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地表径流流向优化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何梦男 陈诚 +3 位作者 李港 胡智华 何湖滨 陈求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0,共8页
在考虑城市地表复杂水力梯度特征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径流流向优化(UCA)算法,通过坡面流模拟试验选出不同流态的最优水量分配权重,并将UCA算法与D8、4+4N以及FMFD算法进行不同数学曲面上的单位汇流面积对比试验,选... 在考虑城市地表复杂水力梯度特征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径流流向优化(UCA)算法,通过坡面流模拟试验选出不同流态的最优水量分配权重,并将UCA算法与D8、4+4N以及FMFD算法进行不同数学曲面上的单位汇流面积对比试验,选择相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对算法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UCA算法中适用于城市陡坡汇聚流态和缓坡漫散流态模拟的最优水量分配权重取值分别为2.0和1.1,在凸坡、凹坡、山脊和直坡面上,UCA算法的单位汇流面积模拟结果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最小;UCA算法既适合模拟城市平坦地形上的缓坡漫散流,又适合模拟城市水力梯度较大地形上的陡坡汇聚流,可为城市地表径流模拟提供更优的求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向算法 元胞自动机 漫流 汇聚流 水量分配权重
下载PDF
不同混凝剂改善超滤膜通量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董秉直 杨伟帅 +1 位作者 刘铮 孙飞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17,共6页
采用凝胶色谱考察黄浦江原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比较3种混凝剂作为预处理去除有机物改善通量的效果。研究表明,黄浦江原水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25 000的亲水性有机物构成;第二部分由相对分... 采用凝胶色谱考察黄浦江原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比较3种混凝剂作为预处理去除有机物改善通量的效果。研究表明,黄浦江原水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25 000的亲水性有机物构成;第二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3 000~6 000的有机物所构成,这部分的有机物主要为腐殖酸和富里酸所组成;第三部分由相对分子质量在500左右的亲水性有机物构成。尽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亲水性有机物所占比例较小,但对超滤膜通量的下降有较大的影响。采用混凝作为超滤膜的预处理,可以减缓通量的下降。不同的混凝剂,对通量改善的效果不同。试验结果表明,聚氯化铝较三氯化铁和聚硅硫酸铝,能更有效改善通量,这是由于聚氯化铝可有效去除大分子的亲水性有机物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超滤膜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混凝处理 疏水性 亲水性
下载PDF
活化沸石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同喜 蒋轶锋 +4 位作者 郑萌璐 陈建孟 陈浚 胡成聪 李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7-383,共7页
采用上流式活化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AZBAF)对杭州市某微污染地表源水进行生物预处理.结果表明,活化沸石的高效吸附作用可使AZBAF通过自然挂膜实现快速启动.在水力负荷1.2m/h,气水比为(3~1):1条件下,AZBAF对TOC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 采用上流式活化沸石滤料曝气生物滤池(AZBAF)对杭州市某微污染地表源水进行生物预处理.结果表明,活化沸石的高效吸附作用可使AZBAF通过自然挂膜实现快速启动.在水力负荷1.2m/h,气水比为(3~1):1条件下,AZBAF对TOC和CODMn的去除率分别为40%~60%和10%~27%,尤其对小分子量(MW<1kDa)有机物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同时系统对NH3-N的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发生在滤池30cm以下部分,这与其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分布规律一致.暂时停运(5~10d和35d)对生物过滤影响较小,系统重启后可在6~8h和24h内基本恢复至原有处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源水 活化沸石 曝气生物滤池 氨氮 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有机物对UF膜过滤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董秉直 冯晶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58-762,共5页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0的聚醚砜超滤膜进行膜过滤试验,研究有机物的特性,如亲疏水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滤亲水性组分时膜通量明显高于过滤疏水性组分.对2种不同水源的试验表明,尽管有机物含量相同,但... 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000的聚醚砜超滤膜进行膜过滤试验,研究有机物的特性,如亲疏水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滤亲水性组分时膜通量明显高于过滤疏水性组分.对2种不同水源的试验表明,尽管有机物含量相同,但由于亲疏水性的比例不同,造成的膜通量下降不同.疏水性越大的原水,其膜通量下降也越大.因此,疏水性组分是造成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试验还表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并非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有机物的分散性可能是影响通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亲疏水性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通量
下载PDF
羚羊角和羚羊角塞及其水煎液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新君 杨广民 +2 位作者 周建红 李伟 曹臣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对羚羊角和羚羊角塞及其各次水煎液中氮、磷含量,紫外光谱和水溶性蛋白质的分子量分布进行了测定和比较,以了解该角和角塞的化学成分在水煎过程中的特性,为羚羊角塞的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羚羊角 羚羊角塞 水煎液 蛋白质
下载PDF
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组成与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华 吕锡武 +1 位作者 朱晓超 陆继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499,共5页
在连续对黄浦江原水中各水质指标一年间含量及变化特征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分子量分布和GC/MS联机检测等手段,深入开展了有机物组成和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水质基本为Ⅲ~Ⅳ类,有机污染问题突出,并受季节影响明显,属微污染水源... 在连续对黄浦江原水中各水质指标一年间含量及变化特征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分子量分布和GC/MS联机检测等手段,深入开展了有机物组成和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浦江原水水质基本为Ⅲ~Ⅳ类,有机污染问题突出,并受季节影响明显,属微污染水源水;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种类繁多,BDOC/DOC值在21%~27%之间,可生物降解性不好;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构成以低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分子量小于1×103 Da的低分子量有机物占DOC总量的46%左右,具有明显的湖泊水质特征,并受到流域周边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排放的影响.要全面提高黄浦江水源水厂的有机物去除效能、改善出厂水水质,必需采用能有效去除小分子量有机物的强化与深度净水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原水 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GC/MS
下载PDF
混凝改善超滤膜过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詹俊英 董秉直 冯晶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研究有机物的特性如亲、疏水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着重考察混凝对有机物特性的影响以及改善超滤膜通量的效果。试验表明,超滤膜直接过滤原水时,主要截留疏水性有机物,从而造成膜通量的下降。投加硫酸铝25mg/L和... 研究有机物的特性如亲、疏水性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对超滤膜通量的影响。着重考察混凝对有机物特性的影响以及改善超滤膜通量的效果。试验表明,超滤膜直接过滤原水时,主要截留疏水性有机物,从而造成膜通量的下降。投加硫酸铝25mg/L和100mg/L时,虽然TOC去除率仅为18.4%和48.2%,但明显提高了膜通量,这是由于混凝有效地去除小分子疏水性有机物的缘故。研究表明,膜通量的下降与膜截留疏水性有机物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超滤膜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疏水性 亲水性
下载PDF
东平河水源水中有机物分布特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区良益 王晓 余华章 《广东化工》 CAS 2015年第11期177-178,共2页
采用超滤法对东平河下游南海桂城段水源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子量测定,以确定水源水中有机物的分布特性。发现东平河该段水源水以小分子有机物为主,分子量小于3000的有机物约占67%,其次是分子量大小在10000~30000之间的有机物,约占12%。
关键词 水源水 分子量分布 有机物
下载PDF
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对富营养化太湖水源水中溶解有机物的去除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超文 朱光灿 许卓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94-2498,共5页
构建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富营养化太湖水源水,对其净水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工况条件下,阶式生物氧化反应器的三阶对太湖水源水中DOC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34.4%、40.2%和47.5%,对BDOC的总去除率为68.4%,除生物降解外,填... 构建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富营养化太湖水源水,对其净水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工况条件下,阶式生物氧化反应器的三阶对太湖水源水中DOC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34.4%、40.2%和47.5%,对BDOC的总去除率为68.4%,除生物降解外,填料拦截、生物吸附絮凝等物理、化学作用对去除原水中的DOC仍有重要作用。DOC分子量分级表明,太湖源水中含量最大的是分子量<500 Da的DOC,含量最小的是分子量在5 k~500 Da间的DOC。阶式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对分子量<500 Da的DOC的去除率在60%以上,而出水中5 k~500 Da区间的DOC含量相比原水增加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式生物接触氧化 富营养化水源水DOC BDOC分子量分布
原文传递
二级处理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征及其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凤 王磊 +1 位作者 王旭东 张立卿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7-70,74,共5页
本试验采用分子量分级膜和XAD-8树脂,分析了城市二级处理水的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和亲疏性分布特征及其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集中在<2kDa的分子量区间上,且疏水性有机物的含量比亲... 本试验采用分子量分级膜和XAD-8树脂,分析了城市二级处理水的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和亲疏性分布特征及其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主要集中在<2kDa的分子量区间上,且疏水性有机物的含量比亲水性有机物的含量大;分子量区间分布不同的有机物对纳滤膜透水通量和截留率有着不同的影响,分子量2kDa以下的有机物引起纳滤膜透水通量衰减较大,有机物截留率较小,达57.2%;分子量10~100kDa的有机物引起纳滤膜透水通量衰减较平缓,有机物截留率却较大最高达73.8%;亲疏性不同的有机物对纳滤膜透水通量和截留率有着不同的影响,经对膜表面阻力的测定,证实引起膜透水通量和截留率变化的主要物质为疏水性物质,而亲水性物质引起的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处理水 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XAD-8树脂 纳滤
下载PDF
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对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的处理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宏 吴南翔 +1 位作者 姚春冀 陈洪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9-585,共7页
基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对比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探索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联系,明确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经以臭氧-生物活性炭(O 3-BAC)为... 基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对比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运行效果,探索溶解性有机物(DOM)分子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消毒副产物生成的联系,明确常规与深度处理工艺的工艺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经以臭氧-生物活性炭(O 3-BAC)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后,出水高锰酸盐指数(I Mn)、溶解性有机碳(DOC)、254 nm单位吸光度(UV 254)、UV 254与DOC比值(SUVA 254)、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卤乙酸生成潜能(HAAFP)分别降低了33%~79%、41%~67%、60%~81%、24%~58%、37%~70%和35%~64%,且出水小分子DOM(分子量≤1 ku)占比降至50%(质量分数)以下。常规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及砂滤是DOM的主要去除单元;而深度处理工艺中,DOM则主要靠O 3-BAC去除。针对长江下游浅库型原水,以O 3-BAC为核心的深度处理工艺具有更高的工艺适应性,并能实现对DOM的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浅库型原水 深度处理工艺 溶解性有机物 分子量分布 最大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