度,探索和实践流域管理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工程 调水工程 水资源 水污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崔荃 胡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28,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过十年超前期规划研究,提出通天河歇马—直门达、雅砻江宜牛—仁青里、大渡河灯塔—斜尔尕为引水河段,黄河贾曲口以上为受水河段。通过大量方案比较,以通天河歇马、治家、同加、联叶,雅砻江温波、长须,大渡河...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过十年超前期规划研究,提出通天河歇马—直门达、雅砻江宜牛—仁青里、大渡河灯塔—斜尔尕为引水河段,黄河贾曲口以上为受水河段。通过大量方案比较,以通天河歇马、治家、同加、联叶,雅砻江温波、长须,大渡河斜尔尕引水坝址较好,并以此选择8条引水线路方案为基本方案作进一步比较,提出通天河同—雅—黄自流、雅砻江长—恰自流、大渡河斜—贾抽水为代表性方案,通过规划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流 抽水 通天河 雅砻江 南水北调
下载PDF
Maintaining healthy rivers and lakes through water diversion from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in Taihu Basin 被引量:4
10
作者 Wu Haoyun Hu Yan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I CAS 2008年第3期36-43,共8页
On the basis of the Taihu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an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in solving the water problem and establishing a harmonio... On the basis of the Taihu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an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in solving the water problem and establishing a harmonious eco-environment in the Taihu Basin is performed. The 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quality conjunctive dispatching 'decisi"ofi-makifig support system, which ensures flood control, water supply and eco-aimed dispatching, is built by combining the water diversion with flood control dispatching and strengthening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With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assessment, measures such as setting the -integrated basin management format, further developing water diversion and improving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ystem and water monitoring system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maintain healthy rivers and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Taihu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ihu Basin wate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healthy rivers and lakes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引江济汉补偿工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易贤命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引江济汉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汉调水的补偿工程,按总体规划应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不宜修成封闭的"高架"水渠只向汉江下游补水。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的思路,引江济汉应以江苏江水北调模式,扩展和延伸为引江入汉济... 引江济汉是南水北调中线引汉调水的补偿工程,按总体规划应结合当地水利规划建设,不宜修成封闭的"高架"水渠只向汉江下游补水。遵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的思路,引江济汉应以江苏江水北调模式,扩展和延伸为引江入汉济黄,取代南水北调中线二期扩建工程。①引江入长湖利用沮漳河下游河道输水,并改造荆州城市水系,破解血吸虫病传播扩散、泥沙入湖和水源污染三大环境风险;②引江入汉利用长湖调蓄提水至兴隆水库,节省渠道长度;③碾盘山梯级采取一级二站抽水蓄能开发方式,简化汉江干流反向输水工程,抽江至崔家营水库,引清调度改善汉江中下游水质,又为黄河下游增加水资源量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④从"南襄隘道"唐河东侧修建鄂豫运河,将长江水不经丹江口水库直接送达方城去郑州济黄,推进构建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汉 引清调度 鄂豫运河 引江入汉济黄
下载PDF
钢模台车在引江补汉输水隧洞出口渐变段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可炎 胡其林 +2 位作者 王琪 罗伟 张贤 《四川水力发电》 2024年第S02期104-107,146,共5页
引江补汉输水隧洞出口渐变段顶拱受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出现了出口边坡变形过大引起不收敛的问题。由于施工合同工期短,若采用传统支架平面模板的方式浇筑边顶拱,则该出口段施工工期不能达到合同要求。阐述了应用定制钢模台车成功完成... 引江补汉输水隧洞出口渐变段顶拱受不良地质条件的影响,出现了出口边坡变形过大引起不收敛的问题。由于施工合同工期短,若采用传统支架平面模板的方式浇筑边顶拱,则该出口段施工工期不能达到合同要求。阐述了应用定制钢模台车成功完成该输水隧洞出口渐变段边顶拱混凝土衬砌施工的过程,较平面模板的施工方式节约工期7 d。采用钢制模板施工其混凝土,外观质量优于传统平面大模板衬砌渐变段边顶拱混凝土,不仅节约了施工成本,而且为后续隧洞掘进争取了时间,所取得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补汉 输水隧洞 渐变段 钢模台车 衬砌混凝土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
13
作者 郭媛媛 郭英 +3 位作者 刘峰贵 申一林 李开梅 沈彦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6-864,908,共10页
为揭示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基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水足迹理论在市级尺度上定量分析能源产量、能源结构以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黄河上中游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 为揭示黄河上中游地区能源生产及其水足迹变化特征,基于能源统计数据,利用水足迹理论在市级尺度上定量分析能源产量、能源结构以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20年黄河上中游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5亿t标准煤增至17.1亿t标准煤,全国占比由13.7%增到41%,空间上能源生产更加集中且重心向上游转移;近30年,黄河上中游能源生产结构中原煤比重呈下降态势,由93.3%减少至88%,天然气比例增加显著,以原煤为主的城市数量明显减少,清洁能源在其能源生产结构中的比重提升;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由1990年的4.64亿m^(3)增至2010年为25.18亿m^(3),随着能源生产用水效率的提高和清洁能源比重的提升,能源生产蓝水足迹减少至2020年的24.24亿m^(3),其中能源加工蓝水足迹是能源生产蓝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空间上能源生产蓝水足迹高值区向水资源短缺的“几字弯”地区集中,加剧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中游地区用水效率提升、能源生产结构优化以及能-水系统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水足迹 黄河上中游 能-水关联关系 能源安全
下载PDF
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水量调度
14
作者 何立新 高炳享 +3 位作者 夏浩顺 龙岩 王超 何中政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6-908,共13页
江水北调工程以向江苏境内工农业及城乡生活供水为主,同时保障改善洪泽湖、骆马湖生态,但工程运行现状存在运行成本高、湖泊弃水量大等不足。为此,采用模拟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供水缺额最小、湖泊水位超限制最小和泵站运行成本最... 江水北调工程以向江苏境内工农业及城乡生活供水为主,同时保障改善洪泽湖、骆马湖生态,但工程运行现状存在运行成本高、湖泊弃水量大等不足。为此,采用模拟和优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以供水缺额最小、湖泊水位超限制最小和泵站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先级设定目标函数,构建江水北调工程年水量调度概化模型,开展不同水平年、不同补湖水位以及高水低用3种调度情景分析。结果表明:骆马湖调蓄库容小,调水运行期使得水位波动频繁,中运河泵站会同频开启补湖,且容易达到输水能力上限;适当降低洪泽湖补湖水位,可充分利用湖泊富余水量,使调水成本降低;完全禁止骆马湖高水低用会加重洪泽湖以下梯级线路供水任务的运行负担,同时增加骆马湖的弃水量,适当允许高水低用可使成本减小,减少泵站抽水任务。建立的模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江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水北调 调水工程 水资源调度 湖泊调蓄 多目标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效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振强 唐梅英 胡建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24-26,共3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效益主要包括农业灌溉效益、城镇供水效益、黄河干流增加的水力发电效益以及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水平,调水45~195亿m3的不同方案每年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213~809亿元,单位调水量的经济效益...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效益主要包括农业灌溉效益、城镇供水效益、黄河干流增加的水力发电效益以及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水平,调水45~195亿m3的不同方案每年可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213~809亿元,单位调水量的经济效益为4.73~4.15元/m3。同时,还将产生明显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城镇供水 水力发电 效益 南水北调
下载PDF
引江济太工程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刍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军 《中国水利》 2004年第2期32-35,共4页
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年的引江济太试验对缓解太湖水质恶化、使死水流动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在本质上仍然还是要先治污。因此,引江济太工程需要与太湖流域水资... 太湖流域突出的水环境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年的引江济太试验对缓解太湖水质恶化、使死水流动产生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但是太湖流域的水环境修复和保护在本质上仍然还是要先治污。因此,引江济太工程需要与太湖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有机结合,分阶段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工程 太湖流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水功能区划 水环境
下载PDF
“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源水雌激素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学敏 肖三华 +2 位作者 王延辉 罗兰 唐非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调查研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源水雌激素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和3月采集江苏省W市"引江济太"工程8个相关地点水样,应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重组酵母雌激素筛检试验(recombinant yeast e... 目的调查研究"引江济太"工程对太湖水源水雌激素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和3月采集江苏省W市"引江济太"工程8个相关地点水样,应用固相萃取技术结合重组酵母雌激素筛检试验(recombinant yeast estrogen screen,YE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分析方法,对水样中的有机物雌激素活性强度、酚类雌激素物质含量水平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调水量和相关水源水的雌激素活性及其中酚类雌激素物质的关系。结果各水样均表现出明显的雌激素活性,并且以望虞河入太湖口处的水样雌激素活性效应最强,该水样的酚类环境雌激素物质含量也最高。太湖内各水样雌激素活性强度与靠近望虞河口的距离呈正相关。结论以太湖水为源水的XD水源水和NQ水源水均不同程度受到了长江经望虞河引入太湖水的影响,并且其雌激素活性强度随着引水量增加而升高,呈现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太”工程 太湖水 水源水 雌激素活性
下载PDF
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抗旱减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苗苗 管佳佳 +4 位作者 李江龙 邢智慧 梁珂 王立军 侯明月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10期23-27,共5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展蚌埠闸蓄水位抬高研究,对缓解区域干旱缺水压力,改善淮河干流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抗旱减灾的角度,基于引江济淮前后的供需水... 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淮河流域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展蚌埠闸蓄水位抬高研究,对缓解区域干旱缺水压力,改善淮河干流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从抗旱减灾的角度,基于引江济淮前后的供需水量数据,分别计算不同蓄水位抬高方案的缺水率和不同干旱频率下的旱灾风险等级,深入分析了引江济淮前后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前和抬高后的旱灾风险降低程度,并剖析了蓄水位抬高后的4种不同方案所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对当地缺水状况起到了调节作用,有效降低了当地的旱灾风险。综合考虑抗旱成本和效益产出比,蚌埠闸蓄水位抬高方案2(蓄水位18.5 m)的效果最优。在遭遇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干旱时,将蚌埠闸蓄水位抬高到18.5 m时,旱灾风险降低1~2个等级,可以满足实际抗旱需求;但在遭遇50年一遇以上的干旱时,4种蓄水位抬高方案不能降低当地的旱灾风险,仍处于高风险,因此,蚌埠闸蓄水位的抬高对于缓解中度和严重干旱的效果较好,而对特大干旱灾害的缓解效果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水位方案 引江济淮 缺水率 旱灾风险
下载PDF
引江济太20年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浩云 章杭惠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4期1-3,6,共4页
引江济太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关键措施。自2002年1月30日正式启动以来,经过20年实践,结合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引江济太调水理念不断丰富,太湖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得... 引江济太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关键措施。自2002年1月30日正式启动以来,经过20年实践,结合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引江济太调水理念不断丰富,太湖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得到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太湖流域引江济太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加强战略预判,利用太湖流域调度协调组这个平台,强化统筹调度、科学调度、智慧调度和依法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引江济太 成效
下载PDF
引江济淮工程不同水泥掺量下膨胀土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礼 《铁道建筑技术》 2020年第5期30-33,38,共5页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代表性膨胀土进行了不同掺量水泥和养护龄期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为2%,养护时间1 d时改性膨胀土的样品自由膨胀率从51%大幅度降低至42.3%,降低了约18%;水泥浆掺量达到7%后,改性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陡降至26... 选取引江济淮工程代表性膨胀土进行了不同掺量水泥和养护龄期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掺量为2%,养护时间1 d时改性膨胀土的样品自由膨胀率从51%大幅度降低至42.3%,降低了约18%;水泥浆掺量达到7%后,改性膨胀土的自由膨胀率陡降至26.9%-32.1%,已经属于非膨胀土;加入水泥后改性土的抗压强度呈缓慢增长态势,但是3 d养护周期以内掺量为2%、4%和5%条件下改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值呈现降低了8%~12%;当水泥掺量达到3%后,改性膨胀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大幅增加,掺量3%~5%范围内增速最大,当水泥掺量达到7%养护7 d后,粘聚力增长了194.5%,内摩擦角增加了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淮 水泥改性 膨胀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